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428142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学校_班级_姓名_成绩_A卷第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撺掇(cun) 矗立(zhù) 眺望(tiào) 装模作样(mú)B. 淋漓(lín) 神龛(kn) 驰骋(chéng) 戛然而止(jiá)C. 褶皱(zh) 腈纶(jng) 蛮横(hèng) 强词夺理(qing)D. 瞭望(liào) 虔诚(qián) 襁褓(bo) 挑拨离间(jin)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驼着

2、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B. 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近,相辅相成。C. 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滔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D. 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声漫溢出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即使是沧海桑田,海枯石烂,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B. 这个老教授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为人只看重大局而不在意细小的事情,真可谓是不修边幅啊!C. 傍晚的天空风云变幻。眼前的云彩刚刚还是只可爱的小猪,转眼变成了从天而降的瀑布;明明是一座彩色的房子,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只血红的

3、火烈鸟D. 他以为自己设计猎捕计划天衣无缝,哪知连续半个月的大雨,把他事先挖好的陷阱全都淹没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B.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C. 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D.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

4、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5.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B. 不可久居 居:停留C. 日光下澈 澈:清澈D. 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佁然不动 然则天下之事B. 不复出焉 二石兽并沉焉C. 其岸势犬牙差互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何陋之有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A. 渔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根本就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地告诉了他们,听完

6、以后,大家都感叹惋惜。B.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汉朝,无论魏晋两朝。他们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渔人,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C. 渔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才(发现自己)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这人把自己见到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D.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这人把自己听闻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8.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加以烘托,突出潭水的清澈。B. 从乙文“不足为外人

7、道也”一句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打扰这里的生活。C. 甲、乙两文的作者在仕途上都曾遭受挫折,所以两篇文章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样的。D. 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第二段侧重于描写,乙文第二段侧重于叙述。第卷 非选择题三、默写9.默写古诗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请在横线上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颈联和尾联,或者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上阙。_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

8、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

9、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

10、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人体每天需要呼吸大约1

11、0立方米的空气,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空气过滤器”。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1少开车,堵车就熄火。汽车尾气不仅危害长时间在道路周边的人,也危害司机本身,特别是长时间堵车、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尾气危害更大。所以长时间堵车时最好熄火,尽量少开窗。2严禁近郊私自焚烧垃圾和枯草败叶。私自焚烧所产生的二恶英、烟尘颗粒等有毒物质,会使周边的城市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毒雾。3减少外出。专家认为,对于雾霾天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外出。戴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尘进入鼻腔,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对于最近引发热议的PM2.5,专家认为即便是专业的医用口罩,主要针对PM3以上的

12、可吸入颗粒物,对于PM2.5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抵御能力不强。4室内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灰霾天气少开窗,可以养点花花草草;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10. 阅读三个段落,分点概括PM2.5对人体危害。11. 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2.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下面案例中小王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案例】小王患有贫血,为增强体质,他加强身体锻炼,一年四季从不间断。遇到多雾天气,就会驾车到城郊去爬山。有时遇到拥堵,他也从不熄火。他认为雾再厚,街上买个普通的口罩戴着爬山就没事了

13、。五、作文13.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复苏;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请以“醒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套作。B卷一、诗歌鉴赏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小松杜荀鹤【唐】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屡试不中,以至报国无门。14. 诗歌第一二句写出小松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15. 本诗与韩愈的马说在主旨上有异曲同工

14、之妙,请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姬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而社稷不血食,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客日:“郭偃之法,有所谓柔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柔

15、雍者,便辟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选自战国策·赵策)【注】赵王:即赵孝成王。而若:或者。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便辟:亲近宠爱者。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何故至今不遣 康肃笑而遣之B. 未得相马之工也 出郭相扶将C. 买马而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D. 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 操蛇之神闻之1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

16、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2)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18.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19. 语段:“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A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本文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该书作者是_,A处的人物是_,选文中提到的“这条道路”指的是_。20. 语段:“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

17、,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天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1954年1月18日晚,傅雷在给赴京准备留学_(国家名)的儿子傅聪的第一封家书中这样写道。现代文阅读过年梁实秋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三喝四,

18、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

19、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初一特别起得早,梳小辫儿,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上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禧。”日上三竿,骡子轿车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匣,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请”,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个头,才算礼成。这个差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觉得窝囊。民国前一两年,我的祖父母相继去世,家里由我父亲领导,在家

