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428136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 期 末 测 试 卷 (时间:xx分钟 总分:xx分)学校_ 班级_ 姓名_ 座号_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山光悦鸟性,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是:_。(3)在李白送友人一诗中,既有山的青绿,又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的句子是:_,_。(4)_,_。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5)请补充完整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_,_。_,_。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那种熙熙然庭院的jn

2、g m( ),是一辈子思慕着的。(吴伯萧灯笼)(2)返回的雁群,像dio lng( )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利奥波德大雁归来)(3)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yng fng yn wi( )的方法。(王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4)恐惧伴随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xng jing ji m( )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顾拜旦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3.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中国是礼仪之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此,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王凯莉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她邀请市礼仪专家

3、梁教授来校开讲座。见面时,她说:“梁教授,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她说:“梁教授,欢迎光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她说:“您的大作我一定会认真拜读!”A. 委托B. 久仰C. 欢迎D. 拜读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我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将“增强”改为“提高”)B. 网络直播本身是一个创新的交流平台,但直播时要有度,不要有为了求异而违法。(在句末加上“的行为”)C. 能否拿下这期最强大脑的冠军,关键在于选手们把他们强大的技能在临场时稳定地发挥出来。(在“选手们”后加上“能否”)D. 为了加强校园

4、安全,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将“机制”改为“制度”)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1)请用一句话概括大熊猫的主要特征,不超过20字。_。(2)根据材料内容,以“熊猫的体

5、形”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6. 解

6、释下列加点词语。(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悄怆幽邃(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8. 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情。B. 第一段作者围绕“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D. 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二)课外文言文

7、阅读(9分)金国治盗甚严每捕获论罪外皆七倍责偿。唯正月十六日则纵偷一日以为戏。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是日,人皆严备,遇偷至,则笑遣之。既无所获,虽畚微物亦携去。妇人至显入人家,伺主者出接客,则纵其婢妾盗饮器。他日知其主名,或偷者自言,大则具茶食以赎,谓羊、酒、肴馔之类。次则携壶,小亦打袴取之。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错误一项是( )。A. 则笑遣之(赶走)B. 妇人至显入人家(至于)C. 车马为人所窃(被)D. 或偷者自言(有时)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金 国 治 盗 甚 严 每 捕 获 论 罪 外 皆 七 倍 责 偿 。11. 根据文段内容,谈谈金国的治国

8、方法好在哪里?(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节选)马丽华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再一次接近各拉丹东,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熟悉地貌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东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黛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守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化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东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

9、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东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

10、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

11、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东的近旁。12. 下面四个选项中加点词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A.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

12、,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B. 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秌,光彩夺目。C. 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D.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13.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时的所见所感。B. 到长江源头探险是十分困难的,作者就曾摔倒在冰河上,摔断了尾椎骨。C. 文中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D. 在冰塔林砾石滩上,作者找到了贝壳、植物的化石。14. 选文中作者写到“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

13、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这样写是不是显得作者很悲观?为什么?(四)课外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父爱陷阱郑成南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担心,他的努力仅仅是白费力气,因为,父亲根本听不到。可是,他突然失踪,引起了父亲的注意,父亲一路寻到陷阱旁。父亲把头探进陷阱看了看。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他大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他沿着井壁走

14、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井下昏暗潮湿,他能感受到坐在地上的裤子潮湿了。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的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最快速度地赶回来,也需要两天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时间吗?而他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拢了,他无法想象,即使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狭窄的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

15、,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他再次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声音只响了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没多久,消沉使他沮丧,困意向他袭来。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立刻提高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不至于放弃。他甚至不再期待着父亲能来救援他,如果,父亲不来,或迟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身上的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他挖

16、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他终于成功了,A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森林内透下斑斑银光。他几乎耗尽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B他环视一眼,便立刻一跃而起,好比踩上毒蛇了。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看着他在井内垂死挣扎。他没想过父亲竟然如此绝情冷漠。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忙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父亲推开了,他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愧疚。说,对不起。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

