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2复习提纲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890668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教版必修2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湘教版必修2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湘教版必修2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必修2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必修2复习提纲(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湘教版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 人口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b)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增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多用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受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中需要特别强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出生率的影响,可以为后面的人口增长模式做好铺垫,也为分析具体区域的人口变化提供理论依据。2、

2、 人口增长模式 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高-低高“模式:表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低低-低“模式: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是一种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

3、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在本知识点上主要掌握两点:1、当前世界各地人口的增长特点与影响因素2、能对关于人口增长的相关图表作出正确分析,相对来说要求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人口倍增时间也在不断缩短,即世界人口每增加倍的年限越来越短,当代只需要几十年。中国人口在很早以前就居世界各国之首。在760年为2亿,190年为4亿,154年为6亿,69年为8亿,11年已达到1亿,人口增长呈快速增长态势。实行了计划生育国策后,人口增长放缓。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口达到1。亿。估计到世纪中叶达-亿。中国人口状况对世界人

4、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读图要求(图1、P10图15):读出历史时期地球人口的增长情况,可分为公元开始以前、中世纪、现代三个阶段;通过近现代人口增长可看出人口的倍增速度的大小。3、“人口爆炸”“人口爆炸”的含义()人口爆炸是社会学家用来描绘2世纪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一个词汇,是对世界人口的“”形曲线增长(即人口的指数增长)的一种形象化描述。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4、 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b)自然资源是人口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需求量和消耗量也快速增加。虽然人类社会在发展,科技水平在进步,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自然资源终究

5、是有限的,非再生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枯竭,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环境条件的限制性决定了地球人口不能无限增长。5、 人口的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这个人口规模指的是特定的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以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范围内,并且人口、资源、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下的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根本区别在于“最适宜人口数量”和“最大

6、人口数量”,显然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要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人口容量的特点:一为临界性; 二为相对性;三为警戒性。对于特点应该首先是明确,其次应该根据特点能对具体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能作出判断。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影响因素侧重于对具体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分析,运用因素具体分析是关键,并且通过分析得出合理容量也不是一定是个固定的数值,进而对课本的活动作出正确分析。6、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a)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

7、住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人口迁移类型: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按迁移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农村到农村种。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拓展提示要注意人口迁移所包含的三大要素:空间移位、定居地改变、一定的时间性。7、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和原因(b)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如爱尔兰历史上人口外迁、楼兰古城的消亡)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如我国涌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民工潮)。政治因素-国家政策

8、(如深圳的崛起)、战争(难民潮、战俘遣返)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家庭、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原因:不同地区的生存环境存在差异,这种地区间生存环境的差异是由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综合作用形成的,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又可能是其中的几个因素。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c)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迁移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迁移到人口稀少国家。具体可有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三种。由农村到城市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地区和工矿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 我国人口迁

9、移的现状: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向发达地区。原因:以自发性迁移为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 读图要求(P1图1-、2图1、P20图1-12):(1)读出世界人口迁移的移出地、移入地、人口迁移的方向;(2)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人口流出省区名称和主要人口流入省区名称;流动人口的流入和流出地区城乡结构的差异。 8、外国文化与人口 地域

10、文化的概念(a)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即在一定的地域内,人类在长时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外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b)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为扩大势力,世界上主要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如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和宗教众多的南亚地区)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文化与人口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a)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1、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a)按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等。2、 城

11、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区的分类()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他还可以有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3、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含义及运用()含义: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运用: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区域的中心,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核心的

12、正六边形;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六边形数目多;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4、 城市化城市化的含义(b)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5、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其中

13、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6、 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及原因(b)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英国已达到90%。但现在城市化速度较慢,许多国家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逆城市化的原因:1、市中心环境污染严重,2、乡村地区基础设施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如拉美的“虚假城市化”,亚洲的“滞后城市化”。差异的原因: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起

14、步早,因此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发展中国家长期政治上不独立,经济发展不快,城市化水平不高,20世纪中期以来, 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显著拉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市化水平和密度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中等城市人口增加绝对量比大、小城市大;城市群、城市带逐步形成和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7、 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a)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素对自然地理

15、环境的影响评价地形对原来的地形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或起伏更大(如摩天大楼)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等地质灾害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扩大了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水文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也影响了生

16、物的多样性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素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转变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景观特征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人口分散、农业人口密集、非农业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低高信息、交通欠发达发达文化、观念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8、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c)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中心区人口密集;2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

17、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9、 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b)进入2世纪,我国城市化表现为加速趋势,这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关联的。现阶段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造和谐的人居环境;4、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5

18、、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6、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b)()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林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和土壤等,但同时受到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矿产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区位主要是受矿藏状况和运输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受科学技术的影响。(3)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影响工业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零部件、

19、能源、劳动力、科技水平、环境等。(4)商业和服务业:区位与一进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b)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原因是自然环境在演变,人类活动在干预,而且变化的政策、生产力水平和科技等因素对区位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区位因素的变化导致产业活动也会出现相应的转移,转移到生产条件更优越、生产成本更低、利润更的地区。2、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c)生产协作:生产一种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的协作。商贸联系:(1)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

20、主要的贸易方式,它受一国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不受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影响;()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如存在贸易壁垒、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等。区际贸易联系比国际贸易联系要密切,现代物流业应运而生,这也是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科技与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必然要求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交流的网络化、经常化和高效化。3、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对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b)自