20、庭生活方式上作维新运动,革除了许多旧习,包括过年的仪式在内。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过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分装四个圆笼,除日挑到家中,自己家里也购备一些新鲜菜蔬以为辅佐。一连若干天顿顿吃煮饽饽的怪事,也不再在我家出现。我父亲说:“我愿在哪一天过年就在哪一天过年,何必跟着大家起哄?”逛厂甸,我们是一定要去的,不是为了喝豆汁儿、吃煮豌豆,或是那大糖葫芦,是为了要到海王村和火神庙去买旧书。白云观我们也去过一次,一路上吃尘土,庙里面人挤人,哪里有神仙可会,我再也不作第二次想。过年时,我最难忘的娱乐之一是放风筝,风和日丽的时候,独自在院子里挑起一根长

21、竹竿,一手扶竿,一手持线桄子,看着风筝冉冉上升,御风而起,一霎时遇到罡风,稳稳地停在半天空,这时候虽然冻得涕泗横流,而我心滋乐。民国元年初,大总统袁世凯唆使曹锟驻禄米仓部队兵变,大掠平津,那一天正是阴历正月十二,给万民欢腾的新年假期做了一个悲惨而荒谬的结束,从此每个新年我心里就有一个驱不散的阴影。大家都说恭贺新禧,我不知禧从何来。21. 文章第段写除夕守岁,共写了几件事?请概括出来。22. 请赏析句子“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的妙处。23. 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兵变”?24. 作者对过年的传统习俗抱什么态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从中可以表现了作者什么

22、样的思想观点?四、综合性学习25.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谕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辩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而“公众场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党团集会、专业性会议、服务性俱乐部、学校、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各类竞赛场合,写作时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材料二: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

23、为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如果说,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领略其中意义和情味,那么,演讲稿的要求则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讲稿对演讲者来说要可讲:对听讲者来说应好听。因此,演讲稿写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过试讲或默念加以检查,凡是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楚之处(如句子过长),均应修改与调整。材料三:演讲最终通过口头表达来传达意思,但口头表达稍纵即逝,如果表达不清晰,东拉西扯,就会让听众感觉不知所云,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要让自己的演讲言之有物,让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从而得到听众的理解并产生共鸣。(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演讲稿的基本特征。(2)我校将在五·

24、;四青年节举行“不忘梦想·砥砺前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初二六班高明的演讲题目是把握青春,让未来绽放光彩,初二一班张爽的演讲题目是十六岁,凌梦飞翔,请为高明和张爽两位参赛选手撰写一段串词。(3)下列的演讲词选段中画线句语言表达不恰当,请修改。今天,我很荣幸,你们也很荣幸来参加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我不是来讲大道理,我想讲的是三个故事。让我能够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最主要办法是,记住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我们的时间都是指顾倏忽,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最主要的是,要有跟着自己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无论如何,感觉和直觉早就知道你到底想

25、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都是次要的。我年轻时有一本非常好的刊物,叫全球博览,想你们这些天天用手机玩抖音的人是不会知道的。创办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刊物办得生动活泼。到他们出最后一期时,封底上是一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就是那种爱冒险的人等在那儿搭便车的那种小路。照片下面写道:好学若饥、谦卑若愚。那是他们停刊前的告别辞。求知若渴,大谦卑若愚。这正是我一生的写照。答案与解析(说明:全卷分为A卷和B卷,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第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撺掇(cun) 矗立(zhù) 眺望(tiào) 装模作样(mú)B. 淋漓(l&#

26、237;n) 神龛(kn) 驰骋(chéng) 戛然而止(jiá)C. 褶皱(zh) 腈纶(jng) 蛮横(hèng) 强词夺理(qing)D. 瞭望(liào) 虔诚(qián) 襁褓(bo) 挑拨离间(jin)【答案】C【解析】【详解】A.“矗”读chù;B.“骋”读chng;D.“间”读jiàn。故选C。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驼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B. 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近,相辅相成。C. 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

27、水汽,震耳欲聋的滔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D. 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声漫溢出来。【答案】D【解析】【详解】A.“驼”写作“驮”;B.“近”写作“进”;C.“浸”写作“侵”。故选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即使是沧海桑田,海枯石烂,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B. 这个老教授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为人只看重大局而不在意细小的事情,真可谓是不修边幅啊!C. 傍晚天空风云变幻。眼前的云彩刚刚还是只可爱的小猪,转眼变成了从天而降的瀑布;明明是一座彩色的房子,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只血红的火烈鸟D. 他以为自己设计的猎捕计划天衣无缝,哪知连

