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5486863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a) 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b)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c) 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d) 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e) 地下储罐。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2、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3.2 单元 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3.4 重大事故 major ac

3、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3.5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4 重大危险源辨识4.1 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和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表1 危险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序号危险物质名称临界量(吨)1氨液化的,含氨50%502苯,甲苯503苯酚104苯乙烯505丙酮506丙酮合氰化氢(丙酮氰醇)107丙烯腈抑制了的208丙

4、烯醛抑制了的509丙烯亚胺抑制了的 (甲基氮丙环)2010二氟化氧111二硫化碳2012二氯化硫113二氧化硫2014二异氰酰甲苯2015氟1016氟化氢(无水)2017谷硫磷0.118光气119过氧化钾2020过乙酸(浓度60%)1021环氧丙烷4022环氧氯丙烷1023环氧溴丙烷1024环氧乙烷2025甲苯5026甲苯-2,4-二异氰酸酯 5027甲醇10028甲基异氰酰0.229甲醛5030甲烷2031可吸入粉尘的镍化合物(一氧化镍、二氧化镍、硫化镍、二硫化三镍、三氧化二镍等)0.132联苯胺和/或其盐类0.133联氟螨0.134磷化氢0.535硫化氢液化的2036六氟化硒0.537氯化

5、氢无水10038氯甲基甲醚0.139氯气1040氯酸钾2041氯酸钠2042氯乙烯2043煤气(CO,CO与H2、CH4的混合物等)1044汽油(闪点-1823)50045氢2046氢氟酸4047氢化锑0.548氰化氢1049三甲苯10050三硝基苯甲醚1051三氧化(二)砷0.152三氧化二砷。三价砷酸和盐类0.153三氧化硫3054砷化三氢0.555四氧化二氮液化的2056天然气5057烷基铅1058五硫化(二)磷1059五氧化二砷,五价砷酸和盐类0.560戊硼烷161烯丙胺5062硝化丙三醇163硝化纤维素2064硝酸铵含可燃物0.2%20065硝酸铵肥料含可燃物0.4%50066硝酸乙

6、酯5067溴2068溴甲烷2069烟火制品(烟花爆竹等)2070氧20071液化石油气5072一甲胺2073一氯化硫174乙撑亚胺1075乙炔2076异氰酸甲酯0.577重铬酸钾20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物质类别及其临界量物质类别说明临界量(吨)爆炸性物质1.1A类爆炸品:有整体爆炸危险的起爆药101.1类爆炸品:除1.1A类爆炸品以外的,有整体爆炸危险的其他1.1类爆炸品50其他爆炸品:除1.1类爆炸品以外的其他爆炸品100压缩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主危险性或副危险性为2.1类的压缩和液化气体50氧化性气体:副危险性为5类的压缩和液化气体100有毒气体:主危险性或副危险性为6类的压缩和液化

7、气体20易燃物质(a)极易燃液体:初沸点小于或等于35或保持温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的易燃液体50(b)高度易燃液体:闪点小于23的易燃液体200(c)易燃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23,且闪点小于61的易燃液体500一级易燃固体:危险性类别为4.1,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小于500号的易燃物质50二级易燃固体:危险性类别为4.1,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大于500号的易燃物质200一级自燃固体:(自燃物品)危险性类别为4.2,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小于500号的自燃固体(自燃物品)50二级自燃固体:(自燃物品)危险性类别为4.2,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大于500号的自燃固体(自燃物品)200遇湿

8、易燃物品:危险性类别为4.3易燃物质50氧化性物质一级危险的氧化剂:危险性类别为5.1,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小于500号的氧化性物质20二级危险的氧化剂:危险性类别为5.1,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小于500号的氧化性物质100有机过氧化物:危险性类别为5.2的氧化性物质20有毒的固体和液体剧毒物质10有毒物质50有害物质200表3 毒性物质分级级别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mg/kg)经皮接触24h半数致死量 LD50 (mg/kg)吸入1h半数致死浓度LC50 (mg/l)剧毒品LD505LD5040LC500.5有毒品5 LD505040 LD502000.5 LC502有害品(固体)

9、50 LD50200(液体)50 LD502000200 LD5010002 LC50104.2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表1、标准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被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义为重大危险源: (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或者以后将要存在的量,且数量超过各危险物质相对应临界量的2%,t; Q1,Q2,.。,QN与标准表1和标准表2中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5

1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说明5.1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危险物质的辨识 单元内危险物质的辨识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单元内从每次存放某种危险物质的时间计时起2日内; 单元内每年存放某种危险物质的次数超过10次; 单元内的危险物质是否在非正常作业条件下产生。如果单元内储存着多种的危险物质,那么在辨识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首先考虑危险性最大的那种物质是否超出上述的定义范围,这样生产经营单位就可以基本的辨识出单元内的危险物质。5.2 危险物质最大量的确定当生产经营单位对单元内的危险物质辨识清楚以后,那么单元内危险物质的量也应该确定下来。 对于存放危险物质储罐和其他容器的储存区重大危险源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储

11、罐或者其他容器的最大容积量。注意这个最大容积量不同于最大实际使用量,这一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申报表格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存放危险物质储罐和其他容器的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目前储罐或者其他容器的实际存在最大量。 对于危险物质的包装存储区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目前实际存在的物质最大量。这些数据应当从每天、每季度或者自身规定的时间段内的登记情况来获取。注意这个量不同于储存区的最大容积量,这一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申报表格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管道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发生重大事故后,生产区域外管道所能泄露出的物质最大量。 如果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低于相对应物质临界量的

