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艺术美术课有个性的艺术家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6180779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艺术美术课有个性的艺术家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艺术美术课有个性的艺术家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艺术美术课有个性的艺术家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上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艺术美术课有个性的艺术家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艺术美术课有个性的艺术家单元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有个性的艺术家单元教学设计(参考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艺术(美术)9年级第二学期)上海市陆行中学北校 徐青澜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有个性的艺术家是指具有自己独特见解,善于创新,并对艺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了解艺术家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依然不懈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能够结合艺术家的人文观点及其不平凡的人生来解读他们的艺术作品。尝试描绘有个性的自画像。过程与方法:用艺术家的人文精神来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艺术作品。通过思考、设问、视听、读图、实践等方法学习欣赏有个性的艺术家的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与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家丰富的心灵世界与人文观,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单元教学

2、重点:帮助学生学会用艺术家的人文精神来理解、欣赏艺术作品,即:观其人、赏其作。了解艺术家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依然不懈努力、不忘回报人民的精神,能够结合艺术家的人文观点及其不平凡的人生来解读他们的艺术作品。单元教学难点:能够结合艺术家的人文观点及其不平凡的人生来解读他们的艺术作品。能为自己画一幅有个性的自画像。第一课时:一代大师(梅兰芳、齐白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梅兰芳梅派的唱腔艺术特点,及其演唱的主要曲目。了解齐白石大师画虾的过程,体会大师艰辛的绘画道路。从两位大师的艺术成就、深厚的师生情谊、爱国表现等感受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品味其优秀的艺术作品。过程与方法:以“观其人,品其作”为主线,通过

3、思考、设问、欣赏、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梅兰芳的京剧艺术、齐白石国画作品的欣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师的艺术人生,体会我国传统艺术京剧和国画的博大精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思想从戏曲、音乐领域过渡到美术领域,是这节艺术课的一个特点。艺术虽然有各自的领域,但他们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是互相融通的。因此设计中,先从欣赏梅兰芳的“唱”,再从除了唱戏以外还会画画的梅兰芳引出他的绘画作品,继而再引出他的绘画老师齐白石,之后过渡到欣赏齐白石的绘画作品。这是课堂中几个关键的转折点。学生通过齐白石大师画虾的过程,能以点带面地了解到大师作画的艰辛历程,从而感受艺无

4、止境。在欣赏齐白石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绘画的同时,对画家所描绘的内容、艺术特点、如何欣赏等有所了解,另外通过中国水墨美术片欣赏的穿插,感受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交融与渗透。提升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热爱中国绘画。二、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设置了学生欣赏的项目:如梅兰芳的唱段、相关视频、齐白石的国画作品等。使学生在欣赏中对作品有美的体验,能基本了解艺术作品的特点,学会欣赏京剧唱段、国画作品。教师自己制作齐白石画虾变法年表,并发给每一位学生,可以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分析。在课程中还可以安排一个学生的活动,即小品表演:齐白石买大白菜。在纯静态的艺术欣赏转

5、化为参与性的课程的同时,学生也享受到了自己参与动态艺术活动的乐趣,活动加深了对大师的为人和艺术源自生活的理解。三、期望体现的教学特点和达到的目标该课堂教学综合了表演、京剧、美术等各类艺术,使学生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里遨游。从大师们的为人而深刻地理解他们的作品,期望达到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目标。教学重点知道梅兰芳梅派的唱腔艺术特点,及其演唱的主要曲目。了解齐白石大师画虾的过程,体会大师艰辛的绘画道路。从两位大师的艺术成就、深厚的师生情谊、爱国表现等感受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品味其优秀的艺术作品。教学难点感受梅派的唱腔特点。感受齐白石绘画中所蕴含的深意。教学技术的使用与学习资源

6、的组织:教学软件:ppt(结合文字、视频、声音文件)参考书籍: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鉴赏十六讲、齐白石等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分钟)师生互相问候2.导入新课:(2分钟)师: 欣赏一段京剧片段霸王别姬,猜猜虞姬的演唱者是谁?提示一下:是四大名旦之一。生: 梅兰芳!师: 京剧大师梅兰芳创立了“梅派”艺术,是京剧旦行中影响极其深远的京剧流派。那么怎样的人才能成为艺术大师呢?是不是仅仅有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够了呢?3.认定目标:(2分钟)出示课题:一代大师梅兰芳、齐白石4.教学活动(33分钟)什么样的人可称为“大师”?学术博大精深,博古通今;有创造性的贡献;学派首领,桃李满天下;人品道德高欣赏梅兰芳京剧