28、续半个月的大雨,把他事先挖好的陷阱全都淹没了。【答案】D【解析】【详解】A.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语境不符,使用错误。B.不修边幅: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语境不符,使用错误。C.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语境不符,使用错误。D.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或漏洞。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B.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

29、止欺凌行为。C. 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D.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答案】A【解析】【详解】B.有误,语序不当,应改为“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行为”。C.有误,成分残缺,删去“经过”。D.有误,搭配不当,把“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故选A。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0、,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5.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阡陌交

31、通 交通:交错相通B. 不可久居 居:停留C. 日光下澈 澈:清澈D. 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佁然不动 然则天下之事B. 不复出焉 二石兽并沉焉C. 其岸势犬牙差互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何陋之有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A. 渔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根本就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大家都感叹惋惜。B.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汉朝,无论魏晋两朝。他们把自己

32、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渔人,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C. 渔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才(发现自己)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这人把自己见到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D.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这人把自己听闻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8.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加以烘托,突出潭水的清澈。B. 从乙文“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打扰这里的生活。C. 甲、乙两文的作者在仕途上都曾遭受挫折,所以

33、两篇文章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样的。D. 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第二段侧重于描写,乙文第二段侧重于叙述。【答案】5. C 6. B 7. D 8. C【解析】【5题详解】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C.句意:阳光直照(到水底)。澈:穿透。故选C。【6题详解】考查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A.的样子/既然这样。B.兼词,“于此”/兼词,“于此”。C.代词,代指小潭/代词,代指“余人”。D.这/宾语前置的标志。故选B。【7题详解】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结合重点词语的意思,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式进行翻译

34、。这句话的重点词语有:“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叹惋:感叹惋惜。”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这人把自己听闻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故选D。【8题详解】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C. 有误。小石潭记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两篇文章抒发的感情不一样。故选C。【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

35、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成为水中的小岛,成为水中的不平岩石,成为水中的悬崖。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

36、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乙】

37、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

38、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

39、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第卷 非选择题三、默写9.默写古诗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请在横线上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颈联和尾联

40、,或者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上阙。_【答案】 (1). (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 窈窕淑女 (3). 天涯若比邻 (4).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庇、窈窕、涯、磬、缥缈”等字词容易写错。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

41、.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

42、颗粒物造成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

43、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人体每天需要呼吸大约10立方米

44、的空气,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空气过滤器”。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1少开车,堵车就熄火。汽车尾气不仅危害长时间在道路周边的人,也危害司机本身,特别是长时间堵车、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尾气危害更大。所以长时间堵车时最好熄火,尽量少开窗。2严禁近郊私自焚烧垃圾和枯草败叶。私自焚烧所产生的二恶英、烟尘颗粒等有毒物质,会使周边的城市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毒雾。3减少外出。专家认为,对于雾霾天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外出。戴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尘进入鼻腔,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对于最近引发热议的PM2.5,专家认为即便是专业的医用口罩,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

45、粒物,对于PM2.5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抵御能力不强。4室内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灰霾天气少开窗,可以养点花花草草;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10. 阅读三个段落,分点概括PM2.5对人体的危害。11. 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2.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下面案例中小王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案例】小王患有贫血,为增强体质,他加强身体锻炼,一年四季从不间断。遇到多雾天气,就会驾车到城郊去爬山。有时遇到拥堵,他也从不熄火。他认为雾再厚,街上买个普通的口罩戴着爬山就没事了。【答

46、案】10. 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11. 列数字、打比方。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每天大量呼吸并过滤空气的特点,易于读者理解。 12. 多雾天气时,空气污染严重,锻炼会加重贫血病情;遇到拥堵,应该熄火,避免汽车尾气污染;戴普通的医用口罩并不能完全抵御PM25以下的颗粒物。【解析】【10题详解】考查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锁定答题区域在段,从中找到写PM2.5对人体的危害的语句,然后进行分点概括即可。结合第段“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可概括出第一个危害是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结合第段

47、“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可概括出第二个危害是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结合第段“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可概括出第三个危害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11题详解】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从画线句中“10立方米”可判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空气过滤器”这句话中,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比作“空气过滤器”,据此可判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结合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具体的语句分

