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三)(共5页)

上传人:6**** 文档编号:45866935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6.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届高三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三)(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届高三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三)(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届高三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三)(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三)(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三)(共5页)(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全国100所名校2017届高三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三)24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 )A弱化神权得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宗族观念的强化25子夏(孔子的弟子)曾指出:“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产品,君子(品德高尚之人)通过学习来领悟道理。”子夏将“工匠”和“君子”相提并论是为了说明( )A私营手工业在当时已经出现B自身修养的培养须讲究方法C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思想变革引领手工业的发展26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得信息是( )

2、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B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27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 )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C说明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2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报刊和书籍中,有人把马克思译为“马客偲”“麦喀”等,把马克思主义称为“讲求安民新学”等。这表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B向西方学习的发展态势减弱C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接触D各种新思想在中国同时存在291912-19

3、21年,张謇斥资扩建了几个大生分厂。其间,大生资本集团还热衷于投资其他领域,但很快出现无法更新机器设备的问题,最终陷于亏损负债局面。由此可知,该变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一战结束导致产品成本增加B民族工业结构没有发生质变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约D张謇的企业投资理念有偏差301932年5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红色政权打响了惩治腐败分子的第一枪,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被处决。同年12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第一个惩治腐败的法令。类似法令( )A有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B是工农红色政权存在的前提C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范围D说明中央苏区推崇法律至上31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尼

4、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这说明(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B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C美国对华的冷战思维在加强D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321805年,德国法学家胡果依据罗马法已经阐明的权利主体和各种“适法行为”的必备条件、原则概括出法律行为的概念,这成为现代民法学最普遍遵循的概念。据此可知( )A现代民法以罗马法为主体内容B罗马法中的民法仍被沿用C罗马法中部分理念得以传承D现代民法学之源在于罗马法33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根据相关规定,于2016年7月13日在内阁议会最后一次出席首相问答环节后,前

5、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伊国莎白二世递交辞呈。该现象表明英国( )A责任内阁制已形同虚设B国王有任免首相的决定权C首相必须依法履行职责D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341919年3月,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该规定( )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B有助于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C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D易引起工农内部之间的猜疑35美国副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1888一1965)认为马歇尔计划既是对美国商品、资本输出的极大补助,又是加速世界分化的催化剂。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美苏冷战加剧了两极分化B资本主义阵营亟

6、待美国扶持C马歇尔计划侧重政治领域D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已确立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从行外买进的商品,如果不通过行商此无法外销。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 在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税收成为皇家的重要财源。康燕六十年(1721年),进入粤海关的船舶附加税为3% , 雍正六年(1728年)增加到10%。“咸丰六年(1856年),亚罗船期事起,英军再攻广州,居民愤

7、慨外人频年横暴,不问黑白,烧夷馆,洋行被殃及”,十三行的命运遂告终结。摘编自王询等清代广州通商及其十三行制度材料二1602年,荷兰议会颁布了荷兰东印度会司的“公司成立特许章程”。根据特许章程,东印度公司被授予从荷兰到好望角以东以及经由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章程明确规定了工作分配,如造船、装备和这回货物的贩卖等。阿姆斯特丹商部负责一半,泽兰商部负责四分之一。这既是“业务份额”的划分,也是“股份”或权利比例的分配。行使公司管理权力的董事席位也大致按此比例分配。荷兰东印度公司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一是从事海外贸易,攫取商业利润的时期,其途径是贱买贵卖;二是侵占殖民地实行赋税掠夺的时期,其方法是占据

8、广大的领土,直接的掠夺。荷兰及其东印度公司的权威建立在商业霸权之上,但是以贸易为灵魂、脱离工业生产的荷兰成为工业革命浪潮中的落伍者,最终东印度公司一度拥有的繁华岁月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据仲继银荷兰东印度公司等改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洲十三行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要职能,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广州十三行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12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最早的江南女校是在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福音的背景下建立的。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江南教会女校,作为传统中国土地上的一个赞新的文化现象

