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效课时作业2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5631848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效课时作业2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效课时作业2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效课时作业2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2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效课时作业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效课时作业2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资料为共享资料 来自网络 如有相似概不负责2020届高三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高效课时作业 22一、选择题1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同时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向右移动的是()A2AB(g) A2(g)B2(g)H0BA2(g)3B2(g) 2AB3(g)H0D2A(g)B(g) 3C(g)D(s)H0解析:A项,加压平衡不移动,升温平衡向右移动,故正确;B项,加压平衡向右移动,升温平衡向左移动,最后结果不确定;C项,加压平衡向左移动,升温平衡向右移动,结果也不确定;D项,加压平衡不移动,升温平衡向左移动,故不正确。答案:A2(2020年杭州质检)对于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来说,反应后体系的(

2、)A混乱度减少,而能量增加B混乱度增大,而能量降低C混乱度减少,能量降低D混乱度增大,能量增加解析:本题考查反应的自发性问题。根据熵判据和焓判据,熵增加或焓降低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如果一个反应熵减小焓增加则一定不能自发进行,故A正确。B、C、D都是可能自发的,可用GHTS0是自发的来判断。答案:A3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K值增大B升高温度,K值增大CK越大,说明该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转化率越高D该反应的Kcm(A)cn(B)/cp(C)cq(D)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平衡常数的应用

3、。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即只与温度有关,所以A项不正确;升高温度,K值不一定增大,如果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但该反应没有告诉正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确定K变化情况,即B项不正确;平衡常数的意义就是衡量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C项正确,符合题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cp(C)cq(D)/cm(A)cn(B),即D不正确。答案:C4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反应体系的压强C正、逆反应的速率 D反应物的转化率解析:因不知具体反应,不明确反应的特点,也没有指明反应所处

4、的具体条件,所以只有根据反应物的转化率是否变化来判断。答案:D5(2020年衡水模拟)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0。第2 min时只改变一个条件,反应情况如下表:时间c(CO)/molL1c(H2)/molL1c(CH3OH)/molL1起始130第2 min0.82.60.2第4 min0.41.80.6第6 min0.41.8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4 min至第6 min该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第2 min时,如果只改变某一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C第2 min时,如果只改变某一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D第6

5、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得,第4 min后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对;该反应在24 min内的反应速率大于02 min内的反应速率,即第2 min时反应速率增大,因此改变的条件不可能为降低温度,可能为使用催化剂,B错、C对;6 min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对。答案:B6(2020年苏北四市联考)如图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H0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根据此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t1时减小了SO2的浓度,增加了SO3的浓度Bt1时降低了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

6、1时减小了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t1时增加了SO2和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由于t2时刻,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后的反应速率大于原平衡时的反应速率,则可判断t1时正反应速率减小,而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项正确。答案:A7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A(g)B(g) 2C(g)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均能使反应()()中A的转化率增大的是()缩小容器容积升高温度增加A的浓度A仅 BC D都不能解析:缩小容器容积使这两个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升高温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使A的转化率都减小。答案:A8某温度下,在容积固

7、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Q(g)。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比为c(A)c(B)c(Q)112。保持温度不变,以112的体积比再充入A、B、Q,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v(正)减小,v(逆)增大B达到新的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A、B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C达到新的平衡时,c(A)c(B)c(Q)仍为112D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体系压强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解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增大相同的倍数,所以此题相当于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右移,所以A、B、C均错误。答案:D9(2020年聊城模拟)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 mol X

8、进行如下反应: 3X(g) 2Z(g)W(s)H0达到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向平衡混合物中加入少量W,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平衡后再加入1 mol X,上述反应的H增大C温度不变,再加入2 mol X,重新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大于原平衡D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不能证明此反应已达平衡状态解析:固体物质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A错;反应热H与反应物的量无关,只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B错;温度不变,再加入2 mol X,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C对;密度与体系中气体总质量和反应容器的容积有关,当此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说明气体总质量一定,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错。答案:

9、C10把1 mol CO2和3 mol H2通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H49.0 kJmol1测得CO2和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 min时,v正v逆B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25 molL1min1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5.3 mol2L2D若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75%解析: CO2(g)3H2(g) CH3OH(g)H2O(g) 起始:1.00 mol/L 3.00 mol/L10 min时:0.25 mol/L0.75 mol/L0.75 m

10、ol/L0.75 mol/L变化量:0.75 mol/L2.25 mol/L 0.75 mol/L 0.75 mol/L则有:010 min内,v(H2)0.225 mol/(Lmin)K5.3 mol2L2,则B、C对;3 min时,未达平衡,v正v逆,A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D错。答案:BC二、非选择题11(2020年高考全国理综节选)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 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 mo

11、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 min内,vA_,vB_。(2)化学方程式中,x_、y_、p_、q_。(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转化率为_。(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1.5a mol,则该反应的H_0(填“”“”或“”)。解析:(1)vAmol/(Lmin)vBmol/(Lmin)同样可得vDmol/(Lmin)vCvAmol/(Lmin)(2)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xypqvAvBvCvD2316。(3)当D为2a mol时,B减小了a mol,因此B的转化率为:100%100%。(4)其他条件不变只升高温度,

12、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由题意知原平衡时D为2a mol,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D为1.5a mol,可见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答案:(1)mol/(Lmin)mol/(Lmin)(2)2316(3)100%(4)12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T时发生反应:mA(g)nB(g) pD(g)qE(s)H0(m、n、p、q为最简比例的整数)反应过程如图所示:(1)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用D表示该反应速率为_。(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保留至两位小数)。(3)下列措施能增大B的转化率的是_。A再加入2 mol A和1 mol BB保持体积不变通入1

13、mol BC移出部分物质DD再加入2 mol A、1 mol B和0.6 mol D(4)在T时,相同容器中,若开始时加入0.2 mol A、0.8 mol B、0.9 mol D、0.5 mol E反应,达到平衡后,A的浓度_0.2 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解析:(1)平衡时生成了0.6 mol D,则v(D)0.6 mol/(2 L3 min)0.1 mol/(Lmin)。(2)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为:2A(g)B(g)3D(g)E(s),平衡后的浓度分别为:c(A)0.2 mol/L,c(B)0.4 mol/L,c(D)0.3 mol/L,E为固

14、体,不考虑浓度,则平衡常数为:c3(D)/c2(A)c(B)1.69。(3)若再加入0.8 mol A和1 mol B时,平衡不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在此基础上再通入1.2 mol A,则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A选项正确;通入B物质,尽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B的转化率减小,B选项错误;移出部分物质D,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C选项正确;若0.6 mol D转化后,相当于再加入2.4 mol A和1.2 mol B,根据A选项的考虑方法可知D选项正确。(4)将题中加入量向左边倒,知相当于加入0.8 mol A,1.1 mol B和0.2 mol E(固体,不影响平衡)。与起始相

15、比增加0.1 mol B,平衡右移A的浓度减小。答案:(1)0.1 mol/(Lmin)(2)1.69(3)ACD(4)小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若加入0.8 mol A、1.0 mol B,平衡浓度则与图中A浓度相同,题中投入量相当于加入0.8 mol A、1.0 mol B后再加入0.1 mol B,平衡正向移动1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V L密闭容器里加入n mol A、2n mol B,发生反应:A(g)2B(g) 2C(g)H0,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A的转化率为x。(1)K和x的关系满足K_。在保证A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_(填字母)。A向正反应方向

16、移动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不移动(2)若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可见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是什么条件:t2时_;t8时_;t2时平衡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若t4时降压,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解析:(1)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c2(C)/c(A)c2(B),增大容器体积时,c(B)和c(C)等比例减小,由于A的浓度不变,此时c2(C)/c(A)c2(B)的值仍然等于K,所以平衡不移动。(2)由于纵坐标只表示v逆,为了便于求解,在解题时可把v正补上,t2时平衡逆向移动,采用的条件可以是升温或增大C的浓度;t8时平衡不移动,采用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答案:(1)C(2)升温或增大C的浓度使用催化剂逆反应图象如图所示:14现有可逆反应:A(g)2B(g) C(g)D(g)H”“(4)A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