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步骤文字教案95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5697587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鉴赏的步骤文字教案95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诗歌鉴赏的步骤文字教案95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诗歌鉴赏的步骤文字教案95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的步骤文字教案9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的步骤文字教案95(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诗歌鉴赏的步骤一、知人论世1、作者(思想倾向、写作风格)我们知道“言为心声”、“诗言志”,作家的思想往往通过作品流露出来。例如孟浩然积极用世、希望出仕的思想通过(临洞庭湖赠张承相 表露出来。作家的思想和经历往往又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李白本想积极用世,却又鄙弃世俗、蔑视权贵,在政治仕途受挫后抑郁不平而又感到茫然,有时又因之流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了解了他的这些思想和经历后,我们才能准确地解读他的 行路难 、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等作品的思想内涵。又如李清照的作品南渡前后判若两样的风格与思想,就和她在这前后的经历和遭遇直接有关。 一般地说,诗人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如李白的飘逸,杜

2、甫的深沉,李贺的险怪,苏辛的豪放,姜柳的婉约。我们分析有关作家的作品时,一定要考虑其主体风格。当然同一作家也有多样的风格。例如豪放派作家苏轼也有如诉如泣的 江城子 十年生死 ,也有借咏杨花来抒发幽怨缠绵的离情别绪这样低回婉约的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又如南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诗人陆游,他也有 钗头凤 红酥手 和 沈园 这样儿女情长的传世名作( 钗头凤 红酥手 被改编成电影 风流千古 风行一时)。我之所以举以上这些例子,就是想说明我们在分析某位作家的作品风格时,不要胶柱鼓瑟。 2、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诗歌作为典范的文学作品,她是要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如果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则是直接

3、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如果是浪漫主义的作品,则是间接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各个不同的时代,其诗歌一般具有各自侧重的题材和思想内容。例如南朝的言情诗、北朝的尚武诗、盛唐的边塞诗、中唐白居易等人揭露社会黑暗的诗、晚唐的悯农诗、南宋的爱国诗,等等。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阅读古诗时,如果没有弄清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就很难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所表达的主题。不过我们在欣赏古诗时也不能从定义出发,还要根据具体作品对其艺术形象、思想内容和主题作具体分析,千万不能按图索骥,乱贴标签。 当然也有部分诗歌,我们在欣赏时不一定要联系时代背景,如大部分寄情山水田园的诗歌,大部分表达送别与思念之情的诗歌,以及反映闲适生活的诗歌(如宋代

4、赵师秀的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无须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就能发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二、读懂诗题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题则是诗歌的眼睛。从这“眼睛”中,我们或可以、摸索到诗歌的大概目的,或可体会到诗歌的思想感觉,或可抓住描写的事物,或可明白在什么情境下写的诗等,而这些内容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基础,以细致分析诗歌垫定了基础。 古诗词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是诗词的核心,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往往可以初步感知诗词大意,帮助我们准确迅速地理解诗歌。如王勃江亭夜月送别,据题就可知时间

5、、地点和诗的类别。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据题还可知人物心情和全诗的情感基调。1、从题目可以推导出诗歌大概的目的。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看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是写给张丞相的,写给张丞相干什么呢?原来是求得功名。书生“上”书丞相,目的可能是求得重用、提出治国之策略、表达不想出山的想法等,这些猜想内容,都是由“上”而得,然而继续诗,与“欲济无舟楫”联系,就知道“上张丞相”的目的了想求得重用,希望丞相引荐。2、从题目可以品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例3、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题中的“喜”字揭示了全诗的思想感情。诗歌正文没有“喜”字,但是却处处见“喜”: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3、从题目知描写对象例4、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

7、桃千树花。“听邻家吹笙”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听笙的感受的。这样对“疑有碧桃千树花”的内容意思就能有准确的理解:以花为意象描写听音乐的感觉。笙的声音如千树天上的桃花,是何等繁缛绚丽。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4、诗题中常见字词的理解诗题中的一些字,也有引导我们理解诗意的作用。即事:就眼前有所触发的景物写诗,又称即兴。有这两个字的诗多是借景抒情。这样有利于学生判断写作手法。例如,韩翃的寒食日即事:“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通过寒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受宠权贵的讽刺之情。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带有“咏”字的诗,从内容上分为“咏物”“

