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质量和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共18页)

上传人:6**** 文档编号:46026402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年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质量和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共1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1年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质量和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共1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1年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质量和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共1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质量和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共1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质量和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共18页)(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1年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质量和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厦门市中考评价组 化学科一、命题基本情况1.指导思想2011年厦门市初中生学业考试作为初中毕业和升学“两考合一”的考试,试题命制既考虑招生考试的选拔性,又兼顾毕业考试的水平性。考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化学)为指导,以厦门市2011年初中生学业考试化学科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试卷以“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为出发点,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从双基、方法、能力、观念等维度较全面考查了学生所获得的科学素养。2.试卷基本

2、情况试题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100分,考试时间60 min,试题版面16K 5页,全卷共3326字。试题共18题,分为四种类型题:选择题共10题,25分;填空与简答题共5题,43分;实验与探究共2题,20分;计算与应用共1小题,12分。二、试题质量分析1.考查内容分析命题内容根据试题厦门市2011年初中生学业考试化学科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分布统计为: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构成及其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分值分布7492816按二级的18个考点分布,全卷覆盖面达94%。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占49%,突出对化学用语及核心概念的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占28%,突出对酸碱盐重点知识的考查

3、;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直接考查占16%,突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这些体现了初中化学主干内容。此外,考查能力的试题达到了66%,体现了以化学学习能力主导的命题要求。2.试题情景分析试题情境来源于学生生活或学习(含活动和科学研究)的试题达到95%,体现试题的真实性和生活性,其相关指标为: 项目与学生生活结合与活动或科学探究结合与STS结合开放性问题分值2546505占百分率25%46%50%5%从上表可见,全卷结合学生周围的事物来选择命题素材,注意STS教育思想渗透,注意融合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注意引导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的理念。根据网上阅卷系统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详细分析报告如下:表

4、一 2011年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双向细目表及相关实测数据专心-专注-专业题型、题号、赋分考试目标预估难度值实测结果级级级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难度值区分度题型题号分值题号分值abcd一、选择题共30分1210302 化学与材料的关系30301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0.90.560.552210303 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0101空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0.90.880.353220101原子、分子和离子0.850.560.594210301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燃烧40201基本操作和技能0.850.870.265240401 配制溶液0.80.650.466330402溶液的酸碱性、pH0.75

5、0.740.577320102物质的分类0.750.780.43832030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0.70.840.369330303金属的保护30101空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0.60.750.451033030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30401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用途0.60.660.57题型、题号、赋分考试目标预估难度值实测结果级级级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难度值区分度题型题号分值题号分值abcd二、填空与简答共43分118(1)220203原子的构成20201常见元素0.90.910.26(2)220101原子分子和离子20202化合价与化学式0.70.650.77(2)220402质量守

6、恒定律的内容0.650.750.72(2)220204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0.450.350.761213(1)220101原子、分子和离子20401物质变化与性质0.80.810.53(2)220401物质变化与性质0.80.590.76(3)320202化合价与化学式20205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50.610.90(4)320202化合价与化学式20205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70.680.86(4)330101空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0202化合价与化学式20205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80.830.53135(1)130201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0.850.900.22(2)130

7、201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0.850.940.17(3)230201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0.80.850.48(4)130201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0.750.760.55题型、题号、赋分考试目标预估难度值实测结果级级级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难度值区分度题型题号分值题号分值abcd二、填空与简答共15分148(1)330401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用途20202化合价与化学式20205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650.660.87(2)330401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用途20202化合价与化学式20205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20.160.46(3)230401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用途0.40.3

8、50.66159(1)330201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20202化合价与化学式20205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80.760.75(2)330202常见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20202化合价与化学式20205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650.660.83(3)110304化学与环境资源的关系0.650.670.77(4)210304化学与环境资源的关系2040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0.550.630.65题型、题号、赋分考试目标预估难度值实测结果级级级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难度值区分度题型题号分值题号分值abcd三、实验共15分168(1)140101常用仪器及其用途0.850.82 0.51 (2)3

9、40301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20202化合价与化学式20205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0.750.74 0.80 (3)140201基本操作和技能0.750.82 0.55 (4)230401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用途40301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0.70.61 0.57 (5)140301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0.70.74 0.65 1712(1)240201基本操作和技能0.80.82 0.53 (2)230401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用途0.70.73 0.68 (3)240501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改进40502对比实验研究0.250.23 0.08 (4)230102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

