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人民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5864749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修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人民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5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 人民版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大总统祭圣告令。此告令的发布意在()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申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B加快政治改革步伐C提高公民责任意识D宣扬专制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大总统祭圣告令”宣扬了专制主义思想,故D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袁世凯已经去世,故A项错误;袁世凯宣扬“尊孔复古”是历史的倒退,故B项错误;该告令旨在宣扬专制主义思想,并不能提高公民责任意识,故C项

2、错误。2下图是著名画家沈嘉蔚所画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画中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D解析:从油画的名称可知其反映的是新旧思想兼容和宽容,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强调的是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时期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与画中新旧人物共聚一堂的场景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没有体现新旧思想兼容和宽容,与油画主题不符,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以北大为活动基地,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发展,故D项正确。3某著名国画家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

3、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B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C弘扬国粹以凝聚民族精神的理想D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答案:A解析:传统文化维护封建专制,国画强调写意,“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的革新要求,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界否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张用西方思想文化改造它,使中国的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故A项正确;20世纪初,革命思想取代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是为了弘扬国粹以凝聚民族精神而提出这一革新要求,故C项错误;20世纪初,文化界提出改造传统艺术

4、,是反封建的需要,并不代表传统艺术的衰落,故D项错误。4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B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C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D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答案:D解析:从严复宣扬进化论到陈独秀主张“求适今世之生存”,说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问题,故D项正确。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中的“各阶层”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实

5、现了由学习西方制度向学习西方思想层面的转化,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陈独秀认为改变中国要从思想层面入手,故C项错误。5有学者主张:“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对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与此说法相反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改变政令”C“有形的物质”建设起步于甲午战争后D“变革人心”在戊戌变法期间得以完成答案:A解析: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的过程,与材料中“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相反,故A项正确;中

6、国近代开始“改变政令”是指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的维新变法运动,故B项错误;“有形的物质”即学习西方的器物,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就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C项错误;“变革人心”是指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自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学习西方进入思想层面,故D项错误。6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云:“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材料中“道咸以降一变”,主要“变”在()A对理学旧说的批判和反思B沉潜于诸经义理的考据上C介绍传播并研究西方文化D针砭社会时弊,注重实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道咸以降一变”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开始

7、介绍西学并进行实践,故C项正确;“沉潜于诸经义理的考据”不是道咸时期的新变化,故B项错误;“对理学旧说的批判和反思”“针砭社会时弊,注重实学”是在明清之际,不符合题意,故A、D两项错误。7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但是要使我们的理想社会有实现之可能,第一步就得铲除现在的资本制度。要铲除资本制度,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材料表明当时的共产主义者()A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C倡导苏俄的城市中心暴动道路D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观点答案:D解析:据材料“要铲除资本制度

8、,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可知,当时中国的共产主义者没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也未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强调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走苏俄式道路的问题,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8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35个博士头衔(经袁同礼考证,胡适共获得博士学位36个)。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他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

9、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胡适被认为是新红学的开山鼻祖。胡适研究红楼梦主要运用的是科学的考证方法。他指出研究红楼梦应当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从作者、作者家世以及红楼梦的版本等角度进行研究考证。胡适研究红楼梦的成果十分丰富。比如,根据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以及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情况,他考证出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间大概在乾隆初年到乾隆十三年。胡适的研究成果极大地超越了以王雪香、张新之和姚燮为代表的题味、评、点派红学,也超越了以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等为代表的索隐派红

10、学,将红学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地将其纳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范畴。材料二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之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胡适的思想主张、学术方法和历史地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你对“科学本体”的理解。答案:(1)思想主张: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学术方法:“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历史地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红学的开山鼻祖。(2)理解:科学包括科学法则、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而不仅仅是指技术;科学的价值在于发现真理,而不仅仅是富强救国或追求功名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