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构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828923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毕业设计论文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毕业设计论文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构建(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目录一、概述 .3(一) 项目背景 .3(二) 建设目标 .3二、大学校园网设计与构建的思路和原则 .4(一) 思路 .4(二) 原则 .4三、校园网络总体结构设计 .5(一) 网络系统概述 .5(二) 网络组网技术的选择 .5(三) 主要网络设备的选择原则 .6(四) 网络设计方案描述 .71、 网络总体规划设计 .72、 网络拓扑结构 .73、 主要网络设备介绍 .8四、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9(一) 前言 .9(二) 设计依据 .91、 标准 .92、 安装与设计规范 .9(三) 设计范围及要求 .101、 设计范围 .102、 设计要求 .10(四) 布线的设备选择 .11(五) 布

2、线系统设计方案描述 .11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22、 水平布线子系统设计 .123、 垂直主干子系统 .134、 管理子系统 .135、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3五、应用系统 .14(一) 服务器操作系统 .14(二) 数据库系统 .14(三) 邮件系统 .14(四) 校园网信息过滤系统 .15(五)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15(六) 远程教育系统 .15六、方案特色与前景展望 .17(一) 方案特色 .17(二) 前景展望 .17结束语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构建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构建【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更加深入

3、的展开。教育信息化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主要基础设施是学校的校园网和一些区域性的教育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校园网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创办全国一流高校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本论文主要从校园网建设的需求分析、校园网建设目标、校园网络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网络技术、规划设计方法、组网技术要求、网络设计要求、方案整体设计、网络设备选型、网络规划、与服务系统到校园网应用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描述,以使在建设或规划中的校园网络具备较高的整体性能,对准备建设校园网和进行网络升级的学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网络设计,网络设备,布线系统设计,应用系统,前景展望 U

4、niversityUniversity CampusCampus NetworkNetwork DesignDesignandand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Abstract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as education sector of the information in a more in-depth start.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ar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i

5、tal, networked, intelligent and multi-media infrastructure of the schools main campus network and the number of reg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data center network has become a major campus University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College-founder of the essential material conditions. This p

6、aper mainly from the campus network-building needs of the campus network-building objectives, and campus networks involved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network technology, planning and design, network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network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overall design, network equipment select

7、ion, network planning, systems and services to the campus network applications in areas such as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so that in the building or planning of the campus network with better overall perform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and a network upgrade school

8、s some reference value.【Keywords】【Keywords】:Network design, network equipment, cabling system design, application systems, prospect一、概述一、概述(一一)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光纤、卫星、多媒体等电子信息科技发展迅猛,并迅速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产生和激发出新的生产力,正引起社会经济乃至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自从1993年美国政府公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9、”之后,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提出了本国或本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可以说,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提出本世纪末将我国建设成为经济高度发展、教育设备完备的现代化强国。近年来国家加快改革教育体系,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建设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教育体系。为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建立先进高效的教育体系。提供更为先进的教育手段,学校很有必要建设一个校园网络管理应用系统,这样可以达到校园资源共享、建立完备的数据交换体系、快速的传递信息等目的。以顺应无纸教学,无纸办公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教学

10、质量和办公效率,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提供一个优良的硬件教学环境。(二)(二) 建设目标建设目标通过数字化学校的全面打造,将实现教育、教学及行政管理的数字化,为师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全方位的信息化环境,提升学校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和办公效率,以信息化来保障和推动学校办学水平并且在建设校园网时,要达到以下目标:1(1) 在校园内部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为计划、组织、管理与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手段;(2) 支持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为学校教师的备课、课件制作、教学演示提供网络环境;(3) 实现办公自动化,提供与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家庭

11、之间通讯的出入口,提供电子函件、公告牌和教育教学信息查询等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4) 及时、准备、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完成与因特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5) 实现课堂多媒体电化教学,具备适用于双向课堂语音教学及语音室功能学习。实现音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一版)频数字化资源共享、集中管理。电教综合平台实现多媒体电教设备及室内电器设备电动一体化控制。二、大学校园网设计与构建的思路和原则二、大学校园网设计与构建的思路和原则(一)(一) 思路思路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计思想,运用先进的集成技术路线,以

