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代数式难题测试卷

上传人:MM****y 文档编号:45971162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组卷代数式难题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组卷代数式难题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组卷代数式难题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组卷代数式难题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卷代数式难题测试卷(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组卷代数式难题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2 小题)1( 2011?德阳)下面是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根据规律,自然数2 000 应该排在从上向下数的第m 行,是该行中的从左向右数的第n 个数,那么m+n 的值是()A 110B 109C 108D 1072( 2011?历下区二模)把边长为3 的正三角形各边三等分,分割得到图 ,图中含有1 个边长是1 的正六边形;把边长为4 的正三角形各边四等分,分割得到图 ,图中含有3 个边长是1 的正六边形;把边长为5 的正三角形各边五等分,分割得到图 ,图中含有6 个边长是1 的正六边形;依此规律,把边长为7 的正三角形各边七等分,并按同样的方法分割,

2、得到的图形中含有()个边长是1 的正六边形A 13B14C 15D 163(2012?包河区一模)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市绿化的经济投入,使全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从2006 年底到2008 年底城市绿地面积变化如图所示,则这两年绿地面积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A 7%B 10%C 11%D 21%4( 2013?咸宁模拟) 请观察 “杨辉三角 ”图,并根据数表中前五行的数字所反映的规律,推算出第九行正中间的数应是()A 58B70C 84D 1265( 2013?合肥模拟)观察分析下列数据,寻找规律:0, 5, 则第 101 个数据应是()A10B10CD 6( 2012?靖江市模拟)已知y=

3、ax 5+bx 3+cx 5当 x= 3时, y=7,那么,当x=3 时, y=()A3B7C17D 77( 2012?鄞州区模拟)有依次排列的3 个数: 3, 9,8,对任意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 6, 9, 1, 8,这称为第一次操作;做第二次同样的操作后也可1/23.产生一个新数串:3, 3,6, 3,9, 10, 1, 9,8,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问:从数串3, 9, 8 开始操作第100 次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多少()A 500B520C 780D 20008( 2011?日照)观察图中正方形四个顶点所标

4、的数字规律,可知数2011 应标在()A 第 502 个正方形的左下角B第 502个正方形的右下角C 第 503 个正方形的左上角D 第 503个正方形的右下角9( 2011?丰南区一模)观察下列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规律,那么2009 这个数标在()A 第 502 个正方形的左下角B 第 502 个正方形的右下角C 第 503 个正方形的左下角D 第 503 个正方形的右下角10( 2010?安徽)下面两个多位数 1248624 、 6248624 ,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 位上,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 位对第 2 位数字再进

5、行如上操作得到第3 位数字 ,后面的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当第1 位数字是 3 时,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则这个多位数前100 位的所有数字之和是()A 495B497C 501D 50311(2010?河北)将正方体骰子(相对面上的点数分别为1 和 6、 2 和 5、 3 和 4)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在图 2 中,将骰子向右翻滚90,然后在桌面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则完成一次变换若骰子的初始位置为图1 所示的状态,那么按上述规则连续完成10 次变换后,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A 6B 5C 3D 212( 2010?密云县)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第1

6、个数:;第2个数:;第3个数:;第 n 个数:那么,在第10 个数,第11 个数,第12 个数,第13 个数中,最大的数是()A 第 10 个数B第 11 个数C第 12 个数D第 13 个数二、填空题(共12 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2/23.13( 2011?泸州)如图,是用三角形摆成的图案,摆第一层图需要1 个三角形,摆第二层图需要3 个三角形,摆第三层图需要7 个三角形,摆第四层图需要13 个三角形,摆第五层图需要_个三角形, ,摆第 n 层图需要_个三角形14( 2014?仙桃)将相同的矩形卡片,按如图方式摆放在一个直角上,每个矩形卡片长为2,宽为 1,依此类推,摆放 20

7、14 个时,实线部分长为_15( 2011?武侯区二模)已知一列数a1, a2, ,an( n 为正整数)满足,请通过计算推算an=_(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a2011= _ 16( 2011?青岛二模)观察下列等式:第一行3=41第二行5=94第三行7=16 9第四行9=25 16按照上述规律,第n 行的等式为_17( 2011?东营)如图,观察由棱长为1 的小立方体摆成的图形,寻找规律:如图 中:共有 1 个小立方体,其中1 个看得见, 0 个看不见;如图 中:共有8 个小立方体,其中7 个看得见, 1 个看不见;如图 中:共有27 个小立方体,其中19 个看得见, 8 个看不见;

