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上传人:xin****ome 文档编号:46079977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实验报告范例(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实验报告范例教育实验报告范例1、 陈菊珍、刘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 ,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 年第 2 期。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陈菊珍、刘华山内容摘要:本研究通过前测, 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 40 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按照自行制定的辅导方案,进行 14 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 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结合他评和自评, 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 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一、研究过程(一)测试工具本研究

2、以“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 “青年性格问卷”是前人根据“加里弗尼业心理测验表”修订而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的。(二)被试选定与分组本研究以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0 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为被试。将筛选出来的 40 名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 20 人。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实验组又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一小组 10 人,接受完全相同的辅导。为了更好地引导实验组成员适时暴露自己, 分析自我,特意安排 10 个交往正常的大学生加人实验组,一个小组 5 人。他们在上述心理测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交往困扰, 但

3、研究者要求他们参加团体辅导,他们也愿意协助辅导老师开展工作他们在前后测中得分不参与统计分析。 乙组则未安排任何形式的辅导。(三)前期调查辅导前运用自编 “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对 40 名实验对象进行调查, 以了解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 为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本调查表共列出 17 个不利于交往的心理因素, 由被调查者选出其中 5 个,同时允许其予以补充。(四)制定辅导方案辅导分为两类, 一类为主题讨论、 人为情境训练,共 9 次,每次分为理论研讨、情境训练和行动作业三个环节。另一类为真实情境训练活动。(五)实施团体辅导对实验组实施 14 次团体辅导,持续7 周。(六)实

4、施后测团体辅导结束后, 用“青年性格问卷” 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后测。(七)统计分析运用王建中教授开发的WJZ心理测量和统计软件对前后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师生评价、自我评价,评估团体辅导方案及其实施的有效性。二、结果(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统计结果(二)青年性格问卷统计结果(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统计结果(四)师生评价(五)自我评价三、讨论(一)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分析(二)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效果分析1、团体辅导对于改善人际交往现状具有独特的优势。2、本团体辅导方案针对性强,触及到制约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 并且通

5、过辅导引导成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些制约因素的消极影响。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1)树立主动交往意识。( 2)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培养“成人心态”,( 3)提高交往技能。( 4)交往行为训练。(三)本团体辅导实施方案特点的讨论1、事先调查,了解妨碍人际交往的因素,使方案的制定更有针对性。2、综合运用行为矫正、认知辅导等各种辅导理论与方法。3、重视理论研讨,适当增加理论容量。4、安排部分交往正常的学生加入实验组。5、将人为情境训练与真实情境训练结合起来。6、设置行动作业,注意加强行动倾向。2、蒋世雷、傅玉蓉:“小学数学学习策略”教材实践对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实验报告,载西南师范大学学

6、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7 期。“小学数学学习策略” 教材实践对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实验报告蒋世雷、傅玉蓉摘 要: 为了研究 5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 6 教材实践对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 , 我们采用了等组设计的实验方法 , 选取同一教师教学的两个平行班进行对照实验。在两个平行班总的数学学习课时不变的情况下 , 利用总课题组编写的 5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 6 教材 , 在实验班开设每周一节的学习策略课 , 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 , 我们发现 , 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课 , 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策略上 , 而避免大量的知识内容对学习策略的掩盖。 通过

7、掌握系统的学习策略 , 能大幅度地改进学生的学习 , 大面积地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 从而达到了使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实验目的。关键词 : 小学数学 ; 学习策略 ; 学会学习 ; 教材实践一、前言本实验力求达到以下两个目的:1、通过实验,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2、通过实验 , 在教学实践中甄别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实验教材的编排体例、 已有策略的优劣。并在实践中注重搜集实验素材, 提出修订意见。二、研究方法本实验采取了等组设计的实验方法 , 将高年级作为实验重点。 选取同一教师执教的学生学习环境及水平大致相同的六年级两个平行班进行对照实验 , 在两个平

8、行班数学学习总课时一致的情况下 , 在实验班开设每周一节的学习策略课程 , 历时一年。(一)实验对象说明(二)实验持续的总时间及具体安排(三)实验条件的控制本实验所选取的实验班和对照班 , 学生原来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学生个体差异等基本实验情况大体上一致。(四)实验程序1、前测2、数学学习策略训练3、后测三、实验结果(一)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差异比较(二)实验班学生对实验给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的自我评价(三)实验班和对照班解题速度比较(四)其他方面四、分析和讨论(一)实验对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1、系统的数学学习策略训练,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系统

9、的数学学习策略训练, 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系统的数学学习策略训练 , 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二)实验教材及教学方法探析五、结论(一)一年多来的系统实验证明 : 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课 , 学生学习兴趣极浓 , 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策略上 , 而避免大量的知识内容对学习策略的掩盖。(二)通过掌握系统的学习策略 , 能大幅度地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 大面积地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三)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实验用书是一本实用可操作性强、 高质量的实验教材。 但在新的课程标准及教育

