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带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428146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带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戛然而止(ji rn r zh) 连翘(lin qio) 桕树(ju sh)B. 销声匿迹(xio shng nj) 推搡(tu sng) 羁绊(j pn)C. 目眩神迷(m xun shn m) 卑鄙(bi b) 沙砾(sh l)D. 强辞夺理(qing c du l) 缄默(jin m) 萦绕(yng r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803班的黑板报美轮美奂,力克群雄,勇夺评比第一名。B. 游人们走进东方山的怀抱,目观秀丽山色,耳闻风声

2、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C. 阳朔月亮山随着观察角度改变会呈现出阴晴圆缺的变化,这真是巧夺天工啊。D. 蜿蜒于高原之上的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令人叹为观止。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B.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C. 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D. 通过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我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4. 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走出困境

3、,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A.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5.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B.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

4、的“中国梦”中去呢?C. 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D.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6.名著积累阅读下面名著的片断,根据你的积累,按要求完成填空。“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前苏联长篇小说_,这是书

5、中主人公_对生命的诠释。(2)你能说说这部小说题目的含义么?_7.综合性学习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

6、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_(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本册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示例:关键词:母爱课文题目:金色花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关键词:_课文题目: _ 理由:_8.古诗文名句默写。(1)微君之故,_?(2)_,风烟望五津。(3)望洞庭

7、湖赠张丞相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_,_。(4)“_,_。”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注:空格部分见默写题)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

8、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以其境过清 ( ) 不可名状 ( )10. 翻译下列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1. 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甲文: 乙文: 12. 两文在写法上都是借景抒情,请结合其中一篇举例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卖炭翁唐 白居易(自注“苦宫市也”)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

9、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3. 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B. 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C. 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

10、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D.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14. 试赏析“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细胞的不死精神(节选)高士其生是因为,在天然的适当环境之中,我们有一颗不能不长,不能不分的细胞。细胞是生命的最小最简单的代表,是生命的起码货色。不论是穷得如细菌或阿米巴,一条性命,也有一粒寒酸的细胞,或富得像树或人一般,一身也不过多拥几万万细胞罢了。山芋的细胞,红葡萄的细胞,不比老松老柏的细胞小多少。大象、大鲸的细胞,也不比小鼠、小蚁的细胞大多少。在这生

11、物的一切不平等声浪中,细胞大小肥瘦的相差,总算差强人意吧。这细胞,不问他是属于哪一位生物,落到适合于他生活的肉汁、血液,或有机的盐水当中,就像磁石碰见着铁粉一般地高兴,尽量去吸收那环境的滋养料。吸收滋养料,就是吃东西,是细胞的第一个本能。吃饱了,会涨大,涨得满满大大的,又嫌自己太笨太重了,于是不得不分身,一分而为二。分身就等于生孩子,是细胞的第二个本能。分身后,身子轻小了一半,食欲又增进了。于是两个细胞一齐吃,吃了再分,分了又吃。这一来,细胞是一刻比一刻多了。生物之所以能生存,生命之所以能延续下去,就靠着这能吃能分的细胞。然而,若一任细胞,不停地分下去,由小孩子变成大人,由小块头变成大块头,再

12、大起来,可不得了,真要变成大人国的巨人,或竟如希腊神话中的擎天大汉,或如佛经中的须弥山王那么大了。为什么,人一过了青春时期,只见他一天老过一天,不见他一天高大过一天呢?是不是细胞分得疲乏了,不肯再分哪?有没有哪一天哪一个时辰,细胞突然宣告停业了倒闭了呀?细胞的靠得住与靠不住,正如银行商店的靠得住与靠不住,不然,人怎么一饿就瘦,再饿就病,久饿就死呢?不是细胞亏本而涅粲么?那么,给它以无穷雄厚的资源,细胞会不会超过死亡的难关,而达于永生之域呢?这是一个谜。15.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说明顺序是_。16. 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7.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种

13、生物的细胞大小差异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B. 生物之所以能生存,生命之所以能延续下去,是因为细胞有吃东西和分身的本能。C. 对于所有细胞来说,肉汁、血液,或有机的盐水都是它们的滋养料。D. 人一饿就瘦,再饿就病,久饿就死,与细胞分身有关。18. 本文的语言风格很有特点,请结合选文举例说明。(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雕花烟斗冯骥才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

