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特征与构建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5474995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特征与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特征与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特征与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特征与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特征与构建(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师幼关系是幼儿教师与幼儿通过交流互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稳定但不固定的人际关系,不同的幼儿与教师所建立的师幼关系是不固定的。师幼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影响幼儿认知情感的发展与社会性的习得,并对幼儿人格特征和日后新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幼儿园,且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大,教师作为幼儿在园中交往对象的唯一成人,这便要求教师在与幼儿建立师幼关系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念,亲和的举止态度,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本研究运用了文献法,观察法与访谈法,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师幼关系的概述,分析

2、师幼关系的内涵及本质。第三部分是根据观察,总结出现代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并从教师、幼儿单方面分析的角度,探讨其本质特征。第四部分是提出了良好师幼关系的构建策略。关键词:幼儿园;师幼关系;类型;特征;策略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childrens preschool teachers and children through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stable but not fixed relationships, child

3、ren and teachers of different established teacher child relationship is not fix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emotional learn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personality chara

4、cteristics of childrens day after a certain effect. Because of childrens activities in the kindergarten, and the adult depended on the teachers, as the only adult childrens communication objects in the park,this requires teacher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5、,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children. Affinity manner The combination of conservation and education promotes childrens healthy and happy growthThis study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questio

6、n: inclu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the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The second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the connotation and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alysts and young childrenThe third part is based on the

7、observation, summed up the emerg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childrens unilatera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essential featuresThe fourth part is to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good teacher child re

8、lationshipKey words: kindergarten; teacher child relationship; type; characteristics; strategy目 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2898 摘 要 IHYPERLINK l _Toc898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15573 目 录 IIIHYPERLINK l _Toc29958 引 言 1HYPERLINK l _Toc16365 一、问题的提出 1HYPERLINK l _Toc25849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1HYPERLINK

9、l _Toc1024 1、有助于充实学前教育师幼关系方面的理论研究 1HYPERLINK l _Toc24084 2、有利于更新观念,丰富幼儿社会性发展理念 1(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11、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HYPERLINK l _Toc22723 2、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保障 2HYPERLINK l _Toc16644 3、有助于家长与教师合作共建良好的师幼关系 24、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HYPERLINK l _Toc7314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3HYPERLINK l _Toc5247 1、国内的研究现状 3HYPERLINK l _Toc3001

10、2 2、国外的研究现状 3(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31、研究思路 32、研究方法 3二、幼儿园师幼关系的内涵与本质 4(一)幼儿园师幼关系的内涵 41、师幼关系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42、师幼关系是一种平常又特殊的人际关系 4HYPERLINK l _Toc3894 3、师幼关系的非对称性 5(二)幼儿园师幼关系的本质 51、教师与幼儿之间似“亲子”的关系 52、以“爱”为基础 53、师幼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6三、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与特征 6(一)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 61、亲近型 62、常见型 73、忽略型 74、放弃型 7(二)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特征 71、示范-模仿 72、启

11、发-自由 83、关爱-依恋 84、创设-学习 8四、构建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9(一)树立正确角色,师幼之间平等互动 91、正确认识教师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92、师幼交往人格平等,相互尊重 9(二)科学认识幼儿自身特点,考虑幼儿的需求 101、尊重幼儿发展的特点与差异 102、合理满足幼儿的需求 10(三)以爱为基点,关心爱护幼儿 111、师德为先,幼儿为本 112、以父母之爱关心幼儿 11(四)创设幼儿园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育人环境 111、提高幼儿主动建构能力 122、要重视幼儿园物资和人文环境的创设 12(五)加强幼儿师资培训,提高师幼互动水平 12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22

12、、不断反思总结,提高师幼互动水平 13结 语 14参考文献 15谢 辞 16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的逐步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且重视的话题。对于幼儿园教育,现如今人们不仅重视幼儿园环境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十分关注教育者与幼儿真正的互动情况与关系状况。在幼儿入园前,家庭成员为其主要的交往对象;在入园后,教师与同伴为其主要交往对象,与教师互动中形成的师幼关系,作为幼儿园人际关系的核心,具有全面且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师幼关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特征的剖析,总结了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进而充实了师幼关系的理论及实践的依据。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理论意义1、有