17、然一直就守在井口而见我痛苦。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泥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可是,幸运的是,昨晚上一直没出现任何动物。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情况下,你等不到援助,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当初挖这口陷阱的初衷。他的双眼润湿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扑进父亲怀里,他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却开心地笑了。那年,尽管他才十三岁,却勇敢得像个老猎人。15. 本文塑造了一个“父亲”的形象。请

18、结合文本,说说文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16. 本文中的“他”在“掉入陷阱逃出陷阱”的过程,对父亲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谈谈。17. 评点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鉴赏性的阅读方式。请从A、B两处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角度自选,或从修辞效果,或从词语运用,或从描写手法,)18. 你觉得“父亲”的做法好吗?请联系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感悟,具体谈谈你的看法。三、作文(50分)19.根据要求作文。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

19、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请以“从此,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字数在500字左右;(5)不得抄袭。四、附加题(10分)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

20、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20. 选文中 “A” “B” 两个人物分别是_ 、_。21.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

21、怎样的精神品质?22. 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答案与解析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山光悦鸟性,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是:_。(3)在李白送友人一诗中,既有山的青绿,又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的句子是:_,_。(4)_,_。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5)请补充完整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_,_。_,_。【答案】 (1). 潭影空

22、人心 (2). 豁然开朗 (3). 青山横北郭 (4). 白水绕东城 (5). 无意苦争春 (6). 一任群芳妒 (7). 海内存知己 (8). 天涯若比邻 (9). 无为在歧路 (10). 儿女共沾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本题中的“青、妒、涯、歧、沾”等字词容易写错。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那种熙熙然庭院的jng m( ),是一辈子思慕着的。(吴伯萧灯笼)(2)返回的雁群,像dio lng( )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利奥波德大雁归来)(3)对

23、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yng fng yn wi( )的方法。(王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4)恐惧伴随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xng jing ji m( )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顾拜旦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答案】 (1). (1)静穆 (2). (2)凋零 (3). (3)阳奉阴违 (4). (4)行将就木【解析】【详解】(1)静穆:安静庄严。“静穆”中的“穆”注意不要写成“穋”;(2)凋零:(草木)凋谢零落。“凋零”中的“凋”注意偏旁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3)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不执行。“违”注意不要写成“伟”或“炜”等。(4)行

24、将就木:指人临近死亡,快要进棺材了。注意“木”不要写成“墓”。3.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中国是礼仪之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此,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王凯莉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她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开讲座。见面时,她说:“梁教授,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她说:“梁教授,欢迎光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她说:“您的大作我一定会认真拜读!”A. 委托B. 久仰C. 欢迎D. 拜读【答案】C【解析】【详解】C.不得体,“欢迎”指的是梁教授已经达到学校,与当时正在邀请的情境不符。应改为“敬请”,表示期待光临。故选C。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25、是(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我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将“增强”改为“提高”)B. 网络直播本身是一个创新的交流平台,但直播时要有度,不要有为了求异而违法。(在句末加上“的行为”)C. 能否拿下这期最强大脑冠军,关键在于选手们把他们强大的技能在临场时稳定地发挥出来。(在“选手们”后加上“能否”)D.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将“机制”改为“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

26、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D项修改不正确,语序不当,将“完善”与“建立”互换位置。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

27、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1)请用一句话概括大熊猫的主要特征,不超过20字。_。(2)根据材料内容,以“熊猫的体形”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答案】 (1). (1)不喜冬眠、居无定所、爬树高明、听觉灵敏 (2). (2)熊猫的身子圆圆的、胖乎乎的,像个大皮球,样子十分憨态可掬【解析】【详解】(1)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概括。仔细阅读材料内容,提取“没有冬眠的习惯”“大熊猫没

28、有固定的栖息场所”“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句子作答即可。注意字数限制。(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以熊猫形体为描写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语句通顺流畅即可。如,大熊猫的身子圆圆胖胖的,象个大皮球,大熊猫的耳朵象半块光盘,眼睛象巧克力豆,眼圈是椭圆形的,有四条又粗又短的腿,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黑白相间,看上去非常可爱。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

29、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悄怆幽邃(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8. 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情。B. 第一段作者围

