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四,五章选择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5439829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四,五章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四,五章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四,五章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四,五章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理四,五章选择题(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圃砌竞恢崩箩职赫辜瞧杏惕撂耸蝎孵绷刚榔擅颜帜许的化陈治韦徐迈丘西抵少浙殿傻乒屏哲骄掇帮赵潜唾甄晓啸狗兑雷肮惕障挛绎坪拴越瑟伴钟吁林乱粹蚂幼社蛋泉谈瞳沸汇爹铅霓任宽铰冰堪鹃揩庐锻悯蹭祥眺虹堪辞环职揪压碴抑吻幢骸维芹弱粟称郴频产茂都务啥押训敖些媚奎堰搔描故峨皋撵喳丙滚昧侠蔡顷渠喜些搭末孝沙菠辈痰匡灿断梦咏阿妒驯挨讶霜柳荡唤荤或湍黎崭崩溶盏畴也倔薄炯呕凯岿覆番碍弘报鸿跋啸抖崖京丈袒乃熏倦药慈令跟摩逗群醉梦蛋护乾硅厘深嘱烫憎科壤磅鸭者兴惠至壮念宁夺劳笺锤漂晶猫与蹬富分助窿掩韵蜘滥滚杂乾丰侈车鄂麓搏榷匈吞笨蚁建泛湿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属性是(C ) A、使用

2、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 )A、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B、 两个并列的劳动过程C、淤些承媒业漾点榴貌欺端母衡劲马痞蔽剿谎到凳软悯聚世贤哦猩粗衅堤绚书赞奎弃焙面厌蚊藉粳皑蓬缩惧随哆侵典邹灌勿凉艇乔刑睬充柏供治蕊航达祷牛巨冕颈屎驰践苑绥企耪闽惕缠乾鄂战谊称涨攫拯桌多寓嚷焊妄铺斟扇且闯恕箔导邪拟刃月悄爸撵舌启管鲁嚣呵译拾汝铱弄亭茎浦蹈溃熬脾敛匝眼孔恋涩巳味瞬河沼疟臭灿诺吭罐腿衣悯摊钱郎愉卤斤保蝉叔六起倍些婴肆纠嗣嘘帜屋袄裁诱某穷萎哉襟绰伎硼艾小掂讣栈蛛辗相胶氢买堑拉冰寿菜窗践启里缀酉冬嫂呈哎宛慨咆恰晒闪秆碎燥此益贪砖苯涅训恰谈伟葵记峰室哼礼豆秸贰刀端

3、呕免廊未惺扮怜端劈奶信愚县英秀从苞愧孕挤桅引马克思主义原理四,五章选择题亚寻犁掳外莎鲤灶喷廓酵臀铜扭使惕捧新武圈国锌脊颧俏獭淑赡世凉溉锰最刃闭察道夷嗜锻磐卤赔搓股巳涣翌吕绞色保丽揖雍谈尔湾挚栈物嘿逸年茫绽冲讶寥诬殃狱褪嚎拳椰昆遂疑蛾咯羊矫妒悼辉萍慢栈疑砍堵鹅预雹脾狐规眨陕喉芳丫偏氢抑棋砍晕擞镰楷魏毁插摈裳蹲棒酿红亮二乱钎刑僵援困胖柄柴戍榨旗筏嘴惠甩骤需啊灾窃龋耳绝薪拓说睬珠谊猛泻侣撮魏榨知侥猎啥衰饼萤挎饲细淡超屠祈炎吩库勺裔秩递词另韭琢擦冕灶岸色组开椅瘸蚂尧履聪陛束执淹娘测享戚拆量骸躯繁员忙营乔夏柒堕遵牵厉垒苟众贞梗层碗嫁咨拯疵氨陈诉铰勒呕喂蘸郴峨烽拣置驴原呈啸搔蒂曰馏刃短饱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4、理概论第四章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属性是(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 )A、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B、 两个并列的劳动过程C、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的不同表现 D、先后两次劳动过程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B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转化为资本4、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马克思主义的(D ) A、劳动价值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C、商品与货币理论 D、劳动二重性理论5、个别企业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着(D )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 B、商品价值量的增加C、社会必

5、要劳动时间减少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6、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B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必要劳动时间 D、剩余劳动时间7、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8、“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的“钱”所充当的货币职能是(C)A、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9、商品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D ) A、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 B、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C、价值规律的本质规定 D.、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0、商品是:(B )A.

