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与教学反思)3古诗词三首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45872264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案与教学反思)3古诗词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与教学反思)3古诗词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案与教学反思)3古诗词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教案与教学反思)3古诗词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与教学反思)3古诗词三首(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学习重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第一部分:课前三分钟1.第一单元生词听写(五名同学上讲台上听写)2.同桌对改,并纠错(指定学生到讲台上批改)第二部分:讲授新课学习过程:一、直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宿建德江。齐读课题)这首诗是孟浩然为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漫游吴越时写下的。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

2、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速度)2.指名读,正音。3.自由读古诗。(教师强调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三、理解诗意,质疑问难1.师:平时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说一说,如多读、边看插图边想象、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打上小问号。开始吧!(自学)3.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把你读懂的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尝试理解诗意。4.质疑问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野旷天低树”“愁新”“月近人”。)5.出示图片,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

3、月近人”。6.师: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融入到诗的字里行间。7.讨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教师板书,齐读。四、入境悟情,体验升华师:“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的他正身处异乡。诗人孑然独身漫游他乡,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不免顿生愁绪,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

4、名读)教师指导: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此时,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然而,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五、全诗回读,情感回顾让我们再读读古诗,体会诗人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孟浩然的其他诗作,互相传诵交流。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1.有人说夏季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乌云滚滚,大雨倾盆,有时雨还在下着,太阳就出来了。这就是夏天的阵雨的特点。2.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古诗,看看他是如何写夏日里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课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3

5、.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写诗的时间、地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诗。)二、初读释疑,理解诗意(一)熟读古诗,读准字音。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同桌互读,纠正字音。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翻墨:指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跳珠:指跳动的水珠。诗中指雨点大,杂乱无序。3.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小声跟读。4.比赛朗读古诗。(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赛读。)(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1.指名读诗题。(教师强调读准朗读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师:如何理解诗题?(这首诗是在望湖楼酒醉之后所作。)这个“醉”有似醉非醉之意。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由交流。三、咬文嚼字,感悟诗境美1.这首诗写出了

6、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思考: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忽吹散”“水如天”等)2.师: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有什么好处?(“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水如天”。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3.师:这首诗除了运用比喻,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仗:“黑云”对“白雨”,“翻墨”对“跳珠”,“未遮山”对“乱入船”。)四、激发兴趣,吟读成诵1.(课件出示)教师指导朗读。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2.齐读古诗。(注意朗读节奏)3.同桌互读,练习背诵。第三课时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1.词

7、人简介。(出示词人辛弃疾的介绍)2.我们还学过他的哪首词?(清平乐村居)能背出来吗?(指名背诵)3.上节课我们跟随苏轼去西湖游玩了一番,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辛弃疾去欣赏黄沙岭的风光吧。(板书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齐读。(2)要把这首词读好,要注意什么?(停顿和重音)(课件出示字词)3.自由读。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三、再读课文,理解词意1.默读词句。师: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如借助注释、看图、单音变双音字、调换顺序、补充词语等)有疑问、不懂的地方标上

8、记号。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集体交流。(1)指名说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意思)(2)指名说句子意思。(课件出示句子意思)4.重点指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是谁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它会说些什么呢?又是谁“听取蛙声一片”?(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四、感悟词情1.思考,指名回答:(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2)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2.指导朗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情感。用“/”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2)按照停顿和重音的提示,指名读,尝试背

9、诵,师生评议。五、总结拓展1.多么迷人的景色啊,齐读。(配乐师生合作串读)2.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他词。3.把这幅美景画下来,做成诗配画。【学习板书】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移、泊、旷、低、近孤寂、愁闷、思乡、旅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雨前:黑云未遮山 雨中:跳珠乱入船 雨后:景色水如天句句写景 句句含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人民生活第三部分:练习巩固1.背诵三首古诗2.完成本课学练优上的习题【学习反思】在学习宿建德江时,我把读准字音、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忧愁孤独的心情作为学习重难点。我力求通过图片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从而对诗的意境心领神会。在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重点字词,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在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我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再对词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词中描绘的景色,感悟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