走出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点扶持新模式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277690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走出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点扶持新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走出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点扶持新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走出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点扶持新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走出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点扶持新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点扶持新模式(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走出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点扶持新模式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为了更真实的了解新农村的发展现状,了解地区建设差异,我们选择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与内地人口聚集地河南省,在两省各选一个乡村(沙联村、罡头村)。看现状、找问题、慎总结、提思路,在差异对比中寻找共同点,进而提出创新农村发展新模式,为下一步城乡二元体制飞跃

2、奠定基础。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型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差异化对点扶持 目 录1. 绪论12. 沙联、罡头村新农村建设状况22.1. 沙联村新农村建设状况22.2. 罡头村新农村建设状况32.3.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2.3.1. 经济建设发展缓慢62.3.2. 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后62.3.3. 医疗保障事业水平较低72.3.4. 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72.3.5. 文化娱乐生活质量差82.3.6. 体制性障碍影响发展83. 沙联、罡头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83.1. 群体利益差异83.2. 功利思想浓厚93.3. 3.建设方针违背客观规律103.4. 宣传工作不到位103.5. 财政预算不合理

3、113.6. 缺乏统一管理体系114. 对接扶持模式案例及分析114.1. 对接扶持模式案例124.2. 对接扶持模式简介124.3. 模式优劣势分析134.3.1. 优势分析:134.3.2. 劣势分析:145. 沙联、罡头新农村建设引入对接扶持模式措施145.1. 沙联村引入对接扶持模式措施145.2. 罡头村引入对接扶持模式措施145.2.1. 村委干部互派155.2.2. 培养支柱产业165.2.3. 推动项目建设165.2.4. 帮扶创业就业165.2.5. 培育本村文化166. 可行性分析176.1. 沙联村176.1.1. 经济建设方面176.2. 罡头村187. 预期成果187

4、.1. 对口援建村187.1.1. 经济层面187.1.2. 政治层面187.1.3. 文化层面197.2. 对口被援建村197.2.1. 经济层面197.2.2. 政治层面197.2.3. 文化层面19结语20参考文献21致谢21附录一: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21附录二:数据统计矩阵图24附录三:罡头村村长访谈录28附录四:沙联村村民访谈录30附录五社会实践接收函321. 绪论现实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更多的是中高层政府授予基层政府基本性的行政管理与规划权,乡镇政府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条件下,按照省级文件精神进行主体精神与规则的贯彻,建设具备地方特色的乡镇经济新模式,进而村村相连、庄庄相组,形成

5、凸显地方同一性特征的“新农村经济矩阵”。在新农村政策大范围推进的进程当中,硕果累累,进步斐然,但是光鲜的背后往往是为人诟病的断壁残垣:经济结构单一、文化建设落后、政策普及面狭窄、基础设施不规整、示范作用微弱、资源消耗巨大等一系列问题尤为显著。现行政策下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方阵化”往往给未来东-中-西再平衡埋下了祸根,“缺乏互补性、缺乏完整性、缺乏持续性”等一系列致命性威胁在当今社会一片唱好的氛围下悄然弥漫,改革势在必行。 农村经济已经陷入新一轮发展泥沼当中,城乡发展相互拖累,乡村特色日渐泯灭,改革当初的优势互补变成了恶性竞争;基层组织民主化进程坐上了过山车,高潮后的低谷对于农村改革的近状而言无疑

6、是雪上加霜;精神文化生活日见贫乏,农民素质有待提高,文化消费方式急于优化,文娱设施建设速度有待加快;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三十年改革红利期即将消耗殆尽,新一轮改革发动机即将启动,势在必行下的抉择让我们毫无退路,创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唯一的出路,守旧的思维早已不再是时代思潮的主流,我们必须走出一条新道路,摆脱现行模式的束缚,前行。 笔者团队利用假期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到广东和河南等省份农村针对新农村改革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针对新农村近年经济结构优化、基层民主政治普及、大众文化消费主流和城乡二元体制关系等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当地群众与官员以及翻阅当地文献资料等调研形式整合本土信息资料

7、。本文将以调研地基本情况介绍为基础,逐步深入到新农村建设上的普遍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组合型的问题解决方案与思路,贯彻党中央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案精神,糅合入自身通过实地考察得到的信息,提出创新性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同质化严重、内耗化加深、竞争力削弱等城乡发展问题,为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建言献策,大学生势在必行。2. 沙联、罡头村新农村建设状况2.1. 沙联村新农村建设状况恩平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属于珠三角区域,而沙联村坐落于恩平市的西面,由沙地村、瓦窑塘村、沙地朗村、同吉厂村、八斗米村及龙潭村六个自然村组成,地形上属丘陵地形,气候上湿润多雨、日照充足,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8、,现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0户,总人口约1700人,耕地面积2600余亩。到2013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左右。在恩平市政府倡导、沙联村村委会的积极落实下,沙联村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积极发展手工业、统筹发展其它周边副业、着实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优异成绩: 图1广东省恩平市沙联村缩影突出产业特色,着力生活宽裕。沙联村经济支柱产业是农业、养殖业和渔业。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水稻、花生、香蕉、甘蔗、土豆等,在养殖方面,鸡鸭是近年的主要品种,渔业方面主要是淡水鱼类及虾。响应市政府合村并组的号召以来,沙联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