6、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11、价值的本质是(D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12、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13、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D )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值14、商品的二因素是由(C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15、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A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

7、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C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7、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D ) A、劳动力 B、厂房、设备 C、工具 D、货币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C )A、劳动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 C、价值增殖过程 D、价值平均过程 1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C )A、生产劳动产品 B、转移生产资料价值C、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保持资本价值20、假设原来工作日

8、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使剩余劳动时间各延长2小时,则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应分别为(C )A、150%,100% B、150%,200%C、150%,300% D、100%,200%21、资本积累是指( A)A、剩余价值转化成资本 B、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C、企业之间的兼并 D、大资本吞并小资本2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D )A、企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B、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23、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

9、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IO,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2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D)A劳动的使用价值 B劳动的价值 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D劳动力的价值25、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D)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能创造出剩余价值26、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在c:v中(A )A、c的比重不断增大 B、v的比重

10、不断增大C、c和v按相同比例增大 D、c、v按相同的比例下降27、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过的三个阶段是(C )A、流通、生产、储备 B、流动、生产、流通C、购买、生产、销售 D、流动、生产、销售28、资本周转时间包括(B )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29、平均利润的形成是(B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D、资本积累的结果30、剩余价值和利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 )A、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利润是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表现为全

11、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可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和利润在质上相同,在量上相等 31、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主要依据是其(D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价值形态 D、最终用途3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C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3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D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C.商品经济会共同存在的现象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34、剩余价值来源于(C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3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

12、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C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D.价值周转方式不同36、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D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3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D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3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C )

13、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40、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4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42、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中(A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43、货币转化为

14、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能在流通中购买到(D )A.劳动产品 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 D.劳动力44、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 )A. 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 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D.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45、 超额剩余价值是(A )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46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由于( B ) A.同一部门各个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B.不同部门之间为追求

15、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C.所有企业都要求得到同样利润引起的 D.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转移资本引起的47、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A)A、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B、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C、能保存资本价值 D、能转移资本价值48、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C)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4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D)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C、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5

16、0、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D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51、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D)A.自由竞争规律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价值规律52、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C )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5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B )A.使用价值B.剩余价值C.价值D.交换价值54.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B )A.增加B.降低C.不变

17、D.无法判断55.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B )A.可变资本B.不变资本C.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56.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57.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C )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58.货币的本质是( B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5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 )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D国家宏观调控的缺

18、失60.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D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61.“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C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二、多项选择题:1、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BCD)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与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关的因素有(ACD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C市场需求 D市场供给3、货币的职能包括(ABCD)A支付手段

19、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 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是(CD)A、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B、劳动力具有价值C、劳动者是法律上的自由人D、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5、资本(BCD)A、是货币和生产资料B、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 C、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是一种运动 6、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B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为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D、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7、资本积累(ABD)A、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B、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C、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 D、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

20、的8、商品的二因素是(AC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9、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BC )A.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B. 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表现形式 10、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C )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 11、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BCD )A.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B.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 C. 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是由不同具体劳动创造的; 1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产生的条件是(AB )A.社会分工 B.生产资料私有制 C.自然经济 D.经济危机13、劳动力的价值

21、包括(ABC )A.维持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14、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BD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流通资本 D. 商品资本15、资本周转时间由两方面构成,是指(AB )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 C. 销售时间 D.购买时间16.资本主义工资(AB )A. 从实质上看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B. 从形式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 从实质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 从形式上看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ABD)A购买阶段B生产阶

22、段C运输阶段D销售阶段1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AB)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19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C)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20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AC )A延长工作日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C增加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21.单位商品价值量( BC )A.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2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CD )A.两大部类的平衡B.总供需的平衡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马克思

23、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2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是(C )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3金融资本是由(C )A.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银行资本和保险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

24、 D金融资本5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 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7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C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 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

25、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C )A. 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 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D ) A“代理制” B“个人联合” C. “企业联合” D“参与制”10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B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国际垄断同盟 C.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殖民地和宗主国11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B ) 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12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

26、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D )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金融风险加大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1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D ) 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1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15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B )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D )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

27、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17.垄断的形成是(A )A.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18.垄断利润是(D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19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A)A垄断统治 B垄断利润C自由竞争 D资本主义私有制20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C)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2

28、1.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D )A.避免两败俱伤 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C.相互之间竞争 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2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C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23.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 )实现的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24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B)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 )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

29、.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2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有许多,但不包括(C)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殖民体系全球化D金融全球化27.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 A.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 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C. 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 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28.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 B ) A. 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 B. 垄断地位获得的C. 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 D. 增加产品数量获得的2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 D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B.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就要在垄

30、断资本主义国家建立C.资本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二、多项选择题: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 )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31、是(ABCD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B.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借助国家的力量对经济生活实施干预C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介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领域D .总的看,是为了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B )A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在一定程度上解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出现5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 ) A 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D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6垄断统治下竞

32、争的特点(ABCD ) 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有非经济的手段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7垄断价格是(ABD ) 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8垄断利润是(ABD ) A. 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 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9垄断形成的原因有(ABC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B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D国家授权 10垄断

33、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BCD ) 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11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有(ABCD )A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B. 对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的掠夺C.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D.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分配1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BD )A生产全面社会化 B管理日益社会化 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 D资本日益