12、先进、实用、开放、安全、使用方便和易于操作为原则,突出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尽快投入使用,发挥较好的效能。本系统在软件配置和硬件设备,整个系统设计上依照以下原则确定:(1) 先进性。世界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因此,主要、关键设备以进口为主,但国内能满足要求的,尽量采用国产设备。(2) 实用性。系统的设计既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证其先进性,还应本着实用的原则,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先进性,使系统便于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易于维护管理,具有广泛兼容性,同时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设备应具有使用灵活、操作方便的汉字、图形处理功能。(3) 安全性。目前,计算机网络都与外部网络互连互通日

13、益增加,都直接或间接与国际互连网连接。因此,在系统方案设计需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4) 灵活性。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形式,满足系统及用户各种不同的应用要求,适应业务调整变化。(5) 规范性。采用的技术标准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与规范,保证系统的延续性和可靠性。(6) 系统性。项目开发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有计划做实施。(7) 综合性。满足系统目标与功能目标,总体方案设计合理,满足用户的应用要求,便于系统维护,以及系统二次开发与移植。2(二)(二) 原则原则一个良好的校园网设计方案除体现出校园网络的优越性能之外,还体现在应用的实用性、高度的安全性、高度的易用性

14、、高度的可靠性、标准性和开放性、高度的性能、高度的可扩展性和易管理性.将复杂的校园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校园网的层次化包含:教学子网、资源子网、管理子网和信息子网。大学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或标准,但一流高校信息化应用过程及外部考察总结的一些经验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原则可循。学校在全面打造数字化学校的过程中,将遵循以下原则:整体性原则、标准性原则、前瞻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阶段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等,使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传承、规范与创新2张尧学 等编著, 计算机网络与 Internet 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的

15、完美结合。三、校园网络总体结构设计三、校园网络总体结构设计(一)(一) 网络系统概述网络系统概述 第一期工程:根据学校建筑物的分布在校园内敷设光纤缆线和网络电缆,形成了覆盖全校所有楼群的计算机网络,在学校任何一点只要有联网需求都可以就近上网。根据学校的规模来估计计算机总的台数,从而决定校园网主干交换能力。如:学校里有200多台计算机,那么校园网主干交换应在36Gbps左右,网络内外传输出口也要达到10Mbps。第二期工程:在完成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实现校园网建设的目标,达到支持多媒体教学的最初预定目标,如:视频的教学节目、视频网络会议、学术报告、实时点播等都可以在网上实现,还可以完成电视到网络

16、、网络到电视的互传。为教师学生进行与网络有关的课题提供实验环境,为今后大量采用网络多媒体化教学、科研打基础。校园网络总的计算处理能力也得到极大的加强,远远超出立项时确定的目标。(二)(二) 网络组网技术的选择网络组网技术的选择目前,可用于校园LAN(局域网)的技术有Ethernet(以太网) 、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 、 Gigabit Ethernet(千兆位以太网)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和ATM(异步传输模式) 。3Ethernet作为几年前主干网组网的主要技术,现在主要被用于工作组级组网,使网络交换到桌面工作站。Fast Ethernet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组网

17、技术,造价很低,性能价格比很高,可作为资金不很充裕的中小型单位组建Intranet网的首选技术。快速以太网技术现在被广泛用于大型企业网的二级、三级网络组网或直接连至桌面工作站。Gigabit Ethernet技术已成为大型Fast Ethernet的升级目标。虽然Fast Ethernet和Gigabit Ethernet因采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而广泛地存在着“广播风暴”的问题,但可以更好的传输介质和交换设备予于克服,其实出的优点是兼容先前的设备投资,师生的网络应用及培训更易进行,网络的可管理性和扩展性也很好。ATM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在WAN(广域网)上体现的强大功能和在