9、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优势,大力发展香蕉种植,香蕉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凝合力整资源,建设基础设施,促进生产发展。围绕强化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已经实现的了全部的硬质化,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小户型经济模式。因恩平市有多年的麦克风制作加工经验,麦克风的销路十分流畅,沙联村民敢为人先,以家庭为单位开设了众多的麦克风加工作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村民们慢慢走上了富裕之路。可以说是村民的勤劳与智慧为他们创造了财富,但是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令人担忧这种经济的发展方式:村中的生产主要是小作坊式,并没有形成规模性生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村

10、的经济发展。而这也应该是农村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刘彦,随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8.。加强教育培训,推进社会事业,推进乡风文明。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始终把发展社会事来作为重要内容,整合资源,统筹建设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依托村“两委”信息咨询、卫生服务、医疗购物、技术培训、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着力关注民生、切实提高贫困群众保障水平,将年均纯收入在1600元以下的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享受低保政策的农户个人应交纳的合疗资金由政府 统一出资,同时,积极开展信用户、五好家庭、绿色产业示范户等创建评选

11、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勤俭节约,勤劳致富,文明乡风悄然兴起,农村和谐程度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行对贫困村学生“全覆盖”。教育部将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使我们掌握一技之长进入社会。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 罡头村新农村建设状况 河南省济源市罡头村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邻接晋城市。北依太行,西距王屋,南临十三朝古都洛阳,东接太极故里焦作。地形上属平原地形,气候上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现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达771户2313人,耕地面积1500余亩。到2013年,人均收入达4000元左右。在济源市委

12、市政府的政策扶植下,罡头村充分发挥自身自然地理优势,积极推进大农业,绿色大棚植物种植战略,利用农业资源和交通运输优势,建构并完善绿色农产品生产销售产业链,打造豫东北农产品试验基地与农业技术开发产业园。济源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打造“可持续绿色新农村”的号召,结合实际、立足当下、统筹布局、优化产业,带领济源农民共同致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图2河南省济源市岗头村缩影 突出产业特色,调整产业结构,着力生活宽裕。集中抓优势产业培育,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和“强村大户”战略,大力发展水果、畜牧、林特、水产、大棚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 凝合力整资源,建设基础设施,

13、促进生产发展。为让农村群众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围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以“四化五改”为抓手,大力开展路、水、电、通讯、广播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努力改善示范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解决新农村项目建设资金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责、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捆绑了农、林、水、电、路等项目资金,大力实施新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县村村通水泥路,组组有了自来水,家家户户用上了稳定的高压。 实施到户项目,改善环境条件,村容村貌整洁。对所安置特困户生存与发展问题,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给予科学指导和帮扶,使这些特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大力实施

14、移民安居工程的同时,大力实施以改厨、改厕、改圈、改院坝、粉墙、建沼气池、垃圾池、连户路为主的“五改三建”、民居改建和村庄绿化,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使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和人居条件得到了有效改观,凸现出新农村、新气象 陈昭玖,周波,唐卫东等.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加强基层组织,创建文明新村,体现管理民主。按照“四有”(有能人办事、有场所服务、有经费保障、有制度规范)的标准加强组织建设,建设村级服务活动中心4个,村级卫生室2个,把村级组织活动纳入制度化管理,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自治机制充满活力;在软件建设上,着力加强党员的党纪法规教育,村班子

15、坚持值日制度,力尽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示范村两委班子稳定团结,农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村务公开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村级两委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2.3.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央、省、市、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沙联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真正的新农村不是停留在新住宅、新交通、新消费的浅层次农村生活变革,党和政府所要坚持推行的新农村是为了消除城乡二元体制逐渐明晰、贫富分配区域差距拉大等现实问题的深度涉及到

16、农民生活方方面面,横跨经济、政治、文化,纵贯农民收入、消费、衣食住用行的综合体制改革。表1 针对农村现状调研数据展示沙联村、罡头村地处异域,发展受到不同自然区位环境的限制和影响,人口基数增长、文化思潮涌动、社会经济奔腾、科学技术创造等一系列未知因素扮演着参与者与见证者的角色,但是新农村、新机遇往往在崛起的过程中参杂着种种磨砺与挑战,我们通过居民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也了解到了当地政府在贯彻实施中央政策,全面推进惠及百姓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了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在此我们将众多村民关注并对大家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进行了汇总。2.3.1. 经济建设发展缓慢造成农民收入低,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

