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共12页)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46178813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共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共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共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共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共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第一节 网络与舆情、舆论1舆情与舆论的关系(1)舆情的概念舆情,通俗地讲就是社情民意,即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志和要求的综合反映。(2)舆论的概念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公众意见。(3)二者的关系舆论是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情在某一方面的集中表现。而舆情不仅包含公开的舆论,也包含一些隐含的公众态度与情绪等。舆论总是在一定的舆情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反过来,舆情并不一定通过舆论表现出来。2网络中舆情、舆论的表现与传播途径

2、网络中的舆情是通过网络传播中的各种信息体现出来的。从“信息”这个角度来看,舆情可以在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这两种信息中得到体现。(1)事实性信息是对事实的描述,信息发布者的主观意见没有直接呈现出来。(2)意见性信息则是主观意见的直接表达。(3)了解网络中的舆情,不仅应该注意在各种渠道中表现出来的意见性信息,还要关注那些事实性信息中所隐含的意见与情绪。3网络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1)网络中舆论的形成A. 网络舆论形成的起点导火索事件引起关注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是以某些具体的对象为依托的。媒体的报道往往是引发网络舆论的直接动因。另外,一些信息通过社会化媒体渠道发布,也可能引起舆论热潮。B. 网络舆

3、论形成的中间环节讨论的扩散讨论扩散的过程,是事实与意见的共同传播过程。事实的传播与意见的传播绝非泾渭分明,传播什么事实、如何传播事实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意见。而很多时候,网民在传播事实时,也直接加入了自己的评价。C. 网络舆论的最终达成意见的整合舆论最终达成的标志是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的产生。对于某些问题或事件,人们的意见并不一定在一开始就是一致的。相对一致的舆论形成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例如前面提到的“沉默的螺旋”机制、意见领袖的作用、专业传播机构的传播与控制策略等。(2)网络舆论与外界的互动A. 与传统媒体互动网络舆论焦点往往会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热点。传统媒

4、体的大篇幅、高频率报道则促使更多的社会公众关注相关事件,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讨论中,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不断扩散。B. 与现实空间舆论互动网络用户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不仅在网络平台上与他人交流,也可能会在现实空间与他人进行交流,线上意见与线下意见相互交织、相互作用。4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的几组关系(1)网络舆论与现实民意网络舆论是否等于现实社会的民意?要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层面上的思考。其一,网络用户能否代表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二,网络舆论能否代表网络全体用户的意见?A. 从历次CNNIC的调查数据看,目前中国网民在年龄、地域、职业等方面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即使网民群体在趋向多元化,但也

5、尚未覆盖社会的所有阶层。B. 网络舆论的形成是基于个人的意见表达,但在网络平台,积极主动表达自己意见与态度的,并非所有人。另外,网络中最终浮现的主流声音,虽然反映了部分用户的意见与态度,但同时还要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效应、媒体等机构的控制手段等。因此,最终形成的舆论声音,未必是网络中民意的完整的、真正的体现。从各个方面看,网民意见不能代表所有社会群体的意见。把网络舆论简单等同于现实社会的民意,可能会在一些时候导致认识上的偏差。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舆论应当被视作社会民意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2)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A. 网络舆论中出现的暴力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6、。a) 一些网民意见表达中的语言暴力。b) 网络舆论对某些当事人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伤害。c) 除了对个体的权利造成直接伤害的网络暴力外,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多数人的声音对少数人意见的压制。B. 网络暴力形成的基本“土壤”是网络表达中的非理性。网络舆论形成的非理性,首先是由于网络舆论形成环境的复杂性。网民所表达出来的意见,是其既有倾向与当下情境等各种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此外,人们参与网络交流和意见表达的动机也是十分复杂的。人们也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网络平台起作用的“从众心理”,则会加快非理性认识的传播。C. 网络暴力大多数时候表现为“集体暴力”。这说明,网

7、络暴力与网络平台的“群体”直接相关。(3)网络舆论与司法独立网络舆论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暗礁是舆论监督力量的越界。网络舆论审判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司法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造成了干扰。A. 在中国法律体系不够健全,人们对司法部门、权力机关的信任度不够高的情况下,网络舆论至少能对司法机关进行一定的监督,促使它们更加慎重地行使自己的权力。然而,从公众角度看,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事实的真相,未必总是与公众的判断一致,也与道德判断无关。B. 当然,强调司法的独立性,并不是要走到另一端,即对公众的自由表达进行约束。在尊重民众自由表达权利的基础上,坚持司法独立提高司法的公正性,才是更为理性的方向。(4)网络舆论

