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三峡教案和说课稿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45663539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7.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9、三峡教案和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9、三峡教案和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9、三峡教案和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9、三峡教案和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三峡教案和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9三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三峡美景。2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也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三峡之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三峡,领略一下1500多年前雄壮绝美的三峡风光吧!(一)感受美景 (豪情壮美 雅趣秀美 悲凉凄美)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再读课文,感受三峡之美(齐读),用“三峡的_美,你看那_”的句式说一说三峡美在哪里。【交流点拨】三峡的山美

2、,你看那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二)品析美景突破难点1阅读课文,作者描写三峡的美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山和水)2在描写三峡的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交流点拨】“两岸连山不见曦月。”关键词:连、无阙、重、叠、隐、蔽。特点:山高岭连,遮天蔽日。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字词。【交流点拨】顺序:季节顺序:夏、春冬、秋;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夏: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险春冬:素、绿、清、影、清荣峻茂特点

3、: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趣秋:寒、肃、凄、哀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悲指导学生注意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三)精读课文探究写法1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交流点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自三峡七百里中隐天蔽日。”正面写山多,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渲染了山峰的险峻,江面狭窄,苍天一线。“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可见其凶险。“有时朝发白帝不以疾也。”侧面表现夏水迅疾。“每至晴初霜旦哀转久绝。”正面描写猿啼凄凉怪异,回声不绝,悲哀婉转,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忧伤的渔歌作结

4、暗示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侧面表现三峡之秋的萧瑟凄凉。动静结合。静景:山动景:水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2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

5、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交流点拨】因为“峡”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水,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后写秋天,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干,顺势而下,入情入理。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3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交流点拨】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总结课文拓展延伸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上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壮阔的三峡工程,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世

6、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如何变化,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交流点拨】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对应,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附:板书设计】三峡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夏夏水襄陵,乘奔御风水春冬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雄奇秀美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

7、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三峡说课稿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三峡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是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一次集中学习文言诗文,要在七年级分散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共同特点,抓住写景抒情这条主线,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一方面,各课学习有一些共通的任务,教学也大致遵循相似的流程;另一方面,所选文章风格特点各有不同,又需要据此调整教学重点,使得重点突出,各有侧重。此外,集中学习文言诗文,便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利于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单元目标是: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大意。2、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文描绘的情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美,把握

8、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3、让学生在优秀诗文的诵读中,获得美感享受,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4、 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三峡是一篇清丽的山水小品,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从编者的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点考虑:、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在品味文章诗情画意的基础上,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七年级基础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积累文言词语,为今后学习文言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先写三峡总体形势,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优美风景。布局

9、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3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

10、要求,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是: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据此本课拟以诵读、讨论、探究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试读、齐读、自由读、评读、品读,通过朗诵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 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故此拟采用讨论法教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

11、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在本课教学中,强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以学生诵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三、教学辅助手段:用ppt演示三峡风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四、 教学过程:1、 导课学生谈自己对三峡的印象或想象,其目的是为了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2、整体感知旨在让学生通过听读、试读、评读、齐读整体感知课文,体悟文章的情感。着重体现新课标“在教学中尤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3、 研读课文这是本课的重点教学环节,旨在突破重难点,从而有

12、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此环节,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训练。具体有以下步骤:第一步,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中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步骤采用师生互动方式实施,以求更深入理解课文。第二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这是基于新课标“重点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的要求设计,采用小组合作实施。第三步,理解成诵。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重在积累,特别是在理解基础上积累,当堂成诵,既巩固了积累,又体现了理解的要求。五、课堂评价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体现这一要求:1、 突出语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侧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评价,侧重对文章情感体验的评价。2、 评价方式的多样灵活。评价是双向多维的行为,所以评价中要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3、评价中应尊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