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E**** 文档编号:45705769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用典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用典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用典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用典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典练习及答案(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怎样鉴赏古诗中的 用典用典,也叫“用事” ,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 ,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常见的古代诗词用典有四个种类1. 明用。直接引用典故原事,诗人感情和所用典故思路一致。例如:曹操短歌行结尾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 归心”之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原诗用周公姬旦辅佐年幼成王一事, 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曹操用此典,表达了招贤纳士、礼遇天下人才的诚心。 再如:李白在塞下曲(其一) 中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句 子 。汉书傅介子传中提到楼兰王为匈奴所反间,多次杀害汉朝使者, 大将军霍光

2、利用楼兰王贪财的弱点, 派遣傅介子带去金帛, 在酒席间埋伏勇士取其首级。 李白这二句,便是化用这个典实,直接点出边塞将士激昂的报 国壮怀。2暗用(化用)。间接引用典故,即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 含蓄隽永,天然浑成,不饰雕琢。 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 意;知道出典则更觉意味深长。所以 暗用又叫化用。例如: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暗含“孺子 牛”典故。“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相传齐景公晚年宠爱幼子荼,荼又 名孺子。孺子撒娇,要老父装牛让他牵着玩。景公应允,口衔绳,手着地,不停地学牛叫。齐景公年岁已老,一不小心,栽倒在地上,磕掉门牙一颗。 于是“孺子

3、牛”的故事便广泛流传。鲁迅用典充分表达了他甘做人民大众的牛,抒写了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的忠诚和热爱。 再如: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隋宫,也是暗 ( )用典故的名句。这两句诗讽刺隋炀帝荒淫奢侈、腐朽糜烂的帝王生活。隋炀 帝曾叫人搜集大量萤火虫,在夜间游山时放出,使满山都是萤光。他为到江都(今扬州)行乐,又下令开凿运河,并在河边遍栽杨柳。 李商隐借用这两 个故事,说明豪华生活都会烟消云散,只能在身后留下凄凉的景象,寓讽于景,手法巧妙。 前人论及诗中用典时强调以“不隔”为佳。暗用(化用)典 故,便是一种高明的手法。3侧用。是指从典故侧面意义取用典实,即故意避开典实的正面与反面意义,

4、而另外选取典实的某一个侧面,借事起兴,旁敲侧击,显现作者自 己的用意。能起到切中肯綮、言简意赅 之效。例如:宋梅尧臣田家诗是这样写的: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诗歌借用曹植七步诗之典: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写七步诗 ,诉说的是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相煎太急之悲苦。梅尧臣借以描写农夫生计之艰难。 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里评述说: “农民虽然有豆萁可烧,却没有豆子可煮,锅里空空的,连煮豆燃萁都不可能了。 ”农夫生计之艰难可想而知。4反用。即对原来典故反其意用之,即典故义与自己的用意相反或相对。通过暗示、 对比、 衬托等手法将典故具有

5、的含义加以引申,言此而意彼。例如: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中有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之句,诗句表面是说自己垂泪,实际也是用典。春秋时,齐景公登牛山,北 望国都临淄而流泪,叹息道: “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杜牧难得欢愉, 和朋 友登山,抒发感慨,认为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落泪,感慨人生无常,古往 今来尽皆如此,谁能幸免呢! 这样写已经和齐景公登牛山而流泪的感情迥然 不同了。但诗人仍没有跳出惆怅、 哀怨、郁闷的樊篱, 以人生无常聊以自慰,语似旷达,实则抑郁感伤。 再如:宋人朱熹却反用得更为彻底。他的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以对人生的乐观精神,来否定人生无常的伤感情绪。词中写道: “无尽

6、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朱熹 认为,人生若能尽其意义,就是生得其所,应将有限的人生与无限的宇宙融为一体,让人生充满乐趣。这份乐观,和“齐景公登牛山”的典故立意完全 相反,和杜牧相比,也是言近而意迥。【归纳】 好的诗词用典有以下原则:首先, 采用熟悉、 具有借鉴意义的典故,而不用冷僻的典故;其次,灵活、贴切、生动是用典的最高目标;第三,典 随意出,不为用典而用典。用典的作用: 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 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 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近体诗有字数限制,诗句应力求经济)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