30、绕“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D. 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答案】6. (1). (1)尤:格外。 (2). (2)可:大约。 (3). (3)悄怆:凄凉。 7. 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8. C【解析】【6题详解】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

31、来判断。(1)句意:潭水格外清澈。尤:格外。(2)句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3)句意:寂静而且幽深,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凄凉。【7题详解】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结合关键实词、虚词,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重点词语:“澈:穿透。”句意: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重点词语:“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句意:(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8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文章第二段写游

32、鱼,其目的是为了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故选C。【点睛】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

33、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凄清很少有人来。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寂静而且幽深,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金国治盗甚严每捕获论罪外皆七倍责偿。唯正月十六日则纵偷一日以为戏。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是日,人皆严备,遇偷至,则笑遣之。既无所获,虽畚微物亦携去。妇人至显入人家,伺主者出接客,则纵其婢妾盗饮器。他日知其主名,或偷者自言,大则具茶食以赎,谓羊、酒

34、、肴馔之类。次则携壶,小亦打袴取之。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 则笑遣之(赶走)B. 妇人至显入人家(至于)C. 车马为人所窃(被)D. 或偷者自言(有时)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金 国 治 盗 甚 严 每 捕 获 论 罪 外 皆 七 倍 责 偿 。11. 根据文段内容,谈谈金国的治国方法好在哪里?【答案】9. B 10. 金国治盗甚严/每捕获/论罪外/皆七倍责偿。 11. 金国的治国之道好在恩威并施。“论罪外,皆七倍责偿”,如此从严执法治盗,让百姓不敢偷盗;设“纵偷之日”,虽名偷,实乃乐。为普天同庆添彩,纯为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解析】【9题详解】

35、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B.句意:显贵们到了别人家里。至:到。故选B。【10题详解】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注意限断三处。句意为:金国治理偷盗的事很严厉,每次捕捉到犯罪的人,除了按罪论处,都要以七倍来责其偿还。故断句为:金国治盗甚严/每捕获/论罪外/皆七倍责偿。【11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

36、,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课文内容,从“论罪外,皆七倍责偿”中可知,通过从严执法治盗,让百姓不敢偷盗;从“纵偷之日”“是日,人皆严备,遇偷至,则笑遣之”“他日知其主名,或偷者自言,大则具茶食以赎,谓羊、酒、肴馔之类。次则携壶,小亦打袴取之”等语句可知,虽然表面上是偷,实际上是为人们增添了许多的乐趣,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由此可知金国的治国之道好在恩威并施。点睛】参考译文:金国治理偷盗的事很严厉,每次捕捉到犯罪的人,除了按罪论处,都要以七倍来责其偿还。只有正月十六放纵一日任人偷窃作为戏耍。妻女、宝石货品、车辆马匹被人偷走,都不会刑罚处置。这一日,人人都严格防备,遇到偷窃的人到来,就笑着赶走他。已

37、经偷不到什么东西,即使小小物品也会顺手拿走。显贵们到了别人家里,趁着主人家出去迎接客人,就放任他(她)的婢女或小妾盗取酒杯等。等到一日知道了物品主人名字,有时偷窃的人自己说出来,大的要摆茶设酒来赎取,酒席一般有羊肉、美酒、美食等等。次等就携带美酒前往赎取,最小的也要送打袴取回失物。(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节选)马丽华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再一次接近各拉丹东,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熟悉地貌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东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

38、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黛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守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化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东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东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

39、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

40、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

41、来,就长眠于此吧。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东的近旁。12. 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加点词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A.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B. 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秌,光彩夺目。C. 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D.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13.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

42、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时的所见所感。B. 到长江源头探险是十分困难的,作者就曾摔倒在冰河上,摔断了尾椎骨。C. 文中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D. 在冰塔林的砾石滩上,作者找到了贝壳、植物的化石。14. 选文中作者写到“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这样写是不是显得作者很悲观?为什么?【答案】12. B 13. D 14. 参考示例:不是;作者是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描写冰河、雪域高原给人带来的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解析】【12题详解】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例句中结合“白色披风”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把“各拉丹冬主峰”比作“