9、,虽然面临重重阻力,但是仍然不断地将女性(应)接受知识这种观念向外传播。1898年,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校 中国女学堂(亦名经正女学堂)诞生于上海。上海是近代江南女子教育的一个中心,女子教育开始在近代蓬勃发展。在朝廷和社会兴废女学的长期争议中,民间办女校之风渐兴,打破了教会女校一家独大的局面。清政府被迫于20世纪初做出变革姿态,实施“新政”,并对女学开禁。此后,官办女校在全国范围内日渐兴盛,而江南女校则始终居于领先地位。民国建立后,社会变革不断,女校和女学生无可避免地卷入历史洪流中,在改写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创造着历史,部分进步的在校女生和毕业女生不甘于“他者”的身份,开始为“女界”的未来奔走呼号。

10、摘编自徐宁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史迁(1850一1931)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根据习惯的做法,文官历来由有权势的家族或人物举荐和任命,直到1854年,文官制度仍然是带有封建性质的政治恩宠制下的副产品。1854年,在财政大巨格莱斯顿的要求下,财政部的两位官员诺思科特和屈维廉拟就了著名的诺思科特一屈维廉报告,提出了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1文官的遴选实行公开考试制度;2文官不能有政治偏向,不能有党派色彩;3文官的晋升依据工作实绩,而非资历,高级文官从文官内部提拔产生,停止从外部

11、任命的做法;4文官的工作和服务实行统一的标准和做法;5文官按工作性质分为智能类和体力类(即白领和蓝领)。1855年,文官委员会成立,开始招募文官考试,这表明文官改革正式启动。1859年颁布的退休金法案时文官的资格作了具体的规定;只有持有文官委员会颁发的证书的文官,才有资格领取文官退休金。1870年,文官委员会指示在获得本部大臣同意的部(内政部和外交部除外) 实施面向社会的文官招考。摘编自海兴明英国文官制度及其改革(l)根据材料,概括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的特征。(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改革的意义。(9分)45(l5分)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中国在战

12、后的和平会议上获得两个代表席位,而且可以在大会的最高决策会议“十人会”中列席和陈述意见,从而在远东问题上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中国代表充分利用这一权利,在和会上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多方论证胶州湾和胶济铁路应归还中国的观点。会议没有接受中国的要求,仍决定由日本占有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但中国代表的论述得到了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政赞同。英、美、法等国代表团“中国所请理由极为充分”,都与中国代表握手表示赞同,“并于顾使陈述时,各强国屡有美意表示,现于颜色”。与会的英国首相曾表示:“吾可明告中国,世界各国对于中国较有感情,现为从前条件(指支持日本占有山东权益的协议)所拘束,无可如何。但使日

13、本所求有逾于德国所得权利之外者,英国即无维持日本之义务。”法国总理也表示:“惜前内阁曾与日有约,然我愿量力所能,以助中国。”摘编自吴彤中国参加一战与日本的关系(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努力的影响。(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的最终结局。由此谈谈你的认识。(6分)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甲午战争之后,面对国势孱弱颓废,吴汝纶认识到“此时国力极弱,由于上下无人”。他认为“西力东渐,不改用西人公学而守腐败旧法,则国必亡”。戊戌变法,光绪帝下诏科举不用八股,吴汝纶为之击节,“端节诏书,径废时文,五百年旧习,一旦廓清,为之一快”。他进一步主张:“窃谓废去时文,直应废去科举,不复以文字取士。对于新的取士办法,他也做出设想,即是“举世大兴西学,专用西人为师,即由学校考取高才,举而用之,庶不致鱼龙混杂”。作为过渡的办法,“西学未兴之前,中国文学亦由学校选取”。去世前不久,仍有如下言论“论者往往谬分大清与中国为二,不知大清事去,即寰宇内无复有中国”。摘编自李琳琦吴汝纶力倡废除科举的内在动因及其体主张(l)根据材料,指出吴汝纶主张废除科举的社会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汝纶思姐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评价。(9分)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