17、主要原因是,简单常规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据农村生产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市场信息落后。沙联村群山环绕,建村与山麓之下,自然环境十分适宜发展农业。而就土地面积与人口总数来看,也可以算作是地多人少的村落。但多年来,本村村民在作物种植上未有突破、更谈不上创新。种植作物十分单一,无怪水稻、土豆,除此以外很少见到其它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对农特产品的加工。罡头村虽然处在农业、人口大省河南,但同样受到小农意识身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农业的推行一再受挫,加深了三农问题的解决难读系数,进而降低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速度,同时在2010年后利好条件不断出现,如城市二环路通村、玉泉工业园区

18、落地村庄的情况下,罡头村没有深入的进行经济升级,只有为数不多的村民发展了少量服务业。2.3.2. 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后尽管广播、电视、报纸等大力宣传新农村的优越性,但似乎仅仅只是停留在为了宣传而宣传这个层面上,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未广泛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基层党组织弱化、党员队伍老化、后继人员较少。通过矩阵图所列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的了解还是有所欠缺,政府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普及度仍有待提高。表2村建设”政策普及状况现状 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日益弱化,选举中存在贿选、拉票现象,在村民中缺乏威信,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很多村的党员平均年龄在50岁

19、以上,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村中有能力的党员青年都在外发展,留守者多为老年、妇女、儿童等知识匮乏的人。没有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比困难。2.3.3. 医疗保障事业水平较低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以沙联村为例,一个拥有1700多人口的村庄,竟然连一个像样的医疗卫生所都没有,可知广大的农村地区在医疗建设方面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农民群众依然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建立在农民生活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而看病问题则是农民生活的一大“顽疾”,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医疗问题都是一大“拦路虎”亟待我们解决。2.3.4. 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 农

20、村建设的可持续性与高效能性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果与否的关键所在,“进新房”、“铺新路”、“架电网”等一些列惠及百姓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图3罡头村一处建设工地缩影 根据村民们的反映,沙联村附近的“村村通”、“水电通”的建设费用依然较高,建设进程缓慢,影响了居民的日产生活生产。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沙联村的乡道四周,零零散散的摆放着一些基建器材和施工材料,据当地居民反映,这些材料已经在这里摆放了半年多的时间,至今无人问津,而相同状况在罡头村也时有发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依然有待加快,政府仍需加强监管。2.3.5. 文化娱乐生活质量差两村当地居民积极配合

21、当地政府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在当地乡镇政府的政策优惠和鼓励下,当地居民积极利用当地的自然区位优势开设了众多中小型加工制造型企业,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但是,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可以观察到,居民生活娱乐设施不健全,文化生活质量不高,棋牌室、麻将桌随处可见,居民休闲娱乐设施的短缺,当地政府对于村民文化生活关注度的下降也成为了高效便民政府建设的一大软肋。2.3.6. 体制性障碍影响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新农村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李宾,张象枢.

22、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研究J.生态经济,2012.。3. 沙联、罡头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3.1. 群体利益差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对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推进在同意地区环境下受到个体特殊利益与群体共同利益矛盾的影响,导致多方面建设阻力较大,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全面性工作的推进。从村落个体而言,新农村在房屋改革与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个体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区进行利益掠夺,在一系列的个体利益纷争过程中,影响到了宏观布局工作的推进,进而发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周围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改革进程。村落与村落之间,争夺发展空间与物质资源

23、,与之前中央布局资源共享战略相违背,导致资源的大量闲置与浪费。从村民自身而言,为获取最大利益空间,不择手段钻政策空子,进而获取最大私人利益。从整体的农村发展规划来看,这种行为破坏了村落的规划布局,从硬性的住房建设到软件上的文化普及优惠,村民个体的利益纷争给这些普惠政策的推广带来了极大的阻力。从公路的铺建到水管电线的嫁接再到宅基地的转移调整,这一系列的工程进度都受到了微观个体的一定阻碍。从工程建设负责人来看,为从政策建设中谋取个人私利,在建设中偷工减料,在建设日期上拖延工期,相关责任人利用职权,从上游克扣建设资金,在下游利用采购管理之便大肆贪污受贿。这些行为直接性的破坏了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

24、支持,极大的损害了村民利益,将国家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良苦用心错用于为私人牟利之上,严重的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高效推进,为一系列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出现埋下祸根。3.2. 功利思想浓厚求真务实思想受到“功利化”思想的污染,极易向急功近利的建设管理模式转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往往会“好心办坏事”,错误的传达中央“为人民办实事”的务实思想。很多地方责任人受到“政绩观”、“形象观”等功利化思想的影响,往往会将便民工程“数量化”、“达标化”,通过数字、数据的形式来实现定量达标任务。部分责任人将指标思想延伸至工程建设中,盲目“赶进度,抓绩效,美形象,达指标”,极大的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合理推进。

25、“唯GDP论”、“数据之上”等错误的建设指导思想在基层指导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客观规律,未能合理与地方实际有效结合,盲目追求建设速度,在合理建设中搞“军备竞赛”,将改革畸形化,产生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实质性优惠政策未能真正普及到人民,中央务实便民精神未能正确传达。基层领导的错误指导建设思想为新农村建设中所产生的问题埋下了伏笔。在建设进程中,生搬硬套,未能和当地具体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很多地方出现了“扛着出头住洋房”的尴尬局面,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严重失调,规律性失调等一系列纲领性指导方针错误使得新农村建设一再碰壁,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务必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核心建设指导精神。3