8、,则第 个图中,看得见的小立方体有_个18( 2011?兴国县模拟)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 6、 10 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 ”,而把 1、 4、 9、16 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 ”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 的 “正方形数 ”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 ”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_(填序号) 13=3+10 ; 25=9+16 ; 36=15+21; 49=18+31 19(2014?孝感一模)如图 是一块瓷砖的图案,用这种瓷砖来铺设地面,如果铺成一个22 的正方形图案(如图 ),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5个,如果铺成一个 33 的正方形图案(如图 ),其中完整的圆

9、共有 13 个,如果铺成一个 44 的正方形图案(如图 ),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25 个按照这个规律,若这样铺成一个nn 的正方形图案,则其中完整的圆共有_ 个3/23.20( 2013?镇江二模)如图,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图形并解答下列问题在第 n 个图中,共有_块白块瓷砖(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21( 2012?岳阳一模)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 , OB ,OC, OD, OE, OF,从射线OA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 则 “17”在射线_上;“2007”在射线_上22( 2012?铜梁县模拟)如图,

10、从左到右,在每个小格子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可求得c 等于 3,那么第2009 个格子中的数为_23( 2011?滨江区模拟)假设一家旅馆一共有30 个房间,分别编以130 三十个号码,现在要在每个房间的钥匙上刻上数字,要求所刻的数字必须使服务员很容易辨认是哪一个房间的钥匙,而使局外人不容易猜到现在有一种编码的方法是:在每把钥匙上刻上两个数字,左边的一个数字是这把钥匙原来的房间号码除以5 所得的余数,而右边的一个数字是这把钥匙原来的房间号码除以7 所得的余数那么刻的数是36 的钥匙所对应的原来房间应该是_号24( 2011?菏泽)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

11、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m 的值是_三、解答题(共6 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5( 2006?佛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常是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推理、抽象概括,发现数学规律,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比如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学习过程是利用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乘法结合律,由 “特殊 ”到 “一般 ”进行抽象概括的:23 534 7268, ? 2mnm+nmnm+n,22 =2,22 =2,2 2=22 =2, ? aa =a( m、n 都是正整数) 我们亦知:,( 1)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归纳出a、 b、c( a b 0, c 0)之间的一个数

12、学关系式;4/23.( 2)试用( 1)中你归纳的数学关系式,解释下面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若 m 克糖水里含有n 克糖,再加入k 克糖(仍不饱和),则糖水更甜了”;( 3)如图,在Rt ABC 中, C=90 , CB=a, CA=b , AD=BE=c ( a b),能否根据这个图形提炼出与(1)中相同的关系式并给予证明26( 2006?青岛)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数学中,数和形是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

13、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斟酌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性质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获得简便易行的成功方案例如:求1+2+3+4+n 的值,其中n 是正整数对于这个求和问题,如果采用纯代数的方法(首尾两头加),问题虽然可以解决,但在求和过程中,需对n 的奇偶性进行讨论如果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即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数量关系的事实,那就非常的直观现利用图形的性质来求1+2+3+4+n 的值,方案如下:如图,斜线左边的三角形图案是由上到下每层依次分别为1, 2,3, , n 个小圆圈排列组成的而组成整个三角形小圆圈的

14、个数恰为所求式子1+2+3+4+n 的值为求式子的值,现把左边三角形倒放于斜线右边,与原三角形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组成平行四边形的小圆圈共有n 行,每行有( n+1 )个小圆圈, 所以组成平行四边形小圆圈的总个数为n( n+1 )个,因此, 组成一个三角形小圆圈的个数为,即 1+2+3+4+n=( 1)仿照上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设计相关图形,求 1+3+5+7+ +( 2n1)的值,其中 n 是正整数(要求:画出图形,并利用图形做必要的推理说明)( 2)试设计另外一种图形,求 1+3+5+7+ +(2n 1)的值,其中 n 是正整数(要求:画出图形,并利用图形做必要的推理说明)27( 2