13、助于充实学前教育师幼关系方面的理论研究当前研究学前教育的相关理论成果,著作典籍相对较少。单独研究师幼关系的,相关的著作则更少,但由于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对于幼儿各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单独将师幼关系作为一门研究课题已然是当代教育进步下的推崇。本研究以师幼关系为全文的中心,围绕此中心拓展开来,详细论述了师幼关系的各种外延,充实了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2、有利于更新观念,丰富幼儿社会性发展理念在孩子走向成熟的每个时期,都在逐步社会化,等到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此时的各方面社会性都是进行塑造的最佳时期,在温馨和谐的师幼关系下,幼儿能够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社会规范,拓宽自身社会认知。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幼儿发展社

14、会性的重要促进人物,高质量的师幼关系更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催化剂。幼儿在轻松平等的环境中互动学习,更加有效地拓宽社会认知,增多社会知识,并且由于幼儿的模仿能力强,教师有目的的向幼儿示范出各种良好的社会行为,如帮助行为,安慰鼓励别人等,幼儿在耳濡目染下,也会受到积极的社会影响。教师向孩子传播的都是正确积极的社会因素,因此一定程度上防止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不良影响下偏离正轨。研究师幼关系,能够发掘出更多影响幼儿发展社会性的相关因素,从而丰富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理论。(二)研究的实践意义1、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是幼儿在狭义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处于幼儿期的儿童,心智与身体发育方面尚未成熟。作为第

15、一位老师,所起的作用重大不言而喻。在孩子离开父母被送到教师手里的时候,人生第一次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师幼关系对幼儿此时乃至影响将来的适应性都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若能耐心,充满爱心的安慰此时哭闹不安的幼儿,让幼儿认为陌生环境并不可怕,第一次好的开头从中会影响幼儿之后其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另外,我们可以看出来与教师更加接近的幼儿在本班受欢迎程度也是较高的,这些幼儿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也很少发生攻击行为。良好师幼关系也为幼儿日后各类人际关系做了铺垫,师幼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单调的传递知识经验时形成的教与学的关系,也包含了一部分亲子依恋与同伴关系,教师也会充当亲人给予孩子爱与关怀,也会充当孩子玩耍的同伴,良

16、好的师幼关系是幼儿日后与人交往时良好的参照与开端。2、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保障幼儿园中孩子们的成长目标都是通过教师开展的形形色色的教育教学活动为途径来完成的,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吸取不同的经验。教师与幼儿所建立的关系状况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有着一定的联系,在亲密信任的师幼氛围中,幼儿尊敬教师,乐于接受教育内容,教师能够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轻松自然地接受知识经验,教学效率高。并且教师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氛围下,工作态度认真积极,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幼儿的工作中。3、有助于家长与教师合作共建良好的师幼关系师幼关系不仅是狭义上的专门的幼儿园师幼关系,生活中家长在指导教育幼儿的时候其实也在

17、无形中建立一层师幼关系,但由于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大多是较零散,偏向生活化的一些经验的传授,不能达到幼儿教师系统阶段性的教育,因此,加强家园合作,能够帮助教师、家长合作共建师幼关系。研究师幼关系,能够促使家长在教育幼儿的时候更规范化。现在许多幼儿园面向家长开展一些家长公开课,有的是教师组织课堂,家长以旁听的形式观看,从中学习到教育幼儿的实用性经验方法,有的是家长以老师的身份组织活动,让家长体验做老师,在亲自体验中发现自身的教育问题。并且在家园联系中,教师更加了解幼儿,可以针对不同幼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教师与家长共建良好的师幼关系,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4、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可通过亲子式

18、、同伴式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角色与幼儿沟通,加深对幼儿的了解,并通过幼儿对活动结果的反馈,反思并改进自身的教育方法,优化自己的教育水平。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幼儿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传统中“教师权威,学生服从”的现象逐渐趋于平等化,打破了旧观念中教师的权威统治,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观。幼儿在这种人文环境下得以和谐发展,教师在新型师幼关系中探索反思,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国内的研究现状从时间上来看,国内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国外晚,并且研究的内容没有国外全面。但是从师幼关系对于幼儿具有深远意义方面,国内研究者能从这一点侧重进行探讨,并且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对