26、.3. 3.建设方针违背客观规律笔者在走访岗头村与沙联村的过程中发现,当地新建了一些手工作坊及工业品加工基地,但根据笔者团队查询了当地经济发展资料后发现,当地的产业基地与产业设施并未能够显著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并未带来如原先政府所预期的产业集聚效应。在走访了当地的村民并在村落进行了实地走访后发现,其实当地的农业基础较为落后,基础设施极度不健全,而且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交通、水电、网络等必要性发展资源相对欠缺。当地之前并未有建设产业基地的基础铺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之前当地依然主要是依靠传统农业经济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式,并不存在完善额工业基础。当地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

27、程中,盲目的进行产业承接与转移升级,却未能合理的对于产业布局进行有效的调节。在推进当地经济扶持的进程中,未能合理的考虑当地的经济基础,作出了错误的规划与布局判断。3.4. 宣传工作不到位我们在走访中,有意问到受访者对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了解程度,在整理调查数据后发现,很多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是存在极大的偏差的,理论支持与现实理解上所产生的信息失真为新农村建设的普及推广与群众工作推进造成了极大的阻力。政策信息的宣传与表达是为后期全方位建设改革做的理论准备,前期舆论工作的不健全给后期实践建设工作的开展带了极大的阻力。群众对于政策的误解与偏见使得新农村建设在推进房屋规整、土地流转、村集体文化设施建

28、设等环节受到阻碍,相关规划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基层宣传渠道的缺乏,相关宣传工作未能得到重视,上面传达的有效精神未能及时下达到基层等一系列信息渠道匮乏等问题使得政策未能有效下达至基层,未能及时向老百姓普及有关政策信息,从而丧失了最佳信息普及推广机会,为后期的问题频发埋下祸根。3.5. 财政预算不合理在岗头村实地调研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工地荒废或者资源闲置,无人务工。据相关责任人反应,工地无人务工或工期一再延迟的原因是受到建设资金未能及时到账原因的影响,建设资金供应链短缺或链条断链等因素导致工程设施建设未能如期完工或做工建设质量较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在采访岗头村村委书记时,书记向我们反应:“村里的建

29、设资金基本上都是由县里统一划拨”,县级政府对于乡镇地方建设财政的预算和规划在实际推行与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偏差,产生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工期延长与建设物资无法及时到位等问题。基层财政规划混乱,实际花销与预期计算能否匹配及有效推行将会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如期进行,地方财政未能合理运用中央财政拨款直接影响到了地方乡镇建设进程,财政对于资源配置的调节与配置作用在实际建设规划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加强财政收支监管,统一乡镇建设资金运用,建立科学有效的乡镇农村建设专项辅助资金管理机制势在必行。3.6. 缺乏统一管理体系在现行体制下,新农村建设工作由其它部门兼管,并无单独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相关性的统一规

30、划管理,在进行相关事务处理的过程中,兼管部门往往会将业务进行分散,关注程度不高,处理的精力不足,相关的办事行政渠道单一,这一系列问题直接造成了新农村建设推进体系不完善。由其他部门兼管将会导致责任不清晰,办公态度及行政效率底下等行政问题。在走访中发现:基建工作由四到五个部门行政机构单独分散管理,各个环节无统一行政管理决策部门进行统一处理,这也直接导致各部门工作不协调,建设责任分担不清晰、行政规划不完整、办事部门踢皮球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一个独立、完整,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地区性统一管辖的行政处理办事机构势在必行。4. 对接扶持模式案例及分析 4.1. 对接扶持模式案例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西关村是

31、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相邻的东关、新城、梁家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不如西关村。为此,镇上组建成立西关党委,推行党委下设 5 个党组织的“1+5”片区型和链条型双重管理体制,构建起了以党委为核心,村级党组织、产业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强村带动新格局。 西关党委成立以来,按照“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大村带小村”的思路,整合党建、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帮助弱村激活资源优势,搭建起了能人带动、产业联动、城镇发展、民生保障等体系。西关党委对 5 名原村干部进行调整,推选 2 名产业带头人进入党委班子,为每村分别选聘 1 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采取村民入股分红形式组建起了鑫磊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2、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 5 家、发展饮片加工户和加工作坊 106 户,形成了以西关村商贸物流、东关村中药材加工、新城村马铃薯种薯繁育、梁家坡村特色养殖为主的一村一品发展布局。同时,对梁家坡、东关、新城 3 村实行区域内城镇建设综合开发,启动实施了文化广场建设等总投资 2.78亿元的城镇建设项目 11 个。 王雨.定西:能人引领促发展 强村带动奔小康N.甘肃日报,20134.2. 对接扶持模式简介 对口扶持模式是基于“强村扶持弱村,富村带动贫村,远村带动近村”原则下有效进行的,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位优势资源辐射来由地区局部强点逐步扩散辐射到区域全面,实现全区域的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在经济效用层面,利用强