8、咏史”“咏怀”等类别。例如,李贺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和诗或词。这类诗多是酬和之作。例如,苏轼的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这种写清景的闲适小诗,能给人清幽高洁的美感。歌、行、吟,诗歌的名称。这类诗在理解时不要错将其作为动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琵琶行梁甫吟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等。三、了解类别1、按题材、内容分15类田园诗、山水景物诗、咏怀诗、咏诗怀古诗、咏物诗、边塞诗、羁旅思乡诗、送别诗、怀人诗、爱情诗

9、、悼亡诗、闺怨诗、感事诗、讽喻诗、哲理诗2、按情感类别分 大类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四、细读注解1、背景2、作者3、难懂词语 借助题目、作者、注释以及诗作背景。诗歌鉴赏的高考出题一般不作注释,并且尽量淡化背景。一旦加有注释,注释中所透露的信息就相对重要了,一般是交代诗作背景、写作时间,有时甚至隐含诗作主题。对这样的注释考生要保持敏感。出题如无注释,考生也应牢记鉴赏诗词要因人论诗,因时论诗。读诗时必须联系诗人本身、创作背景以及创作风格等,如鉴赏陆游的诗作就应调动其是一生抱负壮志

10、难酬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诗人的知识储备,由此也许就能找到破解诗词大意甚或主旨的钥匙 五、推敲词句,读懂大意 古诗词鉴赏题解答较难,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考生没能读懂诗意,不知诗句何云,当然也就无从品味情志和赏析技巧了。读懂一首诗的大意首先必须要想读懂作品,还要把作品中有关的用词特点、句式特点、用典、修辞手法等弄明白 : 1、调整词序、语序。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把具有特殊词序、句序的古诗句调整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白话诗句。有人说古诗词只不过是短而又短的特殊的文言文而已,这话说得极恰当。古代诗歌由于在音律、平仄、对偶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更多的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使得诗句常常以不规范的特殊的词序、语

11、序出现,或前置或后置,以产生一种错位的美。阅读的时候就应该做适当的相应调整,否则往往会误解诗意。如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就应据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因果大致调整成:在淮南一个秋天的雨夜,“我”于高斋闻雁来,引发了“我”故园远在何处的伤痛及悠哉的归思。作了这一番的调整后相信学生都能较好地理解诗意。 例如柳宗元的 江雪 中的“独钓寒江雪”,就不能从字面理解为“钓”的是“雪”,而是在大雪纷飞、寒气逼人的江上,独自一人垂钓。2、补出省略的内容。古代诗歌由于篇幅的限制以及诗歌本身凝炼性和跳跃性的特点而存在大量的省略现象,这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以及作者生平、诗作背景等

12、,借助联想、想象,填补出省略的内容,从而获得较确切的理解。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应根据语境读出该诗前后写了两个场景:去年的艳遇和今年美人的离去。需要合理地想象出去年踏春遇艳时以及今年重访不遇人去楼空时的情景和人物心情。 3、掌握常用典故的意义。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时很多时候要从诗歌所用典故的意义入手。例如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寻得桃花好避秦,桃花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张

13、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三首诗中都隐含了“世外桃源”的典故。诗人借用这一典故,显然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隐隐不满和对桃花源式的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4、明辨诗句的修辞意义。古代诗歌在抒写对象、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时候,往往不直接表述,而是借助于比喻、象征、借代、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因此考生在读诗时要能理解运用了这些修辞方法的词语的修辞意。如毛泽东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用“彩练”比喻彩虹;张养浩词句“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江河”,用“飞镜”比喻中秋圆月。 六、理请作品的层次结构 诗歌也和散文一样,有其创作章法,讲究

14、层次结构。古诗的层次结构,主是从诗歌的景(境)与情、事与情、事与志、景(境)与人、时间与空间等角度来考虑。 1 景与情的关系: 抒情是诗歌的主要功能。诗人一般要通过写景来创设“情”的根基,否则这个“情”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来看孟浩然的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前两句紧扣一”湖”字写景,为后面的“欲济”和“羡鱼”作铺垫。“欲济”即想渡过湖到达对岸,蕴含有想出仕之意;“羡鱼”即蕴含有羡慕功名之意。这首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面所写之景是后面所抒之情的基础。没有前面的景,就

