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地理调研测试试卷

上传人:dream****gning 文档编号:45687151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年级地理调研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年级地理调研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年级地理调研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地理调研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地理调研测试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

2、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地 理 试 卷 本试卷分第卷 (选择题) 和第II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 8 页。考试时间 100 分钟。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5分,共36分)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

3、预测图,完成12题。1图中信息反映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与我国人口增长惯性有关 B2010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C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D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B云南、贵

4、州、湖南、江西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4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四川人较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四川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自然资源短缺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D生态移民较多 下图为某地区土壤含盐量与蒸发、降水差值变化图,完成57题。5对图中P点水盐运动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蒸了量大于降水量,土壤返盐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淋盐 C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土壤淋盐D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土壤返盐 6针对土壤盐碱化造成低产田,治理方式有 A立体农业布局,以防护林为主的土地利用 B修建台田一鱼塘,立体开发,综合治理 C修建梯田,以果林为主的土地利用 D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 7限制黄淮海平原

5、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旱涝灾害、风沙危害、低温冷害B旱涝灾害、风沙危害、土壤盐碱化C旱涝灾害、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旱涝灾害、低温冷害表1为亚洲某地干湿年份出现的概率及农作物收益(元亩)的统计,读表完成89题。8依表可知该地区经营者首选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大豆 D燕麦9.该地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哪国 A印度尼西亚 B中国 C蒙古 D以色列右图为某企业空间扩展的过程,图中1-8为扩展的顺序,其扩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完成1012题。 10.在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A人口少、规模小的市场 B距离近的市场 C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D距离远的市场11.在阶段,企业的这种扩展

6、特点是由于A实力较弱,近距离扩展便于联系 B当时交通运输不便,只能这样扩展C文化差异较小,便于产品的销售D人口较少的地区市场准入门槛较低12.在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进入A距离最远的市场 B交通最便利的市场C文化差异最大的市场 D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读“某城市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图”,回答1314题。13该城市所处的气候区最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14图中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文化区 D工业区读右图,完成1516题。 15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A. 气候湿润 B. 地形起伏C. 河流流向 D. 矿产分布

7、16丁城建港的区位条件有A. 纬度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 B. 位于河流入海口,长年不淤C. 避风,利于船只停泊 D. 水陆联运便利,腹地较广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1718题。17右图中最能反映我闰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18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缓减人口对土地的压

8、力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地下水位上升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蒸发量增加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0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生活用水量增加 植被覆盖率增加降水下渗量减少 城市热岛效应 读某区域图,完成2122题。 21在图示区域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河流 B湖泊C交通线 D山脉2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读我国甲、乙两区域图,完成2324题。 2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

9、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24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 农业科技发达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 读某发达国家从业人口构成表,完成2526题。 25关于19882008年该国就业人口岗位的描述及预测,正确的是 A白领(脑力劳动者)增多,蓝领(体力劳动者为主)减少 B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下降,说明该国第一产业发达 C服务业从业人口增加,说明该国第二产业不发达 D生产、手工艺及维修从业人口减少,说明该国第三产业不发达26上表说明该国经

10、济的增长主要依靠 A工业的蓬勃兴起 B知识和技术的发展 C第三产业的持续走强 D农业和采矿业强势发展图12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13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图12 图1327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28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土地增加 29对大城市

11、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确的是A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 B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C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居住区 D区内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集中 图14为了拉动内需,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江苏省加快了南北铁路通道建设。国家沿海铁路江苏段(图中A线)和省内重点工程新沂镇江铁路南段(图中B线),即将开工建设。据此完成3031题。 30修建A、B铁路线的主要意义在于 A加快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B缓解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 C使苏北与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 D完善江苏铁路网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1A、B铁路线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苏南、苏北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苏北承

12、接苏南的产业转移 B极大的拓展了长江沿岸港口的经济腹地 C使之成为苏北、苏南客货运输的首选运输方式 D为苏南地区提供能源、原材料 32下列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产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变废为宝C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广泛普及使用私家车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浪费第卷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1: 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

13、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材料4:现代人口迁移理论认为,随着现代化发展,人口迁移可分为三种类型: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城市间人口迁移。(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 型,我国人口将先后迎来 、 、 等三大高峰。(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 “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3)材料4中曲线分别代表 人口迁移

14、、 人口迁移和 人口迁移,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 人口迁移。34.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 。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35读2007年江苏省外资实际投资部门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2007年江苏外资实际投资的特点 。 (2)近年来,盐城的大丰与上海农工商集团缔结战略伙伴关系,上海纺织工业园项目也落户大丰。简

15、要分析上海纺织工业园项目落户大丰市的原因 。 (3)简述上海产业大规模向苏北转移对上海及苏北发展的有利影响 。36图1为某区域示意图,图2反映图1中的P地河谷剖面,图3反映图1对应的湖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0分)湖泊海洋32abSP地河谷剖面图湖泊蓄水的最大和最小范围河流 城市0 100kmW E P QA图1图2图3(1)图1的河流流向是 ;P地附近的地质构造是 。 (2)若在Q处建大坝,对P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图3a、b中的 。分析该地区夏季日光旅游发达的自然原因 。 (4)简要评价A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6、 37工业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之一。近代美国和我国的东北部均形成了传统的工业地域。读美国东半部工业分布图和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简述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 ,并指出主导区位因素 。 (2)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 。 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A D DA A B BC B B A D A D C D C C D C CB (二)双项选择题 AB BC BC AC CD CD AD AD 二、综合题 33.

17、(10分)(1)现代(“低-低-低”)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4分)(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2分)(3)城市间城乡间开拓式城乡间(4分)34.(10分)(1)水运便利取水方便(2分) (2)集中式或团块状(多边形)P(2分)(3)甲(1分)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2分)(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3分)35(10分)(1)投资领域广泛;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各1分,共2分)(2)纺织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大丰劳动力资源丰富;近棉花原料产区;政策优惠;交通条件得

18、到较大改善(各1分,共4分)(3)推进苏北工业化进程;有利于上海和苏北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苏北城市化进程;缓解苏北劳动力就业的压力(4分)36(10分)(1)由北向南流 (1分) 断层地堑(1分)(2)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小。(2分)(3)a(1分) 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2分)(4)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水分不足,旱情严重;冬季温和多雨,太阳辐射弱,不利于谷物生长,园艺业及灌溉农业发达。(3分)37.(20分)(1)工业起步较早,技术力量雄厚(2分);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2分);周围地区的农业基础好(2分);水陆交通便利(2分)。主导区位因素是近煤炭、铁矿产地(2分)。(2)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2分);生产结构单一(2分);环境污染严重(2分);不能适应市场变化(2分);新技术的冲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