18、LAN上的成功应用,是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理想网络平台,均以事实说明了它的技术的先进性。在ATM中,不同速率的各种数据,如:语音、图像、视频都被分成标准的53字节的信元,以光纤作为传输通道,避免了以太网中的“广播风暴”,提升了网络的整体性能。但是ATM不兼容以往的以太网投资,其管理和操作有异于传统的以太网平台,故不适用于以太网的升级改造。3 (美)Vincent C.Jones,Cisco 高可用性组网技术(第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从网络应用、维护、安全和扩展方面而言,Gigabit Ethernet和ATM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但在本方案中选择使用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主干为千兆网,10M

19、/100M自适应或10M交换到桌面。其理由是:(1) 以低廉的价格提供高带宽。千兆位以太网提供10倍于快速以太网的性能而价格远远低于其10倍,与ATM相比,其价格则远远低于622Mbps ATM。 (2) 良好的兼容性和管理的简单性。ATM必须使用局域网仿真才能与现有的网络设施兼容。在网络系统管理的技术要求上,千兆以太网比ATM要简单得多。 (3) 能保证服务质量。目前普遍认为:合理组织的千兆位以太网永远不需要考虑QoS管理,这也是千兆位以太网的宗旨;带宽本身比带宽管理更便宜。此外,千兆位以太网也可通过802.1P服务分级及预留带宽等技术来保证关键应用的服务质量。所有这些技术正促使校园网逐渐转

20、向千兆位以太网。 (三)(三) 主要网络设备的选择原则主要网络设备的选择原则根据已制定的网络设计原则,我们所选择的网络设备必须具有以下一些特定:(1) 安全、稳定、可靠作为整个校园网络系统的硬件基础,网络设备必须是具备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特点。这是网络系统稳定运行的最基本条件。最好是经过相当长时间,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网络产品,所以在选择产品时选用国际知名厂商的产品。(2) 技术先进性网络设备仅仅具有安全、稳定和可靠的特点是不够的。作为高科技的产品,还应该具有技术先进性。在选择网络设备应该采用当今较先进的技术,能够保持该设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因为技术落后而被淘汰。同时,在网络规模

21、进一步扩大,该设备不能承担繁重的负荷时,能够降级使用。(3) 易于扩展性由于信息技术和人们对于新技术的需求发展都非常迅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应选择具有一定扩展能力的设备,能够保证在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的时候,不需要增加的设备,而只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模块就行。最好能够做到在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现有模块不支持新技术的情况下,只需要更换相应模块,而不需要更换整个设备。(4) 管理和维护方便先进的设备必须配合先进的管理和维护的方法,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在选择设备时必须支持现有的、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和多种网络管理软件,便于管理人员的维护。(四)(四) 网络设计方案描述网络设计方案描述 1、

22、网络总体规划设计网络总体规划设计网络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建立和优化的过程,建设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在Internet上进行资源共享与通信。要充分发挥投资网络的效益,需求设计成了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提供了网络设计应到达的目标,并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网络应该具有的性能;结合学校的办学规模、管理需求和师生对教学科研的需要,确立一个性能较高的网络计算平台。应用系统中包括硬件需求和系统需求。硬件需求主要是对多媒体教学提供,为了更好取得教学效果;系统需求主要是对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目前优先选用 Windows2003 Server 、Linux 、Unix 等系列的主流操作系统产品。还要配备能提供基于

23、浏览器模式操作的应用软件。4用户需求是校网管理员、教职工和学生等。如图:网络平台中国科研教育网 应用系统用户需求校网管理员、教职工和学生 拓朴图、联网软件、互联设备 服务器和工作站硬件需求和系统需求 2 2、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 校园网络由多种完成不同功能的网络设备组成,包括路由器、交换机、Internet接入设备、防火墙等以及各种服务器,如:远程教育服务器、网管服务器(包括网管软件) 、主服务器(包括WWW、E-mail、DNS等) 。校园内部网络采用共享或交换式以太网,通过DDN、ASDL、ISDNPSTN等方式,选择中国科研教育网接入到Internet,校际之间通过国际互联网的方式