19、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与之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多。在研究师幼关系类型上,国内研究的相关划分较为简单一致,研究的角度通常从师幼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来划分类型,因此较为表面化,缺乏对这种关系进行内部深层的思考。最后一点就是经常会被混淆的一点,就是师幼关系与师生关系有时候被一概而论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师幼关系并不能纳入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一般是指除幼儿园外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包含了教学性、连续性等特性,而师幼之间由于交往甚于师生,因此师幼关系更丰富于师生关系。2、国外的研究现状对于师幼关系方面的研究,首先,国外研究早于国内;其次,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国外研究能从师

20、幼关系的构成进行内部深入的研究;再次,与国内研究者相同的是,国内外都认同师幼关系对幼儿具有重大的影响,都对其做出了相关的调查分析,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研究者对影响师幼关系的外因进行查找,因此,从内容的充实度来说,国外比国内更全面。(四)研究思路与方法1、研究思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根据近年来学者对于师幼关系方面的研究,查找出对本研究有参考性的资料,结合自身观察体会,详细论述师幼关系的内涵及本质。并利用自身实习期间,观察师幼之间互动情况,根据师幼活动中不同的表现态度,总结归纳出师幼关系的类型。其次,笔者采用将幼儿教师与幼儿单独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师幼关系的特征,探讨其根本所在。最后,在对师幼关系

21、的基本类型与特征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良好师幼关系的具体策略。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研究主要搜集关于论述师幼关系的资料,从而了解有关师幼关系的历史及现状,帮助自己的研究确立材料依据;加深理论方面的学习,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参考。(2)观察法本研究以幼儿教师与幼儿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在自身实习期间,可以亲身回归到现场进行观察与思考,通过一系列实地观察,分别观察教师与幼儿在各个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在观察的过程中,笔者并未参与到观察现场中,以避免其他干扰因素。通过一系列不同情境下师幼关系的表现,从而获得一些可供参考的实质性材料(3)访谈法本研究采用非正式的访谈,对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随机询问

22、,而非固定的问卷形式来调查。对于人际关系方面,非正式的访谈使得访谈过程气氛较简单轻松,减缓心理压力,旨在收集观察现象后,深入了解教师与幼儿内心的想法,较全面的获得信息,为本研究提供系统性的参考。二、幼儿园师幼关系的内涵与本质(一)幼儿园师幼关系的内涵1、师幼关系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不仅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感受到似家人温暖的爱,幼儿在温馨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良好的师幼关系, 使幼儿在日后与人交往时更大方自信,能交往到更多的朋友,建立自己广泛和谐的社交体系;良好的师幼关系,能够弥补特殊家庭幼儿缺乏的关爱,幼儿能从幼儿教师这里得到

23、情感安慰与补充。师幼关系是幼儿最初情感关系的出发点,是影响幼儿终身的重要因素。2、师幼关系是一种平常又特殊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是一种既平常又特殊的人际关系,它的平常性在于师幼关系同样属于种种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而它的特殊性则在于这种关系具有多层次性。首先教师的交往对象是与自身年龄、经验等相差较大的幼儿,教师作为成年人,是幼儿的保护者。其次在幼儿园中,教师担负着保育与教育的双向职责,教师要照料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从心灵上给予幼儿温暖与爱,在这层关系中,师幼胜似亲人。并且幼儿教师同样履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职责,对于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强烈的幼儿,师幼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最后

24、,在幼儿玩耍活动的期间,因为教师了解幼儿,懂得如何与幼儿协同合作,此时教师与幼儿是亲密的伙伴。3、师幼关系的非对称性首先,教师与幼儿在年龄上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因此也就决定了教师作为成年人,要做到幼儿监护人的职责,不仅需要解决幼儿一日就餐睡眠问题,也要在园中时刻关注幼儿的举动,防止意外伤害等。其次,教师在教育幼儿的时候,是一种有目的的指导,幼儿根据教师所引的方向进行活动与思考,而非自己的主观意愿,因此双方的主导性是非对称的。最后,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不对称的,在这里的不对称地位是指教师在文化知识上、人格力量上的权威性大于幼儿,师幼关系的非对称性必然会导致教师的权威性。我们有时候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25、对于一个幼儿与教师之间存在异议的时候,往往其他幼儿更倾向于教师,他们在大脑中形成这样的判断:老师的知识权威性远大于他们,因此老师说的肯定正确。虽然这只是一种幼儿并不成熟的思想,但是我们从中发现现实中必须正视承认教师的权威性,然而教师在幼儿心中具有了权威感,幼儿才能接纳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但是教师权威也是有限度的去使用的,不可将这种权威变质成为一种统治者的居高临下,需要教师准确拿捏这种权威的限度。(二)幼儿园师幼关系的本质孩子入园后,每日主要生活场所从家庭转换到了幼儿园,接触到更多的人,形成更丰富的人际关系。在幼儿园所接触的人除了同龄人,就是本班教师。对于初次被送到陌生环境的幼儿,在新环境中若与接

