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9课元曲三首学案Word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5507071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9课元曲三首学案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9课元曲三首学案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9课元曲三首学案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9课元曲三首学案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9课元曲三首学案Word(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元曲三首 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元曲的最基本知识,初步体会元曲的特点;体会曲中描写的对象,了解元曲的语言特色,领悟作者的感情。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元曲的语言特色;领悟作者的感情 蟾宫曲.叹世一、导入:元曲常识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小令一般只有一支曲子,而套曲则由多支同一宫调的曲子组成。散曲中的套曲有两个特点,一是必须由同一宫调的几支曲子连贯而成,如本篇就是由同属般涉调的8支曲子组成。8支曲子分属于哨遍、耍孩儿、煞、尾4个曲牌。二是无论有多少支曲子,都必须是一韵到底。本篇也是如此。从语言风格上看,曲的语言以通俗为本色,一般的说法是诗庄、词媚、曲俗。明人王骥德在曲律中说:诗之

2、限于律与绝也,即不尽于意,欲为一字之益不可得也。词之限于调也,即不尽于韵,欲为一语之益,不可得也。若曲,则调可累用,字可衬增。诗与词,不得以谐语方言入,而曲则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而无不可也。曲之所以要求通俗,原因是须奏之场上,不论士人闺妇,以及村童野老无不通晓。这是从总的方面说的,至于不同的作者又有不同的风格,庄、媚、俗也不可一概而论。宫调名,哨遍为曲牌名,高祖还乡为套曲的题目。宫调,是乐调调式的统称。乐音有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声。以宫声为主的乐调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六声为主的调式称为调,统称宫调。曲牌,曲调的名称,有一定的调子和唱法。按曲调填的曲词,字数、句法、用

3、韵和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每一个曲牌部分属一定的宫调。如叨叨令属正宫,醉花阴属黄钟宫,墙头花属般涉调;也有分属几个宫调的,如哨遍属般涉调,又可入中吕宫。题目是作者根据所写的内容或创作曲词的目的动机自己加的。有的曲词有题目,有的没有题目。二、简介作者马致远四、老师结合典故讲解课文,正义;明白本曲大量用典的旨意及创作上的技巧叹世本是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但本曲却无一字言及当世,而是通过咏史来达到叹世的目的,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本是历史上极为壮丽的一页,却被说成是瞬息幻无的南柯一梦;韩信虽屡建奇功却不能因世而立身,蒯通劝韩信之言亦近似疯话。看来功业无用,世道无常,人生如梦,其牢骚之态跃然纸上,这种借古吟今的

4、曲笔,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四本曲语言特色元曲语言的一大特点是语言通俗易懂,本曲体现了这一点。【南吕】四块玉.别情二、基本解读这首小令可分为两个层次,两层的写法完全不同,前三句为第一层,写离别相思之苦,用直抒胸臆的方法,第二层是以景托情,言尽而意不尽。本曲语言浅近如话,通俗浅白,自然朴实,但又婉曲柔媚,读来韵味悠长。【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一、简介作者二、结合以下问题自读课文1这组套曲写的是汉高祖还乡,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这个事件的?这样表现有什么长处?分析:作者既没有把汉高祖作为一个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英雄来歌颂,也没有从一国之主荣归故里的角度纯客观地描述那种热烈壮观的场景

5、,而是通过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农民的眼睛,勾勒了天子返乡的一幅幅画面。作者构思尤为巧妙的是,他所塑造的这个农民不仅熟悉刘邦的底细,并且在刘邦没有发迹以前,和刘邦还有过一些瓜葛。这样通过他的嘴,对汉高祖嘻笑怒骂,揭露了最高统治者五色锦袍下所藏着的丑恶东西,就显得合情合理了。由于使用了大量符合农民身份的语言,使整组套曲生动活泼,笔锋所至,妙趣横生。2皇帝外出的车驾是非常威武壮观的,可我们在读描写这种场面的曲子时,却感觉到异常滑稽可笑,这是为什么?分析:作者通过旁观者的眼睛,层次井然地描写了皇帝出巡那种威严盛大的场面。你看当瞎五留引着一帮不务正业的家伙,胡乱地吹笛擂鼓奏起乐来,宣告皇帝车驾到达时。先来

