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hong****2021 文档编号:45468561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书面语表达要科学、严密、准确、精练。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提出问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2、? 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进行自学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4)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交流“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2、指导读课文,要求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小结 四、学习生字 1、读生字,分析字形。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作业 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实物 教学过程 : 一、听写词语,复习巩固 听诊器 肺结核 思索 紧贴 沿着 木棍 分析 效果 巴黎 胸腔 凑近 跷跷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世界上

4、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画出相关句子。 2、小组讨论 3、反馈、交流、指导朗读。 (1)出示句子: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考着。 整日思索是什么意思? 雷奈克医生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练习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练习朗读 (3)他把小木棍的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练习朗读,突出惊喜激动之情。 (4)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5、? “又发现”说明什么? 练习朗读,突出“又发现”。 4、复述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5、同桌练习 二、总结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 4、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作业 设计: 收集中外发明家搞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整日思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小露珠 一、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八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越越”造句。 3. 理解课文,学习

6、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你见过小露珠吗?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又在什么时候消失?你注意观察过它吗?你有没有发现过它美丽的外貌和美好的品格?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28小露珠(齐读课题) 二、自读文章 1、请大家带着问题来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并在读准的地方打上记号。 2、学生自读课文 三、范读课文 1、交流在读书中碰到的问题 2、读课文 3、谈谈你觉得老师哪儿读得好 四、指名读课文 1、请

7、大家模仿老师再来读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四人小组交流,尽量自己解决 露珠:即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钻石:金刚石或泛指硬度很高、可做轴承和装饰品的各种宝石。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矿物。 珍珠:贝壳动物体在一定外界条件刺激下,分泌形成的固体粒状物,有明亮、艳丽的光泽,可做装饰物,也是一种药材。 夜幕降临:夜间,景色迷茫像被一幅幕布遮住一样。 黎明:天快要亮的时候。 俊俏:相貌美好、漂亮。 4、对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五、指导书写: “临”:要写得左窄右宽,第二笔的竖不要写成撇。 “喇”:中间是束。 “衰”:中间

8、是“口”字加一横。 六、作业 :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28小露珠。(齐读课题) 2、小朋友,你看见过小露珠吗?(出示课件:小露珠)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那你在这节课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讲读第一段 1、刚才有同学想知道小露珠出现的时间和形成的过程。我想大家只要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答案就会出现在你的小脑袋里。 2、读第一自然段 a) 你知道了什么?(出现的时间:晚上到第二天的黎明;形成过程;出现的地方: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 b) 课件演示小露珠的形成过程 c) 你觉得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学生自由发言) d) 练读 e) 指名

9、读 f) 齐读 三、读第二五自然段 1、(过渡)晶莹透明的小露珠爬呀、滚呀,它是多么高兴啊!你看(出示课件)花儿在向它招手、荷叶在向它微笑,小动物更是对它喜爱无比,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第二第五自然段,思考:小露珠来到了那些地方?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2、由朗读 3、交流;小露珠来到了哪些地方? 4. 在这些地方小露珠碰到了哪些小动物呢?他们是怎样赞美小露珠的?你再想想小露珠会怎样回答呢? 请同桌挑选最喜欢的一段读读、演演。 5. 自由读 6. 老师把小露珠的经历拍成了动画片,可是来不及配上声音,有哪些小朋友愿意当小配音演员的?等会老师还要请你们说说为什么这么读、这么演? 7. 学生根据刚才交流的

10、进行表演 8. 交流为什么这么读、这么演 (1)、体会小露珠的美: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 板书:外表(美) 闪亮 透明 圆润 (理解:闪亮、透明、圆润) (2)、体会三种小动物不同的活动特点和习性:蹦到、爬到、落在 9. 那我们应该怎样把它读好呢? 10. 指导朗读(“那么那么那么”“蹦到”“爬到”“落到”) 11. 练读、指名读 12、(拓展)小露珠又来到那些地方?碰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赞美小露珠的? 13. 为什么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自由发言) 四、讲述第六自然段 1、纯洁可爱、美丽大方的小露珠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也迎来了太阳公公的出现(出示课件),此时的小