8、与道德困境在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自我纠结的道德困境。A. 首先,这种道德困境表现为道德审判这样一种网络舆论的普遍模式所带来的矛盾,那就是目标的正义性与过程及手段的非理性之间的冲突。B. 其次,我们看到,网络舆论依赖于道德框架,但传统道德体系的某些方面也在网络时代发生了动摇。这种动摇不是表现在舆论本身方面,而是表现在网民的行为中。许多中国网民陷入了这样一种道德框架下的自我矛盾。而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在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只不过网络放大了这种困境。第二节 网络文化及其影响1网络文化的内涵任何在网络中活动的主体都是网络文化的构成细胞。网络文化是综合的社会

9、现象,是网络平台中各种主体互动的过程与结果的总和。2网络文化的特质(1)开放性作为一种低门槛的技术,数字技术使得所有具备相关条件的人都可以参与网络传播和网络中的种种活动,网络文化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个体不仅可以广泛地参与到各种方式的文化生产中,而且与主流文化对抗、对话的能力也得到大大提升。(2)多元性A. 主体的多元低门槛的数字技术使得个体、群体、机构、组织等各种层次的主体都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建设者。B. 形式的多元网络文化是由多种信息手段和多种传播形式构成的,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参与形式。C. 价值取向的多元网络文化主体的多元,也就决定了价值取向的多元。网络的

10、传播方式、互动方式也有助于多元价值取向的并存。无论是政治上、文化上还是道德上的取向,在网络平台中都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观。(3)分权性从理论上来说,所有用户参与文化生产与文化活动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并且任何“权力中心”都是不稳定的,随时可能被各种力量颠覆。网络中会不断地出现去中心化一再中心化一去中心化的过程。(4)集群性一方面,虽然每个个体都是网络文化的主体,但是网络文化的最终影响,往往是由“集群”的力量促成的。另一方面,也正是集体的力量,使得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网络文化的集群性也意味着网络文化的形成是基于群体氛围,而群体互动容易带来种种群体心理,如从众、群体极化、去个体化等。(5)参与性网

11、络与传统媒体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它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使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到各种传播活动中。在很多时候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模糊了。3网络文化的构成层面(1)网络文化行为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与活动,就是网络文化的基本层面,是网络文化的其他层面形成的基础。(2)网络文化产品这既包括用户利用网络传播的各种原创的文化产品,也包括一些组织或商业机构利用网络传播的文化产品。(3)网络文化事件网络平台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事件,不仅对于网络文化的走向起到一定作用,也会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4)网络文化现象网络用户的行为或文化产品等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趋向或特征,形成某种文化现象。(

12、5)网络文化精神网络文化的一些内在价值取向与特质即网络文化精神。目前中国网络文化精神的主要取向为自由性、开放性、平民性、非主流性等。(6)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增长点与制高点,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变革的力量。(7)网络文化制度网络文化所推动的制度发展、变化甚至变革,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体现。(8)网络文化秩序与格局文化的生产、消费、管理、应用等多种主体间形成的关系与秩序,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群体文化的相互关系与态度,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构成层面。4网络文化的发展动因(1)个人诉求:网络文化的原动力可以说,网络文化常常是受众在满足自身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

13、,真正有明确文化追求的用户并不多。但是,无论有无文化的自觉意识,用户基于自我需求满足而产生的行为、活动,都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2)用户互动:网络文化的助推力A. 用户互动放大个体行为影响一些原本属于个人行为的事件,突然间变成文化事件,必然离不开用户的互动。B. 用户互动聚合个体行为能量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投票式的文化。强势声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可以汲取多少个体的力量。C. 用户互动孕育群体文化网络中越来越多的社区,不仅成为用户间进行情感交流的空间,也成为孕育各种文化的土壤。D. 用户互动促进文化产品传播用户原创的文化产品的传播,其主要途径是网络,传播主力是用户。而其他组