21、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1) 自然条件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资料是有限的,且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

22、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科学合理的垦殖和耕作方式,可显著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一切农业生产过程只有在水分的作用下才能顺利完成。水分在时空颁布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如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是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2)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农产品的消费状况即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广泛推进,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应关注市场动态,生产市场需求大的农产品。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

23、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如园艺业、乳畜业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3) 科学技术条件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各种农业生产对于劳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主种植业来说,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要大于粮食作物,种植水稻的劳动力需求又要大于种植小麦。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种植业来说,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是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4、 农业地域类型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b)农业地或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

24、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自给型农业:农民在小块土地上,用传统的农具种植多种农作物,以求自给知足,用来出售的农产品是很少的。主要颁布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集约型农业: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比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可分为劳动集约化、资金集约化与技术集约化三种类型。混合型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在西方国家,多采取谷物与牧草轮作的方式。商品化农业: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耕地面积广阔,机械化程度高,耗费能源也比较多,经营方式相对粗放,农产品生产成本较低、商品率很高。

25、适合于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地中海式农业: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水稻的地域颁布特点及区位因素(c)水稻分布特点:东亚、南亚、东南来降水丰富的地区:影响区位因素有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劳动力、生活习惯等。5、 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c)自然资源:诸如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如土地的影响: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是不可移动的。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来说,土地供

26、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显得十分重要,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一般成衣加工业宜布局在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高级时装的设计和加工宜布局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城市;一些有优惠政策的工业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优先考虑。如运输的影响: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原料指向型工业,如制糖厂、罐头厂等布局(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

27、的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如啤酒厂、家具厂等布局(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如集聚的影响:是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工业产品常常存在着上下游关系,使有关联的工业企业集聚到一定的区域形成工业区。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如一部分制造工业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

28、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产生污染物和废弃物。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干扰。信息和知识因素: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市场信息、科技开发信息、人才信息等)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一些对信息要求高的企业,需及时了解信息,因此会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的区位。拓展提示规划建设工业地域过程中,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工业地域的发展要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

29、潜力相适应;要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优势,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适宜建设规模比较大的产业集群。6、 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a)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原料投入、生产活动和产品产出三部分组成。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采油炼油石油化工”就形成了“投入产出”工业生产链。工业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1)生产过程的联系;()产品用途的联系;()生产基础条件的联系。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工业集聚的影响(b)由于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的不同,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使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产生转移:英德德

30、美美日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等。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也已有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区。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维持着垄断地位。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关系(b)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厂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有关环境法规和治理费用对污染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很大,因而环

31、境因素成为工业的区位因素之一。如:水泥厂、火力发电厂、酿造厂等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等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化工厂、炼油厂等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水源的工厂,两方面都要考虑; 发电厂、钢铁厂等既污染空气并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既要考虑风向,又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拓展提示以上所有布局方式应强调必须对所有污染物进行处理,做到达标排放,以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对城乡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7、 交通运输与聚落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分布的影响(b)交通运输能影响人员和物资流向。在交通便利的地

32、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在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河流的入海处,水陆交通发达,商贸活动频繁,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水陆交通运输方式与聚落空间分布的关系(b)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中心城市则通过许多条马路与外界保持便捷的联系。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既方便用水,又利于航运,更可营造秀美的滨水景观。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聚落空间形态:亲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8、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交通运输条件的

33、变化与城镇分布的关系(b)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沿海航运业日益发达,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可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9、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及图示(c)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

34、或商业中心的形成。读图要求(必修p图337、图338):(1)指出平原和山区交通线布局的差异;(2)指出交通线布局对人口的分布和聚落形状的影响,推断商业网点的分布和交通运输的关系。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概念:环境问题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成因: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加大,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加大,造成资源的匮乏。环境问题按性质分类(a)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

35、四种。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深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3、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a)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4、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世纪的产业革命以后,人类的生产能力极大提高,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大自然对

36、人类的报复愈演愈烈,“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等观点纷纷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有些人地矛盾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地关系“和谐论”应运而生。20世纪8年代出现了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可持续发展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对人地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地坏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类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好自然环境,使世界各国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并使未来人在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被削弱,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人类社会有一个共同的美好的明天。可持续发展

37、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控制人口规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a)控制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最紧迫的任务。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具体策略(a)设立计划生育机构,进行宣传教育,落实节育措施,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节育技术服务,并把人口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倡晚婚晚育,少生

38、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7、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特征: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具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它的后果是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拓展提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其必然性,这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决定的。首先,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每年有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用于养活新增加的人口;其次,我国的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再次,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深刻的环境危机。面对生存、发展严峻危机,总结国内

39、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的发展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b)特征: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经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具有“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特征。8、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b)自然资源主 要 问 题措施土地资源土地荒漠化退耕还草,恢复植被,控制人口,消除贫困水土流失退耕还林土壤污染消除污染源,治理耕地税减严格保护工矿地

40、废弃复垦森林资源滥伐森林保护和绿化水资源水资源短缺、水污染跨流域调水,合理利用,节约使用,净化处理海洋资源过度捕捞、盲目围海造地、毁坏滩涂,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等伏季休渔,禁止滥捕,环境污染治理等拓展提示协调人地关系的典型案例分析:案例: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是以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联运粮食、甘蔗、烟叶、果业、渔业等产业,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农业生物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具体地说,就是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出栏两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被称为“11”工程。利用人畜粪便下池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从而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