26、触到的第一个成人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幼儿往往会对这个人产生一种似“亲人”般的依赖感。这也便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要把幼儿当做自己的孩子般照顾,这样幼儿才能敞开心扉,与教师分享一切,教师在倾听幼儿内心的想法时,也在不断学习与总结自身育儿方面的经验。1、教师与幼儿之间似“亲子”的关系在幼儿园中,有时候会看到有些幼儿对他所在班级的老师称为“妈妈”的现象。通过此类现象,便可以看出,幼儿已完全把教师当做自己在园中最亲切的人来看待了。换了新生活环境的幼儿,在新环境下难免不能适应,教师能像父母般给予孩子温暖的爱,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尤其是刚入园的孩子,属于园中年龄最小的一部分,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并且生活自

27、理能力弱,教师对于这类幼儿保育多于教育,一日中主要时间用于照料他们的起居,幼儿会认为教师就像亲人一般。这一方面体现了师幼关系亲子性的本质。2、以“爱”为基础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交往时应该是充满爱与热情的,以爱为基础构建师幼关系,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水平。有爱才有呵护式的教育,教师不会只把幼儿当做自己工作冷冰冰的对象,而是一个崭新生长的抚育对象。幼儿教师从事于幼教这一行业,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文化素养,也要始终对幼儿充满爱心,才能真心的为孩子付出,才会真心的热爱这份职业,全心全意的为孩子着想。爱似连接两个人心灵的纽带,将彼此的心拉近。教师对孩子付出爱,孩子也会反馈于教师同等的爱。有时

28、候我们会发现,幼儿园中总有一些老师,虽然年纪较大,但是面对不同的幼儿,她们依旧热情高涨,充满活力,即使遇到沟通困难,棘手问题的幼儿,她们的态度依旧不变,因为她们对每个幼儿都充满爱心。因此这样的教师不仅是园中幼儿最喜欢亲近的老师,我们也能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对工作充满活力,对工作对象充满爱的教师在工作中是幸福的,她们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因此,以爱为基础建立师幼关系,不仅是当下对幼儿教师的一种要求,同时也会使教师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减少职业倦怠;让幼儿真心接纳教师,乐意参与活动,更好的发展,从而建立一个温暖有爱的师幼整体。3、师幼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人与人的作用都是相互的,教师在对幼儿施加教育的

29、时候,必会得到一个反作用的效果。教师自身各方面需要不断被提升,才能适应时代的变更,才能去面对一批批不同的新一代。除了教师专业化的师资培训,在与幼儿交流互动中,也是一个促进自身进步的机会。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课堂反应与整体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活动后,观察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反馈,以幼儿是否得到进步、掌握运用的情况等作为自身自我评价的资料。根据幼儿学习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育风格,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实现师幼互相学习,教学相长。三、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与特征(一)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类型划分师幼关系的种类,其实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班级,其师幼关系的分类大多是相似的。以自身实践经验

30、与观察体会,笔者认为师幼关系可分为亲近型、常见型、忽略型与放弃型。1、亲近型建立亲近型类的师幼关系的幼儿一般是指生活中性格较活泼,并且听话懂事,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幼儿。这类幼儿一般会得到更多的教师的关注,并且这类幼儿大多数在班级中是较优秀突出的一部分,深得人们的喜爱,我们会看到这类幼儿不仅是本班老师更愿意亲近的幼儿,甚至也是其他班教师喜欢接近的对象。2、常见型常见型类师幼关系的幼儿,这类幼儿所占比例较大,他们在生活中没有较引人注目的举动,在活动中能配合教师的要求,但是表现较为平淡无奇,属于大众化的一种,教师对这类幼儿既没有特别亲昵,也不排斥。3、忽略型也有一部分幼儿与教师建立的关系属于忽略型,