15、无法抒发后面的情。再看元代马致远的 天净沙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共有五句,前四句都是写景,末尾一句是抒情。当然,前四句写景的文字里面也隐含有末尾一句所抒发的情。 2 事与情的关系: 有些诗歌是先叙事,再从所叙之事中引出“情”来。例如李白的 赠汪伦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里前两句写自己“欲行”时友人汪伦送别之“事”,后两句抒发汪伦与自己的深厚情谊。后面的“情”是从前面的“事”引出的。再看李白的 子夜吴歌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16、征。这首旧题乐府诗前两句是叙事:在长安的月夜中,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为远在边关的征人赶制寒衣而做准备,后四句抒发了家人对征夫的无比思念。而前面的“月”和“捣衣”则已暗寓了后四句的“情”。 3 事与志的关系: 古人写诗,往往前一部分叙事(可以看做是广义的“境”),后一部分言志。例如宋末刘克庄的词 玉楼春 戏林推 :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这首词先写南宋行将灭亡之际,在京城临安,朝臣们文恬武嬉,醉生梦死,整日饮酒,赌博狎妓,漠视国事;后面表达作者关注国家时势的志向,劝诫有血性的男儿眼泪不要

17、为妓女而流。这里是先叙事,后言志。再看苏轼的 江城子 密州出猎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上片写出猎的盛况,有声有色,使人如历其境;下片言志,表明自己尽管已“鬓微霜”,也要保卫西北边疆,为国效命。天狼星,旧说主外族的侵掠之举,“射天狼”即反击外族(契丹、西夏)的侵掠。 4 景与人的关系: 这里的“景”可以看作是广义的“境”。古人写诗填词,往往先写景,后面再接着写景中人物的活动。例如南宋辛稼轩的 青玉案 元夕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18、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上片极写元宵的繁华景象,下片写作者所追慕的却是一位幽独的美人。梁启超认为这首词的旨意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中原沦陷后,达官贵人仍然醉生梦死,不图恢复,没有几个人能理解辛弃疾的救国抱负,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追寻救国之策。这首词以象征的手法抒发情怀。上片写景是虚实结合(元宵繁华为“实”,达官贵人贪图享受为“虚”),下片写人也是虚实结合(灯火阑珊处之美人为“实”,自我爱国的美好情怀为“虚”)。 如北宋范仲淹的 渔家傲 塞下秋来 : 塞下秋来风景

19、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或说“境”),下片写人。上片大笔勾勒了边塞苍凉的自然、军事环境,下片叙写了戍边将士戎马生活的艰苦,抒发了功业未立的感慨和思家难归的无限乡愁。 5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古诗在写景和叙事时如果涉及到时间和空间位置时,我们鉴赏就要把握其时空关系。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的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的前四句: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隅,梅柳度江春。 这里以“偏惊物候新”代指时光又过了一年,第三、四句是说云霞升于天涯海角、春光布满大江南北。

20、这四句诗从时空两个方面写了诗人与陆丞和诗时的处境。 春江花月夜 的前两节: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光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些诗句的前十句从空间的角度写了“春江花月夜”的景象,后六句以设问的方式把思绪从空间一下转入到古往今来的时间上。诗人通过时空结合,把读者引入到“面对无穷的宇宙,慨叹有限的人生”这一艺术境界之中。此外,古诗在结构上还有因果关系,如隋代薛道衡的 人日思归 :“入春

21、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里前两句是“因”,后两句是“果”。古诗在结构上还有对比关系,如苏轼在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把自己与年轻有为、“雄姿英发”、“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周郎两相进行对比,抒发了自己年过半百却功业无成的无限感慨。 七、抓住意象,感悟情志 (找出意象(景、物、人、事)-勾勒画面-体会意境 “诗言志”,诗人写诗的最终目的是抒发自我的情志。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来体现诗的情志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绝大多数诗的意象靠景物(如果不考虑社会、人事等类意象,几乎可以说景物就是意象,意象就是景物)来展现,所以诗离不开景物描写。 自然