6、的是一彪仪仗队,引头的是彩旗队,许多面旗帜迎风舒展,有月旗、日旗、飞虎旗、凤凰旗,还有蟋龙戏珠旗,各种图案,五颜六色,真让人目不暇接。紧接着是一队兵器,有叉,有斧,有金瓜锤,光彩耀眼,威势逼人。再下来的是引道的鹅毛宫扇。最后是皇帝乘坐的车子到了,驾车的一色都是壮马,车上用黄色丝绸做成圆盖,车前八个大官导驾,车后跟着一群捧着皇帝用物的内侍,还随着一群嫔妃宫女,真是好大的气派。然而,这个旁观者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也许他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村子,根本没看到过这些人物和东西,他是用自己掌握的那点知识来观察和理解这一切的,所以就像通过哈哈镜观察世界一样,一切都走了形。那些有着吉祥意义的皇室旗帜,在他看来只

7、是白环套住个兔子,红圈打住个乌鸦;凤凰,他以为不过是只在跳舞的鸡;飞虎,他看了还觉得可笑;狗干吗要插上翅膀;而那象征帝皇的龙,他觉得和蛇也没啥区别。那些光闪锃亮的武器,有些他是从来没看见过,只能拿自己所熟知的事物去猜想,于是金瓜锤成了甜瓜苦瓜,朝天蹬成了倒放的马鞍,显得那么不伦不类。东西怪,人也怪,穿了些稀奇古怪的衣服,一个个板起面孔,没有一点表情,就像是庙里的菩萨装模作样。经他这么一理解,这支威风凛凛的皇家仪仗队,就变成了耍把戏的队伍了。使人读来,感到忍俊不禁。但是掩卷深思,又感到合乎情理。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扭歪了的形象,表现了人民对封建统治者嘲讽和鞭挞。3套曲写的是高祖还乡,为什么主角不很快

8、出场,而要用一大半的篇幅去写支差迎驾,銮舆仪仗之类的面?是否有点走题?分析:这是一种反复铺陈欲抑故扬的手法,目的是为了造成戏剧性的效果。车驾来到以前,全村男女老少,不管是穷人还是富户,都忙得不可开交。虽然这个农民还搞不清车驾和銮舆是怎么回事,但看这忙乱的劲,猜想一定是个了不得的人要来了。接下去连着用三支曲子写仪仗车队,虽然描写的是威武盛大的场面,但作者着意是写那个至此还未出场的人物,这样豪华威严的气派,来的肯定是个非凡的人物。然而当读者按这个思路去推想时,却突然来了个大转折。第五支曲子,主角上场了,但这时作者还未点出他的身份。一方面是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场景来看,这样写也合情合

9、理。皇帝驾到,百姓都得下跪恭迎,来不及仔细辨认,所以最初给人的印象只是外形:一个大汉,(这是农民的口语,但是很真实,一年四季从事农耕的老百姓判断一个人,第一眼是看他长得壮实不壮实。)而且架子极大,觑得人如无物。待到跪拜之后,抬起头来仔细瞧,觑多时认得,这才认出那大汉是谁。可是到这时作者还不点破究竟是谁,只用一句包含着许多问号的话险气破我胸脯收尾。这句词好像奇峰突起,带起了无穷悬念,激起读者急切要求了解其中原委的欲望。三、整体把握课文1、人物形象。这套曲子塑造了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这在元散曲中还是不多见的。这些人物为什么会具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呢?分析: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用的是近乎漫画化的笔法,粗

10、粗勾勒几笔,就显示出了这个人物的主要特征,虽然近乎夸张,但又是真实的,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最成功的当然数我,作者对他的外形完全没有作任何描绘,但读了这套散曲,几乎就有一个真实的人在眼前活动。第一首曲子从他对支应苦差的抱怨,和对富户的嘲讽,就可以判定他的身份是普通农民。以后的三支曲子可以看出他的见闻实在有限,没见过世面,一辈子是在村里劳动。同时他的性格是风趣开朗的。再往下几支曲子,则又可以判断他和刘邦的关系,估摸出他的年岁来。同时又可以看出他那种直率认真,不怕天、不怕地,敢说敢为的性格。这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典型,通过他的嘴,作者说出了广大百姓想说又不好说的话。其次是刘三。作者几乎只用一支曲子,