15、007?镇江)探索、研究:仪器箱按如图方式堆放(自下而上依次为第1 层、第 2 层、 ),受堆放条件限制,堆放时应符合下列条件:每层堆放仪器箱的个数an与层数 n 之间满足关系式n2 32n+247,1n 16,n 为整数a =n( 1)例如,当 n=2 时, a2=2 2 322+247=187 ,则 a5= _, a6=_ ;( 2)第 n 层比第( n+1)层多堆放多少个仪器箱;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3)如果不考虑仪器箱堆放所承受的压力,请根据题设条件判断仪器箱最多可以堆放几层?并说明理由;( 4)设每个仪器箱重 54N(牛顿),每个仪器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160N ,并且堆

16、放时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压力是均匀的 若仪器箱仅堆放第1、 2 两层,求第1 层中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平均压力; 在确保仪器箱不被损坏的情况下,仪器箱最多可以堆放几层?为什么?5/23.28( 2012?东莞)观察下列等式:第 1 个等式: a1=( 1);第 2 个等式: a2=( );第 3 个等式: a3=();第 4 个等式: a4=();请解答下列问题:( 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 个等式: a5= _ ;( 2)用含有 n 的代数式表示第 n 个等式: an= _ = _(n 为正整数);( 3)求 a1+a2+a3+a4+ +a100 的值29( 2007?内江)探索研究( 1)观察一列数

17、2,4,8,16,32, ,发现从第二项开始, 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 _;根据此规律,如果an(n 为正整数)表示这个数列的第n 项,那么 a18= _, an= _ ;( 2)如果欲求 1+3+32+33+ +320 的值,可令 S=1+3+3 2+33+ +320将 式两边同乘以 3,得 _ 由 减去 式,得 S= _ ( 3)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知:若数列a123n,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的常数为n,a, a, , aq,则 a =_ (用含 a ,q,n 的代数式表示) ,如果这个常数q1,那么 a +a +a + +a = _(用含 a ,q,11 2 3

18、n1n 的代数式表示) 30( 2006?镇江)将正六边形纸片按下列要求分割(每次分割,纸片均不得有剩余):第一次分割:将正六边形纸片分割成三个全等的菱形,然后选取其中的一个菱形在分割成一个正六边形和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第二次分割:将第一次分割后所得的正六边形纸片分割成三个全等的菱形,然后选取其中的一个菱形在分割成一个正六边形和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按上述分割方法进行下去( 1)请你在下图中画出第一次分割的示意图;( 2)若原正六边形的面积为a,请你通过操作和观察,将第1 次,第 2 次,第 3 次分割后所得的正六边形的面积填入下表:分割次数( n)123正六边形的面积S( 3)观察所填表格,并

19、结合操作,请你猜想:分割后所得的正六边形的面积S 与分割次数n 有何关系?( S 用含 a和 n 的代数式表示,不需要写出推理过程)组卷代数式难题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6/23.一、选择题(共12 小题)1( 2011?德阳)下面是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根据规律,自然数2 000 应该排在从上向下数的第m 行,是该行中的从左向右数的第n 个数,那么m+n 的值是()A110B 109C 108D 107考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点:专压轴题;规律型题:分每行的最后一个数是这个行的行数n 的平方,第 n 行的数字的个数是2n 1,所以 2000 在第 45 行, 45 行最析: 后一个数字是

20、2025 , 45 行有 89 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2025 89+1=1937 ,进而得出 2000 是第 64 个数据,从而得出答案解解: 每行的最后一个数是这个行的行数n 的平方,答:第 n 行的数字的个数是2n 1, 442=1936 ,所以 2000 在第 45 行, 452=2025 , 45 行最后一个数字是2025 ,第 45 行有 245 1=89 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 2025 89+1=1937 ,进而得出 2000 是第 64 个数据, m=45 ,n=64 , m+n=109 故选: B点此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解题关键是确定第44行的最后一个数字和第45 行的第