10、途40501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改进0.550.61 0.71 (5)240503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果0.450.41 0.56 (6)240501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改进40502对比实验研究0.250.37 0.76 题型、题号、赋分考试目标预估难度值实测结果级级级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难度值区分度题型题号分值题号分值abcd五、计算共10分1813(1)720303溶液的计算20204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20206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0.70.72 0.75 (2)320204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0.450.44 0.82 其他220206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0.70.71 0.78 合计

11、1000.6650.66380.6128说明:表中“能力与方法”一栏中的a、b、c、d分别表示: a.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b.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c.分析、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d.运用化学用语表述化学现象和事实的能力。2.试题数据分析(1)难度分析得分点难度系数,列表如下:难度范围=0.60.60.30.40.40.20.2合计分值87103100从上可见,全卷区分度0.6128,全卷各题区分度指标为优秀的占87% ,良好的占10%,从区分度指标来看,全卷有较好的区分度。(3)实际全样分析数据统计人数平均分难度优秀率及格率信度2260366.380.663830.1%68.15%0.

12、9532整卷的难度值、及格率等指标达到命题的预估要求。与往年相比及格率有较大水平提升,优秀率略有下降。信度0.9,说明试题有较高可靠性。3. 试题特点分析重视基础例1:(11题)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1)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部分信息。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碘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已知某碘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碘酸钾(KIO3):氯化钠含有的阴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KIO3中I的化合价为 。 用试剂X测定该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发生如下反应:KIO3 + 5 X + 3H2SO4 = 3K2SO4 + 3 I2 + 3H2O,推算X的化学式为 。已知

13、每包碘盐中最多含碘元素15 mg,则每包碘盐中最多含KIO3的质量为 mg(列出计算式即可,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从上图中查找)。 简析 化学用语是历年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较大。加强化学用语的考查,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好化学用语这一重要的学习化学的工具。本试题以今年社会热点碘元素为载体,对原子的构成、金属和非金属、化合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等知识进行了考查。例2:(第10题)往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再向烧杯中继续加入某种金属。实验过程中,烧杯中硫酸铜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对烧杯中物质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

14、是A从0到t3,烧杯中水的质量不断增加 Bt1时与t2时烧杯中物质总质量相等C加入的金属一定是银D从t3到t4,硫酸铜质量变化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简析本试题以实验为情境,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之间的置换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同时还考查了学生阅读、分析图表及从图表中获取化学信息的能力。本试题的考查,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化学实验,而且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析实验原理。例3:(第8题)氯化铵和硫酸钠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是A20 40 ,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B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45 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

15、分数相等D将50 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至20 ,始终没有晶体析出简析 初步认识溶液的有关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本试题通过给出氯化铵、硫酸钠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温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知识的理解及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本试题的命题角度看,复习教学重视知识的适当融合,注意挖掘图表的内涵,并注意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强化(实验)探究例4:(第17题)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实验一:比较热稳定性设计如右图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

16、。(1)为确保安全,实验结束时,在移离酒精灯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 。(2)现象与结论: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口生成较多的无色小液滴,同时试管A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B中也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结束后,经检验大、小两试管内的物质均是碳酸钠。结合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碳酸氢钠受热生成的物质是碳酸钠、 和 。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3)反思与讨论: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这能否准确地说明“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这一结论? (填“能”或“否”),理由是 。实验二: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取碳酸氢钠4

17、.2 g放入如图装置的锥形瓶中,取碳酸钠5.3 g放入另一相同装置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盐酸(足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图装置测量出生成气体的体积,得到时间体积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图 图 图(4)已知二氧化碳不溶于该油层,图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5)数据与分析:根据图曲线,可得出有关“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的结论是 。(6)反思与讨论:实验中 “取碳酸氢钠4.2 g、碳酸钠5.3 g”的目的是 。 简析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化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实验探究题也成为新课程化学考试中一种重要的考试题型。本试题通过创设真实的实验探究情境