43、金字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结合“巨人”一词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把“冰山”比作“屏风”,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把“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比作“长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13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来分析。D.结合“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可知作者没有找到贝壳、植物的化石。故选D。14题详解】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要理解语句含义要与对全文的理解结合起来。“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

44、气上不来”这是作者的身处冰塔林时的切身感受,从作者的切身感受,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恶劣,所以本文将客观的描述和自己的感受相结合,是为的是表现生存环境的恶劣的特点,所以这一句并不是因为作者悲观,而是表现生存环境的特点。(四)课外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父爱陷阱郑成南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担心,他的努力仅仅是白费力气,因为,父亲根本听不到。可是,他突然失踪,引起了父亲的注意,父亲一路寻到陷阱旁。父亲把头探进陷阱看了看。他喜出望外,

45、挥动双手,他大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井下昏暗潮湿,他能感受到坐在地上的裤子潮湿了。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的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最快速度地赶回来,也需要两天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时间吗?而他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

46、窣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拢了,他无法想象,即使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狭窄的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他再次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声音只响了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没多久,消沉使他沮丧,困意向他袭来。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立刻提高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不至于放弃。他甚至不再期待着父亲能来救援他,如果,父亲不来,或迟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

47、在井内。对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身上的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他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他终于成功了,A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森林内透下斑斑银光。他几乎耗尽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B他环视一眼,便立刻一跃而起,好比踩上毒蛇了。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看着他在井内垂死挣扎。他没想过父亲竟然如此绝情冷漠。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忙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

48、父亲推开了,他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愧疚。说,对不起。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一直就守在井口而见我痛苦。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泥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可是,幸运的是,昨晚上一直没出现任何动物。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情况下,你等不到援助,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当初挖这口陷阱的初衷。他的双眼润湿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

49、心,扑进父亲怀里,他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却开心地笑了。那年,尽管他才十三岁,却勇敢得像个老猎人。15. 本文塑造了一个“父亲”的形象。请结合文本,说说文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16. 本文中的“他”在“掉入陷阱逃出陷阱”的过程,对父亲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谈谈。17. 评点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鉴赏性的阅读方式。请从A、B两处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角度自选,或从修辞效果,或从词语运用,或从描写手法,)18. 你觉得“父亲”的做法好吗?请联系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感悟,具体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5. (1)教子有方,望子成龙。如:故意挖陷阱训练儿子的自救能

50、力。(2)刚毅、坚强。如:能忍受爱子在陷阱中的痛苦折磨。(要挖掘出性格特点,并能言之有据。) 16. (1)先是对父亲充满着期待。父亲在他的心中是生的希望。(2)然后对父亲的救援消沉、沮丧甚至失望。(3)再是对父亲的误解、愤怒(4)最后理解、谅解了父亲。 17. 示例:A、这句话采用了景物描写的方法,“黎明的霞光”“斑斑银光”,多么美丽的景色,衬托出“他”出陷阱时的高兴心情。B、动作描写,加上修辞的运用。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误解父亲“见死不救”时的激动心情。能自选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18. 开放型题目,让学生谈看法。可赞成,可反对,要言之成理。【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作

51、答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结合自己的情感体悟分析。根据父亲故意挖陷阱训练儿子的自救能力可知他是一个教子有方,望子成龙的人。根据父亲能忍受爱子在陷阱中的痛苦折磨,可知他是一个刚毅坚强的人。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可知,当儿子掉到陷阱中时,他对父亲充满了期待,相

52、信父亲一定会来救他。但当他等待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等到父亲前来时,他是沮丧失望的,当他终于爬出了陷阱,却看到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却不救他,此时他是愤怒的。当他得知父亲是为了锻炼他的自救能力并在井口守了很长时间后,他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苦心。【17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句子所用手法,修辞或是描写。然后根据手法特点和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第一句话是景物描写,为他爬出陷阱后看到的明媚景色,衬托了他内心的喜悦。第二处是对他看到父亲就在井口时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心情的意外与激动,以及对父亲的怨恨之意。【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本题不难,人物形象突出,易于评