33、村优势经济资源或经济领先发展战略经验来逐步带动附近村社发展,通过资源共享、模式普及、经验传授等方式将周围弱村拉进强村经济范畴中来,在帮助弱村脱贫的同时扩大强村发展所需的人财物等硬性基础范畴和村落社区向心性文化认同等软性心理积淀,在实现弱村发展的同时实现互助互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效用层面,利用强村优势政治管理经验与高效行政运筹机制来进行基层政治体制改革,通过“试点”验证政治改革在对应地区可行性来进行全方位的推广与构架,最终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全方位铺设和普及。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培养教育上,由强村将经验丰富、执行办事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加入到弱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中来,通过“类文化”思维培育,

34、来实现弱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高效提高,从而从基础层面来实现基层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有效缩短村社间政治民主化进程差距,为正在推进的基层民主制度改革夯实基础。在文化效用层面,文化强村带动周围“贫文化”村社的发展,进行经验推广与技术扶持是一着妙棋,在基层文化建设进程中,中央所推行的文化建设未能有效的进行“因地制宜”实践,利用近村“强文化”建设工程来逐步拉动周围村社文化社区建设,发挥“地区同文化”优势帮助“文化贫村”逐步摆脱弱文化现状,通过经验推广与思想宣传来帮助贫村加快新文化建设进程,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实现“新农村,新文化”核心发展目标。总而言之,充分发挥周围强村“资源充裕,文化相同,经验丰富

35、”的现实优势,通过经验传授,效能辐射,资源共享等渠道,在对口扶持的方针领导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发展目标。4.3. 模式优劣势分析4.3.1. 优势分析:见效速度快:通过邻村优势资源扶持与经验传授来带动临近贫村的发展,不同于国家层面试点效用,邻村优势互助建立在文化差异小、血缘认知度高、地理环境类似、资源发展基础相近等因素,其推广的速度相对较快,较小周期较短。推广阻力小:建立在同文化,近血缘等因素,近村的互帮互助和强村的资源共享,优势资源辐射将会受到贫村和受援助村的低排斥和高接受。不同于国家效用层面各点差距大、基本情况不同、关系渠道复杂等情况,近村对口援助相对更易得到受援助村村民的接受与认可,推广

36、的阻力相对较低。实施成本低:国家在推进各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财政对于基层建设的下拨是极其复杂的,经过多层级财政划拨和调算才能够进入到农村层级页面,这导致了极大的资源消耗和财政浪费,预期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近村对口扶持战略则可以通过简化管理层级和财政预算开支等多方面成本费用因素,直接进行经验推广和资源共享,极大的降低了实施成本。辐射效应广:在最初的发展层面,临近强村富村较少,扶持的速度相对较低,数量较少。但随着被扶持村落数量化的增长,逐步产生“基数化”层级辐射效用,不断扩大辐射的层面,由最初的单一村落对口扶持到后来逐步产生的多对多村落对口扶持,最终实现大范围辐射推广。4.3.2. 劣势分析:

37、风险系数较高:在进行强村带动弱村的进程中,往往会受到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冲突、行政管理机制畸形等风险因素的影响,稍有不慎不仅无法实现对口嫁接,更会导致富村发展进程减缓甚至倒退,最终影响全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势头,因此此模式在推行中需要保持较高的行政独立性与风险操作度。管理机制易功利化:在现行推广机制中,统一拍板、多元抉择、责任不清晰等问题极其严重,在追求“高指标”、“亮数据”、“快速度”的畸形建设方针影响下,强村带弱村扶持机制将会受到相关错误管理方针的影响。稳定程度有待检验:在进行对口扶持与经验传播、资源共享的进程中,援建村与受支援村间的利益冲突极易出现,在扶持发展初期,富村经济效益容易受到弱村的

38、冲击,资源由以往的一家独大到后来的多家分享,富村的利益会受到冲击,期间会出现发展波动,群体个体利益矛盾冲突频发等现象。推广经验匮乏:村落对口援建模式目前方兴未艾,在推广进程中很少能够找到有关先例作为建设指导与经验教育,这为新模式的推广提出了挑战:“如何把握推进速度”,“怎样把握建设质量”,“如何调节村落间矛盾冲突”等问题都亟待建设指导者解决,进程速度的把握和普及面的量度把握等问题亟待解决。5. 沙联、罡头新农村建设引入对接扶持模式措施5.1. 沙联村引入对接扶持模式措施5.2. 罡头村引入对接扶持模式措施 罡头村在2000年以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村民收入显著增加,村民文化娱乐活动增