14、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谁能从

15、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

16、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

17、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

18、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C)“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有删改)19. 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情节:花房邂逅,感受温暖 _,_重戴桂冠,冷落花农 好处: _,_20. 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概括。21. 批注是一种常用

19、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C)三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作批注。选_处:22. 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23.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B. 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C. 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D. 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

20、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四、作文24.根据下面材料提示,按要求作文。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首前行才是青春;匹夫之怒不是勇敢,战胜自我才是勇敢;高高在上不是自信,相信自己才是自信。擦亮眼睛,反省自我,让我们在人生路上找到真正的自己。请以“这才是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戛然而止(ji rn r zh) 连翘(lin qio) 桕树(ju sh)B. 销声匿迹(xio shng

21、 nj) 推搡(tu sng) 羁绊(j pn)C. 目眩神迷(m xun shn m) 卑鄙(bi b) 沙砾(sh l)D. 强辞夺理(qing c du l) 缄默(jin m) 萦绕(yng ro)【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A项有误,应为桕树(ji sh);B项有误,应为羁绊(j bn);D项有误,应为“强词夺理”。故选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803班的黑板报美轮美奂,力克群雄,勇夺评比第一名。B. 游人们走进东方山的怀抱,目观秀丽山色

22、,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C. 阳朔月亮山随着观察角度的改变会呈现出阴晴圆缺的变化,这真是巧夺天工啊。D. 蜿蜒于高原之上的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令人叹为观止。【答案】D【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A项的成语使用有误,“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用在此处使用对象不当;B项有误,“风声鹤唳”形容人在非常害怕时听到一点声音,就十分恐慌紧张,用在这里不恰当;C项有误,“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

23、,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与语境不符。故选D。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B.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C. 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D. 通过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我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有误,应该删去“不”;B项有误,“由衷”指出自内心的

24、,发自肺腑的,与“在心里”重复;C项有误,应该删去“能否”。故选D。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4. 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A.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25、B.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语句要通顺,前后要一致,不能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修饰词与事物的特征不一致。这是平时的语文学习和生活中就要练习的语文基本功。本题要看前面的“大雪山”“沼泽地”与后面的“深陷其中”“饥寒交迫”是否搭配。A项中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当。C项中的“饥寒交迫,半途而废”与“沼泽地”

26、搭配不当。D项中的“大雪山”与“不能自拔”搭配不当。故选B。5.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B.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 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D.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说”字的后面应用逗号,B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C第二个,第四

27、个逗号应改为分号。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点评: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6.名著积累阅读下面名著的片断,根据你的积累,按要求完成填空。“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

28、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前苏联长篇小说_,这是书中主人公_对生命的诠释。(2)你能说说这部小说题目含义么?_【答案】 (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保尔柯察金 (3).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解析】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1)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

29、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段话是保尔在烈士墓前的内心独白,由此可知,文段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人也要敢于命运挑战,自强不息。保尔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7.综合性学习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材料一:美国

30、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_(2)每一期朗读者

31、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本册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示例:关键词:母爱课文题目:金色花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关键词:_课文题目: _ 理由:_【答案】 (1). (1)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 (2)示例:关键词:勇敢 (3). 课文:最后一次讲演 (4). 理由: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勇气。闻一多的演讲慷慨激昂、正气凛然,充分表现了革命者不

32、畏强暴,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这是真正的勇气!【解析】【详解】(1)通篇阅读三个材料,全盘把握,根据要求找出要点内容,找到关键词句即可。材料一原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原句“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材料三原句“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2)首先要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选择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这篇课文的理由。此题所选课文必须能支撑关键词,理由要充分,语句要通顺。如:关键词:童年,课文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理由:童年是天真快乐的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画了灿烂春光中的童真,严肃学习中的快乐。

33、8.古诗文名句默写。(1)微君之故,_?(2)_,风烟望五津。(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_,_。(4)“_,_。”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答案】 (1). (1)胡为乎中露, (2). (2)城阙辅三秦 (3). (3)坐观垂钓者 (4). 徒有羡鱼情 (5). (4)拣尽寒枝不肯栖, (6). 寂寞沙洲冷【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

