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实验整合展现双重学科魅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45942072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技术与实验整合展现双重学科魅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技术与实验整合展现双重学科魅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实验整合展现双重学科魅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实验整合展现双重学科魅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实验整合 展现双重学科魅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一、存在危险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中学化学学习有许多气体性质非常重要,但是使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Cl2、SO2等有毒气体,这时就需要课堂整合。化学老师先指导学生进行气体性质的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现象的预测,然后在两科老师指导下使每个学生在虚拟实验室里独立完成实验过程。比如在学习SO2性质时,先梳理了SO2的四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酸性,然后分组设计方案并选定验证各性质的试剂:氧化性KmnO4溶液、还原性H2S气体、漂白性品红溶液、酸性NaOH溶液(加酚酞),然后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实验方案独立组

2、装仪器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用这种课堂模式我们还完成了Cl2的制备流程实验和Cl2与KI溶液、NaBr溶液、FeCl2溶液反应的系列实验。二、实验设备或药品不足无法完成或因时间过长无法当堂完成的实验电化学实验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但大多数电化学实验由于实验设备和药品的不足无法使每个同学都动手做实验。有了虚拟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包括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并用动画模拟的形式模拟了阴阳离子运动和H2、Cl2的生成。学习石油分馏时,石油分馏实验时间太长,我们同样把它搬进了虚拟实验室里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石油的分馏装置,并观察各种馏分的生成,使学生对他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石蜡、汽油、沥青等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三、一

3、些错误操作引发危险后果的实验浓硫酸稀释把水加入浓硫酸中会沸腾飞溅伤人;点燃H2、CH4等可燃性气体时未检验纯度,造成混入空气点燃时发生爆炸;有加热操作的实验完毕时先撤灯后移导管,造成倒吸,使试管炸裂;熄灭酒精灯时不用灯帽而用嘴吹,引起灯体内酒精燃烧发生爆炸;这些错误操作通过虚拟实验室把严重后果展现在了每个学生面前,让学生的身心都受到了震撼,增强了学生实验安全操作的意识。四、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的实验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很多原子实验中学实验室里根本无法完成,如粒子散射实验、H原子精细光谱实验、各种杂化轨道的空间结构、各种晶体的晶胞结构及密堆积方式等。这些实验都可以在虚拟实验室里完成。在虚拟实验室里每

4、个同学都独立完成了粒子散射实验并观察到了粒子的通过金原子时的直线通过、偏转和弹回的美丽现象,使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讲配位键时,讲到Fe2+与O2、CO的配位结合时,通过虚拟实验室里的动画展示,展示了正常呼吸时氧气进入肺与血红蛋白结合,经血液到身体各部,血红蛋白又将各器官产物二氧化碳带回肺部呼出。在对比演示一氧化碳中毒时,一氧化碳与氧气共同吸入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来回循环,而将氧气排斥在外,身体各部的二氧化碳也不能经肺呼出,让学生对一氧化碳中毒原理一目了然。在信息技术课上,在两科老师的指导下,用ABD/Chemsketch程序画出了CH4、C2H4、C2H2、C60、

5、BF3、HCl、CO2、NH3等分子的空间构型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必然会给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带来深远影响。但是,虚拟实验室里的实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只是在计算机技术下对实验进行设计与模拟。虽然虚拟化学实验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也有许多缺点不可忽视,比如在电脑上,一些实验仪器的真实手感操作被忽略了。所以决不能把常规实验丢开只搞虚拟化学实验,而是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符合实验化学的要求,达到实验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参考文献】:p :1 教学模式的研究.化学教学.202年第7期 杨光辉.2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赵呈领.杨琳.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