21、一个数字评:2( 2011?历下区二模)把边长为 3 的正三角形各边三等分,分割得到图 ,图中含有1 个边长是 1 的正六边形;把边长为4 的正三角形各边四等分,分割得到图 ,图中含有3 个边长是1 的正六边形;把边长为5 的正三角形各边五等分,分割得到图 ,图中含有6 个边长是1 的正六边形;依此规律,把边长为 7 的正三角形各边七等分,并按同样的方法分割,得到的图形中含有()个边长是1 的正六边形A13B14C15D16考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点:专规律型题:分在图中,分析可得:析:图 是 1 个正六边形;图 是 1+2=3 个;图 是 1+2+3=6 个;7/23.依此类推,边长为7 的正

22、三角形是第五个图形,所以是1+2+3+4+5=15 个解解:边长为7 的正三角形各边七等分时,图形中含有15 个边长是1 的正六边形故答案选C答:点 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评: 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3(2012?包河区一模)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市绿化的经济投入,使全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从2006 年底到2008 年底城市绿地面积变化如图所示,则这两年绿地面积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A7%B 10%C 11%D 21%考列代数式点:专图表型题:分求两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求出这两年的增长率除以2 即可得出 06 年到 07 年

23、增长的面积除以 06 年面积即可析:得出增长率,07 年到 08 年增长的面积除以 07 年的面积即可解解:由题意得07 年的增长率为( 327 300) 300=9% ,答:08 年的增长率为(363 327) 327=11%,则平均增长率为(9%+11% ) 2=10% ,故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10%故选 B点这类求增长率的问题,读懂题意,根据已知数求解即可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求两年平均增长率,应该分别求评: 出这两年的增长率除以24( 2013?咸宁模拟) 请观察 “杨辉三角 ”图,并根据数表中前五行的数字所反映的规律,推算出第九行正中间的数应是()A58B70C84D126考规律型:数字的变

24、化类点:专规律型题:分第一行有1 个数,第二行有2 个数,那么第9 行就有 9 个数,偶数行中间的两个数是相等的第九行正中间析:的数应是第九行的第 5 个数应该 =第 8 行第 4 个数 +第 8 行第 5 个数 =2第 8 行第 4 个数 =2(第 7 行第 3 个数+第 7 行第 4 个数) =2(第 6 行第 2 个数 +第 6 行第 3 个数) +(第 6 行第 3 个数 +第 6 行第 4 个数) =2 (第 6 行第 2个数 +2 第 6 行第 3个数 +第 6 行第 4个数)=25+2(第 5行第 2 个数+第 5 行第 3 个数)+(第5 行第 3 个数 +第 5 行第 4 个

25、数) =25+2( 4+6)+6+4=70解 解: 25+2 ( 4+6) +6+4=70 答:故选 B点杨辉三角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 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评:8/23.5( 2013?合肥模拟)观察分析下列数据,寻找规律:0, 5, 则第 101 个数据应是()A10B 10CD考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点:专规律型题:分先看符号,偶数个是负数, 奇数个是正数 再看被开方数, 第二个的被开方数是 5,第 3 个的被开方数是52=10,析:由此可得到第 101 个的被开方数是 5100=500,所以可求得第 101 个数据应是 10 解解: 第 101

26、个的被开方数是 5100=500 , 第 101 个数据应是 10故选 B答:点在做规律题时,应先判断符号,再看变化规律评:6( 2012?靖江市模拟)已知y=ax 5+bx 3+cx 5当 x= 3 时, y=7,那么,当 x=3 时, y=()A3B7C17D 7考代数式求值点:专计算题题:分把 x= 3 代入解得( 35a+33b+3c)=12 ,把 35a+33b+3c 当成一个整体代入后面式子即可解答析:解 解:把 x= 3, y=7 代入 y=ax 5+bx3 +cx 5 得: 35a 33b3c 5=7,即( 35 a+33b+3c) =12 答: 把 x=3 代入 ax5+bx

27、 3+cx 5 得: 35a+33b+3c 5= 12 5= 17故选 C点能够根据指数的意义发现代数式之间的关系,然后整体代值计算评:7( 2012?鄞州区模拟)有依次排列的3 个数: 3, 9,8,对任意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 6, 9, 1, 8,这称为第一次操作;做第二次同样的操作后也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 3,6, 3,9, 10, 1, 9,8,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问:从数串3, 9, 8 开始操作第100 次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多少()A500B 520C 780D 2000考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点:

28、专压轴题题:分首先具体地算出每一次操作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得出操作第100 次析: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解解:设 A=3 , B=9 , C=8,操作第 n 次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为Sn答:n=1 时, S1=A+ ( B A ) +B+ ( CB )+C=B+2C= (A+B+C ) +1 ( C A );n=2 时, S2=A+( B 2A )+( B A)+A+B+ ( C 2B)+( C B)+B+C= A+B+3C= ( A+B+C )+2(C A);故 n=100 时, S100=( A+B+C ) +100( C A )

29、 = 99A+B+101C= 993+9+101 8=520故选 B点 本题中理解每一次操作的方法是前提, 得出每一次操作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的规律是关键评:8( 2011?日照)观察图中正方形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规律,可知数2011 应标在()9/23.A 第 502 个正方形的左下角B 第 502 个正方形的右下角C 第 503 个正方形的左上角D 第 503 个正方形的右下角考点 :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 : 压轴题;规律型分析:观察发现:正方形的左下角是4 的倍数,左上角是4 的倍数余3,右下角是4 的倍数余1,右上角是4 的倍数余 2解答:解:通过观察发现:正方形的左

30、下角是4 的倍数,左上角是4 的倍数余3,右下角是4 的倍数余 1,右上角是4的倍数余 220114=5023,数 2011 应标在第503 个正方形的左上角故选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的变化类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根据前面的数值发现正方形的每个角的规律,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9( 2011?丰南区一模)观察下列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规律,那么2009 这个数标在()A 第 502 个正方形的左下角B 第 502 个正方形的右下角C 第 503 个正方形的左下角D 第 503 个正方形的右下角考点 :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 : 规律型分析:观察发现:正方形的左下

31、角是4 的倍数,左上角是4 的倍数余3,右下角是4 的倍数余1,右上角是4 的倍数余 2解答:解:因为20094=5021,所以在第503 个正方形的右下角故答案为D点评:根据前面的数值发现正方形的每个角的规律,再进一步计算10( 2010?安徽)下面两个多位数1248624 、 6248624 ,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 位上,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 位对第 2 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3 位数字 ,后面的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当第1 位数字是3 时,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则这个多位数前100 位的所有

32、数字之和是()A 495B 497C 501D 503考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点:专压轴题;规律型题:分多位数 1248624 是怎么来的?当第1 个数字是 1 时,将第1 位数字乘以 2 得 2,将 2写在第 2 位上,再将第析:2位数字 2 乘以 2 得 4,将其写在第3 位上,将第 3 位数字4乘以 2的 8,将 8 写在第4位上,将第4 位数字8乘以 2 得 16,将 16 的个位数字 6 写在第 5 位上,将第 5 位数字 6乘以 2 得 12,将 12的个位数字2 写在第6位上,再将第 6 位数字 2 乘以 2 得 4,将其写在第 7 位上,以此类推根据此方法可得到第一位是3 的多位

33、数后再求和解解:当第1 位数字是3 时,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36 2486 2486 2486 2486 答:仔细观察 36 2486 2486 2486 2486 中的规律,这个多位数前 100 位中前两个为 36,接着出现 2486 2486 2486 ,所以 36 2486 2486 2486 2486 的前 100 位是 36 2486 2486 2486 2486 2486 1486 24(因为 984=24 余 2,所以,10/23.这个多位数开头两个36 中间有 24 个 2486,最后两个24),因此,这个多位数前100 位的所有数字之和=( 3+6 )+( 2+4+8+6

34、 )24+ ( 2+4) =9+480+6=495 故选 A点本题,一个 “数字游戏 ”而已,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其解题的关键是: 读懂题目, 理解题意 这评:是安徽省2010 年中考数学第9 题,在本卷中的10 道选择题中属于难度偏大而产生“难 ”的原因就是没有“读懂 ”题目11(2010?河北)将正方体骰子(相对面上的点数分别为1 和 6、 2 和 5、 3 和 4)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在图 2 中,将骰子向右翻滚90,然后在桌面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则完成一次变换若骰子的初始位置为图1 所示的状态,那么按上述规则连续完成10 次变换后,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A6B5