22、,要体味一首诗的深邃的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进而把握全诗的主旨,首先就要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分析诗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共同特点,是凄凉幽暗的还是清新亮丽的;如果是咏物的,咏的什么物,这物件有什么特点,是华贵高雅的,还是粗糙浅陋的;如果是叙事的,叙了什么事,有哪些情节,这事是谁做的,人物有什么语言行为等等。再进一步揣摩这些景、物、人事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这样由表及里地透过现象探求其本质,由此及彼地展开想象和联想,就能达到鉴赏的目的。 其次要熟悉一些特殊意象的象征义。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

23、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深广度、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如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落花”等意象表达;感情基调喜源于:自然美、人情美、理想美和人生得意时意境:清新明朗、宁静淡雅、雄伟壮丽表达:愉悦、热爱,淡泊、洒脱,积极乐观悲源于:不得志、留不住、社会黑暗意境:凄凉哀伤、萧瑟荒凉、残败枯寂表达:愁、怨、恨,惋惜、留恋、失落、惆怅、孤寂、幽愤八、抓住诗眼,定理解之基调诗句鉴赏之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只要抓住了诗眼,鉴赏诗歌时就能提纲掣领,准确理解诗义了。所谓“诗眼”往往是指

24、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诗眼,是我们解开诗歌内容的钥匙。有了诗眼,下面的解读步骤必须统一于诗眼之下,不能脱离诗眼的范围。 由于诗眼是指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中精练传神的词语,所以你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 例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深”是诗眼。这个“深”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要善于抓住“诗眼”(或主旨句),通过诗眼提纲挈领的作用直透诗意的内核。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就是

25、指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最能表现诗人情感、最能概括全诗意蕴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诗句。如杜甫春夜喜雨标题中的“喜”字。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中一个“愁”字就把诗人此时孑然一身,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时所产的羁游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等等的千愁万绪统统包蕴其中了。只要抓住了这些诗的“诗眼”、主旨句、关键句,等于抓住了它们的精髓、命脉,其他所做的铺垫、渲染一类的内容都迎刃而解了。 那么,如何找到诗眼呢?清代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眼有全集之眼,有一篇之眼,有数句之眼,有一句之眼;有以数句为眼者,有以一句为眼

26、者,有以一二字为眼者。”这类词往往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或动作的词,它可以在诗句中,也可以就在诗题中。这样的字眼有利于我们准确捕捉诗意。1、一篇之眼一篇之诗眼,是指能概括全诗的字词。寻找一篇之眼,往往从可以找那些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入手,如“愁”“思”“凉”等字。落日怅望 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此诗的诗眼,在于“怅”,围绕这个“怅”,作者写了两个“惆怅”内容:一是客中久滞、思乡情切,二是年华渐老、感时伤逝。2、数句之眼数句之眼,就是指那在一字能统领数句的诗眼。要寻找数句之眼,关键要分清诗歌内容的层次,每个层次的总起句就是

27、数句之眼。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其中“看”“怅”“忆”“记”四字,便各领数句。3、一句之眼一句之眼其实属于炼字的范围,它往往能很好的表现中心,或准确或生动。例如: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后阕第一二两句:“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卷”字是炼字。用“卷”字来形容红旗迎风飘扬,就显示了红旗是革命战斗力量的象征。对于一句之眼,

28、寻找的方法往往从能准确生动地表现主题的字眼入手。一般有规律可循:古人有所谓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的说法,如“孤灯然(燃)客梦,寒件捣乡愁”(岑参),“危峰入鸟道,深谷写(一作“富”)猿声”(郑世翼),“万里山川分晓梦,四邻歌管送春愁”(许浑),“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章孝标)。因而主张五言诗要在第三字上着力,七言诗要在第五字上着力。九、弄清主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评论 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思乡怀人、生活杂感、长亭送别在读懂作品字面内容和理清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就要再往下分析作品文字隐含的意义、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这个基础上再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准确的评价。

29、文学鉴赏是一种高雅的文学再创作活动,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原作者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今人的角度)去揣摩作者的创作心理和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真实的而不是歪曲的思想情感,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和主题思想。我们现在以唐朝李益的 喜见外弟又言别 为例来进行分析。这首诗的全文是: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这首诗的首联仅用 10 个字,就表达出四层意思: 发生了十年战乱, 兄弟俩分手已十年, 他们小时候常在一起, 十年分手后重逢,都已长大成人了。颔联 10 个字是说久经离乱后的亲友,于旅途中邂逅,初时彼此不相识,直到互通