39、加,在玉泉工业园在本村落地及济源市二环路通过本村的刺激下,罡头村整体经济水平上涨迅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制约了罡头村的发展。笔者希望罡头村引入对接扶持模式,发挥强村带动弱村的优势,促使罡头村度过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阶段。 同为济源市的克井镇柿槟村,全村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10个居民小组,620户,2500口人,1450亩生态林。村是总支建制,下设三个支部。共有党员105名。村有1700米长,150个货位,年吞吐煤炭能力达10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有年产6万吨的电解铅厂,有拥有多种机械30余台部的工程公司,有服务公司、养殖场、煤炭运销公司等6个集体企业和实体,组建了柿槟集团公司。集体固定资产达2

40、.8亿元,村有个体企业、联合体企业、个体私营户有450户。2011年村集体纯收入26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62元, 村民每人每年享受3000余元福利,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养老金,免费住上了全省一流的老年公寓。村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文明村”、“农村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村是省“明星村”、省“先进五好党支部”、省“先进村民委员会”、省“文明村镇示范点”、省“卫生村”,村也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水泉是全国劳动模范、省两会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08年省首届十大三农新闻人物。村已形成老有所养

41、,壮有所用,少有所教,幼有所育,村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基本上实现了“班子稳、事业兴、实力强、村风正”的总体目标。 李善文.柿槟村志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笔者建议罡头村在积极探索克井村的新农村建设经验上,通过镇政府的协调,让柿槟村发挥强村带弱村的优势功效,对罡头村进行扶持,具体方案如下:5.2.1. 村委干部互派 跨村任职,双向互挂,建立联合党总支部。在柿槟村选派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协调能力强的村委干部到罡头村跨村任职,担任罡头村的村委干部,指导罡头村进行工作规划,经济安排的工作。同时在罡头村选取一批学习能力强、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村委干部去柿槟村挂职锻炼,学习柿槟村在

42、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在罡头和柿槟两村间建立党总支。在行政关系上,由柿槟村担任党总支书记,重大事项和项目建设由柿槟村党总支负责人牵头,研究结对帮带具体内容事项,由罡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实施。在具体管理上,保持双方原有两委班子配备,财务、资产等仍各自独立。5.2.2. 培养支柱产业 柿槟村指导罡头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通过举办新农村经济发展交流会等活动, 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增强发展自信。柿槟村通过项目扶持、资源共享、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市场销售等方式,帮助罡头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具体利用自己发展成熟的养殖场和煤炭运销公司经验,帮助罡头村在现有的养殖基础上,

43、提升养殖规模、养殖户数进行规模化养殖,同时把煤炭运销公司的运营经验传达给罡头村,积极探索,利用罡头村现有资源,培养自己的支柱业。5.2.3. 推动项目建设 柿槟村发挥在项目选择、运营、管理等方面优势,帮助罡头村选准选好项目。定期召开项目建设经验交流会,共同推进村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村集体经济长。柿槟村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帮助罡头村在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短板劣势,积极推进项目的。5.2.4. 帮扶创业就业 发挥柿槟村的企业运营管理经验,通过开展科技扶贫、资金扶助、信息帮扶、技术帮扶等方式,为罡头村培育一批党员创业骨干和带头致富能手,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发挥强村营销网络、市场信息、就业门路等方面

44、优势,帮助转移弱村富余劳动力,增加村民劳务收入。同时,开展党员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活动,帮助低收入农户创业。5.2.5. 培育本村文化 柿槟村帮助罡头村挖掘本村特色文化,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帮助培育文艺队伍,通过送图书、送节目、送器材等方式,完善基础建设,开展文化交流。6. 可行性分析6.1. 沙联村6.1.1. 经济建设方面沙联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村民的生活已从温饱逐步过渡到小康水平,沙联村也一跃成为恩城镇内的走在前头的农村,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以下几点:一是沙联村的经济建设虽取得不俗的成绩,但这只是相对于恩城镇区域内而言的,较恩平市的其他区域来

45、看(恩平市沙湖镇水楼村到2013年。人年均收入已达13000元,同期对比恩城镇的人年均8000元有5000元的差距),沙联村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差距十分明显。二是沙联村所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完全得益于村领导班子与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及时解读,使得政策能迅速落地,简言之,沙联村能成为区域内的“领头羊”很大程度上的因为“先走了一步”,如今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使得信息传递已近乎同步,所以“先走一步”的优势将快速消失;三是沙联村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优势很大程度上的依赖本土的种植业,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在本区域内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对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成本高,经济转化率低;另外一点是本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46、,台风、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对农业的发展具有毁灭性的打击,也就是说,沙联村的如今的经济建设具有极大的风险性。综上所述,沙联村这个“强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强大起来,甚至可以说它是个“弱村”,它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认清现状,寻找真正能使自己真正强大起来的出路。水楼村,恩平市沙湖镇著名侨乡,该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以农业发展经济为主成功过渡到以第二产业发展为主,第三产业辅助发展的模式。工业稳步发展,形成“工业兴镇”策略,工业产值逐年递增,形成了以建材行业为龙头,纺织、制衣、五金加工、造纸、印刷、机械加工、铸造等行业同步发展的工业格局。6.2. 罡头村7. 预期成果在全面推进村社对点扶持模式进程中,对于村