24、互相联接。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通讯数据的安全、保密。系统运行要安全、可靠、故障小。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的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要适应未来网络的扩展和拓扑结构的变化。(2)要能为特定的师生用户或用户组提供访问路径。(3)要保证网络能不间断地运行。4 杨卫东,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第一版) ,科学出版社(4)当网络扩大和应用增加时,变化的网络结构要能应付相应的带宽要求。(5)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能够支持网上大多数的师生用户。所以,要达到以上这些设计要求,分层的设计功能及星型、树型和交叉型的拓扑结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应地而异。学校里分三个区: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教学区主要有图书信息楼(电

25、子阅览室、网络中心、广播室) 、综合楼(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 、教学楼、体育馆等;办公区主要有行政楼(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校长室、财务处等) ;生活区主要有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餐厅等。根据学校的建筑物的分布,把校园网的主节点放置在图书馆的网络中心,教学区和办公区的使用量很大,但生活区的使用量相对比较小,所以目前的拓扑结构呈星形,即以图书馆为核心,向其他大楼辐射,建筑物之间使用多模光纤连接。同时,各建筑物都不大(以四至五层为主,宽度也比较适中) ,所以建筑物内部也将采用星形布局,每幢建筑只需要一个设备间,统一放置设备。3、 主要网络设备介绍主要网络设备介绍(1) Cisco 7200

26、路由器的介绍路由器的介绍Cisco 7200系列路由器提供优异的性价比,可以满足下列需求:需要广域网和Internet网关连接的地区办事处和分公司;企业和服务供应商的远程站点集合,通过一个中心站点将多个分散站点连接起来;需要IBM数据中心连接的站点;需要结合上述所有特性多方面功能的站点,以便支持多服务语音、视频和数据流量。Cisco 7200的一个关键优点是其模块性。通过4和6插槽机箱,提供300Kpps速度的5个处理器,带有48个端口的广泛的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以及单个或双重电源,客户可以获得所需的性能和容量。这种模块性还提供投资保护和可靠的扩展路径。5(2) Cisco Catalyst

27、3750 系列交换机的介绍系列交换机的介绍思科新推出的 Cisco Catalyst 3750 系列交换机是一个创新的产品系列,它结合业界领先的易用性和最高的冗余性,里程碑地提升了堆叠式交换机在局域网中的工作效率。这个新的产品系列采用了最新的思科 StackWise 技术,不但实现高达 32Gbps 的堆叠互联,还从物理上到逻辑上使若干独立交换机在堆叠时集成在一起,便于用户建立一个统一、高度灵活的交换系统-就好像是一整台交换机一样。这代表了堆叠式交换机新的工业技术水平和标准。 对于中型组织和企业分支机构而言,Cisco Catalyst 3750 系列可以通过提供配置灵活性,支持融合网络模式,

28、已经自动配置智能化网络服务,降低融合应用的部署难度,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此外,Cisco Catalyst 3750 系列针对高密度千兆位以太网部署进行了专门的优化,其中包含多种可以满足接入、汇聚或者小型网络骨干网连接需求的交换机。 5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四、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四、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一)(一) 前言前言综合布线系统将所有的语音、数据、视频信号等所需的线路和各自的设备进行连接,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学校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有机地连接起来,为建校园网络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另外,综合布线系统有自已独

29、特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要能满足校园网现在以及未来网络高速多媒体传输的要求,要能满足系统对性能、可靠性的高要求,还要能满足校园网对扩展性、升级性的要求。结构化布线系统正是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布线技术,它能够以一次性的布线投资,解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所有布线问题。近年来,信息处理系统发展迅速,对信息传输的快速、便捷、安全性和稳定可靠性要求高。在办公大楼中,所建网络要求对内适应不同的网络设备、主机、终端、PC 及外部设备,可构成灵活的拓扑结构,有足够的系统扩展能力,对外通过与国家公共信息网与外部信息源相连,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访问系统。总之,既要适应当前信息处理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