30、姓名后,双方才依稀记起儿时的旧容,不禁悲喜交加。这两句道出了人世的沧桑,为后两联写经宵夜谈、为了生计明朝又要分手巴陵张本。我们仔细分析这首诗,不难看出,它有明暗两线平行发展而又相互交织:明线是写作者与外弟(即表弟)的友情,暗线是诅咒战乱。这两条线索既平行发展,又用“别来沧海事”一句把两线交织在一起。这首诗叙事抒情不事雕饰,而是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反映了深刻的主题。 十、鉴赏手法(一)、抒情方式:1、直接 2、间接 借景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即景抒情移情于景 借物 托物言志 借典 (二)、修辞手法:1、常见的:比喻、拟人、对比、对偶;2、其它的:夸张、反问、设问、通感、双关、互文、

31、反复、叠词;(三)、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正、侧面、白描、细描、细节)借景抒情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水乡魂牵梦绕般的深情。 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同样是枫叶,在送别人崔莺莺的眼中,被理解为由离人的血泪染成的;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它又胜过充满生机的火红的二月花。这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移情于景即将诗人的感情转移到所描写的景物上,如“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晚唐张泌边上),“暮烟”,“秋草”是没有感情的,所谓“愁”“恨”是诗人感情转移到所写的景物上。 借物

32、抒情(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四)、表现手法:1、常见的:衬托(映衬、正衬、反衬)、渲染、烘托、用典、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2、其它的:白描、象征、铺垫、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自喻)、卒章显志;1、渲染。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比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家家雨”、“处处蛙”就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突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 2、烘托。烘托就是“烘云托月

33、”,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诗人写了“帆、鸟、海、树”,正面烘托出暮雨的细密和诗人浓浓的离愁别恨。米芾的望海楼:“云间铁瓮近青天,飘渺飞楼白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春天,这样就烘托出望海楼的高。 反衬可使形象更鲜明、效果更强烈。尤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所青睐。如李煜望江南:“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把满腔真情诉之于词,以

34、梦写现实,以梦的美好反衬现实的残酷,二者是“天上人间”的差别。 3、动静。主要有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等手法。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反衬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4、虚实。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虚实相间,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以银河比

35、喻庐山瀑布,为虚写。 (五)、 语言风格:1、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自然;2、平淡: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不加修饰,平易近人;3、绚丽:用华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思想;4、明快:用语一语破的,斩钉截铁;5、含蓄:曲折倾诉,引而不发,欲说还休,意在言外;6、简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诗。平淡又叫质朴。特点是选用贴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平淡,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诗。绚丽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明快特点是评议直接、明朗、爽快、泼辣,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诗。含蓄特点是意在言

36、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诗,李清照后期的词。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的语言就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六)、角度1、听、触、嗅、视2、远近、高下、内外3、色彩搭配(七)、炼字:1、动词:艺术效果:传神,拟人化,富有动感;2、修饰语-形容词:艺术效果: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3、特殊词:1)、叠词:艺术效果:音韵优美,韵律感强,起强调作用;2)、拟声、拟态词:艺术效果: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给人身临其境之感;3)、表颜色的词:艺术效果:颜色表现心情,增强

37、色彩感、画面感,对比鲜明,营造情境,渲染氛围;鉴赏程序示例 :根据以上知识的介绍,我们试着来分析鉴赏杜甫的 月夜 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先看题目,“月夜”的含义是什么呢?是有月亮的夜晚。“月”有什么特殊含义呢?原来古人往往以“月”来寄托对故乡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方面的作品我们已经见了很多,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还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还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忆秦娥 );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

38、,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婵娟”,月亮的代称)等。在夜深人静时望着天穹的一轮明月,作客他乡的游子往往会引起缕缕思念、乡愁与情思。这样,“月夜”这个标题就已经给我们指出了解读这首诗的“门径”。首句的“鄜州”是诗人的家乡,这可从第二句的“闺中”得知。“闺”,古代女子的住房,这里是借代的说法,代指家中的妻子。为什么家乡的月亮只有妻子一人“独看”?孩子们或许不懂事,早已入眠,而诗人不在家中,所以只有妻子一人“独看”明月。妻一人独看月亮做什么?是在思念羁留外地的的丈夫。第三句中“怜”是什么意思?“怜”是“爱”的意思,我们在读 孔雀东南飞 时读到一句“可怜体无比”,知