14、织或商业机构的网络文化产品,也需要通过用户的互动来检验其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E. 用户互动造就网络文化精神网络文化精神的形成,更多的是用户的一种共同选择,这需要通过用户间的互动得到巩固与推进。(3)主流文化:网络文化的初始标靶A. 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和得到广泛认同的文化,它也是在社会文化中具有主导话语权的文化。B. 作为标靶的主流文化对于网络文化的意义是,一开始,挑战主流文化是网络文化的出发点,但是,到一定阶段后,追求主流文化的地位或者说跻身于主流文化之中也许将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个追求。(4)技术-经济-政治:网络文化的外部力学系统A. 网络文化形成的物质

15、保障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门槛大大降低,也为个体诉求的满足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手段与方式。B. 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离不开商业力量的推动,一些文化事件或网络文化现象也可能由于商业因素而被放大或被有意抑制。C. 政治力量显然也会作用于网络文化的走向。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相关机构的管理方式与手段,都可能影响到网络文化的起伏。技术、经济、政治三者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形成一种合力,再作用于网络文化。5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1)大众文化的概念大众文化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总体来看,在很多研究者(如麦克唐纳、阿

16、多诺、马尔库塞等)看来,大众文化是肤浅的、享乐主义的、标准化的、程式化的以及机械复制的,为一种虚假的感官快乐而牺牲了历久弥新的价值观。(2)网络是否会改写大众文化A. 网络平台虽然扩大了人们选择信息的范围,但是从本质上看,进入用户视野的,大多数仍是由大工业机器生产出来的“文化”内容。B. 另一方面,用户生产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似乎可以带来更多“长尾内容”。但是,从实践上看,多数用户生产的内容也只是“大众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C. 大众文化的特征之一是,满足消费需求是文化生产的基本动力,追求商业价值是文化生产的主要目的。对于网络来说,这一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网络或许会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大

17、众文化”,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它并没有在本质上颠覆或“改写”大众文化,没有动摇大众文化的根基。6网络背景下的亚文化(1)亚文化的概念A. 亚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主文化(主流文化)提出的。主文化指的是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的,为社会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而亚文化只是被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B. 亚文化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别。a) 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b) 职业亚文化。是为各种职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c) 越轨亚文化。它是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2)网络中亚文化发展的可能A. 对于民

18、族亚文化来说,能否通过网络数字技术得以振兴,取决于这些民族群体是被“数字鸿沟”抛下,还是变“数字鸿沟”为机遇。B. 对于越轨亚文化,网络媒体则像是一个庇护所。网络本身加于人们身上的统一规范是比较弱的,在网络环境中,除了那些以对抗主流文化为目标的亚文化,例如黑客文化,反主流的文化大多不需要与主流文化直接交锋。C. 不同年龄群体也会有自己特定的亚文化。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它们是亚文化,但对年轻群体来说,这些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他们的主流文化。D. 在网络中,亚文化发展的一个温床是社区。社区往往是由那些有相似的兴趣爱好或价值取向的人聚集而成的。发展好的社区,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社区的亚文化。7网络中

19、的典型文化现象(1)典型文化现象之一:黑客A. 黑客现象与黑客文化,是伴随着计算机出现的。网络的发展,更是给了黑客纵横驰骋的广阔空间。黑客亚文化是网络平台最早出现的亚文化之一,也是网络亚文化中值得关注的一种。B. 一些黑客研究者认为,黑客文化的精髓在于以下一些方面。a) 首先,黑客文化包含了自由不羁的精神。b) 其次,黑客文化包含反传统、反权威、反集权的精神。c) 最后,黑客文化包含一种自命不凡的英雄主义。C. 黑客文化也在随着黑客群体的分化而发生变化,黑客中的害群之马,已经成为社会安全的一个重要威胁,这也使原有的理想主义色彩的黑客文化逐渐变味。D. 此外,黑客文化是继续维持其亚文化的地位,还

20、是逐渐与主文化融合,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但一些著名的黑客成了网络精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典型文化现象之二:恶搞在中国的网络环境下,恶搞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反主流的,它以对主流文化的嘲讽、颠覆、解构为基本任务。从参与的主体看,它以平民为主,因此又是与精英文化对应的。A. 恶搞的正面意义a) 是新技术刺激下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一种挑战b) 恶搞体现了人们对自由表达权利的向往c) 恶搞是娱乐化潮流推动下的一种文化走向d) 恶搞是社会转型期社会情绪释放的一种通道e) 恶搞是网络社区文化交流的一种依托f) 除了上面这些社会性的需求外,恶搞文化也可以给一些个体相应的满足。B. 恶搞带来的消极影响a)