11、抓住了他的几个细节,就画出一个好酒闲散无赖的画像。除此之外,如王乡老、赵忙郎等,虽然只用了一两句话,也活脱脱画出了那种得意洋洋,又要强装惶恐恭敬,装模作样的小丑式的脸谱。2、构思特点:构思新奇、嬉笑怒骂。分析:构思新奇是这篇套曲的最大长处,也是该曲传诵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新奇处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选取了一个新奇的视角。这一视角给作者的描写和叙述带来许多方便,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和讽刺效果。假如由作者直接叙述,那么飞虎旗怎么能说成狗生双翅呢?而改为由乡民这一观察认识角度叙述就可以了。作者以乡民的无知为手段,将皇帝的仪仗、銮驾、导驾官等被认为是神圣威严的东西及大人物变成了滑稽

12、可笑的嘲讽对象。二是作者大胆想象,采用童话式的处理方法,将乡民见皇帝时,当众揭皇帝的老底,数说皇帝的种种丑事,并逼皇帝还债这种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写在曲中,借助童话式的夸张性和荒诞性扫尽皇帝的威风,把他的劣迹一一抖搂出来。使读者明白,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汉高祖刘邦原本不过是个村夫酒徒和流氓无赖。以上两个方面是该曲构思的新奇独特之处。3、语言特色:通俗易懂、趣味横生分析:语言的主要特色有两点,一是通俗性。通俗性是元曲的本色特征。凌蒙初在谭曲杂剳中说:自成一家言谓之本鱼,使上而御前,下而愚民,取其一听而无不了然快意。这里强调的是通俗,要求人人都听得懂。该曲这一特点是很鲜明的。全曲俗语、口语

13、用得很多。二是趣味性。语言的趣味性表现在用语很形象、描摹生动风趣。如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常言俗字,扭作曲子,点铁成金,信是妙手。本篇曲用常言俗字达到了点铁成金的水平,增添了曲子的民间性、通俗性,给读者以诙谐感和轻松感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凭阑(ln)南柯(k)蒯能(kui)B、干戈(g)銮舆(lun)田契(qi)C、尽管(jn)丰稔(rn)绦虫(to)D、擂鼓(li)妆梳(sh)觑得(q)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排门告示:打门这差使使不寻俗:平常索应付:必须乔男女:装模作样的男男女女B、一人马:一帮子大作怪:非常奇怪那大汉上的

14、车:下了车曹判:天上的判官C、多娇女:打扮得十分妖艳的美女你须身姓刘:必须根脚从头数:出身有甚胡突:糊涂D、白甚么改了姓:禀告施礼数:行礼新刷来:刚洗刷过匹头里几面旗舒:当头、迎面。3、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关汉卿,号已斋叟。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作品大多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的苦难和反抗精神。B、马致远,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是其代表作。C、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两者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D、散曲,是曲的一种。各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有宾白科介。包括散套和小令。4、下列句中加点

15、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陈林同学把平时省下来的钱买了一批学习用具,送给希望小学。B、孔繁森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无怨无悔地献给了人民,他的伟大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个热血青年的学习。C、西部之行使我们充满了希望,当然也留下些许沉重。D、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同家长一起商量,决定就这个问题同马可飞进行一次教育。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大概只有十七、八岁,但痛苦的经历,却使他显得有些苍老。B、是你去呢?还是他去呢?我还拿不定主意。C、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D、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二、新题导练阅读下面元曲,回答后

16、面的问题。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这首元曲情景交融,请你分析:(1)作者写了哪些秋景?(2)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一、1、B(契q)2、B3、D(无宾白科介)4、C5、C(A“把”改“用”或“拿”;B去掉“的”;D“同”改“对”)二、(1)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2)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解析:第一题只要在曲中找到几个写景的词语即可。第二题:在古人的眼里,秋天的景物一般都是凄凉肃杀的,用秋景最容易寄托自己的情感。因此,借景抒情,诗人很容易把秋景和自己的复杂情感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