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诗词五首》导学案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46162568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诗词五首》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诗词五首》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版八 年级(下)册古诗词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作者与写作背景等。2、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背诵五首诗词。(重点)3、感受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4、欣赏精彩文句,培养理解与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重点、难点)(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进行 独学对学、群学交流展示-小结(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情感。本单元学法指导:(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 自读。、指名读,正音。、试着把诗歌背给同伴听。(二)、再读,整首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并达到诵

2、能成默。(三)、精读,欣赏精彩文句并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十五从军征课前预习案【知识链接】:一、乐府诗集的作者、分类、基本内容。 1、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

3、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2、作者简介。 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因此为学术界所重视。 3、诗词分类。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

4、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书籍。二、自主学习。(一)、给下列加粗划线的字注音。(查课文中的注释或字典解决。) (1)、松柏冢( )累累( ) (2)、兔从狗窦(  )入 (3)、雉(  )从梁上飞 

5、60;    (4)、井上生旅葵(   )(5)、舂(  )谷持作饭(6)、采葵持作羹( )(7)、不知贻(  )阿( )谁 (二)、熟读课前的知识链接填空。十五从军征选自 ,由 代 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 到 、 的乐府歌辞兼及 至 的歌谣,共 多首。 (三)、背诵并根据注释和参考资料理解诗意。课堂学习案 一、预习检测。 (同组互查预习题组,订正错误,并将尚存的疑难问题整理在下面。)二、学习过程:赏析诗歌内容。(一)、自读课文,结合书本注释思考下

6、列问题。1哪句体现他服兵役之久? 从中体会到什么?_ 能活着回来,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一个字回答) 2道逢乡里人,便向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乡里人是怎么告诉他的?(写诗句) “松柏冢累累”说明了什么?_3走进自家小院,他看到些什么?(写诗句)_    这是 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一个字回答) 4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写诗句)_    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一个字回答) 5.面对这一切,他只能是:(写诗句) 只能用 (用此句中一个字回答)倾诉自己的情感。6这首诗表达作者怎

7、样的思想感情?_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是从古至今咱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心愿。但是即便在今天,在这个看似和平的世界上,仍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从事着战争,让我们唱响让世界充满爱,愿我们的世界充满和平,充满光明,充满爱。 7、默写本诗。 第二课时 诉衷情、南乡子 课前导学案【知识链接】:一、陆游简介及写作背景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出身于一个有良好文化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陆游出生第二年,北宋便被金人所灭。他随家人逃难。其父陆宰,是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和他交往的也多是爱国志士。惨痛的经历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培养了陆游好学上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青壮

8、年时期的他一心向往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虽然他四十八岁是曾在西北前线参与军事活动,但理想和愿望只能变成满腔忧愤,时常在诗词中表达出来。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1210年,这位八十五岁的老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临终前,写下了著名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二、辛弃疾简介及写作背景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

9、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 辛弃疾毕生坚持抗金救国的政治主张,但长期不为朝廷重用。宋宁宗赵括嘉泰四年(1204)三月,宰相韩侘胄企图以出兵

10、北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辛弃疾重被起用,出守抗战前沿基地镇江府。但他起用辛弃疾,不过是想利用他的名望作北伐的旗帜而已。辛弃疾反对韩侂胄轻敌冒进,急于北伐,结果又被假借罪名而降官。宋宁宗赵括开禧元年(1205)七月,辛弃疾罢职回江西铅山闲居。在罢职前于镇江知府任上,他登上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在长江南岸,孙权曾在此建都,后来迁都,改为京口镇)北固山上的北固亭(又名北顾亭、北固楼),遥望中原,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写下这篇登高怀古的传诵千古的名作。三、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划线字注音。戍( ) 貂裘( )( ) 鬓( ) 兜鍪( )( )2、熟读课前的知识链接填空、 诉衷情的作者是 代诗人 。 字 。

11、 号 。他的一生以 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 南乡子的作者是 代著名爱国诗人 。字 ,别号 。辛弃疾毕生坚持 的政治主张,但长期不为朝廷重用。3、背诵诗歌并根据有关资料与注释理解诗意。 课中学习案一、预习检测。 (同组互查预习题组,订正错误,并将尚存的疑难问题整理在下面。)二、学习过程:赏析诗歌内容。(一)、自读诉衷情,结合书本注释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用 的典故,写出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的句子是: 。 2、 睡梦中再现旧日战斗,醒来看到的战袍却早被尘土所封的场景的句子是: 。作者用 的典故。表明自己不得封侯、徒劳无功的境况,流露出词人报国之

12、志随时光的流逝难以实现的沉痛之情。3、说明敌寇依旧,而自己已经无力报国,“心有余而力不足”,包含了作者满腔的爱国深情和无奈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此句运用了 修辞。4、把现实与理想进行对比,抒写诗人壮志难酬的郁闷、愤慨诗句是: 5、小结: (二)、自读南乡子,结合书本注释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体现词人思念被金人占领近80年的中原故土的句子是: 2、体现词人感叹朝代的兴亡无尽无休的句子是: 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中的“ ”一句的诗意。3、怀赞孙权年少有为,抵抗强敌的句子是: 4、委婉地表达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满的句子是: 此句运用了 与 手法。5、小结: (三)、默写诉衷情 (四)、默写南乡子 第

13、三课时满江红朝天子咏喇叭 课前导学案【知识链接】一、秋瑾简介与写作背景: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 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 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 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

14、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王子芳用钱捐得户部主事一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的深重危机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缅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二、王磐简介与写作背景:王磐(1470?1530?),明代散曲家。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高邮)人。他出身富家,但不喜豪华,不乐仕进,雅好词曲,精通音律,著有王

15、西楼乐府。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悲惨的现实生活。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三、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划线字注音。、为( )篱下 、秋容如拭( )、苦将侬( )、殊未屑( )、王磐( )2、熟读课前的“知识链接”填空。、 满江红的作者是 代诗人 。自称“ ”,这首词是作者的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 。 、朝天子咏喇叭的作者是 代散曲家 。字 ,号 。这首散曲它真实地反映了 ,同时也揭露了 。3、背诵诗歌并根据有关资料与注释理解诗意。 课中学习案一、预习检测。 (同组互查

16、预习题组,订正错误,并将尚存的疑难问题整理在下面。)二、学习过程:赏析诗歌内容。(一)、自读满江红,结合书本注释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点明写本词时间与地点的句子是: 2、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句子是: 3、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破楚自立的句子是 4、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致秋誉章书),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5、生动地表达

17、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在我们眼前展开的句子是: 6、写诗人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的苦闷,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的句子是: 7、化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彷徨和忧虑的句子是: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8、小结: (二)、自读朝天子咏喇叭,结合书本注释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体现“喇叭”,“唢呐”的特征句子是: 2、体现“喇叭”,“唢呐”吹之功的句子是: 3、体现“喇叭”,“唢呐”吹之结果的句子是: 4、体现“喇叭”,“唢呐”吹之可怕结果的句子是: 5、小结: (三)、默写满江红 (四)、默写朝天子 课后延伸案一、结合练习册 二、教学反思或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