31、这类幼儿在幼儿园中,身上不具有吸引他人的特质,性格不活跃,有一些内向,因此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属于容易被忽略掉的一部分。4、放弃型最后一种放弃型师幼关系的幼儿,这类幼儿属于极少数的一部分,这类幼儿在幼儿园中一般不愿意被教师约束,不守规则,做事我行我素,教师对于这类幼儿长期难以管教,从而对幼儿的态度呈放弃拒绝型,从之前的严厉管教转变为放弃,任由发展。(二)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特征笔者通过对师幼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探究师幼关系特征的根本所在,将教师与幼儿单独进行分析探究,详细论述师幼关系的根本特征。1、示范-模仿3-6岁的幼儿处于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持有好奇心的阶段,在此阶段,成人的行为举动都会成为幼儿模

32、仿学习的模板。对于入园初期的幼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快学习适应新环境,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教师在此时主要的教育方法就是亲身示范、指导。因此教师在示范的时候要避免误导幼儿,树立一个正确的模范学习形象。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幼儿在与家长做游戏时,幼儿扮演教师,家长扮演学生,幼儿是这样来表现教师的,他拿着一根木棒充当教棍,对着游戏中的学生叫叫嚷嚷,“你怎么连这都听不懂?”家长通过对幼儿的询问得知幼儿此举其实是在模仿本班教师。由此可见,幼儿模仿能力之强。教师不自觉间表现出来的举动,也会被幼儿捕捉习得。幼儿没有大人的分辨能力,判断出行为之对错,但是教师可以约束自己的负面行为

33、,让幼儿学习积极正确的行为。2、启发-自由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自由的个体,都应按照自己发展的方向自由发展。教师应该是幼儿在发展道路的指引者,启发者,而不是一个灌输者。幼儿有自己独立探索世界的权利,教师作为启发者,应该引导幼儿确立自己的兴趣,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为幼儿指点迷津,引导幼儿通向光明。所以首先教师要相信幼儿,让幼儿自然的成长,不能盲目的为了幼儿一时的进步,而以揠苗助长的形式对幼儿实施教育;其次,教师要认同师幼交往中幼儿的主体性特征,不能把自己当做活动的发号施令者,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动,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同一个活动中,每个孩子获得的经验也有可能不同,原因就是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不是完全一

34、致的,因此才会有钢琴家,画家等不同领域的名家。爱孩子就要给予孩子自由,温室里的植物不会长成野外的参天大树,减少对孩子的额外干预,给予孩子发展的自由空间是非常重要的。3、关爱-依恋我们时常听别人这么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有爱心,关爱幼儿不应该是一种职责,而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学习、玩乐,教师像父母般无微不至的呵护幼儿成长,也像好朋友般与幼儿亲密的玩耍,在与幼儿玩耍的过程中,师幼之间没有隔阂代沟,只有友爱互助。教师是幼儿除了家长外最亲近的人,幼儿将教师认同于自己的亲人和伙伴的结合体。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教师要施以更多的关爱,因为年龄越小的幼儿,对亲人的依恋性更强,幼儿离

35、开家庭本就不能适应,如果教师能像家长般对幼儿施以关爱,能让幼儿对周围逐渐建立安全感,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在教师对幼儿施以关爱的时候,幼儿会反馈于教师一定的依恋感,这种关爱与依恋的对应关系其实就是师幼之间的亲子关系。4、创设-学习我们会发现幼儿园中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不是像小学一般让学生端端正正的坐在教室里上课,而是会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环境,在丰富有机的环境下让幼儿更好的学习。(1)创设物质环境幼儿物质环境的创设随处可见。比如幼儿园的楼道内经常更换着幼儿的美术作品,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和向家长展示,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览出去,也能从中获得自豪感,满足感。还有幼儿园内的各个活动区域,

36、教师根据幼儿在各年龄段的兴趣需求来投放材料,幼儿自主选择,从中学习相关的经验,并且在区域中与同伴交流合作,增进人际交往。创设物质环境还包括教师将幼儿带到户外的环境中观察探索,让幼儿融入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2)创设精神环境在师幼互动中,不仅周围的物质建设很重要,也要给予幼儿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精神环境也就是指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自然放松的精神感受。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在幼儿期就已经开始萌生了,每个孩子都是喜欢被赞扬的,教师夸奖幼儿的时候,潜移默化中就是在培养他们的自信感,教师适当表扬幼儿,幼儿则更愿意去亲近教师,一个严厉,吝于赞赏的教师肯定是不受孩子们

