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教学研讨记录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46018087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麦哨》教学研讨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麦哨》教学研讨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麦哨》教学研讨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麦哨》教学研讨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哨》教学研讨记录(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设路学校教研课研讨记录 教学内容麦哨教学目的及要求1、 认识8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3、 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评课及修改记录一、导入新课。1、 教师板书“哨”字。这个字谁会读?能组个词吗?谁会吹口哨,给大家表演一下。2、 板书:麦。那有谁吹过麦哨?谁能说说什么是麦哨?3、 理解了课题,咱们一起读读课题。二、于“呜卟”呼应间初闻麦哨1.过渡:让我们随着作者陈益,一同走进农村,去聆听那麦哨的声音。请

2、同学们打开课本112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几次写到了麦哨。2、反馈:谁能说说,课文中几次写到了麦哨?【课件:随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写麦哨的句段】哪个词就是麦哨发出的声音?这是一个什么词?谁能读好它?3.过渡:在这几个段落中还有哪些词语也是描写麦哨的声音的?1)出示词语:呜卟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2)指读全部词语:谁愿意来带读这些词语?(注意正音:“应”在这里读第四声。是回应对方的意思。)4通过模仿麦哨的声音理解描写麦哨声的词语。5、在这哨声里你感受到了什么?6、师生合作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7、文章以麦哨开头,又以麦哨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板书:首尾呼应8

3、、男女生合作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三、于“呜卟”循声间翻阅画面1.让我们聚焦课文的第36自然段,看看作者在这些段落里又描绘了乡村孩子们生活的哪些画面呢?快速地浏览课文,试着用一个词组来概括你所看到的每个画面。2.交流概括【板书:湖畔割草、田野风光、草地玩耍、采食“茅茅针”】在板书时教学生字“畔”。四、于“呜卟”回环间体悟美好1.自读画句:乡村孩子的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在这四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个段?喜欢哪个部分,就细细品味品味,把你最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和同桌交流。3.课件出示插图,交流: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部分?喜欢什么?根据学生的喜好教学相应的段落。A. 湖畔割草(3)1、(出示第三段)在这

4、湖畔割草这一段里,你最喜欢的是什么?2、指导停顿:【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3、脸蛋: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里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觉得这群割草的孩子怎么样?在他们那晶莹的细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这群割草的孩子干得怎样?【板书:欢】4、指导朗读: B. 田野风光(4)1、出示课件:句子: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在这一段中,你们看到了哪些颜色?2、指导朗读。3、赏排比句,并进行句型练习。4、出示课件:图画,引读师:你们看,田野多美呀,金黄的油菜花

5、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把排比句变一变,看,它成了一首小诗,谁来读读?真美。我们一起来读。5、 田野里还有什么美?“擎起”是什么意思?(用力地举起)这里是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拟人)6、 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那这音符谱写的是一首什么歌?这音符奏响是什么曲?(欢乐的歌,丰收的曲)7、 配乐齐读。【板书:美。】C、草地玩耍(5)1、割上慢慢一篮草,便可以到草地上玩个痛快,他们玩些什么呀?2、教师解说摔跤比赛,让学生也挑选一样进行说话。出示说话练习:只见(谁)玩起了(),他你

6、还想在那里玩什么?出示句子: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体会修辞手法的妙处。【板书:乐】一起读读这段话。D、采食“茅茅针”(6)1、什么是茅茅针呀?用课文的句子告诉我。学生读。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2、乡村的孩子是怎样品尝这“茅茅针”的?这两个生字都有什么?做做嚼嚼的动作,再做做“吮吮”的动作。3、教学生字“嚼嚼”“吮吮”“肺腑”时边指导朗读。齐读。五、于“呜卟”萦绕间回味麦哨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原来乡村孩子的生活是这么丰富,这么快乐呀,怪不得那麦哨声是那样欢快,那样柔美!3、你们听,麦哨声又想起来了,(做手势,要学生读)呜卟,呜卟,

7、呜,在这麦哨声里,我们欣赏了乡间田野的美景,在这麦哨声里,我们看到了一群自由快乐的孩子,在这麦哨声里,我们的这一堂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下课。六、作业读读174页的可爱的草塘板书: 麦哨 首 湖畔割草 欢 尾 田野风光 美 呼 草地玩耍 乐 应 采食“茅茅针” 甜 学生吹口哨时教室里比较乱,而且久久不能安静,可以将吹口哨删掉,直接问会不会吹,会吹的举手即可。问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不太会答,可以改成向课外延伸:如问“乡村孩子们的生活里仅仅只有这些吗?乡村孩子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令人欢快的事情呢?”教学反思: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季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

8、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本文语言生动优美,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细细读来,我觉得麦哨这篇课文无论是文章的题目、布局构思,还是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不失为学生揣摩文章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蓝本。因此,此次赛课一眼相中了这篇课文。教学本课时,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随文识字,理解词语。我打破了自己平时集中识字的方法,将识字与理解词语贯穿在学文之中。如板书时教学“畔”,指导字形,同

9、时特别强调读音。“呜卟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你呼我应此起彼落”这些描写麦哨声的词语在与学生互动模仿麦哨声中进行了理解。“嚼嚼、吮吮、肺腑”放在了朗读指导之中。感觉这样的识字既避免了枯燥,而且放在语境中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意思。2、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时我采用了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的形式,在这样对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奇妙之处。3、在教学之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除了体会排比、拟人、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我还让学生续写排比句,并以农村孩子活动为话题进行了说话训练,在说话训练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农村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快乐。4、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哪一部分以及喜欢的理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由哨声起,又在哨声中悄然而止,首尾呼应,学生在这四十分钟里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