10、教学理念转变时期 , 学习策略教材及教学也应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标准 , 与时俱进。实验教材在课文结构、策略取舍等方面还有待改进。3、陶文中: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报告,载教育科学研究 1998 年第 4期。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报告陶文中内容提要:本实验作者通过编写小学语文、 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教材和构建新教学模式, 探索在小学低中年级语文、数学教学中开展创造思维活动,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将创造思维活动与小学语文、 数学教学融为一体,促进了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一、前言为使小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课

11、题组以小学语文、 数学两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为切入点, 开展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二、实验研究的目标及理论基础(一)实验的主要目标(二)实验的理论基础三、研究方法(一)实验假设(二)实验原则(三)实验设计、指导思维2、实验设计的模式R O1 XO2(实验组)R O3O4控制组)(四)实验对象根据分层整群抽样与自愿原则,本研究从城、近郊区选取了 9 所小学的一年级和三年级共780 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本文所报告的是随机抽取的两个实验点,实验时间为一学年。(五)实验材料本研究的实验材料是课题组自己设计编写的( 小学语文创造思维活动 )( 一年级 ) 、( 三年级 )和( 小学数学创造思维活动 (

12、 一年级 ) 、( 三年级 ) 两套教材。(六)测验工具本研究所采用的创造能力测验有两种, 一是台湾吴静吉 (1981 年) 修订的托兰斯图形创造思维测验 ( 甲式 ) ,二是威廉姆斯创造个性量表。(七)实施程序1、准备阶段( 1996.2 1996.8 ):收集资料、文献探讨、组织实验研究小组。2、师资培训3、拟定实验研究计划4、设计和编写语文、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教材5、选择实验对象和控制组6、实施前测7、开展教学实验 (1996.9 1997.7 )8、开展教学研讨活动9、实施末测( 1997.7 )(八)资料处理四、实验措施(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树立创造为本教育思想。为此,课题组作了一

13、些相关工作。(二)构建创造思维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三)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四)营造创造教育的环境(五)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创造教育策略五、结果与分析(一)小学生创造能力有了普遍提高1. 实验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创造思维能力的比较2. 实验后一年级实验组与控制组创造思维能力测验成绩的比较3. 实验后三年级实验组与控制组创造思维能力测验成绩的比较4. 同一学校实验前后实验班之间创造思维能力发展情况的比较(二)初步形成有特色的语文、 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三)教师教育观念有了初步转变, 创造为本的教育思想逐渐确立。六、讨论一年来的创造能力培养教学实验, 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14、一)课时偏紧。(二)内容偏多。(三)语文、数学创造思维能力测验中各项指标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4、戴育红、蔡达昌、陈汉祯、郑颖祁、骆凤瀛: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小组辅导的实验研究,载心理科学 , 2004 年第 1期。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小组辅导的实验研究戴育红 蔡达昌 陈汉祯 郑颖祁 骆凤瀛摘 要:本研究通过小组辅导的形式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 帮助他们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 , 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 小组辅导活动是帮助学业不良学生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关键词 : 学业不良学生 小组辅导 学习心理辅导一、 研究目的二、 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选取广

15、州市荔湾区人民中路小学三 (1)班、三( 2)班、三( 3)班部分学业不良学生共 24人。(二)研究方法和步骤1 、实验准备阶段( 2000年11月 - 2001年1月)2 、实验开展阶段( 2001年2月 5 月)3 、实验结束阶段( 2001年6月 2002年1月)三、结果分析(一)实验组学生对活动效果的评价(二)实验组学生的进步情况(三)实验组学生的家长对活动效果的评价四、小结(一)小组辅导活动是帮组学业不良学生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二)开展学业不良学生小组辅导要掌握一些策略和技巧1 、小组辅导活动目标、内容的设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并要形成系列2 、小组辅导活动程序

16、的设计要有科学性,活动形式和方式要多样化3 、导师要熟练掌握小组辅导、学习辅导、游戏辅导等技巧4 、小组辅导与个别辅导应互相结合5 、要安排好小组辅导活动的时间和场所五、参考文献其他推荐文章:1、戴健林、莫雷:目标设定影响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 ,载教育研究与实验 , 2003 年第 1期。2、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中综合文科课题组: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建设之路努力拓展学生成长有效空间普通高中综合文科课程研究与实验报告,载基础教育参考 ,2004 年第4期。3、孙德成:中小学情感教育及教师情感性素质培养实验研究报告,载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年第 1 期。4、刘丽:“三导”教

17、学法实验报告 ,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年第 10 期。5、李伟健:学习困难学生排除理解障碍的实验研究,载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年第 3 期。6、钟毅平、谭千保:学生动机与情感影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初步实验研究,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 4期。7、唐林、陈是健:实现策略教学与学科知识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 ,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 4期。8、车丽萍:成败经验对大学生自信的影响实验研究,载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 1期。9、胡进勇:心理教育活动课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 5期。10、王洁瑜、周大根: 自我解释训练对初中数困生应用题解题影响的实验研究,载新余高专学报, 2006年第 2期。11、周永垒、韩玉昌、张侃: 学习困难生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 2期。12、周玉林、植风英、吴大培: 农村高中生认知风格与创造力关系的实验研究,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 1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