37、欢迎的。当幼儿犯了错误,教师在帮助改正幼儿问题的时候,不要急于立刻批评幼儿,对于较内向敏感的幼儿,这样的举措有可能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循循善诱,以情教化更易让幼儿接受。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他们觉得教师对自己的褒奖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从而获得自豪感。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句言语表扬却在幼儿心中是很有份量一种奖励。幼儿在一个被认同,被关爱的人际环境下,才能与教师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从而对自身性格方面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四、构建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一)树立正确角色,师幼之间平等互动1、正确认识教师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师幼共同参与活动的时候,教师应正确定位自己在活动中的位置。在活动中,教师是幼儿的保护

38、者,孩子的安全最重要,教师必须要让幼儿活动在自己可控制范围内,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教师是幼儿的指导者,当幼儿面对难题无法进行下去活动时,教师应该介入活动为幼儿指点迷津;教师是活动中的伙伴,教师应该以同伴的形式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与幼儿在一起玩耍的乐趣,和幼儿建立亲密无间的友谊;教师也是活动的观察者,一次完整的活动,都应该有一个活动观察记录。教师详细记录本次活动的流程,问题等,在活动后反思总结活动的优缺点,增进优势,改进不足,为日后能更顺利开展活动做铺垫。2、师幼交往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将教师的地位抬高,认为长者尊贵,幼者卑微,因此相应的幼儿的人格地位就被弱化,人们认为即使教

39、师对幼儿实施体罚,这也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教育,幼儿的人格权利没有得到时代的认可。之后,随着教育理念日新月异的进步改革,幼儿逐渐被视为一个独立且被受尊重的个体,教师与幼儿人格平等。师幼良性互动中,教师作为长者,幼儿应当尊敬师长,以礼相待;同样幼儿也是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享有同等的人格地位,教师不能认为幼儿社会认识浅薄,什么都不懂,而轻视幼儿的观点,随意侮辱,体罚。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俯下成人的视角,与幼儿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思考,进入孩子的世界里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做到平等的交往。幼儿得到尊重的同时,才能真正的尊重教师,进而实现师幼平等互动。(二)科学认识幼儿自身特点,考虑幼儿的需求1、尊重幼儿发展

40、的特点与差异每一个孩子出生后,都有不同的指纹,不同的样貌,不同的性格,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些个体在之后的发展遵循着相似的发展规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分化。因此,教师首先要在了解幼儿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幼儿之间存在的分化差异来拟定适用于幼儿成长的教育方法,在幼儿可达到的范围内来进行教育,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在孩子成长中,有一句“三翻六坐九爬”的育儿经,意思是三个月的孩子可以做到翻身,六个月学会坐,九个月学会爬。但是这只是根据大部分孩子成长中总结出来的口诀,在个别的孩子身上可能会出现误差,有的孩子可能是先学会爬,后学会坐,但这并不是值得大人忧虑的事情,因为这种误差并不影响孩

41、子日后的生活;同时这句话也反映出孩子的成长都是有之自然规律的,作为育儿者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其次,教育者应该正视幼儿之间的差异性。生活中有时候会发现个别“迟缓儿童”,这类儿童智力发育较缓慢,因此在学习上与其他幼儿相比较落后。但教师面对这类幼儿不能提早下定论此幼儿为智力低下,疏远这类幼儿,教师消极的情绪会感染给幼儿,使幼儿更加自卑。有些幼儿可能是在此阶段发育较其他幼儿迟缓,因此有差异性,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出在哪里,帮助幼儿攻克困难。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承认发展差异性,因材施教,幼儿才能健康自然的成长。2、合理满足幼儿的需求在认识幼儿的基础上,教师作为幼儿在幼