30、趋势。(二)(二)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标准标准 (1)IEEE802.3 10 BASE-T(2)IEEE802.3u Etherneet(100 BASE-T)(3)EIA/TIA568 EIA/TIA569 (4)TSB 36/40 工业标准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5)ISO/IEC IS 118012、 安装与设计规范安装与设计规范 此方案是以开放式结构的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依据国家标准 CECS 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作设计及市内电话线工程施工及实验收技术规范。66 黎连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第一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三)(三) 设计范围及

31、要求设计范围及要求 1、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综合布线系统配线间的布置原则如下:(1) 网管中心设在图书信息楼,集中图书馆所有的信息点以及其他建筑物配线间的上联主干。(2) 校园网共设12个建筑物配线间,分别为行政楼、综合楼两端准备室、教学楼休息室、体育馆设备室等,均通过光缆主干连接到网管中心。(3) 各建筑物配线间之间,数据主干采用多芯室外包装多模光纤,语音主干采用大对数语音电缆。(4) 234个无线点采用Cisco Aironet 340系列无线桥路可在视线内相距25英里的建筑物间进行传输,并能够提供中程或短程的高速率传输或者远程的低速率传输支持。教师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时,无须为没网线而烦恼。

32、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求:(1) 布线系统设计要为数据通信提供实用的、可重新组合、可扩展的模块化通道,网络布线要内、外网实行物理隔离,配置放火墙。(2) 要求对每一楼层信息点分布情况详细列出,内、外网便于切换。(3) 数据点线材依据水平、垂直采用不同的类型。水平子系统全部采用超五类非屏蔽系统可靠地提供100MHZ传输带宽,垂直子系统、楼群子系统的数据可采用不同类非屏蔽双绞线、光纤等符合传输速率,满足语音、数据、图象的通信要求。(4) 要从学校广域网的接入方式出发,对内部与之对应的综合布线方法整体考虑。2、 网络系统性能要求:(1) 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2) 所有的接

33、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系统管理和使用;(3) 系统要有可扩充性,以便将来系统增加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3、 布线系统管线要求:(1) 信息插座在墙面上安装;(2) 垂直、水平面线缆的铺设方法;(3) 整个布线系统中的金属线管、桥架、底盒的安装方法;(4) 其它有关的管线铺设按说明书安装。(四)(四) 布线的设备选择布线的设备选择综合布线系统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1)开放性:具有可传输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信号、控制信号等功能;系统能够支持目前及今后所有的数据、话音及控制设备厂商的应用系统。(2)灵活性:由于所有信息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因此所有信息通道应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应该

34、可以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以太网、令牌环网、CDDI、ATM 以至RS232、RS422、RS485、IEEE488 等等。所有设备的开通均应该不需要改变系统布线,只需作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使用;系统组网也应灵活多样,各部门既可独立组网,又可方便地互联,这样为合理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条件。系统不仅应该满足当前信息传输的需求,而且还应该适应将来的网络结构的更改或设备的扩充,做到以不变应万变。(3)可靠性:应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以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每条信息通道都应采用专用仪器测试,以保证其电气性能。系统布线应全部采用物理星型拓扑结构。使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

35、响其他线路的运行;应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较大的方便,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系统的配线架及各种插座都应该可以反复插接数百次,以满足网络结构更改、线路重新连接和应用环境不断的变化。(4)模块化:应采用模块化结构,能通过轻易更改网络的结构和线路的连接方式,来满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环境的变化。系统能适应不同规模的综合布线环境,可随用户的需要而增减(跳线、跳线面板等)。(5)免工具安装:系统应采用组合压接的方式,使安装人员仅需配备剪刀就可以安装跳线面板和插座面板,减轻安装人员和维护人员身上的负担,提高压接时的可靠性。(五)(五) 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描述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描述本布线系统采用美国AMP

36、公司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进行设计,与其他各种国际上著名规范化布线系统一样,AMP 符合EIA/TIA-568国际标准,并具有模块化,配置灵活,可扩充,经济可靠以及投资保障等特点。建筑物结构化布线系统分为五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如图:设备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支干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结构化布线结构化布线系统示意图系统示意图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指从设备出线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即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提供用户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接。 各个工作区根据信息点的集中程度,可以采用单孔或双孔插座