21、 对个人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的侵害。b) 对作品版权的可能侵害。c) 恶搞可能演化为网络集体暴力。d) 恶搞可能带来新的文化趋同。(3)典型文化现象之三:粉丝“粉丝”来自英文“Fans”,在中国,目前主要指某些明星(或平民偶像)、文化产品或品牌的崇拜者。网络对于粉丝文化发展的意义有:A. 网络强化了粉丝的集群性B. 网络扩张了粉丝的“生产”行为(4)典型文化现象之四:网红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指因为某个事件或某些行为而在网络中受到普遍关注的人。在某种意义上,网红经历了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过程。它过去是亚文化的一种现象,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各种群体与阶层都关注的对象。一些网红也开始被主流媒体或

22、主流文化接纳。网红的特点有:A. 网红是不断更迭的网络文化“表征”B. 网红具有一定的平台依附性C. 网红多数是“民间表决”的结果D. 网红正从文化概念演变成经济概念(5)典型文化现象之五:段子段子是中国网络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现象。一般而言,段子是在网络或手机平台中广泛流传的具有一定寓意的简短文本。它们的目标是调侃某些社会现象或表达某种观点情绪。作为网络文化的典型现象,段子具有以下特点:A. 段子是浓缩的民间智慧B. 段子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的晴雨表C. 段子成为某些人群的连接“纽带”(6)典型文化现象之六:表情包表情包主要指用于表达表情与情绪的图片。表情包可以由真实的人像、动漫人物、自然景色等构

23、成,有时还会辅以文字,特别是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的特点有:A. 表情包是拼贴式的多媒体表达B. 表情包传播也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C. 表情包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热点D. 表情包具有显著的代际区隔性E. 表情包是“行走”的网络文化第三节 网络技术与“数字鸿沟”1“数字鸿沟”的含义(1)两种流行的定义A. 在信息时代因地域、收入、教育水平和种族等原因而形成的在数字化技术掌握和运用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群体在社会中面临的不平等现象。B. 把数字鸿沟看作当代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2)两种定义的区别前

24、者主要指个体间在掌握技术方面的差异,而后者着重强调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但无论如何,数字鸿沟出现的重要前提,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的发展。2个体间的数字鸿沟(1)从知识沟到数字鸿沟A. 知识沟(Knowledge Gap)理论P.J蒂奇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种鸿沟也就被称为“知识沟”。B. “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假说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天花板”(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

25、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速度慢,但迟早也能在“上限”处赶上前者。C. “信息沟”( Information Gap)理论N.卡茨曼他的着眼点是传播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D. 网络的发展,正是给“知识沟”和“信息沟”的理论提供了一个最新而有力的证据。“数字鸿沟”是“知识沟”和“信息沟”问题的延续与发展。个体间数字鸿沟,是数字鸿沟在最基础层面的表现。(2)导致个体间数字鸿沟的因素A. NTIA(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的调查数据表明,造成数字鸿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

26、几方面:收入差异、种族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家庭结构差异等B. 在中国,个体间数字鸿沟的存在也是明显的。历次CNNIC的调查都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地区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上网能力。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数字鸿沟,但其中经济原因也许还是最根本的。C. 个体间数字鸿沟带来的,不仅仅是能否上网的问题,它更多地带来的是个人机遇的减少。由此,这些人也几乎没有机会提高其个人地位。个体间的数字鸿沟,也会进一步加大社会各阶层的不平等。(3)个体间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A. 媒介及其资源获得的不平等一方面,由于买不起电脑或手机、没有条件上网及无法承受上网费用等,使得一部分人群

27、被排斥在网络的使用之外。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络内容进入了付费模式,如果一部分人因经济原因而无法享受公共性数字资源,这就意味着媒体使用的不平等。B. 媒介素养的差异a) 媒介使用技能差异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相关技能,因而无法使用电脑、手机与网络。同时,有些人可能勉强掌握了初级的技能,但是,当新技术来临时,他们没能及时跟上前进的步伐。也有少数人是因为“技术恐惧症”而拒绝接受新技术。b) 信息获取能力差异有一些人不愿接触网络,是觉得网络平台没有适合他们的内容。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只是这些人没有掌握在网络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即使是网络的熟练的使用者,也未必总是具有较高的信息获取能力或对