39、道了“怜”的这个含义。那么“遥怜”的主语是什么呢?(这可是一个关键的地方),不可能是妻,因为妻就在孩子们身边,那就只能是诗人自己了。这样第三句就可以理解为“我在远方的异地他乡爱怜着家中的孩子”。第四句中的“未解忆”是什么意思呢?“解”可当“理解”来讲,“忆”即回忆。那么“未解忆”的主语是什么呢?只能是承前的“小儿女”;“未解忆”的宾语是不是“长安”这座京城呢?显然不是。“鄜州”和“长安”是两个不同的地方,联系上文,再看下文,既然鄜州是家乡,那么我们就可以推知长安是诗人自己所处的地方(实际上杜甫这时已被安史叛军所俘,被软禁在长安),“解”、“忆”的宾语只能是作者本人,这个“长安”我们就可以断定是

40、借代的手法,以地代人。第四句就可以理解为“可是孩子们对困在长安的父亲并不理解,也不懂得怀念自己的父亲”。这也就照应了第二句的“闺中只独看”。再看第五句,“雾”是夜晚的一种自然现象,这就照应了题目中的“夜”。“雾”怎么是“香”的呢?如果我们弄不懂,就暂且放着,再看后面的“云鬓”。“云鬓”是古代女子所梳的一种发式,这就暗示了是诗人的妻子。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香雾”,原来古代女子都要在脸上搽香气四溢的脂粉,以至脂粉的香气和夜晚的雾气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香雾”。这当然有夸张的手法在起作用。第六句中,“清辉”指月光,“玉臂”是古人对女子手臂的爱称,意为白玉般的手臂。第五、六句合起来看,可以理解为:

41、妻子在月夜之中,她搽的脂粉染香了清雾,头上云鬓都被露水沾湿了;在深秋之夜的月光下,妻的手臂也冻凉了。第七句中“虚幌”是指薄薄的帘子,弄懂了这个词,第七句的理解就不难了,写的是“哪一天能靠在窗前”。第八句的“双照”指照着两个人。可以推知是月亮能同时照着诗人自己和妻子。把七、八两句综合起来看,写的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团聚在一起,让月亮的清辉照在我俩泪痕已干的脸上呢?” 上面是字面分析,下面我们再从三个方面作深层次的分析。 第一,这首诗是写诗人想念妻子还是写妻子想念丈夫呢?从前六句来看,我们可以弄清楚,这是诗人的想象,即想象家中的妻儿对远在长安的作者各自不同的态度;既然前六句都是作者的想象,那么五、

42、六句也就只能是作者的设想。七、八两句是作者的意愿。这么一分析,我们就明白了这首诗的实质是表达诗人羁留长安时对远在家乡的妻儿的一种无限深切的眷念之情。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的手法。 第二,这首诗除了讲“闺中只独看”外,还有哪些地方设想妻子对作者的深切思念?在语言上是如何为这种情感服务的?最重要的地方在颈联,“香雾”、“玉臂”体现了作者对妻子的爱恋与深情,而一个“湿”字和一个“寒”字起了什么作用呢?原来是暗写了诗人的想象中,妻子为了思念丈夫,独自在寒夜的月光下站了很久了,即思念了很久了,才以至打湿了她的头发,冻凉了她的手臂。这里与其说是写妻子对丈

43、夫的思念,还不如说是间接地写诗人对妻子的眷念。 第三,我们知道艺术形象是要通过描写这种表达方法来完成的。那么这首诗的艺术形象有什么特点呢?作品又是如何来刻画这一形象的呢?我们通过前面程序的分析,就可以明确为:作品通过心理刻画,十分自然而逼真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之所以这种感情丰富而又复杂,是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妻子的深深的爱恋与思念,又隐隐流露出对和平安宁静谧生活的无限向往。 1. 审清题目,读懂大意诗词的题目往往就是诗词的核心,透过题目,往往能初步感知诗词大意。如2002年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这个题目交代了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即春天的一个夜晚,李白在洛阳城