48、析其作用即可。【12题详解】考查文章知识的实际迁移应用,结合材料中小王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文章到段的内容,分析解答,意思对即可。结合第段中的“少开车,堵车就熄火,汽车尾气不仅危害长时间在道路周边的人,也危害司机本身,特别是长时间堵车、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尾气危害更大”可知小王有时遇到拥堵,他也从不熄火这一做法不当;小王患有贫血,他加强身体锻炼,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而根据文章第段中的“多雾时,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故小王一年四季从

49、不间断锻炼这一做法不当;根据第段中的“戴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尘进入鼻腔,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对于最近引发热议的PM2.5,专家认为即便是专业的医用口罩,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于PM2.5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抵御能力不强”可知戴普通的医用口罩并不能完全抵御PM25以下的颗粒物,所以小王他认为雾再厚,街上买个普通的口罩戴着爬山就没事了是错误的。据此分点概括即可。五、作文13.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复苏;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请以“醒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50、。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套作。【答案】范文:醒来琤瑽的琴声流水般传来,缓慢却不失气韵,每个音都似乎容下了一方天地。我揉揉惺忪的睡眼醒来,抬眼向窗外望去。空气泛着些许湿润,朝霞还未完全褪去,淡淡的粉红色晕染了天际。人们已陆续醒来,走出门用深呼吸来拥抱夏日的清晨。一位老者就坐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安静地拨动古琴的琴弦,间或有一两声鸟鸣为他伴唱。他十指灵活地在弦间飞舞,时而看似不着力地轻挑纤细的琴弦,时而按住弦来回滑动,时而又在弦上沉沉一拨。古朴甚至有些老旧的琴仿佛因他的指尖有了灵气,每一根弦都焕发出新的光彩,用醇厚而玲珑的琴音陶醉着听者。路人大多不屑一顾,但

51、也不时有人驻足倾听,脸上有享受也有赞叹,甚至还有人在一曲的结束为他喝彩,但是老者的神色始终淡淡的,安宁而祥和。老者不是第一天在这里演奏了。开始时,我只以为他是个技艺精湛的寻常街头艺人,正欲给他些钱回报他带给我的听觉享受,却被他止住。“我不是卖艺,不收钱。”他的语气坚定而骄傲,我忙道歉怕伤到他的自尊心,他摆摆手,“好多人都这样认为,但我不是为了钱弹琴。”我有些好奇,与他聊过几次才知道,他是名中文系的大学教授,曾经在古琴方面颇有造诣,却因各种原因暂时放下了古琴。他退休后打算重新开始弹奏古琴,于是日日来这里演奏,不仅为练习,更为让更多人了解古琴这门乐器。“现在人啊,还有多少真心喜欢古琴呢?”他的语气

52、中隐隐透出些无奈,“怕是连见过的都很少了吧我当年也不应该放下它啊,那么些日子没弹,它都睡着了。”老者爱惜地抚摸着古琴斑驳的琴身,像是在抚摸沉睡的知己。“哪儿的话,我看您弹得越来越好了。”一位阿姨推着婴儿车笑着说。“是啊是啊。”我连连点头,老者的琴声从最开始的惊艳,逐渐洗去了铅华,变得愈发简朴,也愈发纯真。老者笑了,看向古琴的目光里满是柔和,“希望它,早点醒来吧。”又是一个清晨,老者一如既往地弹奏着古琴。这一次,他的琴声里蕴着禅意。他的心灵许是已经荡涤尽尘埃,回归本真了,我想。古琴带给人的不只是悦耳的琴声,更是对人生与天地的思索,他的古琴,想必已醒来了。我微笑着下楼,看到老者面前围了许多牵着小孩

53、的家长。“妈妈我要学这个!”“古琴,我喜欢古琴!”孩子们吵吵嚷嚷,却丝毫不觉纷乱,反而那样美好。隔着人群,我望见老者的嘴角上扬起一个温暖的弧度。我仿佛看到,沉睡了多年的古琴文化,正在醒来。【解析】【详解】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根据材料的提示,题目中的 “醒来”中的“醒”除了理解为睡中醒来,也可以理解为“觉醒”、“觉悟”、“醒悟”。故“醒来”可以指自然的苏醒,亲情的提醒,自我的醒悟。比如可指清晨醒来的生活情景,也可指心灵由混沌到清醒的顿悟过程。 “醒来”可以是自己觉醒,也可是别人叫醒,甚至是敌人打醒,醒来以后有了新思想踏上了新征程可以具体描述春天到了,自然万物苏醒的情态;可以写一个人的觉悟,如具体

