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45896747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长征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学习内容分析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

2、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提示:说明本课堂可以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本教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

3、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化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通过学文,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分析诗句,给诗分层,归纳各层意思。教学难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学生学情分析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相对于当代的孩子,比较遥远,所以,要如何让学生在课前能更多更好地对长征有一个较好的理解,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就在课前布置孩子们每人必须通过各种手段,读过至少一篇与长征有关的故事。从文章体裁来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新文体,所以

4、,这就必须先让孩子们对这种文体有所了解,区分清楚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的特征,有助于今后阅读面的拓展。1. 生长点。2. 知识基础在诗词学习中,作为五年级的学生背诵并积累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方法积累学生基本掌握了看注释、想画面、查资料、抓字品读、归诗类等学习方法。情感积淀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长征、中国革命历史的文章,在情感上有所积淀。2.问题预设。七律·长征这首诗反映的历史离学生较远,因此,对情感的理解、对诗风的体会是我在教学上预设的难点。3.我的思考。基于预设的难点,我想通过多种方法悟诗情、诗类拓展体诗风来设计教学。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活动设计信息技术运用说明一、 创

5、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近长征二、文学常识简介三、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二)质疑问难,以学定教四、再读诗歌,读悟结合,理解诗意, 指导背诵(一)合作交流学习1、 同桌合作学习2 、交流理解,读中悟,悟中读3、交流,预设以下几个环节:(二)课间休息:听歌曲,放图片感悟长征的艰辛(三)、交流,预设几个环节:五、总结、拓展(1)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地朗读。(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和品评诗句,借助多媒体视频,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字里行间

6、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一)合作交流学习1、 同桌合作学习2 、交流理解,读中悟,悟中读(1)这首诗写了什么,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请大家大胆展示自己,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学懂了一字说一字,学懂了一词说一词,学懂了一句说一句,各抒已见3、交流,预设以下几个环节:(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二)、课间休息:听歌曲,放图片感悟长征的艰辛(三)、交流,预设以下几个环节:(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质疑:为什么说“金沙水暖,大渡桥寒”呢?)(课件出示金沙江的图片

7、)(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课件、课文朗读视屏分层作业题1.根据注音书写词语wi yí_ páng bó_ ní  wán_ w  méng_2.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红军不怕远征难,_。更喜岷山千里雪,_。_,乌蒙磅礴走泥丸。_,大渡桥横铁索寒。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只等闲:尽开颜:云崖暖: 铁索寒: 4.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5.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 _和&#

8、160;_为代表,而“千山”则是以 _和  _为代表。6.在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件大事(请用短语概括): _和  _7.“暖”字表达了红军 _心情 ,“寒”字表现了红军的  _。整句诗表现了红军  _。8.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 _和_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 _,这是实际的山; 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 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整句诗表现了红军

9、60;_。9.长征是中共红军的一大历史壮举,其间经过_个省,翻越_座大山,跨过_条大河,行程约_里。你知道长征中有名的故事吗?写出三则故事名称:_个人反思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一、精彩回放,走进长征。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二、以读代讲,感知长征。特别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

10、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三、文本对话,深入长征。诗人展开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足见红军的顽强和乐观。在学习课文时,把诗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跃性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四、诵读延伸,升华长征。把这一课真正上成读书课,通过反复情感朗读,读出诗的意境,读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