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46008867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教学重点:秦的暴政 秦末农民战争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方法:1.知识要素学习法2.情景教学法3.比较分析法4.启发式教学法教学用具:

2、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 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不仅如此,希望和平安定的秦朝百姓这时也打出了“ 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揭竿而起,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共同走进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揭开谜底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首先咱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梦回秦朝”,去看看秦朝统治末年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从而使秦朝能在顷刻间土崩瓦解。请跟老师走进四个场景,去感受一

3、下当时的情形。场景一:我们在秦朝的乡村田间看到,田地里都是妇女、老人、小孩在劳作? 思考:你会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看不见成年男子!师:他们去哪里了?原来他们去修建.大屏幕出示阿房宫、秦长城、秦皇兵马俑图片,教师分析:秦朝法律规定男子从17岁到60岁都必须为国家服役。当时全国人口不过二千万人左右,被抓去服役的人加起来就不下三百万。引导学生动动手,完成63页动脑筋。繁重的徭役有什么恶劣影响?(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场景二:接着,我们来到秦朝的村庄,发现村民都饥肠辘辘,骨瘦如柴? 为什么?“男子力耕不足食,女子纺织不足衣”。由此可以

4、看出当时百姓的生活是如何的悲惨。场景三:然后,我们来到秦朝的集市上看到,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秦朝的刑法也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展示幻灯片(情景3秦朝的法律告示) 死刑就有十多种。其中,车裂就是将人的两手、两脚和脑袋分别绑在五匹马上,然后让马向五个不同的方向拉,直到人的身体四分五裂,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五马分尸。相比之下,一些腰斩、剖腹、戮尸等就算是比较仁慈的死刑了。刑法中最轻的当属于挖眼、割鼻、砍手、砍脚等。所以才会出现市场上的这一奇怪现象。以上这些材料充分的体现了秦始皇的残暴,因此人们诅咒秦始皇能够早点死。公元前210年,他暴病死亡。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即秦二世。当时,秦朝百姓希望

5、秦二世的统治能够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那秦朝百姓梦想成真了吗?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呢?请走进场景四:我们来到秦朝的朝廷上看到,一大群人指着一只鹿,大声说是马?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要求:认真观看当时朝廷的统治怎样?) 秦二世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好,咱们穿越时空,回到现实。请思考:秦朝的统治怎么样?(非常残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归纳板书)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一) 秦的暴政 刑法严酷 秦二世更加残暴面对秦朝的暴政,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朝代你的感受是什么?(愤怒或我无法再忍受了)你会怎么做?过渡

6、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秦朝残暴的统治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此拉开了序幕。(二)秦末农民战争(教师说清秦末农民战争分两个阶段:前期是陈胜、吴广领导的,时间约半年;后期是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推翻了秦王朝,历时两年半。农民战争是我们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请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注意把握它的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副板书:五要素和三部曲)。首先咱们先来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1、 陈胜、吴广起义请同学们观看一个视频:大泽乡起义,这个视频跟我们学习的陈胜、吴广起义是相关的。看的时候大家注意找出此次起义的五要素和三部曲,完了

7、咱们进行抢答。(留有抢答时间)历史上曾有人对陈胜吴广起义原因持不同看法,你如何看?出示辩一辩,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总结明确:战争的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过渡理解了起义的原因,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起义的经过,学习历史,地图很重要,正确的使用地图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可以借助64页插图以及大屏幕的地图演示来学习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经过: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分兵出击,三路攻秦:吴广攻荥阳,宋留攻南阳的武关,周文进攻关中。势力向各地发展)秦军反扑陈胜、吴广被害。过渡由于秦军力量过于强大,以及起义军内部不团结。起义军被镇压下去,陈胜、吴广相继被部下杀害。结果起义