7、唱段穆桂英挂帅,体会梅派的唱腔特点。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梅兰芳的嗓音脆、亮、甜、润、宽圆俱备,而最难得的是又甜又亮。师: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十分辉煌,但就在他的艺术高峰之时,他突然“蓄须明志”!。播放视频片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梅兰芳怀着忧国忧民之心由北平举家迁沪,编演了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抗金兵生死恨等京剧,以图唤起民众矢志抗日的决心。1937年上海沦陷后,梅兰芳身陷敌区,留起髭须,息歌罢舞,闭门谢客,隐居斗室,作画自慰。)说明: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会深感梅兰芳是一个有个性的艺术家,国家危难、日寇入侵时能坚持自己的爱国立场,毅然蓄须,绝不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具有高尚的民

8、族气节。师: 大家注意到没有?梅兰芳在生活拮据的时候不唱戏,那他是如何来维持生计的?生: 卖画!师: 很多人只知道梅兰芳是京剧大师,但少有人知道他在画画上也很出色,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梅兰芳的绘画作品?生: 愿意!学生欣赏梅兰芳的绘画作品松树、花鸟画等。学生十分惊叹梅兰芳的绘画。师: 是啊,艺术大师梅兰芳不仅京剧演得好,喜爱丹青,擅长书画人物、花卉、山水,尤精仕女、佛像、达摩绘画。其书画作品风格清丽秀雅,神形兼备。师: 那他的老师是谁呢?梅兰芳在绘画上拜了很多老师,其中一段被世人称为“梅兰芳尊师”的佳话。这个“师”指的就是齐白石。 师: 那么齐白石是又是一位怎样的具有大师风范的画家呢?他是既不媚俗

9、又不欺世的画家。师: 我们都知道齐白石擅于画虾,但你可知道齐白石“衰年变法”的事情?教师分发材料: 齐白石画虾的过程(教师自己总结的,学生人手一份)齐白石画虾变法年表阶段年龄时期眼头、胸腹部腹部小腿长臂钳虾类虾量总体特点第一47岁57岁摹古期两点紧紧相连不分浓淡6节紧紧相连少姿态很多对3节,粗细差不多、无力河虾单虾虾身直,色泽相近,无动感第二62岁写生期两点似断似连,不分浓淡6节紧紧相连少姿态10对3节,粗细差不多、无力河虾群虾墨色单一,无透明感,形似而神不足第三66岁第一次改造两点似断似连,虾的硬壳感显现5节若断若连68对3节,前端一节较粗,有力河虾群虾虾身有透明感、更活了第四68岁第二次改

10、造两横笔淡墨上加3笔浓墨,前端有坚硬感5节6对3节白虾群虾虾身透明,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第五71岁第三次改造完成两横笔如上5节5对3节白虾群虾造型各异、动感质感兼备、神形俱佳齐白石直到71岁方完成对画虾的三次改造。他画的虾从科学的角度讲是越来越不像的过程,但从艺术的角度讲是,越来越像的过程。欣赏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此图是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诗句是由老舍指定的 “蛙声十里出山泉” 。作品中老人并没有画蛙,而是在两山峡谷间泉水汩汩地自远处来,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着。人们见到摇头摆尾活灵活现、似顽皮小儿的蝌蚪离开了水的源头,告别了它们的妈妈(或去寻找

11、它们的妈妈),自然会想到蛙和蛙的叫声,似乎那蛙声随着水声由远而近真是画中有画,画外还有画,给观者以极大地想象空间!说明:让学生了解诗情画意不是轻易可得的,它要求画家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多方面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实践经验。齐白石若没有童年的乡村生括,对青蛙、蝌蚪、蜻蜒、螃蟹、鱼虾等有仔细深入的观察,是很难画出这生动的画来。欣赏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片段中的蛙和蝌蚪师: 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中国的动画片,动画片中的蛙和蝌蚪造型均源自于齐白石的水墨画,动画片与国画的结合是如此完美!是我国动画片的骄傲!欣赏画作大白菜师: 下面请三位同学表演一个关于齐白石买菜的小品!大家欢迎!说明:这本是一段介绍齐白石与下层百姓