11、露珠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呢? 2、指名读第六自然段,思考:阳光下的小露珠给万物带来了哪些美丽呢? 3、出示课件(填空:小露珠_霞光,使_都变得_,连_、树木也都_。)理解“衰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露珠会使衰老的花草树木显出生机? 4、指名读“金黄的向日葵戴上了美丽的珠宝。” 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比喻的好处) 5、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把它读好? 6、练读 7、指名读、评价 8、齐读 9、你觉得小露珠美吗?美在哪里?(学生结合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来读) 板书:品格(更美) 无私奉献 五、讲述第七当然段 1、过渡:是啊,小露珠在阳光反射下,把美丽带给了大家,但她自己呢? 2、自读第七

12、自然段,思考: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3、交流:紧扣“笑着”两字展开第七自然段的教学 4、是啊,小露珠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消失在太阳公公温柔地抚摩下,它为什么还笑着呢? 5、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6、交流:主要引导学生从小露珠认为能给别人带来美丽就是最快乐得来讲。 7、因为这样,大家多么希望把快乐天使小露珠留住啊,你看(引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你听(引读)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齐读)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 8、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吗?(依依不舍) 9、在这种场面里,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会怎样和小露珠告别的呢?用“_,好象在说:_。”的句式说说。 10

13、、你准备怎样读呢? 11、练读齐读 六、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小露珠说吧。请大家动动笔,把你心里的话写下来。 2、交流 七、作业 : 修改课上所写的片段并誊写 板书: 28、小露珠 外表(美) 品格(更美) 闪亮 无私奉献 透明 圆润 设计意图: 一、多层次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 这是一篇童话,而语言生动,想象丰富是童话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篇文章也是如此。全文以小露珠从夜晚来到人间到早上岁阳光的照射而升腾、消失这段时间内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了小露珠外表美心灵更美的可爱形象。对文章的第二段教学,我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内容上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先自己朗读,找出小露珠来到了哪

14、些地方?碰到了哪些小动物?初读了解课文内容,对关键词语我让学生边演边读,谈谈为什么这么读?抓住“蹦到”、“爬到”、“落到”来体会不同小动物的不同特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小露珠的外表美、心灵更美,这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而对于这一篇语言清新的文章,如果我们用烦索的分析,势必会削弱本身的美感,学生似是而非被动接受了那些知识,因此在第七自然段的教学时,我就紧扣“笑着”两字,让学生面带笑容来读,思索:生命即将消逝,为什么可以如此潇洒?反复诵读。从而悟出小露珠的高尚品质,同时通过引读体会大家依依不舍的心情。整个教学设计,都试图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悟。 二、找寻文章的空白点

15、,寻求学习的台阶 文章的空白点是指文章中没有写出的,但却是我们发挥想象可以体会到的,如果我们在空白处引导学生思维、想象,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从而降低学习的台阶,突破难点。因此在设计中,在第二段中,我设计了小露珠又来到哪些地方?碰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赞美小露珠的?进一步体会小露珠言语美、外表美。在第七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在这种场面里,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会怎样和小露珠告别呢?”用“_,好象在说:_”的句式说说。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小露珠心灵的美。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石头书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

16、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

17、度。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18、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学习生字: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 理解、品析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自由提问: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第1、2 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4

19、、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思考: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交流;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20、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四、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 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分

21、角色朗读 二、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实践活动: 1、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介绍一些内容。 2、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 3、浏览相关的网站。 附:板书 17、石头像书 一层一层 一册 雨痕 波痕 矿物 字 树叶 贝壳 小鱼 画 告诉 知识 课后小记: 共有14个自然段,通过人物间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1、外形:石头一层一层就像书一页一页。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许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紧紧抓住“刨根问底”一词,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意识。我在教学时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分对话通过自学交流,从而培养学习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2、课文写了几次对话? 3、你提的问题分别能在第几次对话中找到答案? 4、各自找伙伴分组学习:分角色读说说知道的知识看课件理解。 5、总结,说说石头为什么像书。 操作发现有以下的优点: 1、课文的条理清晰,整体感知好。 2、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 3、朗读,理解、说话的训练量大面光。 能顺利的理解“刨根问底”一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