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3.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学案无答案鲁教版选修2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5798059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3.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学案无答案鲁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3.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学案无答案鲁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3.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学案无答案鲁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3.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学案无答案鲁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3.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学案无答案鲁教版选修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学习目标】 1.说出海洋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分析风暴潮、海啸、巨浪等海洋自然灾害的原因,说出其危害及相对措施。3.通过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学习策略】 海洋自然包括许多种类,其成因也各不相同,有自然因素直接造成的也有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引发的,通过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课前调研】请同学们收集近几年海洋灾害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课堂活动】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和提供关于风暴潮的材料与视频,理解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的措

2、施。阅读课本及课前准备的材料思考: 发生在 A、B两处的风暴潮是有何种因素引起的?有何特点? A、B哪一处,夏秋季节受热带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严重?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分布、危害?台风是产生风暴重要原因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风的利弊、路径、危害?防治措施? 图1 图2案例分析:孟加拉湾特有的喇叭型海湾,以北部和东部的恒河三角洲、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附近较宽,向海一侧陆架的平均深度为183米。孟加拉湾是热带风暴孕育的地方。一般认为,这种风暴大多发生在 南、北纬度5度-25度的热带海域。产生在西在平洋,常常袭击菲律宾、中国、日本等国的叫台风;产生在大西洋,常常袭击美国、墨西哥等国的叫飓风。每年4-1

3、0月,即当地夏季和夏秋之交,猛烈的风暴常常伴着海潮一真情以来,掀起滔天巨浪,呼啸着向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河口冲去,风急浪高,大雨倾盆,造成了巨大的灾害。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严重的原因?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和提供关于海啸的材料与视频,理解海啸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的措施。阅读课本及课前准备的材料思考:海啸产生的原因、分布、危害?防治措施?这两张12月30日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的是:印度尼西亚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海滨地区受海啸袭击前后的情形。其中,图4拍摄于6月23日,图5拍摄于12月28日的海啸发生期间。 图4 图5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

4、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日本大地震及其余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的房屋超过30万栋。由于宫城县和岩手县等地重灾区的房屋受损情况尚未完全统计出来,受到损坏的房屋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地震还引起巨大海啸,已确认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最大高度达到了40.5米,是迄今为止日本国内有记录显示的最高海啸高度。 日本为什么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而我国则很少有海啸发生。探究活动3:海洋灾害的防治措施。请同学们概述海洋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哪些?阅读讨论如何针对海洋自然灾害开展防治措施?【典型例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5、一:当河流水位较低,导致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近年,广东省滥采河沙行为愈演愈烈,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变低。表1为“2013年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与咸潮发生次数和时间统计数据”。表1地点风暴潮咸潮次数具体时间次数具体时间杭州湾3次7月1213日8月2122日10月67日2次8月2123日10月46日珠江口3次7月12日8月1315日9月2123日4次12月1215日1月610日1月2324日2月1926日图8材料二:图8为“2013年珠江口沿海海平面变化图”(1)根据表1分析,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多发的季节是_季节,两地风暴潮多发的共同原因主要有_。(4分)(2)风暴潮造

6、成的危害主要有_。(2分)(3)2013年珠江口咸潮主要发生于_(填季节),其原因主要有_。(5分)(4)防御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主要有_。(3分)【知识构建】【重点图像】海啸的形成过程【拓展阅读】海洋灾害之海啸我们眼中的海洋大都是辽阔美丽,风平浪静,即便是一波一波的潮水涌来,也不见掀起太大的波澜。文学家们在描写海洋的时候,也常说大海像个熟睡的婴孩那样安静。但实际上,海洋从来都没有熟睡过,大多数时节,它都像是一个脾气不好的孩子,狂躁不安,喜怒无常。 海洋如果发起脾气,会有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但给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最容易带来巨大灾难的,莫过于海啸。 海啸的身世海啸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非常强大破坏力的

7、海浪。它所引发氟火山的狂涛骇浪,蕴含着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可以够席卷运行途中遇到的一切“障碍”。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跨越整个大洋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而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都是海啸的诱因。当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深厚的海水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我们平常从电视画面中所见到的海浪很不一样。普通的浪,一般都只是在海面附近起伏,不可能涉及太深的海水,因此,波动的幅度随着水深的加深很快衰减。而深海地震所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洋下层的海底带动海面的整个水体的波动,所蕴含的能量惊人。海啸的传播波长很长,有的可

8、长达500600千米。由于具有长波的性质,因此水越深,传播速度也就越快。而且,这种波能在大洋中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海啸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深海中的波高较小,为1米左右,而当它传播到靠近海岸的浅水区、漏斗形深水港湾的峡谷里,或者沿河谷逆流而上的时候,它的波高会突然增高,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l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如果海啸到达岸边, “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海啸先兆早知道在地震海啸发生时,海底地形会发生急剧的升降变动,就好像有一只巨手在海水下面剧烈搅动一样。巨量的海水会先朝向海底突然变得低洼的地方涌去,随后又翻回海面,形成一种特别长的大浪,两个巨浪

9、的波峰之间的距离,可达100千米以上。巨浪的速度特别快,可达每小时七八百千米,但这时波涛并不特别汹涌,因为波峰之间距离那样长,起落变化就不明显了,只是到了滨海一带就形成高得多的巨浪冲上陆地,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海啸。这一落一起,需要一定的时间。因各地距震中的远近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紧随主震之后,有的会在主震之后l020分钟。从海水暴退或暴涨现象出现到海啸登陆,问隔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短的仅有几分钟,长的可达到几十分钟。如果我们能事先注意到这些变化,保持警惕,采取有效的避险措施,是可以避免受到灾害的。地震引发的海啸登陆之前,主要会出现四种前兆现象:一是我们刚刚讲过的海水异常的暴退或暴涨;第二是离海岸不

10、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第三是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第四是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问尤其突出。1896年6月15日,日本岩手县外海发生了85级地震。三陆地方的居民普遍感觉到了地震,它虽然来势不猛,但持续时间较长。在震动过后的20分钟,这里的海水忽然退落了,露出了平时看不见的礁石和沙滩。到了20时许,海上忽然传来了暴风雨般的声音,随后,几十米高的海浪扑上岸来。海啸发生了,这次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27万余人,是日本有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海啸灾难。但是,从海水开始退落到海啸登陆,中间的间隔长达40分钟,如果有人意识到海啸即将来临而马上行动起来,即使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也可以从容地转移到安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