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

上传人:栀**** 文档编号:45717857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石钟山记课文及导学案石钟山记 (1)水经云:“彭蠡 (2) 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 (3)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 (4) 浪,水石相搏 (5) ,声如洪钟 (6) 。是说 (7) 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 (8)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 (9) 始访其遗踪 (10) ,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 (11) ,北音清越 (12) ,桴止响腾 (13) ,余韵徐歇 (14) 。自以为得之 (15) 矣。然是说也,余尤 (16) 疑之。石之铿然 (17) 有声音,所在皆是 (18) 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 (19) 七年六月丁丑 (20) ,余自齐

2、安 (21) 舟行适临汝 (22) ,而长子迈将赴 (23) 饶之德兴尉(24) ,送之至湖口 (25)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26) 。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 (27) 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28) ,闻人声亦惊起,磔磔(29) 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 (30) 也。”余方心动 (31)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 (32) 如钟鼓不绝。舟人 (33) 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34)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35) 而为此 (36) 也。舟回至

3、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37) ,可坐百人,空中 (38) 而多窍 (39) ,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 (40) 之声,与向之 (41) 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 (42)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43) 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44) 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45)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郦元之所见闻, 殆 (46)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 (47) 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48) 虽知而不能言 (49) 。此世所以不传也 (50) 。而陋者 (51)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52) ,自以为得其实 (53)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注释】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3 、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4、鼓:振动。5、搏:击,拍。6、洪钟:大钟。7、是说:这个说法。8、磬 (q ng)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10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11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12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213、桴( f )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 ,26、硿硿(k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声音还在传

5、播。腾,传播。27、莫( m)夜:晚上。莫,通暮。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28、栖鹘(h):宿巢的老鹰。 鹘,鹰的一种。15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 。之,指石钟29、磔磔( zh):鸟鸣声。山命名的原因。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16、尤:更加。比鹤长。17、铿( k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响亮的声音。32 、噌( chng )吰( h ng ):这里形容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钟声洪亮。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33、舟人:船夫。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34、罅( xi ):裂缝。21、齐安:

6、在现在湖北黄州。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州(今河南临汝)37、中流:水流的中心。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38、空中:中间是空的。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39、窍:窟窿。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40、窾( kun ) 坎( kn )镗( t ng) 鞳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t ):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341 、向:先前。42 、汝识之乎:你记住那些(典故)吗?识,记住。(书上的注释有误。有古汉语字典为证)43 、周景王之无射( y):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

7、522 )铸成 “无射 ”钟。44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 561 )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45 、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称这山为 “石钟山 ”)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即 “不欺余 ”。46 、殆:大概。47 、终:终究。48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49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50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51 、陋者:浅陋的人。52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53 、实:指事情的真相。课前 自主学习九

8、层之台,起于累土一、识记字音蠡()桴()铿()磔磔()噌吰()罅()莫()识()无射()窾坎()镗鞳()二、 1. 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2)至莫夜月明(3)汝识之乎(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2. 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的活用。(1)微风鼓浪(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3)大石侧 立千尺4(4)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5)空中而多窍3.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征。(1)所在皆是也( 2)古之人不余欺也(3)余是以记之(4)石之铿然有声者( 5)得双石于潭上4. 文言文中有偏义复词现象,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 今以钟磬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 余

9、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C.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D.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 水相吞吐。5. 选出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这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A. 石头能响亮地发出声音,到处都(是)这样。B. 被敲击时能够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的。C. 石头被敲击时能够发出响亮的声音,到处都是这样的。D. 石头被敲击时能够响亮地发出声音,到处都是的。课堂 合作探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朗读课文,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2、课文第一段作者摆出了郦元和李勃关于石钟山5得名原因的观点,是怎样的观点?作者赞成他们的观点吗?那

10、么, 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原文回答3、本文是即事明理的文章,这篇课文记了怎样的事,阐明了怎样的道理?课后 拓展演练素养积淀,拓宽视野一、基础巩固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鹳鹤 ( )磔 磔( ) B. 栖鹘()无射()C. 谥 号 ( )穴 罅 ( )D.莫夜()铿然()2. 选出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鼓:振动。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 地方去。C.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尉:做尉官。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臆:缺乏客观证据的主观想法。3. 给“焉”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焉”的意思有:A. 语气助词,无义