47、社间产生的联动效应是极其显著的,我们在进行预期成果推测中,对于支援村和被支援村都产生了极大的效果。在援建的进程中,支援村通过一系列辐射推广与对口援建,扩大了自身的经济层面和资源基础,整合了自身的优质资源,夯实了经济基础,扩大了后备资源基础,加强了自身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并逐步提高了村社社区文化水平;从被援建村社来看,自身经济结构实现转型,经济基础夯实,获得了更大的户外市场与产业竞争了,更多的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内向型经济逐步向外向型经济转变,基层民主制度改革逐步加深,干部队伍在建立的同时得到培养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加快。7.1. 对口援建村7.1.

48、1. 经济层面自身经济结构更加完善,利用被援建村资源实现自身资源结构升级,巩固了原有市场,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同时带动更多的本地同乡人走出去,扩大了地方产业经济品牌影响力,逐步发挥集群优势,逐步实现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夯实前端因发展过快而引起的不牢固基础。推进农村传统农业经济优化,因地制宜发展新型现代农业经济,利用科学生产技术大力推进农作物和产品类型升级,带动全方位农业结构优化。7.1.2. 政治层面通过对口援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质量,通过党员干部扶持弱村进行基层民主制度化改革建设,进行党员干部的在培训与锻炼,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与素养。在扶持弱村进行基层民主化的进程中,检

49、验自身发展不足,与时俱进,进而对本村的基层民主进行持续化改革完善。7.1.3. 文化层面在本村原有的社区文化基础上,协助弱村构建自身社区文化基地,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在普及业余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加强邻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进行群体软文化氛围的渲染,最终实现个体文化生活的丰富。在建设邻村文化生活圈的同时,逐步扩大和完善自身文化生活中心区域,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圈联动,构筑大区域文化交流生活区。7.2. 对口被援建村7.2.1. 经济层面借助临近强村实现资源和建设经验借鉴,利用优势强村市场资源与品牌效应获得市场入市基础竞争力,逐渐建立独立的产业基础与经济结构,带动更多村里人走出

50、去,引进更多户外资源,带动更多村内就业,构建村域联动产业经济圈。推进农村传统农业经济优化,因地制宜发展新型现代农业经济,利用科学生产技术大力推进农作物和产品类型升级,带动全方位农业结构优化。推进住房层级改革与土地流转制度综合机制改革,最终在农村建立从基础农村基础到村外业品牌注入,从住房等硬性经济建设到消费文化软性基础建设的全方位覆盖。7.2.2. 政治层面通过对口援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质量,通过党员干部扶持弱村进行基层民主制度化改革建设,进行党员干部的在培训与锻炼,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与素养。在扶持弱村进行基层民主化的进程中,检验自身发展不足,与时俱进,进而对本村的基层民主

51、进行持续化改革完善。推进乡村基础基层民主化改革进程,建立独立的党员干部队伍,完善乡村民主建构,普及政治民主文化知识,构建和谐高效民主管理机制。7.2.3. 文化层面在本村原有的社区文化基础上,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在普及业余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加强邻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进行群体软文化氛围的渲染,最终实现个体文化生活的丰富。在建设邻村文化生活圈的同时,逐步扩大和完善自身文化生活中心区域,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圈联动,构筑大区域文化交流生活区。结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

52、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 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我们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不仅仅要在理论的象牙塔前柄灯苦读,社会大舞台前的切身思考与亲身实践更是让自己把握时代脉搏,进入到基层当中,去思考、去调查、去询问、去总结、去走访,一针一线的默默传承才可以让自己获得无穷的知识与阅历。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调查、走访群

53、众与当地官员以及翻阅当地文献资料等调研形式,立足于实际情况对两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以及存在的部分不足做了基本的分析,通过解读两村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丰硕成果以及遇到的一些共同性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关于沙联村、罡头村继续发展的建议,当然了,可能会有相当多的部分还待更详细的考究。但从大体上来看,此报告还是具有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希望能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最后,感谢罡头村村委会及沙联村村委会对本次调研活动的支持和关心,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热情周到的安排。衷心希望罡头村、沙联村明天会更好,更希望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会愈加稳健,愈加迅捷,祝愿中国的新农村建设闯出一片新

54、的天地!参考文献 1 刘彦,随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8. 2 陈昭玖,周波,唐卫东等.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 3李宾,张象枢.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研究J.生态经济,2012. 4陈芳,湖南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本问题及其特色研究,2008. 5周强,推进“四化两型” 建设加快湖南科学发展J。求是,2011. 6秦晓薇,朱天舒.韩国新村运动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之比较.学术交流,2012. 7黄莉.浅析台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经验及其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J.小城镇建设,