54、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然后从这段经历中有了某种感悟;也可以写一个国家的兴衰,如我国由原来的落后挨打到如今的独立富强;也可以写一种观念的认可,如原来对环保的忽视到如今的重视等等。本文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皆可。【点睛】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第一: 抓住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第二: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第三: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

55、一环。第四: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可以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B卷一、诗歌鉴赏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小松杜荀鹤【唐】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屡试不中,以至报国无门。14. 诗歌第一二句写出小松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15. 本诗与韩愈的马说在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答案】14. 长在深草中不被人关注,外形虽小但坚强不屈、勇敢进取,有强大的生命力。 15. 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马说借“千里马”与“食马者”,小松借“小

56、松”与“时人”,表达对目光短浅“时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愤懑之情。【解析】【14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首先在诗歌中找到描写小松的诗句,然后结合关键词语分析小松的特点。“自小刺头深草里”这一句写出了小松长在深草中不被人关注。“而今渐觉出蓬蒿”这一句通过对比,写出了小松虽然从小长在深草中,但是现在已经长得比蓬蒿高了,由此体现了小松的坚强不屈、勇敢进取,有强大的生命力。【15题详解】考查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

57、愤懑以及不满之情。马说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由此可见,本诗和马说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马说借“千里马”与“食马者”,小松借“小松”与“时人”,表达对目光短浅“时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愤懑之情。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姬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

58、“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而社稷不血食,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客日:“郭偃之法,有所谓柔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柔雍者,便辟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选自战国策·赵策)【注】赵王:即赵孝成王。而若:或者。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血食:祭祀祖先

59、的食品。便辟:亲近宠爱者。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何故至今不遣 康肃笑而遣之B. 未得相马之工也 出郭相扶将C. 买马而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D. 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 操蛇之神闻之1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2)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18.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答案】16. D 17. (1)既然买的马好或者不好,都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或危害。那么大王您买马却一定要等待一个会相马的人。(2)这些都是能趁(乘

60、着)大王您酒酣耳热(酒醉,不清醒)之时向您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 18. 告诚赵王在治理国家时要选用贤臣,防止偏信亲近的人以致误国(不仅要防备自己的憎恶的人,更要防备自己亲近的人)。(大意相同即可)【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 派遣/打发。B. 观看/相互。C. 好的、强健的/擅长、善于。D.听说/听说。故选D。17题详解】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抓住重点词语,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式进行翻译。(1)重点词语:“善:好的。恶:不好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既然买的马好或者不好,都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或危害。那么大王您

61、买马却一定要等待一个会相马的人。(2)重点词语:“皆:都,全。欲:想要的。”句意为:这些都是能趁(乘着)大王您酒酣耳热(酒醉、不清醒)之时向您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18题详解】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概括。说客先由买马谈起,看起来毫不经意,实际上已经将要说的话作了谋划安排。选马要等相马之人,那么治理国家更需要物色好贤明的大臣。通过选马与治国的类比,昏庸的赵王才有所悟。由此可知,“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告诚赵王在治理国家时要选用贤臣,防止偏信亲近的人以致误国。言之有理即可。【点睛】参考译文:有游说之士拜见赵孝成王说:“我听说大王要派人去买马,有这回事吗?”赵王回答:“有这回事。”说客问:“那为

62、什么到现在还没派人去买呢?”赵王说:“没有找到会相马的人。”说客就问:“大王为什么不派建信君去呢?”赵王答道:“建信君要处理国家大事,何况他又不懂相马的事。”说客又问:“大王为何不派纪姬去呢?”赵王回答:“纪姬是个女人,不懂得相马。”说士继续问道:“如果买来了马匹而且特别强健,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赵王回答:“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又问:“那么买来了不强健的马匹,又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危害呢?”赵王答道:“对国家没有什么危害。”说士说:“既然买的马好或者不好,都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或危害。大王您买马却一定要等待一个会相马的人。现在大王治理国家的措施不当,国家衰败、几成废墟,甚至不能祭祀,可是大王不等待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却把大权交给建信君,这是为什么?”赵王无言以对。说客继续说道:“郭偃之法有所谓柔痈的说法,大王您知道吗?”赵王说:“我没听说过。”说客说:“所谓'柔痈',是指您左右受宠幸的亲近之臣以及您的夫人、优者和美女等等。这些人都是趁你酒酣耳热之际向您提出自己非分要求的人。这些人的欲望如果能在宫中得到满足,那么大臣就能在外面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了。所以说,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亮了世界,可它们内部仍然有黑点。人们十分谨慎地防备自己憎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