12、交往,用画的白菜换取卖菜人真白菜的故事。本人设计了预先叫几个喜爱表演的学生排演相关的小品,当表演的同学一上场,课堂上会掀起高潮,在纯静态的艺术欣赏转化为参与性的课程的同时,学生也享受到了自己参与动态艺术活动的乐趣,活动加深了对大师的为人和艺术源自生活的理解。5总结:(2分钟)(播放梅兰芳大师的穆桂英挂帅唱段)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在抗战期间断然蓄须明志,不为民族敌人演出,表现了一代艺豪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同时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并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齐白石是国画大师,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将国画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他以文人画的

13、笔墨,表现了充满劳动者最朴质最深情的感情,齐白石更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在1940年日寇入侵时,痛骂日寇,不怕牺牲生命!实在令人敬佩!两位大师浓浓的师生情又着实令人称道!因此,大师的高尚人格与经典的艺术作品是融为一体的!说明:伴随梅兰芳大师的穆桂英挂帅唱段结束本课,达到两位大师在课程艺术上的融合。第二课时:追逐阳光的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梵高主要的绘画风格、用色的特点,能基本读懂梵高的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过程与方法:用艺术家的人文精神来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艺术作品,即:观其人、赏其作。利用思考、设问、读图、实践等方法学习欣赏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情

14、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家丰富的心灵世界,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接受后印象派的表现理念。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课是一节艺术欣赏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荷兰后期印象主义大师梵高的绘画艺术并感悟其人生。初三的学生,他们对西方美术史的了解不多,如何使他们进入对一位荷兰后期印象主义画家作品的欣赏,就不能过于强化专业性的知识,可以尝试通过对画作与画家生活、思想的联系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接受并能学会欣赏作品的基本方法。二、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画作是静止的,基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在课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的活动,以弥补描述画作的枯燥,学生便可直观地感受到

15、画家作画的心路历程,以此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整节课的线索是以画家作品的内容来分类的,主要是人物、静物和风景的三个板块的欣赏。使学生对画家所描绘的内容、艺术特点、色彩的运用、如何欣赏等有所了解。梵高是一个用整个生命来作画的人,作品充满着对下层劳动人民、朴实的景物的热爱。对于作品的欣赏,每个人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来理解作品,学生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对作品欣赏的感悟和闪光点,及时地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三、期望体现的教学特点和达到的目标画如其人,是指一幅作品能体现画家的人格。如果仅仅学会看画是不够的,如果能从画中感悟画家纯洁、高尚的心灵,并激励自己的人生,那是学习艺术

16、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本人努力的目标。思想是有延展性的,不会因为欣赏的结束而终止。如果学生能在课后有更深的思考和感悟,或者燃起些许对艺术、对生活的美的热爱与追求,么艺术欣赏课的追求真善美的境界的旨趣就能达成。教学重点了解梵高的绘画特点并能基本读懂作品。教学难点感受梵高绘画中所蕴含的思想与灵魂。教学技术的使用与学习资源的组织:教学设备及软件:PPT参考资料:亲爱的提奥、梵高传、梵高心理传记、西方美术史、关于梵高的画册、影像资料、网络资料等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分钟)师生互相问候2.导入新课:(2分钟) 欣赏一首Don Mclean在70年代演唱的美国民谣Vincent,这首歌表达了一位民谣歌手D

17、on Mclean对一位已故画家的热爱,灵感来自于画家的一幅作品Stary night星月夜,画这幅作品的画家又是谁呢?(Vincent Van Gogh文森特·梵高)3.认定目标:(2分钟)出示课题:梵高作品赏析欣赏Stary night星月夜(给予音乐家灵感的作品)梵高是一个怎样的画家?4.教学活动(33分钟)根据时间、地点来分类,梵高经历过几个重要的绘画时期,如纽南时期、巴黎时期、阿罗时期、圣瑞米时期、奥维时期。但我们今天打乱时间顺序,直接感受作品。s人物作品欣赏:戴白色帽子的农妇、吃土豆的人 、织布工、农民肖像 、老唐基像、邮递员鲁林像、加歇医生像其中:吃土豆的人 为详解,中