28、信息的鉴别与批判性接受能力。这种能力的差异,也会导致人们在网络中受益程度的差异。c) 利用网络提升自己待遇的能力包括获得社会资本、获得教育资源及其他服务资源的能力等。而在这方面,个体间的差异也日益拉大。d) 话语权力的差异这是数字鸿沟的一个新的发展。C. 媒体使用中的“文化”差异a) 不同用户对于媒体的诉求不同,他们与媒体的关系不同,使用媒体的行为方式也不同,这种差异在今天的老年用户与年轻用户两个群体间表现得更为突出。老年用户的媒体使用文化是在传统媒体中形成的,当他们要带着这样的文化烙印进入网络的使用时,多数人会产生文化上的不适应。b)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把跨越数字鸿沟的措施概括为ABC基本要

29、素:A(Access)代表获取科技的能力和渠道;B(Basic Skills)代表基本技能,指信息时代所需的技术培训和技能;C(Content)代表内容,指丰富的多媒体、多语言和高品质的内容。(4)从数字鸿沟到数字世界分化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鸿沟可能会逐渐缩小,但数字技术使用带来的人群分化问题却可能日益突出。A. 今天的网络应用越来越丰富,而每一种应用都可能使自己的用户平台及基于平台的各种社区得以形成。每个平台可能就是一个小社会,不同平台的使用者,因为身处不同的“社会”而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隔阂。即使同一平台的使用者,他们进入的社交“圈子”不同,在某些方面也会产生一些“区隔”。B. 此

30、外,由于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及社交化的传播等因素,人们也会趋向于向自己认同的信息或圈子靠拢,把异者排斥在自己的圈子之外。因此,除了“数字鸿沟”所揭示的数字技术的“富者”与“贫者”的差距外,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于社会阶层的重新分化、社会圈子的形成,也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国家或地区间的数字鸿沟现实表明,信息社会天平的严重倾斜不但发生在国家或地区内部,也发生在国家或地区之间。(1)2000年以来,联合国、欧盟、OECD、亚太经合组织、八国集团首脑峰会等纷纷围绕“数字鸿沟”问题展开讨论,开展与此相关的政治和外交活动。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那就是世界范围内的数字鸿沟拉大了南北经济差距,突出了某些国家(特别

31、是美国)的地位。“数字鸿沟”给世界与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带来威胁,更使发展中国家雪上加霜、危机四伏A. 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简称冲绳宪章)这是旨在消除“数字鸿沟”的一次标志性全球行动。冲绳宪章指出:“我们将率先推动政府营造合适的政策和法规环境,以便激励竞争和创新,确保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推动各有关方面协调合作以优化全球网络,打击破坏网络整体性的违规行为,缩小数字鸿沟,向人民投资,促进全球的利用和参与。”冲绳宪章同时也提出了缩小数字鸿沟的若干工作框架与途径。冲绳宪章尽管描绘出了一幅全球互助建立理想信息社会的图景,但是,也招致一些批评。一些抗议团体指责峰会把重点放在信息发展上是伪善行为。B.信息社会世

32、界首脑会议(又称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这是各国领导人最高级别的会议之一,其目标是“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个人、社区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分两个阶段召开,即日内瓦阶段会议和突尼斯阶段会议。C. 日内瓦会议讨论了建设平等信息社会的五大问题,即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财政资助、媒体作用和人权,其中财政资助问题成为争议焦点。D. 突尼斯会议此次大会通过了两大纲领性文件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前者对信息社会的价值目标进行了展望,后者制订了实现这一目标以及如何使所

33、有的经济体从信息通信技术中获益的行动计划。(2)“数字鸿沟”问题也引起了研究界的高度关注。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有人担心,“数字鸿沟”不仅意味着一些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被边缘化,还意味着它们的文化及意识形态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强势文化及意识形态侵吞。(3)但是,一些学者的研究却带来另一个方向的启发。例如,中国学者祝建华的研究发现,互联网上虽然无国界但却有地界,也就是说地域的因素仍然会影响人们在网络平台的活动,人们在网上接触的信息更多的还是本地的、本土的。(4)然而,毫无疑问,信息化浪潮,不应该将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抛下。因此,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成为许多国家的一项重要发

