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古诗文阅读专题二第4节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632379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古诗文阅读专题二第4节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古诗文阅读专题二第4节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古诗文阅读专题二第4节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古诗文阅读专题二第4节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古诗文阅读专题二第4节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第4节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一、考纲解读(一)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 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要求考生在对诗歌意象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对其深层内涵实行准确的提示,合理的分析评价;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地实行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往往依附于诗歌所写的景物与人事,所以我们在分析时,不但要注意诗歌所写的景物特征和人事性质,把握情由景出,情由事生等普遍性规律,还要注意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等手法的使用情况;同时我们要具备鉴赏诗歌的综合理解分析水

2、平,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和意境。(二)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作者,都以诗歌作为载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和态度。但方式有别,手法各异:或直白张扬,或含蓄隐晦,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这些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各异的风格和不同的流派。所以,由“鉴赏”和“评价”构成的语文阅读较高水平层级,对一般同学来说肯定有一定的难度的。它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和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必须在准确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上,这样才能概括出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来;再者,也要求我们准确甄别前人对古诗词的鉴赏评价,能结合诗歌作品说出自己的合情合理的看法来。经典演练提能考点对练 (概括内容主旨!)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3、。姑苏台诗 刘禹锡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筑用金力,摧因石鼠窠。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简述这首诗的写作思路。答:_解析:首联写荒台面临太湖;颔联写它由繁华转向衰败;颈联感叹筑台艰难,而台却毁于鼠穴;尾联将古今融为一体,当年的“雕辇路”如今已成樵夫上山的路。“绮罗”“雕辇”等语暗示昔日的豪华,“金力”指筑台时千辛万苦,“石鼠窠”揭示由盛转衰的因由。抓住这些词句实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示例:从眼前的荒台联想到其昔日的繁华,今昔对比;然后分析筑台之难,毁台之因;最后再今昔对比,回到眼前景象上来。体现了作者的古今之思,寄托了兴衰之叹。2.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4、冬夜闲居王人鉴忽忽寒光早,闲居水上村。 病疏当世事,贫负故人恩。 黄叶深樵径,荒烟淡荜门。 凭谁论出处,裋褐信乾坤。注:出处: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指出仕做官或居家隐居。裋褐(sh h):粗陋的衣服。诗的中间两联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答:_答案:因身体多病很少过问当今世上之事,因家境贫穷有负故人的恩情。枯黄的树叶铺满了砍柴的小径,淡淡的荒烟笼罩着简陋的柴门。诗的中间两联紧承首联,具体写了寒冬早至,自己闲居水上村的情形,也为尾联点明主旨作了铺垫。3.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推窗袁枚注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注:袁枚:(17161797年)

5、,字子才,号简斋,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十三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与山水为邻,以林鸟做伴,过起了悠闲自在的生活。诗人喜爱大自然,而风雨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诗人为什么称之为“恶”?答: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水平。诗人喜爱大自然,所以选择了隐居生活。自然界的朝晴夕阴,风雨多变,使得敏感的诗人时忧时喜,诗的前两句即体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一个“恶”字,形象地表现出他因风雨而无法亲近自然山水的懊恼心情,反衬出他对大自然山水的无比热爱。答案:“连宵风雨”本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诗人却因其防碍了自己与自然山水的亲近,只能待在室内,连门窗都不能轻易打开,所以称之为“恶”。诗人此时内心的郁闷

6、之情也正反衬出他对大自然山水的无比热爱。考点对练(分析思想感情!)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齐天乐王月山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秋光苒苒。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清兴难磨,几回有句到诗卷。长安故人别后,料征鸿声里,画阑凭遍。横竹吹商,疏砧点月,好梦又随云远。闲愁似线。甚系损柔肠,不堪裁剪。听著鸣蛩,一声声是怨。注:金井:设有雕栏之井,借指庭院。商:古时五音之一,音调悲伤。疏砧:时断时续的捣衣声。“秋光苒苒。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写出了秋天什么景色?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回答这两问

7、,重点是要对上片的内容有所了解。上片以写秋景为主,先写一场秋雨过后,经霜打的树叶从空中飘落而下。接着写水边莲花已花残香消,生长兰草的岸边浮动着清冷的秋气,秋凉阵阵,使人收起朝夕相伴的团扇。面对肃杀的秋气,多情的词人不禁顿生孤寂、哀伤、怨恨之情。答案:示例:(1)写出了秋气肃杀、万物渐渐凋零、天地萧瑟的景色。(2)表达了词人为秋之无情而顿生的孤寂、哀伤、怨恨之情。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中吕】红绣鞋雪 【元】徐再思白鹭交飞溪脚,玉龙横卧山腰,满乾坤无处不琼瑶。因风吹柳絮,和月点梅梢,想孤山鹤睡了。这首小令体现出雪后景象怎样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

8、诗歌意象的内在意蕴的分析能力。考生要抓住描述形、神的关键词,形包括状、色等,神就要深入到事物的内在气质,这些与作者的心境联系在一起。如洁白和远离世俗的心态相关联,宁静和恬淡的心境相符合。答案:特点:外表洁白、壮观、宁静;内质安详、含蓄、蕴藉。作者心境:恬淡从容,远离世俗,向往隐逸宁静的生活。6.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水仙子田家 贯云石 绿阴茅屋两三间,院后溪流门外山,山桃野杏开无限。怕春光虚过眼,得浮生半日清闲。邀邻翁为伴,使家僮过盏,直吃的老瓦盆干。注:贯云石:元代散曲作家,做过翰林侍读学士,后辞官隐居杭州,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虚过眼:白白地从眼前浮过

9、。“怕春光虚过眼,得浮生半日清闲”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这两句是在前三句写景基础上的抒怀,解题时要联系“怕”“虚过眼”“得”等词语,并结合注释来感悟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这两句写出作者对春光的珍惜,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偶得半日清闲也要尽享其乐,流露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情感。 考点对练(评价观点态度!)7.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注,两处沉吟各自知。注:红莲夜:元宵灯节,红莲

10、指灯节的花灯。(1)“当初不合种相思”句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答:_(2)“人间别久不成悲”和“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诗句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字面意思。其次要结合诗句中的重要意象和整首诗的主旨来把握诗句的深刻意蕴。“种”字将无形的相思形象化,“不合”表面上是悔种前缘,实为更有力地表现这种相思的深挚和它带给词人的痛苦。(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此题要求回答诗句之间的关系,让考生感受诗歌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人间别久不成悲”带有一定的激愤的意味,写恋人

11、久别的结果,“谁教”两句写恋人长久分离的状况。考生可以借助对诗句之间因果关系的把握,来正确理解词人真正要传达的内涵,即既表现情人之间的思念之苦,更表现他们对彼此的情感之真挚。答案:(1)此句是反其意而说,将抽象的相思形象化,表达了词人难以承受的离别苦情,从而含蓄地表现了情人之间感情的深挚。(2)“人间别久不成悲”和“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是前果后因的关系。是说两人彼此之间虽然都有对对方的深切思念,但是却不能在一起享受人生的欢乐,时日一长,彼此便似乎已经体会不到对方内心的悲苦了。词人如此曲折地表达了二人情感的深厚,韵味悠长。8.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_答案: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