18、间播视频美国70年代拍摄的传记影片梵高(画劳动人民的一段)请学生谈谈观画感受。人物作品特点:描绘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表现劳动者朴实的美,人物作品在外表下蕴含着精神。s静物作品欣赏: 梵高的椅子和烟斗、高更的扶手椅、剪下的向日葵、向日葵、一双皮鞋、阿尔拉马丁广场的夜间咖啡厅、梵高卧室其中阿尔拉马丁广场的夜间咖啡厅为详解。在作品中,故意将墙壁变为白色,请学生猜猜梵高会用什么样的颜色去画?学生热烈地猜,并谈谈色彩的感受。说明:将画作中留出空白,请学生猜猜画家用了什么颜色画的,可以让学生积极、活跃地思考,并能感受画家色彩使用的特点)静物作品特点: 梵高喜欢用强烈互补色(红、绿,或者黄、紫等等)来描绘最平

19、实的静物,展现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 s风景作品欣赏:阿尔的吊桥、桃花盛开(纪念莫夫)、夜间咖啡馆、鸢尾花其中:欣赏夜间咖啡馆为详解出示一张事先打印好的没有星星的夜空,请学生画一画“如果让你画夜空中的星星,你怎么画?”学生操作,大约4、5个学生上来画,然后出示梵高的作品加以比较。梵高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说明:这个环节,可以通过学生的画与画家的画进行比较,来了解梵高画星星的特点:就像一朵朵美丽盛开的雏菊,表现出画家对生命强烈的热爱)欣赏: 梵高最后的一幅作品麦田上的群鸦播放视频: 梦的片段(黑泽明导演的其中一段关于日本画家在梦中追逐梵高的场景,最后一个画面就是梵高画的麦田)说明:电影大导演对画家的

20、热爱成就了一部精彩的影片,本人将其中一段作为与梵高画作的呼应,使人感觉意味深长。也反映出影视艺术与美术之间密切的关系。5.总结:(2分钟)(背景音乐: Don Mclean演唱的Vincent)离开人世的凡高只有37岁,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800余幅的油画,1000余的素描幅,还有200余件的水彩,版画等作品,还有对最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尊重、对最平凡事物和景物的关切、更是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可以说他是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画家!是一位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第三课时:有个性的自画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画像是美术家对自身一生境况的真实反映,利用色彩、线条来对性格、表情、形象特征、场景、以及个人爱

21、好等来描绘,是展示美术家心灵的方式。欣赏具有代表性的自画像,能基本读懂自画像中传递出的画家对自己、对人生的观点。能为自己画一张有个性的自画像。过程与方法:思考自己有什么个性特点可以在画中表现出来,欣赏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的自画像,从而进一步思考作品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最后,完成作品有个性的自画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读艺术家自画像的心灵写照,体会观察自己的乐趣,感受创作中的乐趣。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思想讨论欣赏作画总结本课以学生操作为主,前半部分欣赏要控制好时间,既要给学生启发,也要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风格。二、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学生在课堂中有积极地讨论这一

22、环节,可以让学生作画时对自身有一个“自我解剖”,解报读名家的自画像,能让学生了解每一幅自画像都想是画家真实地表现了内心世界, 学生边画会边有感悟。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继续前进.三、期望体现的教学特点和达到的目标期望的教学特点是:能轻松地、海阔天空地讨论,能带着思考感受画家的作品,能静下心来画画。最终学生完成画一幅有个性、有灵魂的自画像。教学重点知道自画像是美术家利用色彩、线条来对性格、表情、形象特征、场景、以及个人爱好等来描绘,是一种展示美术家心灵的方式。欣赏具有代表性的自画像,能基本读懂自画像中传递出的画家对自己、对人生的观点。能为自己画一张有个性的自画像。教学难点学生完成画一幅有个

23、性、有灵魂的自画像。教学技术的使用与学习资源的组织:教学设备及软件:PPT参考资料学生准备:自己的人像照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1分钟)师生互相问候,学生拿出自己带的照片。2.导入新课:(2分钟)每个同学拿着自己的照片,展开讨论:自己的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从外貌、性格方面都可以讨论。学生会说出一些与外貌特征有关的方面,也会说出性格方面或为人方面等内心世界的个性。师: 同学们确实各有特点,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同学们,如果让你画一张自画像,你会如何表现你的个性呢?五官的特点是外在的,一幅好的自画像是能看见画者的心灵和个性的。说明:学生互相讨论,可以拓展思维,思考自身的特点与个性3.认定