34、展目标。“数字机遇”也成为信息时代与“数字鸿沟”并行的一个旋律。第四节 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给出了如下定义:人们面对媒介中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国内,一种有代表性的认识是,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网络时代公众媒介素养的重定义(1)媒介使用素养除了纸质媒体要求的文字阅读能力外,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使用的“门槛”,但网络对于使用者的技术能力要求是较高的。媒介的基本使用能力,是媒介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另外,媒介使用素养还表现为对网

35、络技术和应用的合理、合法以及节制的使用等。(2)信息消费素养A. 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除了借助专业媒体、门户网站的“过滤系统”外,公众还有两种渠道来进行信息的筛选。一是依赖搜索引擎这样的工具的帮助。二是依赖社会化媒体中的关系网络,也就是通过自己信赖的机构或个人来完成信息的筛选。B. 对信息的辨识、分析与批判能力网络时代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都使得信息构成更加复杂,因而网络特别是社会化媒体传播更强调个人把关。对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权威性等的辨识与分析,成为公众信息消费过程中自我把关的基本表现。(3)信息生产素养在网络时代,公民新闻日益普及,公众作为信息的生产者的作用不断

36、凸显,普通公众提供的信息对于新闻传播的格局已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过去只是针对媒体从业者开展的媒体工作原则的教育以及技能的训练,也应该逐步扩展到普通公众,使他们具备传播者应该具有的素养。A. 负责任地发布信息和言论的素养每个个体都有对自己发布的内容进行把关的责任。这种责任既体现为对信息的真实性把关,也体现为对自己的信息和言论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避免它们对他人权利造成侵害或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危害。B. 负责任地进行信息再传播的素养公众不仅要对自己发布的信息与言论负责,还要逐步形成对再传播负责的意识,谨慎对待诸如“转发”这样的传播行为。(4)社会交往素养网络中的交往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相关技术的掌握,

37、还表现为对交往对象的选择、对交际网络的维护等方面。网络中的交往是一种平等的互动,每个人都希望在这种交往中得到尊重与报偿。因此,尊重他人权利,也是社会交往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5)社会协作素养未来的技术将使社会协作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这也使社会协作成为社会化媒体时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个体的社会协作素养应该包括与协同工作的其他人达成一致目标的能力、为自己在协同系统中定位的能力、执行协同任务的能力、与协同工作的他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6)社会参与素养网络一直被认为能对社会民主的进程起到重要作用,但要达到这一目标,其基本保障之一是公民的自由平等和理性参与。在网络平台上,公民的社会参与能力主要体现为:

38、关注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共话题交流,尊重公共规则和他人的表达权,学会理性表达与讨论。2网络时代传媒从业者媒介素养的新拓展(1)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与运用能力A. 对社会化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虚假新闻、不实信息,是目前困扰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问题。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媒体人,应该有意识地扮演起信息的验证者与过滤者的角色。而这意味着他们也必须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素养,因为他们面对着的是前所未有的复杂的信息来源。B. 对社会化媒体资源的协调、组织与整合能力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专业媒体只有与公民新闻全方位“对接”,才能实现对公民新闻能量的充分吸纳和转化。这不仅仅意味着建立社会化媒体平台或账号,更意味着要通过有效

39、的业务模式发掘不同信息和不同个体的价值,并将其有机地组织起来。对社会化媒体资源的整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碎片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另外,建立合理的协同工作机制,有效进行社会化媒体力量的调动、配置与整合,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C. 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自我拓展的能力社会化媒体不仅可以给专业媒体提供补充性资源,更有可能为媒体带来全方位的拓展空间。只有充分认识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模式与规律,才能把社会化媒体的潜力真正转化为个人与媒体的能力。D. 对社会化媒体中“公”“私”界限的把握能力虽然社会化媒体为媒体及媒体人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但随之而来的一个直接挑战是,当媒体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活动时,他们的行