11、;B. 相当于“然”,6形容词词尾; C. 兼词; D.代词。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1)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硿硿焉()(2)D.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6. 选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3)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4) ()A. 古之人不余欺也B.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5)然力足以至焉()(6)C.石之铿然有声者D.且焉置土石()我无尔诈,尔无我虞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二、本课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

12、详;士大夫终不肯以5. 与下列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A.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之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7A. 殆与余同殆:大概。B.虽知而不能言言:说。C.余是以记之是以:因此。D.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表示 的原因。2. 比较下列句中“而”所表示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而言之不详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

13、李渤之陋也涵淡澎湃而为此也A. 和相同,和也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也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同现代汉语意义、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 无悔矣自以为 得其实操虽托名汉相,其实 汉贼也余方心动 欲还空中 而多窍A. B.C.D.三、高考真题( 2015 年浙江卷)太平州学记宋 张孝祥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 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

14、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 “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客有过而叹曰: “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8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 “尧、舜、

15、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 无竞维人。 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注】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带袋。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坎儿置之屋壁坎:挖洞B当涂兵之冲冲:突袭,冲击C侯下车下车:初到任D力不赡耳瞻:足够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子之恭也将有以为也B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

16、情,则告诉不许 吾尝跂而 望焉C颐指而 办D贤之 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名为 “学记 ”,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 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B文中以 “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 故能事济而功成。C文末感叹, 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 太平州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19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

17、句。 (3 分)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 分)(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4 分)在课本中搜集材料在写作中灵活应用读透文章,学会在字里行间找信息举例 1:石钟山记:讲述“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道理,强调亲身实践、观察的重要性。从李勃身上发现: 用木槌敲石就定下石钟山的命名,如此轻而易举,但最终被定为陋说。这说9明真理不是天上掉馅饼,不是臆想天开,更不可能唾手可得。从士大夫角度探询:他们不肯以小舟泊绝壁,致使谬误从唐到宋流传几百年,由此看到他

18、们懒于辨真伪,无求实精神,无社会责任,他们关心的大概只是官有多高,禄有多厚。从苏轼夜泊小舟至绝壁看A、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臆断,是守正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良心。B、质疑陋说既要有知识,更要有胆识。C、读书是求知,实践也是求知。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举例 2:游褒禅山记志、力、物三者相结合在做事时的重要性,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从游山看:有志者,力、物是动力,无志者,力、物是累赘。从游山还可以看: “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之地,要想有所得, 必须要有苦心探寻和 “不随以出”的精神。从古人所得看: “有所得”与“无所得”的关键不在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怎样,而在于求思是否深与广。从石碑倒地看:“

19、花山”变“华山”,谬误的流传源于人们对文化的漠视,缺乏对社会的责任,还看出深思慎取的重要。每课一思:(大文章缩写)李渤是孤陋的,它用木槌敲石就自认为得到石钟山的命名。士大夫们是故步自封的,从唐代到宋代,几百年谬误流传,他们宁可信其真,不愿信其伪,石钟山乎?与官与禄无关,睁一支眼,闭一支眼又何妨?不过,到底苏轼从这冷漠中走了出来,他划一小船,夜泊壁下,他要亲耳去听听噌宏如钟鼓不已, 他要亲眼看,看山石水浪相吞吐,他要探石钟山命名的真伪,他要发问李渤的陋说,他要用自己的亲身见闻告白世人:追求真理,反驳谬误是一个真正的士大夫应有的准则!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求实精神。

20、石钟山记石钟山记学案答案及知识点梳理一、学案答案课前自主学习l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答案:蠡(枹(f )铿( kng)磔磔( zhzh)噌吰( chng hng)罅(xi )窾坎( kun kn)莫(m)镗鞳( tng t )识(zh) 无射(wy )(2)二、1.答案:(1)“函胡”通“含糊”“莫”通“暮”(3)“识”读“”,通“志” (4)“扣”通“叩”(2)名词2 答案:(1)名词作动词,振动。作状语,乘着船。(3)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鸣。(4)( 5)形容词作动词,是空的,有很多。3. 答案:(1)判断句。 (2)宾语前置。 (3)宾语前置。( 4)定语后