42、儿园的“重要他人”,要适时关注幼儿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为幼儿创造条件。在幼儿入园时,幼儿此时最需要的是亲人的呵护关怀,因此教师要满足幼儿在此时的情感需求,安抚他们对陌生环境的不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各方面能力也在快速发展,比如说对于大班幼儿,数理能力较强,更喜欢动脑的游戏,教师可以在活动区投放一些数字宝宝等游戏卡片,让幼儿在游戏中动脑动手,增强智力。在幼儿需要某种需求的同时,教师需要理性的思考是否应该满足这种需求。有些家庭可能由于溺爱孩子,让孩子过分依赖大人,使孩子养成了生活上的不良习惯。教师对于这种现象应该是坚决杜绝的,假如说一次两次的妥协幼儿,不仅会使这种幼儿难以改掉坏习惯,也给同班的其他

43、幼儿造成了错误的示范。(三)以爱为基点,关心爱护幼儿1、师德为先,幼儿为本在幼儿教师职业标准中提出了“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的观念,也就是表明了作为幼儿教师,为人师表,以德为先,并且以幼儿为中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们经常听“德智体美”,把品德放在了第一位。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对教育对象的示范影响力更大,让一个无德的人去做教师,又何谈教育呢?现实生活中,新闻上偶尔有幼儿教师虐待幼儿的视频被曝光,出现这种虐待现象的原因就是这些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并不认为对幼儿的过度惩罚与体罚是一种虐待行为。因此需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管理,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一名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以德服人,以理服

44、众,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幼儿为本也就是教师要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中心,认同他们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孩子,以培养幼儿全身心发展为职业目标,使幼儿全面成长。2、以父母之爱关心幼儿幼儿园中每个班级都有众多的幼儿,但是让幼儿教师真正喜欢的却只占少数,而这些被青睐的幼儿由于得到教师更多的爱与关注,可能在日后的发展中比其他幼儿更优秀突出,但是教师为何不能让本班所有的孩子都得到同样的进步呢?因为教师看待幼儿如同种植出来的各种植物,只有吸引自己的才会得到关注,这不是一种父母看待自己孩子们的一种博爱。教师看待本班幼儿,要如同父母看待自己的子女,才能同等对待,关心到每位幼儿。在幼儿园关心每个孩子的生活情况,主动

45、去了解孩子的内心,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在爱的氛围中学会爱他人。教师以博爱之心去爱护每一个孩子,不偏袒任何一个幼儿,这样才会使每位幼儿都得到进步,班级团结凝聚一心,建立深厚一体的师幼感情。(四)创设幼儿园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育人环境1、提高幼儿主动建构能力在构建良好师幼关系中,不只需要教师的努力与行动,也需要幼儿积极地配合,二者共同努力,才能使交往活动进行下去。在幼儿园中有个别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总是属于较安静的一类,平时也不太喜欢与人交往,这些幼儿可能是先天有些内向自闭与后天的家庭环境所致,对于这类孩子,教师单方面的热情大多是没有回应的,需要幼儿改变自身的性格特征,愿意与人交往,提高其主

46、动性。这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协作,走进孩子内心,慢慢打开孩子心扉,改善孩子的性格问题,教师在幼儿面前示范与人交往的技巧,让孩子渐渐尝试与人交往,从而提高孩子的主动建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要重视幼儿园物资和人文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可以看作是孩子们离开家庭后的另外一个“家”,在这个新家中一定不仅需要具有幼儿喜欢的物质建设,也要提供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幼儿在生活中自然的与教师建立亲密的关系。首先,幼儿园的各种物资建设是幼儿赖以生活的必需品,这便需要幼儿园管理人员与教师科学考虑到幼儿的生活需要,为幼儿提供适合幼儿成长的有益物资建设。比如说我们几乎可以在每个幼儿园中见到滑滑梯,沙土区等户外活动建设

47、,这些基本是孩子们都喜欢玩的器材。除了室外的物质建设,每个班级的室内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所布置投放的物资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对于小班幼儿,室内的布置应该是暖色,恬静的,让幼儿放下对陌生环境的警惕不安;对于较大年龄班的幼儿,可以制造一个太空世界的班级环境,让幼儿徜徉在梦幻的空间里自由想象。另一方面,影响幼儿成长的人文环境是幼儿与教师所相处而形成的交往气氛,和谐的交往气氛更有助于二者人际关系的形成。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应该给予幼儿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成长环境,教师不能以主宰者的姿态管制幼儿的生活,而是应该顺应幼儿生活的节奏,参与到他们的世界中感受他们的生活,没有严厉的态度,专制

