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上21课桃花源记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5630291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八上21课桃花源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八上21课桃花源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八上21课桃花源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八上21课桃花源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八上21课桃花源记(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蕲春县詹大悲中学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桃花源记课型:新授课 主备:詹书敏 使用者: 时间:学习目标清单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恰当处理长句的停顿节奏。2.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妻子、阡陌、交通、鲜美.”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3.学会自己利用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文句意思,读懂课文。4.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5.诵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6.通过学习“世外桃源”的故事,感受生活的美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1、 课前预习导学【知识链接】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

2、(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

3、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1.阅读下面材料,回想一下,我

4、们今天还有哪些“世外桃源”? 在一部浪漫传奇里,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几乎寄托了中国人所有的梦想,无都市之喧嚣,无尘世之烦扰。传奇只留在纸上。但在中国桂林,沿桂花之路往阳朔,会有一个比桃花源更美、更真实的地方世外桃源。烟雨,满山遍野的绿草、山花、溶洞、木楼,向往着一个民族高尚品质的风雨桥,和漂流在翠竹之隙的歌谣所有的欢乐和所有的艰辛都在这里,找到归宿。充满母性的世外桃源是桂林许多年前离家而去的女孩,如今回来,已长成如诗如画的少女这是一个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有山、有洞、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有赏心悦目的民俗风情有扯不断的情丝 陶渊明所指的世外桃源又说是今天陕西省商洛市商山;也有说是庐

5、山康王谷;还有说是湖南桃源洞(据统计,被疑为桃花源原形的地方多达十余处) 2.朗读课文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同学们要重视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朗读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情感,力争朗朗上口。朗读本文时,要先完成下面的任务。【温馨提示】 便 家 人云(1) 给加点字注音。豁然开朗( ) 俨然( )阡陌( )( ) 垂髫( )咸来问讯( )率( )郡下( )诣太守( )刘子骥( )邑( )人(2) 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 疏通文意 疏通文言句子的意思是进一步理解文言文思想内容的前提。有的同学习惯于先看

6、教辅资料中现成的译文,其实,这不利于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正确的做法是自读自译,就是边读原文,边用自己的话讲述原文的意思;遇到疑难语句,可对照课下注释和查找工具书来解决;一时还解决不了,暂时放下,等到译读完全文后,再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1)芳草鲜美( ) (2)渔人甚异之( ) (3) 仿佛若有光 ( ) (4)豁然开朗( ) (5)并怡然自乐 ( ) (6)土地平旷( ) (7)悉如外人( ) (8)鸡犬相闻 ( ) (9)阡陌交通 ( ) (10)屋舍俨然 ( ) (11) 延至其家( ) (12) 便扶向路( ) (13)人语云( ) (14

7、) 诣太守( ) (15) 欣然规往( )【学法指导】文言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重要文言实词,逐字逐句翻译,连缀成文,通顺即可。【2】翻译下列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4. 理解内容(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 第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第3段中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惊异的一句是 ,显示桃花源与世隔

8、绝久远的一句是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渔人都讲了些什么?为什么桃花源人听了会叹惋?(4)陶渊明生活在一战乱频繁、社会黑暗的时代,他为什么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二、课堂研讨展示(1) 预习反馈1. 小组内选一名学生独读,其他人听,并且就字音、节奏、感情等方面进行点评。然后全班齐声朗读课文。2. 以小组为单位,验对预习答案,做错的同学要向做对的同学请教,做对的同学要认真讲解。(2) 合作研讨1.探究桃源世界的奇特之处:(1)想像桃源之“美”。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

9、家描绘一番。示例:这里的土地美,你看,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 【学法指导】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抓住对桃花源中每个人的具体描写语句。(2)理解桃源之“乐”。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学法指导】联系作者写作背景是准确而深入理解作品主题的一把钥匙。(3) 评读桃源之“奇”。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交流。2.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在他那个时代能够实现吗?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陶渊

10、明这样的理想?(3) 活动展示各小组要认真总结以上环节的学习成果,先在小组内做好准备,确立好自己的立场,然后在班上进行辩论,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论辩得最精彩。活动:陶渊明“归隐是非论”对于陶渊明归隐田园,在如今时代,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认为他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也有的认为他是在逃避现实。你是否赞成上面两种论调,理由是什么?或者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3、 课内训练巩固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不足为外人道也一一为具言所闻 B 闻之,欣然规往渔人甚异之C 寻向所志寻病终 D 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渔人甚异之( ) 具答之( ) 复前行,欲穷其林( ) 欣然规往(

11、 ) 诣太守 ( ) 未果,寻病终(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_ 今义:_ 绝境 古义:_ 今义:_(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古义:_ 今义:_(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古义:_ 今义:_(4)芳草鲜美 鲜美 古义:_ 今义:_(5)缘溪行 缘 古义:_ 今义:_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古义:_ 今义:_ (7)无问津者 津 古义:_ 今义:_4.翻译句子(1)初极狭,才通人。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

12、的句子是_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 ; 写桃花林的美景的句子:_ ; 写初见桃花源的总体感受:_ ; 写桃花源人的社会风尚的句子:_ 。4、 课后反思质疑1. 小组为单位,向老师同学提出本文不理解的地方,做进一步的探究。2. 学(教)后记:五、课外拓展延伸 阅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体会作者的情怀,摘抄其中的名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13、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1)来兮:助词无义。 (2)惆怅:失意的样子。 (3)实

14、:确实。 (4)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5)以:拿(以前路问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的。 (6)熹微:微亮,天未大亮。 (7)引:拿来。(8)以:为了。 (9)涉:走。(10)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11)息交:断绝交游。(12)情话:知心话。(13)有事:指耕种之事。(14)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15)聊:姑且 (16)景:日光 (17)归进:到死【赏析】本诗抒写了陶渊明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