37、。一般每个工作站区由多个墙盒式或埋入式RJ45插座构成.墙盒式安装,信息插座距地面高度应为30厘米,埋入式安装,应在墙内装一个国标86暗埋盒。根据现场情况,也可以采用地面式或桌面式安装,墙盒式安装可直接适用于各种场合。2、 水平布线子系统设计水平布线子系统设计水平布线为星型拓扑结构,即从配线室到每个信息孔位均应有一条通信缆线,所有用于数据的水平布线材料均为超五类AMP非屏蔽双绞线,用于数据传输时最高速度达100M。各楼层水平布线从各配线室发出,通过布线槽,穿墙线管,到达各工作区,从布线槽通过铁槽或PVC阻燃线槽(4010) ,PVC阻燃线管等引出该工作区数据线,沿立柱,墙面或从地下伸延至各信息

38、插座.。3、 垂直主干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主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线缆构成,提供高速数据通讯主干通道。主要由高性能室内光纤、双绞线缆、大对数通讯电缆组成。从主配线间发出至各子配线间,垂直干线材料根据通信要求我们对数据主干采用光纤,光纤根数根据各个子配线间中的网络设备的类型及数量配置并留有一定的备份。通向综合楼的语音主干采用2根50对的3类大对数电缆。其他楼宇数据主干采用2根12芯的光纤。4、 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根据学校的要求与实际情况,网管中心位于图书信息楼水平面积比较大,而其他各楼房的水平面积不大,所以其他各楼在管理子系统的设置上配线间基本放在各幢楼宇的中间单元。在行政

39、楼,综合楼,教学楼的管理子系统中,配线间放在三层楼,从配线箱出的双绞线,上下通向各楼层后沿过道通向各房间。在网管中心的管理子系统中,从配线箱出的双绞线,上下通向各楼层后沿过道通向各房间。通向各幢楼的光纤也在网管中心汇总,进入配线箱。5、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设备间管理通向各水平子系统主干电缆:从网络设备间出来的线路走向各个信息点,设备间通过光纤与网络相连(每幢楼只设一个设备间管理间)。在设备上选择IBDN公司高密度插接系统配线架,安装方式选用墙装式单通道方式。五、应用系统五、应用系统(一)(一) 服务器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我们推荐采用微软公司最新推出的质量可靠、价格优惠产品: W

40、indows Server 2003 R2 简体中文企业版。这款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以上要求,还提供了很多附加的特性(如统一身份认证和访问管理、分支机构管理、数据存储、Web 平台技术以及虚拟技术等)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系统的性能,使整个校园网络运行在稳定、可靠的系统环境之上,借助该 Windows Server 2003 R2 简体中文版系统,学校可以搭建完善的现代信息化校园基础架构,依靠活动目录(AD) 、活动目录应用模式(ADAM) 、活动目录联盟服务(ADFS)等,将用户、服务器、信息系统、网络设备和其他各种网络资源纳入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迅速拥有安全、易维护、可管理的校园信息网络,

41、帮助学校各部门简化日常管理工作,提升安全性,并轻松应对未来事务扩张带来的挑战。7(二)(二)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我们推荐采用微软公司推出的质量可靠、价格优惠产品: SQL Server 2005,它不仅可以保证学校的应用系统与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的无缝衔接,还可以轻松迁移原有的CMIS 系统使用的 Sybase 或其他数据库中的数据,促进应用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完美融合,是本学校完善数据系统的不二选择。SQL Server 2005 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解决方案,它将会给不同规模的组织带来帮助并在以下三个重要方面改善了数据基础架构:数据管理、开发效率和商业

42、智能。8(三)(三) 邮件系统邮件系统采用 Exchange Server 2007 将确保学校原有的 Exchange Server 2003 能够无损、平滑地升级,并且可以保证学校系统级应用建立在统一的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平台之上,充分利用系统级软件提供的 ADS、Kerberos、DACL、Dr. Watson、IPSec 以及 LDAP 等等系统集成功能,从而保证整个网络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和可靠地运行。Exchange Server 2007 使企业处于统一沟通平台中,组织中的个体将处在于沟通的中心位置,使用者只需一个身份即可访问所有沟通模式,同时把所有的