40、为是机构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对这之间的界限的把握已经越来越困难。(2)网络时代的数据与技术素养A. 网络时代,也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不仅使社会化媒体及其他来源的数据成了新闻报道的重要的资源,而且在全面地影响现有的新闻生产模式与机制。a) 过去只能由专业媒体人完成的新闻报道中的某些核心环节(例如新闻编辑、新闻写作),如今也正在受到大数据技术的挑战。b) 大数据技术对于全局状况的揭示,在某种程度上比媒体人的个别角度、个别层面的观察更为全面。大数据技术对于趋势的预测,也往往比个别专家的判断准确。B. 要应对网络的挑战,需要相应技术手段的变革。媒体和媒体人都需要开始形成与大数据技术相匹配的思维,理

41、解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补充人工分析的不足,理解如何将人的能力与机器的数据处理能力更好地结合起来。这并不意味着人在技术面前的投降,反而是人成为技术的主宰者的基础。3网络时代政府机构与官员媒介素养的再认识对于政府机构与官员来说,媒介素养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1)对媒体及网络角色的认知及权利保障在网络时代,就像媒体必须进行思维变革一样,政府机构和官员也应认识到,网络(特别是其中的社会化媒体)已经是整个信息传播格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公众已不仅是媒体的受众,他们同样是重要的传播力量,公众的表达和传播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与保障。一些政府机构本身也是专业媒体及互联网的宏观管理者。对它们而言,如何在维护传

42、播秩序的同时更好地保障媒体及公众言论表达的权利,也是一个新的考验。(2)信息公开渠道的建设与保障互联网为政府机构的信息公开提供了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近些年来,各级政府机构网站、电子政务平台、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也普遍兴起。从数量上看,建设成果是显著的。但是从信息公开的意识及渠道维护方面看,问题仍然普遍,很多平台变成摆设。虽然有些平台得到了较好的维护,但是,如果没有信息公开的诚意,这些平台也就仍然不能成为有效的沟通渠道。(3)与媒体及公众的对话能力仅仅关注“危机时刻”以及危机应对,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更应该体现为与媒体及公众交流的常态化,体现为日常交流渠道的畅通、

43、有效。政府机构及官员需要学会使用新空间与新手段,更需要改变自己的姿态与思维,在这个基础上,增强自己与媒体及公众对话的能力。4三种媒介素养的关系公众媒介素养、传媒从业者的媒介素养以及政府机构与官员的媒介素养,这三者是同时存在、相互依赖的三足鼎立关系。对于一个平衡的、积极的信息传播系统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而其中,政府机构与官员的媒介素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1)政府机构与官员媒介素养A. 首先表现为“媒体管理者”素养。一个正常的传播系统,需要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在中国,这种畅通的达成,主要取决于政府所制定的传播政策和所提供的传播条件。与传媒相关的机构及官员作为“管理者”的素养则决定了传播系统的“环

44、境”质量。B. 政府机构和官员对传播系统的“使用”更多意味着将媒体信息和公众舆论作为衡量工作水平的参照,以及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这种“使用”是以接受大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为前提的。因此,政府机构与官员对自身必然会时时处于新闻与舆论的风口浪尖,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和足够的接受能力。C. 无论是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机构及官员在传播系统中的管理理念与方式,还是作为“使用者”的政府机构与官员对媒体及公众舆论的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公众对于政府整体管理水平与社会发展的信心。所以媒介素养是政府管理与服务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传媒从业者媒介素养A. 作为传播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媒体人履行自身职责的能力与水

45、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信息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及从业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B. 在网络时代,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日益模糊,也在时时进行着相互转化。因此,传媒人需要不时地把自己当作“消费者”,从公民新闻的生产中吸取能量,从而增强传媒从业者作为“生产者”的能力。(3)公众媒介素养A. 作为传播系统的主要“消费者”,公众享受着公共信息产品。他们的“消化吸收”能力,决定了信息产品的转化效果。B. 网络时代,公众作为“生产者”的角色也日益突出。公众的话语权力相应也在与日俱增。但这种权力的增强,也意味着责任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应能力的提高,否则公众的话语权就有可能被误用。C. 公众的媒介素养与他们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素养紧密相关,因为作为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他们从媒体获得有效信息、通过包括社会化媒体在内的公共话语空间进行理性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无论是哪种主体的媒介素养,都不仅仅是一种传播素养,而更是社会发展以及变革(特别是政治变革)所要求的能力的某种体现。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