18、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推断结论的能力以及阅读、分析图象,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试题旨在教师的教学要设法创设实验情境,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科学探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的应用,真正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突出应用例5:(第14题)氯化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业碳酸钙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氧化铁及一些不与酸碱反应的难溶性物质,以这种工业碳酸钙为原料生产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碳酸钙生成氯化钙的反应原理: 。(2)步骤得到的滤渣含有氢氧化铁,请写出步骤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

19、(3)步骤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 ;步骤利用盐酸的 性质,除去过量的盐酸。简析运用化学原理生产人类必需的物质(产品)、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本试题选取以某工业碳酸钙为原料生产氯化钙的工艺流程为实际背景命题,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性,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溶解、除杂、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及化学反应原理在工业生产实际中应用的理解。同时还考查了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阅读分析工业流程图,并从工艺生产流程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情景新颖例6:(第7题)近期,英国科学家造出“干水”。“干水”的每个颗粒内部是一颗水滴,外层是二氧化硅。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与二氧化硅发生化学

20、反应生成“干水” B“干水”是混合物C每个颗粒的“干水”中只含有一个水分子 D“干水”与干冰成分相同、状态不同简析通过科技新成果“干水”这种新物质,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反应(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的宏观与微观构成及“干冰”组成成分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化学新成就、新成果,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例7:(第9题)如下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1/5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

21、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简析本试题是一道实验创新题。试题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利用某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的性质,考查了学生另一种对测定空气组成成分的创新实验的理解。本试题还考查了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如C与O2反应的性质的认识。主要考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注STS例8:(第13题)某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右图所示: (1)步骤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 (填“”或“”或“”等序号)。(2)步骤所起的作用是 (单选,填选项序号)。A. 杀死水中的细菌 B. 减少水中氧气 C. 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 分解有毒物质(3)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

22、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若检验时发现水硬度高,你建议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 。(4)家庭净水器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炭,活性炭起 作用。简析 试题关注净水原理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好地考查了学生通过一年学习所获得的科学素养。试题选择了那些对认识世界、面向社会以及学生的终身学习、自身发展来说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具现代化理念的科学知识。试题较多地选取涉及生活、生产、环境、科学技术及人文等相关内容的化学知识作为设问载体,符合公众科学素养在知识选取上的要求。这样避免了枯燥、干巴的单纯学科设问形式,追求一种生动的,具备实用性并与个人生活有关的化学叙述方式与内容。渗透观念例9:(第15题)为解

23、决过度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科学家提出如下图构想:(1)水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可制得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垃圾中的有机物发酵得到沼气,写出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科学家设想以燃烧产物中的CO2合成燃料CH3OH,这一反应可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4)氨气可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且放出大量的热。若从环保角度考虑,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理想的产物是 和 。 简析化学观念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题通过书写水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制得氢气、垃圾中的有机物发酵得到的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回答用CO2合成燃料CH3

24、OH缓解的环境问题及从环保角度考虑,氨与氧气反应的理想产物的推断等,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危机问题、资源再利用问题及环境问题,较好地渗透了能源开发、观念的教育。三、成绩质量分析1.总体成绩分析根据考试成绩分析系统软件,对各分数段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四 全市成绩情况全分析(统计人数:22603)分数段0-10-20-30-40-50-60-70-80-90-人数586120012501260135217652627387952093475分布0.026 0.053 0.055 0.056 0.060 0.078 0.116 0.172 0.230 0.154 图一 全样分数段分布曲线图 数据分析

25、分数段分布曲线为单峰负偏,整体原有的两极分化现象基本消除。说明了:整体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各校在导优辅差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相对于试卷的难度,整体的成绩水平较高。各区及民办校的分数数据分析如下:2011年2010年名称学生数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学生数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全市2260366.380.30100.68152322966.22 0.340 0.639 市属408473.390.43760.7887379574.46 0.478 0.771 思明501675.130.42800.8146500375.01 0.474 0.778 湖里256968.220.31140.72052679

26、70.60 0.384 0.718 集美230768.540.27830.7365202666.61 0.317 0.673 海沧154463.690.24680.6568155362.26 0.281 0.592 同安301658.320.15290.5507330857.12 0.199 0.483 翔安239058.470.15520.5310292958.54 0.192 0.493 民办146841.680.08790.2977167847.50 0.153 0.345 社会20973.180.40670.796321376.59 0.488 0.798 2011年与2010年各区平