43、与沟通相关的工作都集成到人们的日常工作流程中,它对企业用户而7 万里鹏,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第一版) ,情报科学出版社8 蒋必彪,数字化校园资源使用指南(第二版),中国石化出版社言主要体现三大价值:1 任何地点的访问;2 缺省的立体防护;3 企业级的支持平台。(四)(四) 校园网信息过滤系统校园网信息过滤系统基于微软 ISA Server 2006 而构建的校园网信息过滤系统的“安全指数”比市场上同类型产品远远领先。在性能上具有稳定可靠的内核,可以支持比以前同类软件多得多的用户同时上网。在速度上应用高科技高效算法,保证最佳访问速度。在分类上软件有一个黑名单数据库、一个白名单数据库,黑

44、名单里列出所有学生不能上的站点,不仅数量多资源齐全,而且,每天有专人更新,不断把新冒出来的不良站点收进去。学校可结合市教委形成多级管理架构,自上而下进行访问策略管理和控制,自下而上进行访问记录的统计分析和报表。(五)(五)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办公信息管理系统软件9办公管理信息系统是在 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系统上,以 SQL Server 2005 为平台运行的。由于使用了最先进操作系统和开发技术,本系统对资料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全面有效的保护;强大的功能设置,使烦琐而枯燥的日常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快捷。办公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校长查询模块:创建

45、、修改、删除用户帐号,更改用户权限;对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思教管理,教工管理,党务管理,工资管理,财产管理,档案管理,文件管理所录入的内容进行浏览、查询、统计操作。(2)学生管理模块:进行新生入学、升班操作、毕业处理操作;维护学生档案,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成绩、评语、奖惩、考勤等记录的增、删、改。(3)工资管理模块:工资结构可以按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自定义;实现自动计税;自动计算工资总额;可选择字体、字号等,方便打印符合用户需要的工资条。(4)财产管理模块:包括对消耗品帐目、出库单、入库单、固定资产及物品代码的管理。(5)档案管理模块:分为卷宗信息管理和卷内文件管理。可按期限长短或其他分类方法管理档

46、案信息。(六)(六) 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系统系统远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架构在Internet网络上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开发出来的远程多媒体教育系统。该系统分为五个独立的模块:教学及管理模块、考试及管理模块、讨论组模块、聊天室模块和电子白板模块。五大模块既可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远程多媒体教育系统,也可以独立安装,独立使用。 9于静林,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分析与开发,信息技术在课程设计方面,远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为网上课程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在学习中实现交流、讨论、资料收集等才是网上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远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了一整套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标准,并配备简易的教学开发工具,让更多的网上

47、教学者轻易在短时间内按统一的模式、标准和统一的界面开发所有学生都能认可的远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以便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同时也提供了为教学或学习而设计的网上学习工具如讨论区、聊天区、家庭作业系统、成绩评分系统等。其特点如下:(1)在学习交流方面:A. 学生和教材的交流。学生能够和教材通过各种媒体,如文本、音频、视频等来学习知识。系统能够制作、管理、使用具有以上媒体特征的教学素材。B. 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和辅导教师进行交流。如:邮件,交谈。 对于这些交流方式有规划、调度、记录的功能。 C. 每个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类似,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48、对于这些交流方式有规划、调度、记录的功能。同时还提供群组讨论功能,使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进行多对多的讨论功能。 (2)在教学管理方面:建立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档案,完成对学生的登记注册、学习状况跟踪、学生学习结果评定等。 并提供多媒体教材(课件)的创作、维护、管理、发布一整套的功能,同时教材的各个版本之间应该易于维护升级,易于发布,便于管理。(3)在教学成绩检验方面:远程多媒体教育系统可以根据所讲授的科目,按不同的难度采用手工出题或电脑自动出题的方式,生成试卷;设立考试期限及考试时间,考生可在规定的时效内进行考试,对于未获准参加考试的学生,系统将不予以发放试卷。 考生通过浏览器登录到考