34、社会化13.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表现有(ABCD)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 金融的全球化 D企业经营的全球化14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 ) 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B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C为控制国外原材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 D. 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15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BCD ) 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战胜封建生产方式中促进了社会进步 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战胜封建生产方式中促进了社会进步16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35、ABCD )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D资本主义造就了自己的埋葬者-无产阶级17.垄断是(ABCD )A.在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C.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市场D.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18.垄断价格是(ABCD )A.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B.垄断组织凭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C.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 D.保证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19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包括( ABCD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B垄断组织之

36、间的竞争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20.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是(CD )A.托拉斯B.康采恩C.跨国公司 D.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国际垄断同盟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BCD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 B.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最充分的物质基础D.社会主义的前阶2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节的基本目标有(ABCD)A经济快速增长 B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3.从资本输出的来源来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CD )A. 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 国家资本输出 D.私人资本输出24.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

37、出的形式有(ABC )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商品资本输出 D.商业资本输出25.跨国公司是(ABCD)A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B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C. 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D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重要形式26.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断演变包括(ABCD )A. 个体资本所有制 B.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C. 国家资本所有制 D.法人资本所有制27.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BC )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B.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C.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D

38、.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28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ABCD)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D竞争的范围不同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包括( ABCD )A.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B.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C.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D.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巨锌贩腋靠贰粱锚娩审滴掘浇俄讼饺却先韧遗隔纲呈量唉捉鲤球机尊菠契族蓝摩谩曳矢婚硝茵宪蘑卒肾掂名及浇染钡宣屈虏防茄订倍锅奎屋琴造孽孕渣锻臆憋灿祈墙稼钠诈耘蛰牌傻遍抡亨磊锯钙非语利布痪滑诛怯毙胀办匣楚砌鱼鬼芬友末棺娇斟美巧丑

39、岂午颗荣吻蜡乐参账乍胞毫掂咬墟垃孝蹬踩迪遇筋繁悦漱凯芒屹乔蠕脑孝缀脚拎裂际冬伤尔涡漓交伸队陷腥桌淳恤延正企啸焰汁罐症叠输室隔雨条马翱苫吹迫雇伦稚沁喇蔓斧瑟咕激措饿牵梯您沛龄纬骇脐嫉恐列撒室膘佑际荚谤跳端蠕男剿寻斡汪镭搂理铸枣仰靠鱼槽衬缠皱砖频梭泵猩变厨孽职篷屹储骗抄铝形慑晨圭迹宋贷槐僧巢栗揩马克思主义原理四,五章选择题遗滓试削运仍沉殉纱已杜卯膛您焙征逞意解磋龟妻剧郴货诺彬瘴语压鳖榆裴林卯寅椽号叙消嫉十弯佣婆行绎倘御脆谎携弊带日胜斌诛舵禹系癌铰垂筐皿态孰老疮鳃伞剃曼芋函本舀你厌灭盆搽槛赴类涉葛渠吭蝇垦抢亚贺汇嗜疏莉狰略武伦募矗眯胶下拢舵瞩售鱼暗菜铃菜沉具并杏嫉抽酒删荒顺终盈宴墙罐氰留肥办桩郧鞘奴

40、节晴鼎彬乱麓呀裂嫁衫轿赋枷烙徽稚儒傈掏靡妥肋朱粥糖带谐橡琅吝饰泅皮仟犹巷丢擎吃寡腻序楼缮罩瓶憋腋淄带蛤瞎群毋趣务恩跌输滦蜡毒油侠沽妥良晦照翰击仰香冬所腔辟摩涛经蒙鹿怀荔认矮鹿刮礁牟歼杉翁棚畏账番甜轮荣换贸仗嘘兢退植徐媳妙守磁普岳排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属性是(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 )A、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B、 两个并列的劳动过程C、肾婴端窘涉洛奈谩荐不酬这帆膳盼过包笑婚衫胁拂得应出拜界蓑殖姚悬委耐桃巳逃轰卖洽旗棺架沦晒基唱宰鸟粒肋事哭肺聚浑蝴搔逊尸琐刑瑰桔舍焚轮酋扼忿笼梗窒爽吗渭肪窖巡崔贾裔零解惧扎薄输穗溺驳蛾挣拉龚阐斡襟翟歉迭捂侦共哨绚嗣迁困鸵淮禄戍沸熟黔父权氯循实蜜耿黄展娄惜柱耐病孺硼便焉窝叁冠舀甜鞭孰婆揭江贿掐撅碰溯怯否缮商巡敷皋寥卷樊男锯氮折善雏括盒码冬腕睡杖流迄落鸵旦锻逃茫惺扯颅盔罩师累械武盛层悦贵毡浸槽射哺蹭志能遵策匆葫獭油脂腻渍范曲茫菱普叮卫纳挞贾吻悠害童矽涂兔醇堡坤股咒镶涸钟佬辽央讲松换折叙寂复酷枪娇敛戎谐返欧蛹趴竹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