48、的管理,只有民主,平等的共处。(五)加强幼儿师资培训,提高师幼互动水平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师幼关系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职业素质包括自身的职业道德,育儿观念,教育能力等。为了进一步促进良好的师幼关系,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发展幼儿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首先,对幼教人员进行选聘考核时,应该更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作为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其行为品德方面的影响力最大,教师本身具有德才,才能为幼儿品德的萌生指引方向。在师资培训时,要重视对教师道德行为的培训,大力宣扬师德教育,并且加大对幼儿园师德的监督,防止出现有逾越师德的行为发生。其次,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不能只注重

49、对技能的培训,也应当看重对理论观念的教育。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一套育儿观念,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全园集体活动时,不同班级幼儿的整体面貌还是有所不同,有的班级较为懂事听话,游戏中也是规规矩矩;有的更为自由,随意玩耍。不同理念去教育幼儿并不能表明哪一种教育理念更正确,只要是对幼儿成长有所帮助,都是可取的。在师资培训时,培训者要向教师阐明各时期幼儿的成长特点,教育方向,让教师根据所学理论与自身情况生成适用于本班特点的一套育人理念。最后,如今幼儿教师面试时最注重的就是掌握一门技能,而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后,则要求纸工,音乐,美术等样样皆能施展开来。因此,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能因为已就职便停下了学习的脚步,学

50、习掌握多项技能不仅能使自己进步,同时在相关活动中,也能与幼儿更好的互动。比如说,幼儿很喜欢手工制作的纸花等,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手工纸艺当做奖励分发给幼儿。并且应该多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让教师看看其他教师是如何开展教育活动的,从中吸取有用的经验,取长补短,帮助自身专业化成长。2、不断反思总结,提高师幼互动水平教师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在增进能力的同时,也应当反思总结自身的优缺点,有了自我批评,才有进步。在教学实践过后,观察幼儿是否获得有益经验,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各类幼儿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育目标,从中查漏补缺,反思不足,之后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继续实践,继续反思,愈加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幼儿互

51、动。总结出与幼儿互动中的有效对策、交往成功案例中的有益经验和面对不同性格类型幼儿的互动方针;反思自我在师幼交往时是否公平对待每位幼儿、能否对幼儿做到有爱心,耐心、是否达到了一位幼儿教师基本的要求。教师的反思总结其实也是一种自主的专业化修养,在反思中醒悟自身的错误,改良在师幼互动时缺陷之处,在理想与实践中展开对话,是一种二度学习过程。结 语幼儿园师幼关系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者和家长等都较为关注的幼儿园问题之一,鉴于师幼关系对幼儿教师与幼儿双方都有着重要意义,与笔者自身对此题目的兴趣,笔者选择了此题目作为毕业前的研究课题。通过浏览前人研究的内容,与自身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体会,分层次对师幼关系的内涵、

52、本质、类型、特征进行详细论述,重点对构建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上进行探讨,以期为研究师幼关系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策略做出一点贡献。在研究的过程中,基于笔者自身知识经验有限,与观察对象的样本较少,可能存在着论述的观念具有普遍性,不能透彻的理解师幼关系相关问题,在撰写论文的时候,表达的思想不够成熟。因此在之后若有机会,希望能更进一步对此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扩大观察对象的数量,范围,继续完善此类研究。参考文献1丁璐璐.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中的师幼关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2李雪.从建构主义学习视角来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J.学周刊,2017,(1):198-200.3李创斌.对话理论视野中的师

53、幼关系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4.4陈淑芬,林国芬.建构良好师幼互动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36-385杜宇.建立新时期良好师幼关系的意义及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13,13(1):109-111.6南钢,郭文霞.论师幼互动J.基础教育,2012,9(5):19-24.7朱婷婷.论幼儿园的师幼关系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8邓艳.绵阳市城市幼儿园师幼关系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9田立冬.谈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中的师幼关系J.求知导刊,2015,(7):151.10徐岚.幼儿园和谐师幼关系模式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5):159-162.11任清兵.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D.辽宁:鞍山师范学院,2014.12左瑞勇,柳卫东.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与对策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7-122.13靳婷婷.不同同伴关系类型幼儿与教师互动的行为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14刘满莹.从对话教育理论的视角谈师幼关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133-13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