35、C3D2考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点:专压轴题题:分先向右翻滚,然后再逆时针旋转叫做一次变换,那么连续3 次变换是一个循环本题先要找出3 次变换是一析:个循环,然后再求10 被 3 整除后余数是1,从而确定第1 次变换的第1 步变换解解:根据题意可知连续3 次变换是一循环所以103=31所以是第1 次变换后的图形答:故选 B点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12( 2010?密云县)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第1个数:;第2个数:;第3个数:;第 n 个数:那么,在第10 个数,第11 个数,第12 个数,第

36、13 个数中,最大的数是()A 第 10 个数B 第 11 个数C第 12 个数D第 13 个数考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点:专规律型题:分根据题意找出规律然后依次解得答案进行比较析:解个数:=0 ;解:第 1答:11/23.第2个数:=;第 3个数:=;按此规律,第n 个数:=可得: n 越大,第n 个数越小,所以选A 故选: A点本题主要考查在算式运算过程中,寻找被减数与减数和差的规律评:二、填空题(共12 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3( 2011?泸州)如图,是用三角形摆成的图案,摆第一层图需要1 个三角形,摆第二层图需要3 个三角形,摆第三层图需要7 个三角形,摆第四层图需要13

37、 个三角形,摆第五层图需要21个三角形, ,摆第 n 层图需要n2 n+1个三角形考点 :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 : 压轴题;规律型分析:观察可得,第1 层三角形的个数为1,第 2 层三角形的个数为3,比第 1 层多 2 个;第 3 层三角形的个数为7,比第 2 层多 4 个; 可得,每一层比上一层多的个数依次为2, 4, 6, 据此作答解答:解:观察可得,第1 层三角形的个数为1,第 2 层三角形的个数为22 2+1=3,第 3 层三角形的个数为 32 3+1=7,第四层图需要 42 4+1=13 个三角形摆第五层图需要 525+1=21 那么摆第 n 层图需要 n2 n+1 个三角形故

38、答案为: 21; n2 n+1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图形的有规律变化,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4( 2014?仙桃)将相同的矩形卡片,按如图方式摆放在一个直角上,每个矩形卡片长为2,宽为 1,依此类推,摆放 2014 个时,实线部分长为5035考点 :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 : 规律型分析:根据图形得出实线部分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由图形可得出:摆放一个矩形实线长为3,摆放 2 个矩形实线长为5,摆放 3 个矩形实线长为8,12/23.摆放 4 个矩形实线长为10,摆放5 个矩形实线长为13,即第偶数个矩形实线部分在前一个的基础上加

39、2,第奇数个矩形实线部分在前一个的基础上加3, 摆放 2014 个时,相等于在第 1 个的基础上加 1007 个 2, 1006 个 3, 摆放 2014 个时,实线部分长为:3+1007 2+1006 3=5035 故答案为: 5035补充其他方法:第 个图实线部分长3第 个图实线部分长3+2第 个图实线部分长3+2+3第 个图实线部分长3+2+3+2第 个图实线部分长3+2+3+2+3第 个图实线部分长3+2+3+2+3+2从上述规律可以看到,对于第n 个图形,当 n 为奇数时,第n 个图形实线部分长度为( 3+2)( n 1)+3;当 n 为偶数时,第n 个图形实线部分长度为( 3+2)

40、n,所以当摆放 2014个时,即第2014 个图形,实线部分长度等于( 3+2) 2014=503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变化类,得出实线部分按第奇数与偶数个长度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15( 2011?武侯区二模)已知一列数a1, a2, ,an( n 为正整数)满足,请通过计算推算an=(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 a2011=考点 :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专题 : 规律型分析: 代入计算后可得所得结果中的分子均为2,分母为n+1,代入计算可得解答:解:由题意得 a1=,2;a =a3=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 a = an2011故答案为;点评:考查规律性计算;分别计算得到结

41、果后判断相应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基本思路16( 2011?青岛二模)观察下列等式:第一行3=41第二行5=94第三行7=16 9第四行9=25 162n+1=( n+1 )2n2按照上述规律,第n 行的等式为考点 :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13/23.n 行等式为 2n+1=(n+1 )2 n2即等分析: 通过观察可把题目中的式子用含n 的形式分别表示出来,从而寻得第号前面都是奇数,可以表示为2n+1,等号右边表示的是两个相邻数的平方差解答:解:第一行12+1=22 1222第二行 22+1=3 22222第四行 42+1=5 4第 n 行 2n+1=( n+1) 2 n2故答案为: 2n+1= (