44、里听到了笛声。听到了笛声又怎么样?我们来看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的大意是:不知从谁家传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荡在整个洛阳城的上空。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是“折柳”曲,不由得产生了思念故乡之情。审清题目还有层意思,即审清鉴赏提示,弄清它,有助于我们把握鉴赏方向。如春夜洛城闻笛的提示是:“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要求鉴赏的是艺术形象和表达技巧,这艺术形象就是“折柳”和听“折柳”曲的诗人;表达技巧是触景生情。审清题目还包括注意“注释”,它可使我们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

45、感情。2.、提取景物,揣摩情思古诗词有许多种类,如写景的、咏物的、叙事的等等,诗人的思想感情正是靠诗中的景物人事这些载体来表现的。鉴赏诗词,首先在初读后就要明确其类型,然后进一步明确如果是写景的,那么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是凄凉幽暗的还是清新亮丽的;如果是咏物的,咏的什么物,这物件有什么特点,是华贵高雅的还是粗俗破旧的;如果是叙事的,叙了什么事,这事是谁做的,与作者有何关系等等。再进一步揣摩这些景物人事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这样由表及里地透过现象探求其本质,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达到了鉴赏目的。如2004年的新甘宁青高考题,五代欧阳炯的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

46、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词,全词三句话。第一句写景,写的是傍晚在落日霞光照映下的金陵城的美景,长江两岸草木延伸,江水滚滚永不停留。写眼前实景,景中有情。第二句叙事,叙写六朝繁华景象,已悄悄随江水流逝。第三句既是写景,也是议论抒情。当今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作乐之地姑苏台依旧,月光依旧,只是物是人非,繁华已逝。联系全诗,作者触景生情,从“水无情”,“空有”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那就是通过对晚日映照下的长江两岸美景和月光照耀下的古苏台遗址的对比描写,否定了古代帝王荒淫奢侈的生活,并讽喻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47、。 3、 品味语言,赏析技巧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中的任何情感、任何内容,均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而诗词语言具有精炼、含蓄、跳跃性的特点。如果把一篇小说比作一碗米饭,那么一首诗词就是一块压缩饼干,鉴赏诗词,就是要把这块压缩饼干泡开,泡大。鉴赏诗词语言,就要品味那些极富表现力的动词、饱含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具有特殊含义的名词、副词等等,既要理解其字面意义,更要理解其语境意义、意境意义。在品味语言中,也能品出诗词的表达技巧。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动词“怨”就很精炼,它既表现了杨柳曲中的怨恨之情,也表现了吹笛人即征夫的怨恨之心,而且用了拟人手法,使羌笛人格化,达到了物我统一的境界。又如

4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形容词“悲”、“独”就饱含着杜甫长年飘泊沦落他乡,年老多病孤独悲苦的复杂感情。赏析表达技巧,除了从品味语言入手外,还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在抒情上,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中,还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事)、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等。二是在描写上,是动静结合、二者互衬还是描摹、勾勒和白描等,还有描写顺序。三是在表现手法上,是否用了渲染、烘托、比兴、象征、用典、讽喻、想象等。四是在修辞手法上,是否用了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借代、双关、互文等等。4.紧扣提示,规范表述高考中的古诗词鉴赏题,一般都有鉴赏提示,这就给我们确定了鉴赏范围。我们赏析时要紧扣提示,问啥

49、答啥,要点不能漏掉,6分的题,要点一般有三个,它不外乎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中的三个。怎样才能紧扣提示呢?方法是:一边读诗一边揣摸,这时总能从脑子里冒出几个思想火花来,即有关鉴赏的词语,赶快把这几个词语写在草纸上,再进一步揣摸品味,使这几个思想火花放大再放大,即把这几个词扩展成句子,进而扩展成几句话,然后将扩展成的话和鉴赏提示对照,觉得满意了就用文字规范表述出来。所谓规范表述,就是学说“行话”,灵活运用文学鉴赏术语,准确表达出鉴赏所得。一般表述的文字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写了什么,如写了什么景,咏了什么物,怀了什么古,言了什么事等。二是怎样写的,如怎么抒情的,怎么描写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用了什么修辞等。三是为什么要写,如抒发了感情,反映了现实,表现了情趣,寄托了情怀,表达了追求,流露出倾向,发出了感慨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