27、均分与市均分相对百分偏差比较:市均分市属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民办2011年66.3810.6%13.2%2.8%3.3%-4.0%-12.1%-11.9%-37.2%2010年66.2212%13%7%1%-6%-14%-12%-28%从以上数据可知,两年的试题难度相对稳定。其中集美区进步明显,海沧区、同安区与整体的差距在缩小,湖里区成绩有小幅的退步,民办校与整体的差距仍在扩大。附各区各题得分率情况供各区参考(从得分比较,反映出的突出问题:翔安区在客观题部分得分率会高出全市,主观题答案较差;同安区主要问题在化学用语及其他主观题部分;而海沧区则在客观题得分率不理想。)题目全市市属思明湖里集美

28、海沧同安翔安D00010.56 0.66 0.56 0.50 0.70 0.57 0.42 0.57 D00020.88 0.91 0.92 0.88 0.90 0.85 0.87 0.90 D00030.56 0.62 0.63 0.55 0.51 0.47 0.54 0.58 D00040.87 0.90 0.90 0.88 0.89 0.84 0.83 0.88 D00050.65 0.70 0.72 0.64 0.63 0.62 0.61 0.67 D00060.74 0.80 0.81 0.72 0.72 0.68 0.69 0.76 D00070.78 0.83 0.83 0.78

29、 0.79 0.76 0.76 0.78 D00080.84 0.86 0.88 0.83 0.84 0.77 0.82 0.86 D00090.75 0.79 0.79 0.74 0.76 0.72 0.72 0.76 D00100.66 0.72 0.72 0.65 0.63 0.63 0.61 0.66 D11010.91 0.93 0.95 0.90 0.93 0.90 0.88 0.88 D110210.65 0.73 0.76 0.67 0.67 0.61 0.57 0.60 D110220.75 0.83 0.85 0.74 0.80 0.72 0.66 0.73 D110230

30、.35 0.46 0.47 0.35 0.33 0.29 0.24 0.24 D12010.81 0.86 0.88 0.83 0.83 0.78 0.72 0.78 D12020.59 0.68 0.72 0.63 0.57 0.58 0.48 0.46 D12030.61 0.71 0.76 0.66 0.63 0.57 0.45 0.43 D120410.68 0.77 0.81 0.72 0.74 0.65 0.56 0.52 D120420.83 0.87 0.91 0.87 0.88 0.82 0.76 0.74 D13010.90 0.93 0.94 0.92 0.91 0.90

31、 0.87 0.86 D13020.94 0.96 0.97 0.95 0.95 0.93 0.91 0.92 D13030.85 0.90 0.92 0.87 0.88 0.82 0.77 0.77 D13040.76 0.82 0.84 0.79 0.80 0.76 0.68 0.65 D14010.66 0.75 0.80 0.70 0.71 0.64 0.53 0.51 D14020.16 0.23 0.24 0.17 0.14 0.13 0.07 0.06 D14030.35 0.45 0.45 0.38 0.35 0.32 0.22 0.25 D15010.76 0.83 0.86

32、 0.80 0.83 0.76 0.65 0.62 D15020.66 0.74 0.78 0.70 0.73 0.62 0.57 0.53 D15030.67 0.79 0.78 0.69 0.68 0.66 0.55 0.58 D15040.63 0.69 0.72 0.64 0.65 0.58 0.54 0.59 D16010.82 0.88 0.91 0.86 0.85 0.80 0.74 0.72 D16020.74 0.82 0.84 0.77 0.79 0.74 0.64 0.60 D16030.82 0.87 0.92 0.86 0.88 0.83 0.71 0.68 D160

33、40.61 0.69 0.68 0.62 0.64 0.58 0.52 0.53 D16050.74 0.82 0.85 0.78 0.75 0.70 0.63 0.65 D17010.82 0.88 0.92 0.87 0.86 0.80 0.69 0.69 D17020.73 0.79 0.84 0.75 0.75 0.69 0.65 0.68 D17030.23 0.24 0.24 0.22 0.22 0.22 0.21 0.17 D17040.61 0.71 0.72 0.66 0.60 0.53 0.52 0.48 D17050.41 0.50 0.50 0.44 0.41 0.37