34、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阙”“钓”“徒”“洲”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注:空格部分见默写题)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

35、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以其境过清 ( ) 不可名状 ( )10. 翻译下列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1. 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甲文: 乙文: 12. 两文在写法上都借景抒情,请结合其中一篇举例说明。 【答案】9. (1). 因为 (2). 说出 10.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11. 甲文:

36、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 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解析】【9题详解】试题分析:“以”是重点的虚词,意义很多。此句中应译为“因为”。“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10题详解】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

37、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斗、蛇”“荫”等。“斗、蛇”都要解释为“像那样”即名词用作状语。“荫”根据语境应译为“遮映”。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11题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两文的内容可知,甲文主要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是通过写水中的游鱼来表现的,即运用了侧面(间接)

38、描写。乙文除了写水的清澈,主要写了水流的湍急,如“清流触石,洄悬激注”,是直接描写出来的。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理解能力。点评:描写方法有直接和间接描写两大种,表现某一事物的特点时,借助其它事物来表现。【12题详解】试题分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由此可见,两文在写景之后都有思想感情的表达,所以是借景抒情。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点评:我们要知道写作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如悬念,照应,联想,想象,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铺垫悬念、比

39、喻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实写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卖炭翁唐 白居易(自注“苦宫市也”)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3. 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

40、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B. 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C. 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D.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14. 试赏析“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答案】13. A 14.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解析】【13题详

41、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分析得知是:身上衣、口中食。【14题详解】试题分析:正确选项分析:A项正确。这首叙事诗讽喻了唐朝宮市的公开掠夺性。所以正确。错误选项分析:B项错误,白居易是唐代诗人而非宋代。C项错误,全诗刻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欺凌但却不敢反抗的人物形象。而非敢于反抗。D项错误,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14字运用了肖像描写,而不是说明的表达方式。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细胞的不死精神(节选)高士其生是因为,在天然的适当环境之中,我们有一颗不能不长

42、,不能不分的细胞。细胞是生命的最小最简单的代表,是生命的起码货色。不论是穷得如细菌或阿米巴,一条性命,也有一粒寒酸的细胞,或富得像树或人一般,一身也不过多拥几万万细胞罢了。山芋的细胞,红葡萄的细胞,不比老松老柏的细胞小多少。大象、大鲸的细胞,也不比小鼠、小蚁的细胞大多少。在这生物的一切不平等声浪中,细胞大小肥瘦的相差,总算差强人意吧。这细胞,不问他是属于哪一位生物,落到适合于他生活的肉汁、血液,或有机的盐水当中,就像磁石碰见着铁粉一般地高兴,尽量去吸收那环境的滋养料。吸收滋养料,就是吃东西,是细胞的第一个本能。吃饱了,会涨大,涨得满满大大的,又嫌自己太笨太重了,于是不得不分身,一分而为二。分身

43、就等于生孩子,是细胞的第二个本能。分身后,身子轻小了一半,食欲又增进了。于是两个细胞一齐吃,吃了再分,分了又吃。这一来,细胞是一刻比一刻多了。生物之所以能生存,生命之所以能延续下去,就靠着这能吃能分的细胞。然而,若一任细胞,不停地分下去,由小孩子变成大人,由小块头变成大块头,再大起来,可不得了,真要变成大人国的巨人,或竟如希腊神话中的擎天大汉,或如佛经中的须弥山王那么大了。为什么,人一过了青春时期,只见他一天老过一天,不见他一天高大过一天呢?是不是细胞分得疲乏了,不肯再分哪?有没有哪一天哪一个时辰,细胞突然宣告停业了倒闭了呀?细胞的靠得住与靠不住,正如银行商店的靠得住与靠不住,不然,人怎么一饿

44、就瘦,再饿就病,久饿就死呢?不是细胞亏本而涅粲么?那么,给它以无穷雄厚的资源,细胞会不会超过死亡的难关,而达于永生之域呢?这是一个谜。15.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说明顺序是_。16. 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7.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种生物的细胞大小差异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B. 生物之所以能生存,生命之所以能延续下去,是因为细胞有吃东西和分身的本能。C. 对于所有细胞来说,肉汁、血液,或有机的盐水都是它们的滋养料。D. 人一饿就瘦,再饿就病,久饿就死,与细胞分身有关。18. 本文的语言风格很有特点,请结合选文举例说明。【答案】15. (1). 细胞(