7、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句)【答题步骤与提示】首先找出用典的地方 其次对诗中用典的地方进行具体分析第三是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诗人用典的作用高考诗歌鉴赏的选题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想答题规范、切中要害, 思路必须围绕以下几点展开:1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必须了解典故原意内容,因为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2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必须明确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侧用还是反用,是正引还是化引等。明确这些,答题才有方向。不至于下笔千 言,离题万里。3体会诗人用典的用典意图。诗人对往事的重提,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也就是说,诗人用典是针对现实而来的,目

8、的是借典抒怀。只同现实相结合,才能体味到诗人的情感所在。4答题时既要概括原来典故的内含意义,更重要的是揭示出诗人在这里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这样答案才能完全而准确。【例】风雨 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注】宝剑篇:初唐将领郭震,向武则天呈宝剑篇“何言中路遭弃捐, :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深得武则天赏识, 终于实现报国之志。新丰酒:唐代马周游长安,宿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酒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要酒悠然独酌。后唐太宗召对,授临察御史。【题干表述】请对本诗中用典的手法进行鉴赏分析。【答题

9、示例】 本诗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 首联诗人通过引用唐代名将郭震向武则天呈宝剑篇并最终深得武则天赏识,实现报国之志的典故,表现 诗人对自己落拓不得志的遭遇的悲慨。 诗歌尾联用唐代马周游长安、宿新丰酒店时,遭到店主冷淡,但最终被唐太宗授予监察御史的故事,来对比自己的不得志。由于用典,诗歌显得含蓄委婉,与全诗以“风雨”来比喻诗人所 处的环境的风格相吻合。【练习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填空完成后面的题目。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 横槊曹公。紫盖黄旗, 多应借得, 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这首元曲以设问开头,以 为背景,人物的英雄业绩。 分层次地

10、叙述了 其中“酾酒临江,横槊曹公”说的是 ; “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是指 ; “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的诗句说明 的功绩。二、阅读杜甫诗春日忆李白及其相关材料,按要求做题。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早年出入于梁朝宫廷,善作宫体诗,风格华艳。出使西魏,被强留北方,因有很高文学修养,得到优待,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虽居高位,却内心矛盾,作品中表现出浓厚的乡关之思和羁宦北国的悲愤感情。用语清新,风格也变得苍劲沉郁,与前期显著不同。鲍照,字明远,东海人。出身贫寒,曾做过临海王萧子顼

11、的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其诗善七言歌行,情感充沛,形象鲜明,语言劲健,风格俊逸。试说明春日忆李白诗中使用的典故,并指出其作用。三、阅读元稹离思 (其四)诗和相关材料,按要求做题。离 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注】孟子 尽心篇: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 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 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 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试分析该诗第一、二句的用典及其意义。四、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和相关材料,按要求做题。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

12、流。 飞来峰上千寻塔,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闻说鸡鸣见日升。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飞来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只缘身在最高峰。【注】陆贾,汉代人,有新语传世,其慎微篇曰: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1这两首诗用典的句子分别是哪一句?使用了什么典故?2这两首诗在使用典故上有何异同?【练习题答案】一、赤壁之战三国 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孙权赤壁一战 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杜甫“名成八阵图” 诸葛亮)二、“清新庾开府”用庾信的典故,“俊逸鲍参军”用鲍照的典故,不是说庾开府诗风如何清新,鲍参军诗风如何俊逸, 而是说李白的诗

13、就像庾开府的诗一样清新,像鲍参军的诗一样俊逸。因为全诗主旨是“忆李白”,首联也 是高度赞扬李白卓尔不群的诗才, 颔联紧承首联,借庾信和鲍照来赞美李白 的诗才。三、第一句由孟子 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变化而来。 沧海无比深广, 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 第二句化用了宋玉 高唐赋序 巫山云的典故, 巫山(云) 传为神女所化, “茂如松榯, 美若娇姬”, 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沧海”“巫山(云)”均为世间至大至美的意象,用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云)”,对别处的 水和山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隐喻诗人和妻子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 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可比拟的,因而除爱妻以外,再也没有可使自己动心的女子了,表达了对亡妻的忠贞与怀念之情。四、 1. 李白诗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王安石诗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都使用了陆贾新语中慎微篇“故 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的典故。 2. 陆贾是用“浮云蔽日”比喻奸臣小人在皇帝面前说贤臣的坏话。李白用的意思与陆贾一样,是正用,而王安石说,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在了最高的地方。显然与陆贾相反,是反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