34、 0.30 0.27 D17060.37 0.47 0.48 0.39 0.35 0.34 0.26 0.26 D18010.72 0.81 0.84 0.75 0.77 0.72 0.64 0.57 D18020.44 0.55 0.55 0.47 0.45 0.41 0.36 0.29 D18030.71 0.80 0.83 0.76 0.76 0.71 0.61 0.56 总评0.66 0.73 0.75 0.68 0.69 0.64 0.58 0.58 2.考生答题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的难度值和各选项的选择率数据如下:项目难度值abcdD00010.56 0.11

35、 0.04 0.29 0.56 D00020.88 0.01 0.05 0.88 0.05 D00030.56 0.56 0.08 0.19 0.17 D00040.87 0.02 0.87 0.03 0.08 D00050.65 0.06 0.21 0.07 0.65 D00060.74 0.74 0.06 0.06 0.14 D00070.78 0.09 0.78 0.08 0.04 D00080.84 0.06 0.03 0.84 0.08 D00090.75 0.06 0.08 0.11 0.75 D00100.66 0.08 0.19 0.66 0.07 第1题、第3题、第5题得分率

36、较差,与预估的理想得分率差距较大。第1题内容主要涉及三大合成材料内容,是严格按照课标和考试说明要求命题。得分率为选择题部分最低,反映出没有认真深入领会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没有按要求开展“第十二单元”教学。第3题涉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用语等内容。这是往年厦门中考题的改造题,说明教学中对涉及以上内容并没有有效地落实和突破,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试题答题分析,学生对以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不理解,对分子、原子的相关内容不理解。第5题取材于实验考查中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实验内容,涉及溶质质量分数及实验操作等内容。学生错选主要在B选项上,对于天平的使用不能全面地掌握。 第6至第10题难度较大,主要是综

37、合度强、信息量较大。但是整体的得分率比预估较好,说明教学中在这些方面还是较有成效的。(2)主观题部分题号得分率主要问题11(1)0.9056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混乱。11(2)0.6528书写不规范:第一空:元素符号“Cl”大小写、连写等问题,电荷的位置错写;第二空:没有正号。11(2)0.7535原子个数推算错误、元素符号排列颠倒。11(2)0.3508碘的相对原子质量用碘的核电荷数53;计算列式混乱。12(1)0.805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概念没有真正理解,错选“化学变化”。12(2)0.5904语言表达不准确,如“氨水遇酚酞变红”、“氨水遇碱变红”等。12(3)0

38、.6052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如:“Cl”、“O”的书写;“NO3”错写成“NO4”、“NH4”,AgCl没标“”。12(4)0.6786主要问题是硝酸钾化学式不会写;“O2”没标“”,“N”写出“n”, 配平出错。12(4)0.8269写得较好,但有同学没写反应条件,或在“CO2”后面标了“”。13(1)0.9046写得像,书写不规范,将3 的下半段与圆圈重叠,在电脑屏幕上无法看清是选2还是选3,还有些人写了,没有看清题目的选择范围。13(2)0.942没有仔细审,题目已告知单选,选了多个答案;还有少部分同学选了或,没明白题意,或没有看到“网格”两个字。13(3)0.8453第一空至少有1/

39、3甚至更多的学生将“皂”写错了,一部分学生错写成:洗衣粉、洗洁精、泡沫水、肥皂泡、角皂等。第二空格,答题时错别字多,化学语言不规范。13(4)0.7582“吸附”中的“附”写成“咐”。14(1)0.6606主要问题为方程式书写错误,比如:将CaCl2写成CaCl,将H2O+CO2写成H2CO3,将CO2写成O2 。不能深入理解、灵活运用知识,学生对“由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很熟悉,但是换成“碳酸钙制取氯化钙”,学生就陌生了。14(2)0.1568错误1:写成Ca(OH)2与Fe2O3的反应,原因是无法判断出步骤中Fe2O3与盐酸已经发生反应,对金属氧化物化学性质不熟悉。 错误2:写成Ca(OH)

