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1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教案人民版选修3剖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5815017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1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教案人民版选修3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1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教案人民版选修3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1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教案人民版选修3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1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教案人民版选修3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1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教案人民版选修3剖析(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1.重点: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2.难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教材整理1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1原因(1)生产力:19世纪下半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2)生产关系: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生产日益集中并产生了垄断组织。2概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

2、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3影响(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很快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2)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经济上:老牌的经济强国英国和法国实力下降,被后起的美国和德国超过。政治上: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希望按照实力的强弱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发生矛盾。深度点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产生的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实力的变化,列强之间围绕瓜分世界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冲突愈演愈烈

3、。教材整理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列强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结成军事集团,并扩军备战。(2)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之后,法国深受战败、割地、赔款的耻辱,一心想要报仇雪恨;德国想方设法压制法国。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英德矛盾:主要围绕殖民地问题,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2形成军事集团形成过程三国同盟1879年10月,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字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协约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初步形成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标志着三

4、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最终形成教材整理3疯狂的军备竞赛1表现(1)增加军费开支,其中德国增加最多。(2)扩充陆军兵员。(3)扩充海军。竞争主要在英德之间进行,德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海军强国。(4)飞机、飞艇、坦克、潜艇、鱼雷、新式枪炮等新式武器先后研制成功。2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材整理4萨拉热窝事件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成为“火药桶”。(1)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相继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获得独立。(2)俄国和奥匈帝国加紧了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1908年,奥匈帝国吞

5、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2概况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成员普林西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3影响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首先向塞尔维亚宣战,不久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全面爆发。课中思考为什么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提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俄国和奥匈帝国加紧了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当地斯拉夫人想同塞尔维亚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致使奥、塞之间矛盾激化。奥匈帝国不仅要阻止塞尔维亚的扩大,而且企图消灭年轻的塞尔维亚国家;俄国为了对抗奥匈

6、,扩张自己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以“援助”南部斯拉夫人为借口,竭力支持塞尔维亚;德国则支持奥匈帝国。这就加剧了两大军事集团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使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因此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是列强为各自利益彼此斗争的产物,使欧洲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3.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使其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探究点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史 料解 读史料一德意志放弃他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答应对大

7、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由“放弃”“承认”“让给”“答应”等关键词可以看出英德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相互勾结。史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陷于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本哈第我们的前途(1911年4月)注意省略号,据此分前后两层来归纳德国的对外政策。史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

8、。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允许在分配非洲政权时有这样的大变更!泰晤士报(1911年7月14日)关键信息“不会允许在分配非洲政权时有这样的大变更”说明了英国反对德国的对外政策。【史料应用】(1)比较史料一和史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2)史料二中,本哈第的看法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提示】反映的问题: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原因: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超过英法,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急剧增强。(3)史料三中,英国对德关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提示】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

9、是勾结法国抑制德国,以维护其殖民霸主地位。【史论拓展】全面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主要矛盾(2)矛盾的实质:帝国主义对世界殖民地重新瓜分的斗争。(3)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这一根源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4)影响:列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列强之间的关系和重新组合。主要表现为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勾结表现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斗争表现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对峙局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探究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史 料解 读史料一国家英德法美187

10、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四国工业增长倍数、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是关键信息。史料二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也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王春来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省略号后面的内容是史料的关键信息,表达了皮洛夫的核心思想。【史料应用】(1)史料一中的表格信息反映了什么现象?【提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

11、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现象。(2)史料二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提示】意向: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准备:扩军备战、结成军事同盟。结果: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史论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2)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4)物质上: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

12、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5)军事上: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英国。德国不仅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展开争夺,而且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为此,德国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去分割陆地和海洋,而我们只能欣赏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材料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幅反映德国(左)向英国(右)的海上霸权挑战的漫画。材料三英法之间在瓜分非洲问题上有利害冲突。英国控制埃及之后,加紧排挤法国势力。在扩大非洲殖民

13、地的过程中,19世纪末双方军队几次发生武装冲突。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20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的意图。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为实现这一意图而进行的活动。(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德矛盾产生的原因。它表明英德矛盾的实质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你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有何认识?【规范解答】第(1)问的第一小问由“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和“要求阳光下的地盘”等信息即可得出。第二小问由“项庄舞剑”可知是在军事方面

14、的举措,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中的“超过英国”“要求阳光下的地盘”“项庄舞剑”等关键信息综合概括,注意理顺逻辑关系。第二小问由漫画注解可得出。第(3)问由材料可以看出列强之间的斗争与勾结。【答案】(1)意图: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活动:扩军备战,同奥匈帝国、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2)原因:德国经济迅速赶上并超过英国;德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商品市场,并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扩充海军,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实质:争夺世界霸权。(3)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勾结,完全以维护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在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勾结的过程中,总是以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为代价。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15、,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形成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A英德矛盾的发展促使世界局势紧张B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被瓜分完毕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解析】题干中强调的是“重新瓜分世界”,这里面隐含着实力变化。B、C两项体现不出这种变化,而A项是新“局势”的具体表现,只有D项是决定性因素。【答案】D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法德同盟的缔结B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解析】注意题干的关键词“最终”。A项表述不准确;B项的时间是1882年;C项的时间是18

16、92年,是初步形成的标志。【答案】D3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结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C霸主地位业已丧失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解析】英国之所以放弃“光荣孤立”政策,是因为德国的崛起和推行霸权政策对英国构成严重威胁,英德矛盾上升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答案】D4菲舍尔在称霸世界的利爪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A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B英法对德宣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解析】根据“1914年6月”“机会”等关键词分析,此事件是萨拉热窝事

17、件。【答案】A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国家英国沙俄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量(%)142.6616138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3 3501 7401 0602903030殖民地人口(万人)39 3503 3205 5501 2301 920970材料二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国家德国俄国法国英国军费开支增长率270%110%80%19%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据此,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又对德英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问要从表格中看到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史实。第(2)问旨在分析德国为了实现重新瓜分殖民地而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地位: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占有份额却远远小于英、法。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影响:德国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2)结成三国同盟军事集团,大幅度扩军和增加军费开支,科技进步成果应用于军事,煽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