12、2%,并且该物质放到单元内任何位置都不可能成为重大事故发生的诱导因素,那么就其本身而言,单元内应该不会发生重大事故,这时该危险物质的数量不计入辨识指标的计算中。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提供相应的文件说明,指出该物质的具体位置,证明其不会引发重大的事故。5.3 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的确定标准表1列举了许多危险物质的名称和临界量,标准表2列举了许多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类别和临界量。以下几种方法适用于从标准表1和标准表2中确定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 危险物质属于标准表1,同时也属于标准表2的一种物质类别,那么该物质应当使用标准表1中所对应的临界量。 危险物质不属于标准表1,但可以从标准表2中选取一种适合于

13、该物质的危险性类别,那么该物质应当使用标准表2中所对应的危险性类别的临界量。 标准表2有一种以上的描述适用于某种危险物质,那么应当使用最低临界量的那种物质危险性类别。通常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是很容易查询、确定的,但是对于标准表2中危险物质危险性类别的界定,并确定其相对应的临界量是很困难的。此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参照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A58-93剧毒物品品名表、GA57-9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B/T15098-94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和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等法规标准对危险物质进行分类。5.4 混合物的临

14、界量的确定如果危险物质只是混合物中的一部分,那么确定该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就应当参照标准表1和标准表2。如果危险物质找不到相对应的临界量,那么该物质就不能包括在计算过程中。不过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综合考虑混合物的特性,以决定该物质是否应当列入考虑的范围内。标准表1中的大部分危险物质都没有规定百分比浓度,所以这些物质的混合物都按照附录中例2的情况来处理。6 附录例1:单一品种危险物质最大量的计算某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液化石油气气体用于生产中的加热,单元里有储罐和用于生产加热的管道。液化气最大量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1)对于生产性质的设备、管道来说,液化气的最大量为:生产场所中存在6套存放液化气的管道系统,

15、每套系统的最大容量为0.15吨,因此管道系统存有液化石油气气体的总量为60.15=0.9吨。(2)对于储存性质的储罐来说,液化气的最大量为:该生产经营单位共有1个储罐,每个储罐的最大容积为60吨,因此储罐的最大总容积量为160=60吨。(3)液化气的最大总量:液化气的最大总量为60+0.9=60.9吨(4)结论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规定,液化气的临界量是50吨,按照辨识标准的计算法则AQR=60.9/50=1.221,所以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重大危险源。例2:危险物质混合物最大量的计算某生产经营单位在储罐、容器中存有不同浓度的甲醛溶液,甲醛最大量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1)生产场所甲醛的最大量是

16、:在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场所中,生产设备存有9.5吨10%的甲醛溶液,管道系统存有0.5吨10%的甲醛溶液。那么生产场所存有的10%甲醛溶液为9.5+0.5=10吨,因此生产场所存有甲醛的总量为0.110=1吨。(2)储存区甲醛的最大量是: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储存区内,储存设备存有20吨12%的甲醛溶液,因此储存区存有甲醛的总量为0.1225=3吨。(3)甲醛的最大总量:甲醛的最大总量为1+3=4吨。(4)结论: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规定,甲醛的临界量是50吨,按照辨识标准的计算法则AQR=4/50=0.081.0,所以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重大危险源。例4:多品种危险物质辨识指标(AQR)的计算某生

17、产经营单位使用51%的氨水溶液来配置5%的氨水溶液,该单位又使用液化石油气用于生产加热。(1)生产场所氨的最大量计算:在该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场所中,生产设备存有20吨51%的氨水溶液,管道系统存有0.4吨51%的氨水溶液。因此,生产设备存有的氨水溶液的总量为20.4吨,存有氨的最大量为20.40.51=10.4吨。(2)储存区氨的最大量计算:在该生产经营单位的储存区内,储罐存有24吨51%的氨水溶液,容器存有10吨的无水液氨。因此,储存区存有氨的最大量为10+(0.5124)=22.2吨。该单位虽然还存有20吨5%的氨水溶液,其他容器也存有30吨5%的氨水溶液,但由于这些氨水的浓度低于重大危险

18、源辨识标准中规定的50%,所以这些物质不纳入辨识标准的计算中。(3)氨的最大总量是:该生产经营单位存有氨的总量为10.4+22.2=32.6吨(4)液化气的最大量是:该生产经营单位储罐存有液化气的总量为20吨危险物质最大数量(吨)相对应的临界量(吨)辨识指标AQR(最大数量/临界量)氨32.6500.66液化气20500.40合计52.61.06 (5)结 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辨识指标AQR1.0,所以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重大危险源。例5:储存区多品种危险物质辨识指标(AQR)的计算(1)某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一个包装储存区,存有以下几种物质:危险物质最大数量(吨)相对应的临界量(吨)辨识指标A

19、QR(最大数量/临界量)氨2.0500.04乙炔4.0200.2高度易燃液体50.02000.25液化气40.0500.8合计961.29(2)结 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辨识指标AQR1,所以该生产经营单位的储存区是重大危险源。Acknowledgements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aaa , my supervisor,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S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

20、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reached its present form. Seco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Professor aaa,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

21、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Professor dddd, Professor ssss,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wo years. 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

22、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aaa , my supervisor,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She has walked m

23、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reached its present form. Seco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Professor aaa,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

24、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Professor dddd, Professor ssss,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wo years. 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