40、2与FeCl2的反应,原因是将Fe2O3与盐酸反应的产物认为是FeCl2 。错误3:Fe(OH)3没有标沉淀符号,无法从题目中“滤渣含有氢氧化铁”得出Fe(OH)3的溶解性。14(3)0.3517第一空错误1:CaO,原因第(2)小题方程式写成Ca(OH)2与Fe2O3的反应生成CaO ; 错误2:Fe2O3、CaCO3、Fe(OH)3,原因不会判断过滤之后,CaCO3、Fe2O3存在于滤渣中;没有留意到题目信息中所加的试剂是过量的。15(1)0.7572条件部分学生不会用,还是用定势思维-用MnO2或“”等条件;只注明一种条件;也有忘了气标、配平等。15(2)0.6611沼气写成C2H5OH

41、或CH3OH或在生成的CO2标上气标,同时把条件写成燃烧。15(3)0.6731较多学生未真正读懂题意-环境意识问题,而错填为“CO2污染空气”、“CO2过多”、“臭氧空洞”等等。15(4)0.6261学生大都写出H2O后而另一种却写成H2、 NO2、N2O、NO 、氨水等等,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把氨气和氧气照搬下来。16(1)0.818主要错误是错别字,错误有:写成“长劲漏斗”、 “长颈漏抖”、“漏斗”、 “长漏斗”、“分液漏斗”、“锥形漏斗”等,“漏”字写错特别多,一般是少了三点水。有的字迹潦草看不清而丢分。16(2)0.7361第二小题 化学方程式书写整体不错,主要错误:与水分解化学方程式混

42、淆,没有气体符号标错,没配平。16(3)0.8214错别字,例如:写成“检察气密性”、“检查气蜜性”、“简查气密性”等。16(4)0.6109干燥剂很多同学写成“流酸”、“硫酸”、“H2SO4”,前面没有加“浓”字被扣分,还有的同学写成“Ca(OH)2”、“硫酸铜”、“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Fe”等。16(5)0.7439写成“二氧化猛”、“MNO2”、“H2O2”、“H2O”、“氧化钙”、 “H2SO4”等。17(1)0.8161不能具体指是A和B中的导管要移出液面,或只体现其中一者,或只交待试管等。 17(2)0.7345判断不完整,导致两空格不能全对。如写成CO2和H2或C和H2

43、O等等。17(3)0.2264判断有误。不少考生从Na2CO3 的受热温度高于NaHCO3出发,认为没有控制变量,就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即使判断正确,在具体描述时,还是不能抓住受热温度更高的Na2CO3没有分解这个点来回答。有的反而把结论当成理由来说明。17(4)0.6097未完全理解装置的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而是将以前印象中用到“油层”的情况,生硬的迁移到此处:隔绝氧气、隔绝空气、防止空气进入、防止二氧化碳逸出、防止水蒸发、液封等。17(5)0.4051表达时未强调“在相同条件下”;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偏弱,表达经常语言繁琐,逻辑混乱。17(6)0.3697没有联系实验目的进行思考,仅仅是回答

44、:“通过不同质量来看产生二氧化碳同不同”、“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氢钠大”这些答案。18(1)0.7228假设没有或不规范,如10克溶液中硫酸钠为X、 X克;化学方程式抄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如:硫酸钠算成132、140、144、146、119等;已知量放错位置。如较多的考生把氯化钡当成硫酸钡,比例式列错;计算结果错误;单位不能正确使用,如没有或用“千克”等;没将10克溶液换算成100克的溶液;含量的计算式列错、计算结果错误;解题规范不够,缺设、少答、没写解等。18(2)0.44318其他0.7108四、对今后教学建议1提高初中化学教学关键期教学的有效性。“绪言及第一单元、微观知识、

45、化学用语、酸碱盐”等教学阶段,是初三化学的教学关键期。应根据这些关键期的内容特点,应用相应的教学策略,防止学生发生分化现象,确实保证这些阶段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初中化学整体的教学质量。2循序渐进地推进初中化学教学。初三化学有多样的教学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有内在内在逻辑发展顺序,学生对各部分的内容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教学中避免“一杆子到底”的问题,应根据知识的内在关系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每阶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中考试题评价的重点之一。应挖掘新课教学功能,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获取信息、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关注启蒙阶段学生非智力因素。把培养和保持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放于教学的首位。在教学中要将无情景的知识教学到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和乐趣。其次,注意从平时从各个细节严格要求,让学生能在入门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