21、置。(5)倒装(介宾短语后置)。4. 答案: D 解析: A. 偏指“钟”;B. 偏指“钟”;C.偏指“深”。 5 答案: C课堂 合作探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01、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第二部分() :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第三部分():释疑2、郦元说:下临深潭,徽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宏钟水石相搏发声说;李勃说:扣而聆之,面声函胡,北音清越, FU止响腾,余韵徐歇石头发音说 .对这两种观点,作者有以下见解:对郦元说,人常疑之;原因: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对李勃说,余尤疑之;原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本文记述了作者游历石钟山所观

22、察到的情况,阐明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既,对前人之说,不应迷信,应当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课后拓展读练素养积淀,拓宽视野一、 1. 答案: B 解析: A.“磔磔”的“磔”读“”;C.“穴罅”的“罅”读“”;D.“铿然”的“铿”读“”。2.答案: C解析:C.官职名。(2)C(3)C(4)A (5)3.答案:(1)BD (6)D4.答案: B 解析: A. 拍打 / 搏斗; C.大概 / 危险; D.振动 / 弹奏。5.答案: C 解析: C.意动用法。 A、B、D 三项均为使动用法。6.答案: C 解析: C.定语后置。 A、B、D 三项均为宾语前置。1. 答案:B 解析: B.“言”

23、应为二、本课阅读“用文字表达、记载” 。2.答案: C 解析:承接,转折,并列,因果。3.答案: A 解析:亲戚:古义范围广。心动:古义“内心受到震动” 。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其实:古义“他实际上” 。三、高考真题 16 B 解析:冲,要冲,交通要道。17 C 解析:A 都是语气词。前者表判断语气,后者表感叹语气。 B 前者表承接,后者表 转折 。 C 都是修饰关。 D 助词。前者是句中停顿,后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18 B 解析:“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重要性错”,与前文“孰不知学之宜葺”相矛盾19(3 分)先是 / 郡将欲楼居 / 材既具 / 侯命取以为阁/ 辟其门而重之 / 凡学

24、之所宜有 / 无一不备20(7 分)(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参考译文:开设学校,古已有之。在学校建文庙宇来祭祀孔子,这是后世的制度;在学校里修建书阁来收藏天子之书,这是古今普遍的做法,是臣子们谨守的职责。当涂在长江、淮河一带是个有名的地方,这里有学校,可是(学校破败)没有传述解说的地方;这里有文庙,然而(文庙坍圮)没有可供祭祀之处;有天子的赠书,却只能在屋墙上挖坑来放置。甲申年秋天, 直秘阁王侯秬来当涂担任地方长官,当时这里正发生水灾,河堤水坝全被冲毁,老百姓家里没有一粒粮食吃,到了冬天,

25、又有战事发生,当涂是兵家必争之地,朝野一片震惊。王侯秬一上任,救灾的政策,御敌的战略,都有详细安排。灾民们都能吃饱,倒塌的房屋都能修整好。紧急情报时时送来,王侯秬全都镇静地签收办理。第二年春天,双方达成和议,改年号为“乾道”,打算在学校举办奠祭先圣先师的典礼。 王侯秬对儒学教授沈瀛说:“学校原本应该这样安排!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命令他的副官蒋晖、 吕滨中拆毁原来的学校并重新修建。在这之前,当涂官署打算盖新楼房,材料已准备好, 王侯秬下令将这些材料拿来造藏书阁,开了两扇门,凡是学校应该有的东西,这里没有不置办齐备的。有客人路过感叹说:“没有比他更贤达的人了!

26、如今的当涂,还是原来的当涂啊。来这里做主持政事11的,谁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啊,而独独把这事忘记了,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没有能力顾及罢了!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然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王侯秬除去了他们的忧虑,使他们进入安乐的生活环境, 接着又大力兴办这里的学校,不役使百姓,只示意部下就轻而易举地办成了。没有比他更贤达的人了!”客人于是又感慨道:“尧、舜、禹、汤、文、武的天下,传到今天, (他们的功绩)就像天地那么重大的地位,像日月那么耀眼的光辉,像江河那么长远的流水,万世也无人匹敌。国家有时太平有时战乱,有时强大有时弱小,难道有别的原因吗?这都是人为的因素罢了!物资供给不充足,军