8、失败了,但是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意义却非常重大。请同学们在教材中找到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并大声把它读出来。过渡正因为陈胜吴广这种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他们的起义虽然失败,但他们燃起的反秦烈火却没有熄灭。提问:在陈胜、吴广之后,接过反秦大旗的英雄人物是谁?2、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过渡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从此秦朝进入风雨飘摇之中。项羽有勇、刘邦有谋,他们二人互相配合呼应,秦末农民战争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一年多的奋战,起义军与秦军展开主力决战“巨鹿之战”。在巨鹿之战中项羽运用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军事手段,项羽是怎么做的呢?破釜沉舟 (1) 巨鹿之战

9、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50页知识扩展的内容,让同学了解一下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战役的概况。 提问:通过“破釜沉舟”这件事,谁能说一说项羽在这次战役中的高明之处?教师总结:项羽这招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当时的情况是,项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接近1:10的比例。按照常规的战术,不大可能取得胜利,而项羽的做法是将他和士兵们的退路堵住了,要么胜利前进,要么战死沙场。为了活命,将士们除了与敌人英勇战斗,别无选择。这就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起到以一挡十的威力。项羽在特殊的情况下,运用特殊的做法,应该说是非常高明的。“破釜沉舟”的典故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过渡 在项羽指挥巨鹿之战的时候,刘邦也没有闲着。他率兵

10、一直打到咸阳。由于当时秦军的主力都在对付项羽,结果让刘邦捡了个大便宜,轻轻松松就攻陷了咸阳。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就这样走到了它的尽头。(2) 秦朝灭亡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过渡 所谓“一山不能藏二虎”,在秦朝灭亡后,两位农民军的领袖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由谁来做皇帝呢?论实力吧,项羽确实比刘邦强大得多,但是他们又有个约定,谁先攻破咸阳谁就做皇帝。虽然秦军的主力是给项羽的军队打败的,但是咸阳却是刘邦先攻下的,论理应该是刘邦做皇帝。项羽当然不会甘心将宝座拱手相让。于是,为了争夺皇位,项羽、刘邦在秦朝灭亡后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之所以叫“楚汉之争”

11、,是由于项羽原本就是楚国名将的后代,加上巨鹿之战后,他的威望和实力都大增,不但自封为西楚霸王,还封刘邦为汉王。因此,人们就把他们争夺天下的战争称为楚汉之争。(3)楚汉战争: 公元前206-前202年, 项羽 刘邦虽然战争初期项羽无论在实力还是威望上都占据优势,但是最终的获胜者是刘邦。公元前202年二人最后一战在垓下,名曰“垓下之围”。项羽的军队中了刘邦的“十面埋伏”之计,“四面楚歌”响起,军心动摇,故而惨败。项羽在乌江边上自刎而死,刘邦则建立了西汉王朝,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三)西汉的建立:前202年、刘邦问题讨论: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秦灭亡和项羽的失败有什么共同点?教师归纳:刘邦:

12、a、赢得民心,入咸阳后,废秦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b、重视人才,得到萧何韩信张良的辅佐。C、有根据地,进入关中后,有富饶的关中作为根据地。项羽:a、失去民心,进入咸阳后大肆杀掠,b、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不采纳范增的意见是否赢得民心,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得民心者得天下,反之则败。现在请学生看视屏上的图片,请给与归类:学生同座之间可以互相讨论。最后归纳回答。那么从以上我们的出结论,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那么,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可以穿越时光回到汉朝,我们应该对汉高祖刘邦提出什么建议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回答: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赋税,减轻徭役,减轻刑法,重视农业生产。小结:

13、请同学看一看视频,齐读一下本课小结。学生齐读。五、板书设计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一、原因:秦的暴政 刑法严酷 秦二世更加残暴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历史意义) 二、经过:秦末农民战争 巨鹿之战后期:项羽刘邦继续反秦 (前207年) 秦的灭亡 (前206年) 三、结果:西汉的建立(前202年、刘邦)教学反思:本课内容分成两个大部分。即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而秦末农民起义又分成陈胜吴广起义与项羽刘邦起义两部分。因此内容是比较多的。所以一节课的时间很难讲完。因此在这个方面,我对后一个内容项羽刘邦的起义用了这段历史的成语典故,按时间先后顺序引导学生以自学的方式来完成,最后给与总结评价。所以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