42、 n+1) 2 n2点评:通过仔细地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本题的关键规律为等号前面都是奇数,可以表示为2n+1,等号右边表示的是两个相邻数的平方差17( 2011?东营)如图,观察由棱长为1 的小立方体摆成的图形,寻找规律:如图 中:共有 1 个小立方体,其中1 个看得见, 0 个看不见;如图 中:共有8 个小立方体,其中7 个看得见, 1 个看不见;如图 中:共有27 个小立方体,其中19 个看得见, 8 个看不见; ,则第 个图中,看得见的小立方体有91个考点 :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 : 压轴题;规律型分析:由题意可知,共有小立方体个数为序号数序号数 序

43、号数,看不见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序号数 1)(序号数 1) (序号数 1),看得见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为共有小立方体个数减去看不见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解答:解: n=1 时,共有小立方体的个数为1,看不见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为0 个,看得见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为10=1 ;n=2 时,共有小立方体的个数为222=8 ,看不见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为(2 1)( 21) ( 2 1)=1 个,看得见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为81=7;n=3 时,共有小立方体的个数为 333=27,看不见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为( 3 1)( 31)( 3 1)=8 个,看得见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为 27 8=19;n=6 时,共有小立方体的个数为66

44、6=216,看不见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为(6 1)( 6 1)( 6 1)=125个,看得见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为216 125=91故答案为: 91点评: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从简单图形入手,抓住随着 “编号 ”或“序号 ”增加时,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相比,在数量上增加(或倍数)情况的变化,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的结论18( 2011?兴国县模拟)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 6、 10 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 ”,而把 1、 4、 9、16 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 ”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 的 “正方形数 ”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 ”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

45、是(填序号) 13=3+10 ; 25=9+16 ; 36=15+21; 49=18+31 考点 :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本题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三角数前面是1, 3, 6, 10,15,21, 28,依次差增加1,再从中找出规律,即可找出结果解答:解:其实三角形数是这样的,三角数是前面是 1,3, 6, 10,15, 21,28,依次差增加 1,正方形数 1 4 9 16 25 36 49,14/23.则 25=10+15 , 36=15+21, 49=21+28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在解题时要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9(2014?孝感一模)如图 是一块瓷砖

46、的图案,用这种瓷砖来铺设地面,如果铺成一个22 的正方形图案(如图 ),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5个,如果铺成一个 33 的正方形图案(如图 ),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13 个,如果铺成一个 44 的正方形图案(如图 ),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25 个按照这个规律,若这样铺成一个nn 的正方形图案,则其中完整的圆共有n2+( n 1)2 个考点 :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 : 规律型分析:根据给出的四个图形可知,组成大正方形的每个小正方形上有一个完整的圆,因此圆的数目是大正方形边长的平方;又每四个小正方形组成一个完整的圆,这样的圆的个数是大正方形边长减1 的平方,从而可得若这样铺成一个 nn 的正方形图案

47、,所得到的完整圆的个数解答: 解:分析可得:组成大正方形的每个小正方形上有一个完整的圆,因此圆的数目是大正方形边长的平方,即为n2;1 的平方,即为( n 1) 2,又每四个小正方形组成一个完整的圆,这样的圆的个数是大正方形边长减 若这样铺成一个 nn 的正方形图案,所得到的完整圆的个数共有:n2+( n 1) 2故答案为: n2+( n1) 2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变化类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形,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出规律,此类题目难度一般偏大,属于难题20( 2013?镇江二模)如图,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图形并解答下列问题在第 n 个图中,共有n( n+1 ) 块白块瓷砖(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考点 :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 : 压轴题;规律型分析:观察题中三个长方体中白块瓷砖所拼的图形是长方形,分析块数可知,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都逐一增加解答:解:第 1 个图中有白块瓷砖的块数为:21=2 块;第 2 个图中有白块瓷砖的块数为:32=( 2+1 ) 2=6 块;第 3 个图中有白块瓷砖的块数为:43=( 3+1 ) 3=12 块;第 n 个图中有白块瓷砖的块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