49、试系统中,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答题,到时未完成的,系统将自动予以提交。当达到规定的考试期限后,远程多媒体教育系统指定的阅卷人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批阅的形式对全部考生的答卷进行评判,考生的成绩将被记入系统以供查询。在远程多媒体教育系统中可以对考试题库进行维护,管理人员可以对题库的试题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并可根据试题的类别、科目、难度、题型等条件进行检索。1010王保顺 ,校园网设计与远程教学系统开发(第一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六、方案特色与前景展望六、方案特色与前景展望(一)(一) 方案特色方案特色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一个信息的海洋,应用十分丰富。教学的手段、形式和方法己逐渐由教为主的方式转向

50、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个性化学习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课程、课件以及电子课本逐渐丰富。教学支撑服务体系也逐渐实现数字化,如数字图书馆、虚拟实现室;教学相关资源也日益丰富,形成以不同媒体方式存在的资源库和资源中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分析、加工中心和知识提取中心;以与实体相对应的地理信息系统显示的数字化的校园展现还作为校园的最后一个地域和界限限定。校园内的每一个人在数字化的校园中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证,校园的各项工作在现实与在网络中都有对应,并且网上的流程往往较现实的流程有更高的效率。这时的教与学通过电子课本、课件等基本融为一体,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更为紧密,教学与考试的矛盾逐渐

51、突出,开始出现以教学水平认证为主的考试和资格认证中心,继续教育和非学历学位教育与系统性和基础性的学校教育已不分高低。教与学基本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二)(二) 前景展望前景展望按照此次招标要求和推荐的架构、规范,预计经过半年的工程实施、若干期的持续跟踪和紧密技术支持与服务,数字化校园主体建设将带给教师、学生、社会公众全新的体验:(1) 校园网络安全、稳定、高速,建成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无线网络覆盖校园主要公共区域,实现移动上网和移动办公。数据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安全。为全校师生提供 Email 服务,保证邮件通讯的安全与迅捷。(2) 在基础应用上,实现统一

52、的身份认证,一次登录,走遍校园。建立全面、可扩展、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完全共享和有效利用。(3) 学校的核心事务全面信息化,应用系统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4) 在学校管理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将提高整个学校的工作效率,促进学校办公水平的飞速提高。一系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规范学校业务流程,为推进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全方位保障。(5) 在教学上,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建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开设一批网络课程,促进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结束语结束语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就是在我校构建起了以多功能基础的信

53、息化校园。学校网络系统己广泛应用到常规工作中,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等各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教育工作。方便快捷的专业管理系统、多种网络管理手段有力地促进了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公开化,提高了管理效率。跨越时空、多渠道、多方参与的立体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校与社会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了互动。全校利用好优质的信息化条件、充分发挥信息化设施的作用,使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教育科研等各个方面得到

54、更好的应用,进而全面推进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总之 ,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校园网全面的服务于教育。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032 张尧学等编著.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3 (美)Vincent C.Jones .Cisco.高可用性组网技术.(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 4 杨卫东.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25 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6 黎连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第一版).机械工

55、业出版社 .20037 万里鹏.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第一版).情报科学出版社.20048 蒋必彪.数字化校园资源使用指南(第二版) .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99 于静林.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分析与开发.(第一版).信息技术出版社.200110 王保顺.校园网设计与远程教学系统开发.(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致谢致谢本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XXX讲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到论文的撰写过程,孙老师都是在百忙之中予以精心指导,对论文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孙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使我受益匪浅,在此,首先向我的导师XXX讲师表示深深的感谢!此外,在攻读学位期间得到了学院的领导和其他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同时还得到了单位院、系领导以及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对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使我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如期完成。再此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我要深深感谢养育我的父母,他们给予了我至真、至诚的关爱,以及长期的理解、支持和鞭策。他们对我的无私奉献和殷切希望我会永远牢记于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