55、2005. 9赣州新农村建设启示录J.建设科技,2006. 10陈锡文,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农业农村农民,2007.致谢 本文在挑战杯参赛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幸有指导老师的督促与指正,以及同组同学们的帮助,我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此次毕业设计。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赵丽娜老师,她不仅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还是我们团队此次参赛作品的指导老师。赵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们参加挑战杯比赛的每个阶段,从课题选取、整体进程安排、外出调研、信息整理分析到论文撰写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们悉心的指导。她对待工作的严谨认真态度和科学的研究精神也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

56、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要感谢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在此次参赛中我们互帮互助,共同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毕业设计。如果没有彼此的帮助,此次论文的成稿将没有那么顺利。 最后感谢我们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感谢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对我们调研的充分配合。附录一: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填写说明: 1、请在选中的答案序号上画“”或在题目中的处填上适合自己情况的内容; 2、若无特殊说明,每道题目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3、填写问卷时,请不要与他人商量。1. 您的年龄是A.15-20B.21-30C.31-40D.41-60E.60以上2. 您的文化程度A.小学B.初中C

57、.高中D.大学E.其他3. 您对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了解多少?A.完全不知道B.不了解C.了解一点D.完全了解4. 您认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吗?A.不重要B.无所谓C.重要D.非常重要5. 您对农村现状最不满的地方在于A.村镇现状不合理B.治安现状不理想C.卫生条件差D.道路泥泞曲折E.饮用水不达标F.其他6. 您觉得农村最大变化的地方是A.娱乐设施B.医疗服务C.房屋建筑D.道路情况E.生活水平7. 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A.培育新型产业B.优化居住环境C.增加资金投入D.提高村民素质E.健全医疗保障F.其他8. 在新农村建设中您最担心的问题是A.自筹资金比例过高B.有人以权谋私C.

58、豆腐渣工程D.生活没有保障E.其他9. 您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是A.选好党支部班子与村委会B.推进政务公开与民主管理C.积极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D.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建设10. 您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是A.选好党支部班子与村委会B.推进政务公开与民主管理C.积极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D.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建设10. 您对新农村建设有哪些意见和要求? 附录二:数据统计矩阵图1. 您的年龄是:2. 您的文化程度为:3. 您对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了解多少?4. 您认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吗?5. 您对农村现状最不满的地方在于6. 您觉得农村最大变化的地方是7.您认为新农村建

59、设的关键是8.在新农村建设中您最担心的问题是9.您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是附录三:罡头村村长访谈录 新农村建设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村长是了解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窗口,为了更好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困境,笔者因此对河南省济源市罡头村的张村长进行访谈,整理内容如下:Q:村长,您好!今天的谈话只是作为研究材料调研关于新农村建设现状,并无他用。所以请村长您放心说,村长觉得可以吗?A:嗯,谈话嘛,这我知道。Q:村长,您做村务工作有几年了?A: 2年,2012年换届时,我选上的。Q:简单介绍下罡头村的建设情况吧,关于土地面积、人口、经济等情况。A:罡头村占地面积1.8平方千

60、米,现有人口771户2313人,牲畜养殖场2间,牛奶加工厂1间,塑料废品回收站2间。另外贝迪制冷厂在咱们村建厂帮助村里近百个村民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罡头村于2013年正式与济源市2环路联通,成为城市2环路的沿线村庄。在2013年和2014年的两年里,村民积极利用城市2环路的交通区位优势,在紧邻2环路的村庄附近,建盖商业门面房36个,涉及物流、超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修理、旅店住宿、饭店、美容养身、婴幼用品等多个商业范畴。其中新增商业人口60余人,平均提高这些村民年收入近万元。 另外罡头村于2014年新建农村集资楼2栋,新型农村住宅16座,引导村民高效利用土地,为新农村商业用地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61、,也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提供了强劲动力。 整体来说,我觉得在2013年2014年这两年,在党中央及政府的优惠政策下,顺着经济浪潮,村民踏实肯干,使得罡头村的整体经济水平上升了一个层次。Q:村长,您觉得咱们村近两年的农村建设取得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首先我要说的是政策及政府的扶持帮助,2013年在济源市政府的规划下,罡头村正式与济源市2环路联通,成为城市2环路的沿线村庄,这一举措直接为罡头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交通支持,同时村民积极抓住地理位置优势的机遇,在罡头村沿线开商铺,大大提高了罡头村的经济收入。其次还有种粮直补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生猪大县奖励政策、畜牧良种补

62、贴政策和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等相关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使村民真正受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再者还有企业的入驻,一个是贝迪制冷厂,带动罡头村近百户村民就业,另一个是乡镇政府在罡头村后建设了一个玉川产业园,吸引伊利乳业,高新电子,饮料厂等众多中大型企业入驻,为罡头村及附近村庄提供了近千个工作岗位。企业的入驻也带动了在罡头村的本地消费,从而让罡头村本地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更进一步。Q:罡头村现在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或者对于罡头村的未来发展,您觉得目前最缺少什么?A:罡头村的发展虽说整体上在近两年有很大进步,但毕竟不是全村多数人富裕起来,我想在罡头村的未来几年发展中,争取让更多人富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