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hong****2021 文档编号:45468620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1 第一课:夏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夏天的图片。 学生:课前阅读描写夏天的书籍。 教学重点: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感受夏天的特点,体会热烈赞美夏天的思想感情。学习的难点是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建议本课教

2、学用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夏天图片,请学生辨析哪一幅图片是本课描写的夏日情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小组交流 1.人们爱吟诵春花秋月,冬雪的洁白也为人们称道,夏天却极少被提及。一说到夏天,人们总会想到骄阳似火,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 2.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赞美夏天 1.文章从几方面赞美了夏?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 2.感受夏天的气氛。 (1)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

3、?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在这里,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两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欣赏夏天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这指什么?有怎样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之间,正是一个、的旺季

4、。(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句子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它们的长势怎样? 4.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2)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四、精读全文,拓展积累 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写夏季特点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对夏季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

5、 板书: 夏 热烈-磅礴之势 金黄-旺盛活力 紧张-人倍忙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知道风来时万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它是什么样的? 2.你们还知道哪些自然

6、现象呢? 3.风你们见过吗?是呀,风来的时候,我们看不见,可有人却知道风在哪儿。他看见风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风(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读好“风”。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2.学生自读生字,然后自由读文。 3.反馈学生认字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学生评议。 (2)小朋友跟老师认读生字。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鼓励学生读好字,再读课文。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并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4)教师组织学生反馈生字的识记方法。 (5)开火车读,巩固小朋友对生字认读。 4.朗读课文。 (1)小组自由读,读好生字,读好课文。 (2)指名读,集体评议

7、。 (3)教师读,故意读错生字、添字漏字,让学生帮助教师纠正错误。 (4)教师根据学生纠错的情况,强调读书的注意事项。 (5)学生自由读。 (6)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读文的情况。 (7)小组比赛读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说风都在哪儿呢? 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响应的挂图。 3.小组交流、讨论:凭什么判断风在这些地方呢? 4.结合课文内容反馈,教师板书。(颤动 点头 起波) 5.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四、自由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8、,背诵课文。 3.总结延伸,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以及风来时万物的变化,并动手画一画。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全班看生字词语卡片认读。 3.游戏巩固。(摘苹果,送星星) 4.填空练习,复习课文内容。 虽然我们没有看见过风,但是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哪儿。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二、拓展延伸 1.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风了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反馈。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画一画。 4.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要求:说出风在哪儿?你

9、凭什么说风在这儿呢? 5.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回去把自己的.画补充更完整更漂亮。 三、指导写字 1.全班读课文。 2.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3.教师教写“走”、“没”。 (1)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 (2)说说这两个字的书写要点。 (3)教师出示错误的写法,学生观察,找出缺陷。 (4)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再次强调书写的要点。 (5)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4.学生自己领悟其他字的书写。 (1)小组内互相交流,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 (2)自由练习,然后对自己的字进行自我评价。 (3)请学生反馈自己的自我评价,同时论该生的字。 (4)集体语文后再练习,提高写字的质量。 5.作业展示。 四

10、、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书写生字。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后一个“一”读y。(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11、。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