27、队不够强大,人才不够多,难道是真的做不成事吗? 诗经说:“国家强盛无比在于有贤人。”如果认为我的话不确切,请看看新建的 学校。四月十六日,历阳人张孝祥写。事不目见耳闻(用眼睛,亲眼;用耳朵,亲耳)形容词作名词:枹止响腾(声音)定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省略句: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磔磔(于)云霄间/ 有大石当(于)中流余固笑(之)而不信也(代李渤的作法)介词结构后置句:得双石于潭上 / 而大声发于水上判断句:所在皆是也 / 或曰此鹳鹤也 / 或曰此鹳鹤也/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四、一词多义1、鼓:微风鼓浪(鼓起)石钟山记知识点梳理噌吰如钟鼓不绝(鼓

28、声)一、古今异义:如钟鼓不绝(一种乐器。名词)2、绝: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往,到;今:适合,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舒服)3、而:扣而聆之(表承接)空中而多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余固笑而不信也(表并列)自以为得其实 (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转折)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表因果)二、通假字: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4、搏:水石相搏(击,拍;动词)森然欲搏人(抓;动词)南声函胡 (通“含糊”,重浊模糊)5、然:然是说也(然而)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石之铿然有声音( 的样子)汝识之乎?

29、(通“志”,记住)6、自: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通“叩”,敲击)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三、词类活用:7、焉:崆崆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名词用作动词:微风鼓 浪(吹动)微波入焉(兼词,“于是”即“到那里”)而此独以钟名 (命名)心不在焉(指示代词,那里,这里)枹止响腾(用鼓槌敲击)且焉置土石?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动词使动: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使 鸣响)问代词,哪里,怎么)名词作状语:余自齐安舟 行适临汝(乘船 )于是余不叹焉 / 如乐作焉(语气助词,啊,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 泊绝壁之下呀。)(在夜间)8、莫:至莫夜月明通“暮”,名词)12故

30、莫能知(不。否定性副词)9、得:得双石于潭上(发现,找到。动词)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10、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副词)始舍于其址(当初。副词)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 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

31、,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 , 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 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

32、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

33、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石钟山记学案答案及知识点梳理一、学案答案课前自主学习l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答案:蠡(枹(f )铿( kng)磔磔( zhzh)噌吰( chng hng)罅(xi )窾坎( kun kn)莫(m)镗鞳( tng t )识(zh) 无射(wy )(2)二、1.答案:(1)“函胡”通“含糊”“莫”通“暮”(3)“识”读“”,

34、通“志” (4)“扣”通“叩”(2)名词2 答案:(1)名词作动词,振动。作状语,乘着船。(5)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鸣。(6)( 5)形容词作动词,是空的,有很多。3. 答案:(1)判断句。 (2)宾语前置。 (3)宾语前置。( 4)定语后置。(5)倒装(介宾短语后置)。4. 答案: D 解析: A. 偏指“钟”;B. 偏指“钟”;C.偏指“深”。 5 答案: C13课堂 合作探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第二部分() :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第三部分():释疑2、郦元说:下临深潭,徽风鼓浪,水石相搏,声

35、如宏钟水石相搏发声说;李勃说:扣而聆之,面声函胡,北音清越, FU止响腾,余韵徐歇石头发音说 .对这两种观点,作者有以下见解:对郦元说,人常疑之;原因: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对李勃说,余尤疑之;原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本文记述了作者游历石钟山所观察到的情况,阐明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既,对前人之说,不应迷信,应当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课后拓展读练素养积淀,拓宽视野一、 1. 答案: B 解析: A.“磔磔”的“磔”读“”;C.“穴罅”的“罅”读“”;D.“铿然”的“铿”读“”。2.答案: C解析:C.官职名。(2)C(3)C(4)A (5)3.答案:(1)BD (6)

36、D4.答案: B 解析: A. 拍打 / 搏斗; C.大概 / 危险; D.振动 / 弹奏。5.答案: C 解析: C.意动用法。 A、B、D 三项均为使动用法。6.答案: C 解析: C.定语后置。 A、B、D 三项均为宾语前置。1. 答案:B 解析: B.“言”应为二、本课阅读“用文字表达、记载” 。2.答案: C 解析:承接,转折,并列,因果。3. 答案: A 解析:亲戚:古义范围广。心动:古义“内心受到震动” 。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其实:古义“他实际上” 。三、高考真题16B 解析:冲,要冲,交通要道。17 C 解析:A 都是语气词。前者表判断语气,后者表感叹语气。 B 前者表承