24、目标:(2分钟)出示课题: 画张有个性的自画像4.教学活动(33分钟)师: 但在画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有个性的艺术家们的自画像,看看他们是怎样画的,来表达自己的个性的?一、 真实写照类师:真实写照类的自画像比较写实,真实地反映了画家的年龄、所处的环境和表情。l 伦勃朗的自画像自画像    1665年     82x65cm    伦勃朗本人在这幅画上是显得那么苍老:他披着旧衣,眯缝着眼睛,嘴巴微张,嘴边带着一丝苦笑,眼里充满着哀愁。画家这时孑然一身(妻子亨德里治三年前死去)。生活的连

25、续挫折与事业的打击造成了划上那个伦勃朗形象。画家把自己从肉体到精神的形象,都勾画在这幅画上了。伦勃朗的视力从60年代起严重衰退,他觉得油画比刻铜板更方便些,但他涂得很厚,笔法也更豪放。每一笔都岁他那敏锐的观察力的体现。他把光源集中在最重要的部位,让其他细节湮没在微弱的阴影中。l 梵高的自画像戴草帽的自画像Elf-Portrait with Straw Hat  纸板油画 40.5 x 32.5 cm     巴黎: 1887年夏       凡·高在画了第35幅自画像之后写道

26、:“据说认识自己是件很难的事情,我也很愿意相信这种说法,不过画自己并不容易。”据统计,他的自画像共有35幅。     他穿着无领衬或罩衫,还戴着宽边草帽,这样的装束是有其用意的,他可能是在装扮成工匠、工人或者农民。尽管明艳的黄色和蓝色的色彩设计暗示着室外或乡间的背景。梵高钟情于郊区或农村题材,而且这也是他在纽南画农民时描绘过的装束。在凡·高海牙人物画中我们曾见到过这种阶级角色的变换,当时凡·高声称自己热爱工人阶级生活,至少从文化上不要表现城市与农村的分界,画家可以随意变换位置。在自画像中,画家毫无顾忌地或戴毡帽或戴草帽,就表明了画家的

27、这种追求。二、 性格写照类师: 性格写照类是指强调、夸张了画家的五官、表情,具有很强烈的视觉感受。l 马蒂斯的自画像自画像1906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灵魂人物, “野兽”一词,特指色彩鲜明、随意涂抹。他的作品中体现了野兽派的美学观念:即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画面简洁、清晰,省略了多余的细节,以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艺术形象。l 毕加索最后一幅自画像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于1973年逝世,享年91岁。这幅自画像是在他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在这幅蜡笔画中,毕加索创造了一个令人畏惧的形象:一双似乎因惶恐而睁大的眼睛,紧闭的双唇,憔悴的脸庞衬着鲜明凸出的颧骨完全不同于他那

28、实际上看起来像个保龄球的脸。这是毕加索对其内心的刻画,那是一个凝视着死亡深渊并带着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 高更赠凡高的自画像 高更对自己的这幅画像十分自负,送给凡高时附有一封长信。高更在信中给这幅画起了一个名字被抛弃的人:“就像雨果的悲惨世界主人公冉阿让一样具有高尚的气质和善良的内心,脸上血管淌着热血,眼睛周围是融铁炉的色调,表现画家的内心炙热。眼睛和鼻子的画法像波斯地毯的图案,导向抽象的和象征的艺术。用小孩的色彩画成柔和的供少女房间中装饰的壁纸背景,这个冉阿让意志坚定,十分可爱,却遭受社会的迫害,被置身法律之外,难道他不也体现了当代印象派画家的形象吗?我画了他,并把他画成我的模样。我

29、送给你的不仅是我的画像,而且是作为不幸的社会牺牲品的我们所有人的画像。”师: 自画像是美术家对自身一生境况的真实反映,是展示美术家心灵的方式。 美术家笔下的自画像就如文学中的自传体,起到了一定的记录作用。美术家用画笔,利用色彩、线条来对性格、表情、形象特征、场景、以及个人爱好等来描绘,把自己活生生地展现在观者面前。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从自己的性格、形象特征、爱好、表情等方面来描绘一幅能够表达自己心境、体现自己形象的有个性的自画像。学生操作,教师巡回与学生适时地交流、讲评。5.总结:(2分钟)希望同学们在欣赏画家们的自画像、描绘了自己有个性的自画像后,能够从有个性的艺术家的自画像感悟到,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并非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应当具有独到的见解、有正义感、拥有一颗正直、追求真善美的心灵!17 / 17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