45、细胞的不死精神) (2). 逻辑顺序 16. 作比较将各种细胞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细胞大小肥瘦的相差,总算差强人意吧”这一生物现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17. C 18. 高士其的科学小品,语言生动、活泼、形象、幽默。(答出其中任意两个关键词即可得2分)如“是不是细胞分得疲乏了,不肯再分哪?有没有哪一天哪一个时辰,细胞突然宣告停业了倒闭了呀?”拟人化的设问,将专业高深的生物学知识,用幽默风趣、亲切生动的语言来表达,通俗易懂,使读者阅读起来兴趣盎然,易于理解和接受。【解析】【1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的把握。不难看出,文章的题目“细胞的不死精神”就是说

46、明对象。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认知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这篇文章运用的就是逻辑顺序。【1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方面来分析其作用。“山芋的细胞,红葡萄的细胞,不比老松老柏的细胞小多少。大象、大鲸的细胞,也不比小鼠、小蚁的细胞大多少”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段末的“细胞大小肥瘦的相差,总算差强人意吧”,使读者印象深刻。【1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

47、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有误,必须是“适合于他生活的肉汁、血液,或有机的盐水”才是滋养料。点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要从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或生动的字、词、短语等角度进行分析。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有吸引力,将深奥的知识阐述得通俗易懂,从“细胞是生命的最小最简单的代

48、表,是生命的起码货色”“就像磁石碰见着铁粉一般地高兴”等句子可以看出来。(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雕花烟斗冯骥才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

49、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

50、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

51、。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

52、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

53、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C)“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有删改)19. 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情节:花房邂逅,感受温暖 _,_重戴桂冠,冷落花农 好处: _,_20. 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概括。21. 批注是一种常用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C)三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作批注。选_处:22. 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23.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54、. 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B. 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C. 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D. 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答案】19. (1). 情节:花房交往,感受真情 (2). 再次落魄, (3). 重识真情 (4). 好处:制造波澜,吸

55、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 20. 有才华,热爱艺术,绘画雕刻都有造诣。温良、和善,懂得感恩。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 21. 示例:(A)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唐先生从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到被打击受冷落的境况的变化。(B)处: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的写出了老范在收到唐先生赠送的雕花烟斗时喜悦、激动的心情,表现出老范纯朴、憨厚的性格特点。(C)处:“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形象地写出了在得知老范去世的消息及老范临终时的情景后,唐先生沉重的心情、复杂的心理,从而表现了唐先生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22. 凤尾菊是贯穿小说

56、情节的线索。凤尾菊是连接小说中两个人物感情的纽带。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还托付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画家因凤尾菊而悔悟。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也寄托着作者对美好感情的歌颂。 23. AD【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概括和赏析能力。解答时,应在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按照文章的行文思路,在唐先生和老范在花房相识后,接着便是写他二人的交往经历,如“花房交往,感受真情”便可以概括;再接下来,便是唐先生被落实政策,又成了名画家,然后便开始“冷落老范”;最后,是唐先生再次落魄,老范让儿子送来凤尾花,唐先生重新感受到了真情,这段可以概括

57、为“再次落魄,重识真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好处便在于制造波澜,丰富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而且加入对比,突出人物个性,增强冲突,有利于表现出人性的美丽和缺陷,引发人们深思。综合上述分析,言之有理即可。【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小说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用反选排除法。C项表述不准确,送给唐先生花是老范对唐先生的情谊,并没有承若给唐先生,所以“信守父亲的承诺”一句不正确。【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及作用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应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以及具体的表现手法,进行概括分析。A处从“大吊灯”“玻璃片片”等可以看出此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吊灯被人打碎掉落地上”比喻“唐先生从红极一时到被打击冷落的境遇变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唐先生内心的酸楚和凄凉,进而反衬出唐先生从老范赞美的话语中感受到的温暖。B处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