37、接,后者表 转折 。 C 都是修饰关。 D 助词。前者是句中停顿,后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18 B 解析:“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重要性错”,与前文“孰不知学之宜葺”相矛盾19(3 分)先是 / 郡将欲楼居 / 材既具 / 侯命取以为阁/ 辟其门而重之 / 凡学之所宜有 / 无一不备20(7 分)(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参考译文:开设学校,古已有之。在学校建文庙宇来祭祀孔子,这是后世的制度;在学校里修建书阁来收藏天子之书,这是古今普遍的做法,是臣子们谨守的职责。当涂在长江、淮河一带是个有名

38、的地方,这里有学校,可是(学校破败)没有传述解说的地方;这里有文庙,然而(文庙坍圮)没有可供祭祀之处;有天子的赠书,却只能在屋墙上挖坑来放置。甲申年秋天, 直秘阁王侯秬来当涂担任地方长官,当时这里正发生水灾,河堤水坝全被冲毁,老百姓家里没有一粒粮食吃,到了冬天,又有战事发生,当涂是兵家必争之地,朝野一片震惊。王侯秬一上任,救灾的政策,御敌的战略,都有详细安排。灾民们都能吃饱,倒塌的房屋都能修整好。紧急情报时时送来,王侯秬全都镇静地签收办理。第二年春天,双方达成和议,改年号为“乾道”,打算在学校举办奠祭先圣先师的典礼。王侯秬对儒学教授沈瀛说:“学校原本应该这样安排!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

39、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命令他的副官蒋晖、 吕滨中拆毁原来的学校并重新修建。在这之前,当涂官署打算盖新楼房,材料已准备好, 王侯秬下令将这些材料拿来造藏书阁,开了两扇门,凡是学校应该有的东西,这里没有不置办齐备的。有客人路过感叹说:“没有比他更贤达的人了!如14今的当涂,还是原来的当涂啊。来这里做主持政事的,谁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啊,而独独把这事忘记了,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没有能力顾及罢了!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然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王侯秬除去了他们的忧虑,使他们进入安乐的生活环境, 接着又大力兴办这里的学校,不役使百姓,只示意部下就轻而易举地办成了。没有比他更贤达的人了!

40、”客人于是又感慨道:“尧、舜、禹、汤、文、武的天下,传到今天, (他们的功绩)就像天地那么重大的地位,像日月那么耀眼的光辉,像江河那么长远的流水,万世也无人匹敌。国家有时太平有时战乱,有时强大有时弱小,难道有别的原因吗?这都是人为的因素罢了!物资供给不充足,军队不够强大,人才不够多,难道是真的做不成事吗? 诗经说:“国家强盛无比在于有贤人。”如果认为我的话不确切,请看看新建的 学校。四月十六日,历阳人张孝祥写。石钟山记知识点梳理一、古今异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往,到;今:适合,舒服)空中而多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自以为得其实 (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

41、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二、通假字:南声函胡 (通“含糊”,重浊模糊)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汝识之乎?(通“志”,记住)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通“叩”,敲击)三、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微风鼓浪(吹动)而此独以钟名 (命名)枹止响腾(用鼓槌敲击)动词使动: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 鸣响)名词作状语: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 泊绝壁之下(在夜间)事不目见耳闻(用眼睛,亲眼;用耳朵,亲耳)形容词作名词:枹止响腾(声音)定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省略句: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 磔磔(于)云霄间/ 有大石当(于)中流余固笑(之)而不信也(

42、代李渤的作法)介词结构后置句:得双石于潭上 / 而大声发于水上判断句:所在皆是也 / 或曰此鹳鹤也 / 或曰此鹳鹤也/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四、一词多义1、鼓:微风鼓浪(鼓起)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声)如钟鼓不绝(一种乐器。名词)2、绝: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3、而:扣而聆之(表承接)余固笑而不信也(表并列)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转折)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表因果)4、搏:水石相搏(击,拍;动词)森然欲搏人(抓;动词)5、然:然是说也(然而)石之铿然有声音( 的样子)6、自: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7、焉:

43、崆崆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微波入焉(兼词,“于是”即“到那里”)心不在焉(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且焉置土石?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于是余不叹焉 / 如乐作焉(语气助词,啊,呀。)158、莫:至莫夜月明通“暮”,名词)故莫能知(不。否定性副词)9、得:得双石于潭上(发现,找到。动词)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10、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副词)始舍于其址(当初。副词)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

44、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 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 , 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 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

45、。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