53、价。阅读文章,联系生活,是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双向训练,平时要善于将所读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会学思想,善于表达。从文中“父亲”故意不救助儿子让儿子自救这一重要信息点是理解“父亲”对儿子特殊的“爱”,理解“父亲”的形象。对自己的父亲,简要说明其教育的方法以及自己对这种教育方法的评价即可。三、作文(50分)19.根据要求作文。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请以“从此,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先将题

54、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字数在500字左右;(5)不得抄袭。【答案】例文:【佳作一】从此,我不再寒冷“哦,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到中雪,你注意点,别弄感冒了。在学校不比在家,感冒了,也只有自己照顾着自己。”妈妈放下手中的东西叮嘱我道。我忙点点头,不耐烦地看着母亲,嗔怪她的啰唆。妈妈显然意识到了,笑着摸摸我的脑袋,转过身,走下车去。车子正欲启动,妈妈忽然转过身来,慌慌张张地丢过一袋东西,便跌跌撞撞地走下车去。车开了,我回头一看,妈妈还站在原处,不停地朝我挥着手。外面的风非常大,妈妈那好看的发型此时已不成样子,头发随着狂

55、风恣意地翻腾。我的心不禁猛地抽搐了一下。我忙转过脸,默默地打开妈妈刚刚放下的东西。噢,是一条围巾,我翻了翻,还有一副手套。我拿起手套,竟从里面滑落出一张小纸条,妈妈那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天冷了,注意身体。妈妈的这句话如那春日里的一道阳光,使我全身温暖无比。我捧着那手套,心中满是感动。我抬起头,视线早已模糊,眼前又浮现出了与妈妈相处时的那一个场景:我坐在台灯下,写着作业,妈妈突然走过来,坐在我身边,抬起头,发现妈妈正满眼慈爱地望着我。沉默了一会儿,妈妈突然说:“你冷不冷,我给你拿个电暖器来吧!”我忙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妈妈来了,手中拿着个红色包裹,右手提个电暖器。我正欲脱掉鞋子,母亲却抢先了一步,

56、小心翼翼地帮我脱下鞋子,又将它放到电暖器上,然后又将那包裹递给我:“拿着吧!为了你做作业拿着方便,我将热水袋缝在了里面。应该不冷了。”然后妈妈才满心欢喜地走开。想起那一个场景,此时我已是热泪盈眶。望着窗外,寒风疯狂地席卷着大地,路上的行人步履艰难。我戴上母亲编织的手套,全身暖洋洋的。因为有了母亲的爱,这个冬天我不再寒冷。【评点】本文把叙事时间定格在“这个冬天”,把叙事范围缩小到母亲关心“我”的点滴小事上,文章选材真实,情感浓郁,感人至深。本文最突出的亮点就在于展开联想,巧用插叙,把今与昔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真切再现了温暖的母爱,使文章的内容丰厚,主旨鲜明,结构精巧。其次是描写具体,生动传神。无论

57、是开篇的送别场景,还是后文给“我”脱鞋的细节,均抓住了母亲的言行举止,传神地展现了母亲的爱子之情,并且还在行文中写景渲染,使得文章情韵更浓,读之回味无穷!【佳作二】从此,我不再低头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就像阳光总是均匀地洒满大地。向日葵的语录我开始注意,那个男人每天都要背一个大夹子,用一根短短的木杆在上面涂涂写写。我看过,他画的是妈妈和我的姐妹们。妈妈的确很美,一片片花瓣在阳光下恣意地舒展着,像跃动的生命火舌。可是我呢,只是一杆非常瘦小的向日葵,隐匿在姐妹们的巨大花盘下。我索性低下头,暗绿色的枝干细得就像钻来钻去的蚯蚓。花瓣小小的,似乎一触就会簌簌地落下来,我打量着自己,厌恶极了。哼,什么“法

58、国巴尔勒的阳光温暖”,它从未温暖过我;什么“如火般炽热的生命”,不属于我!那个男人依然在画,他画得好极了,可是人们都说他是个疯子。他深褐色的头发凌乱地蜷曲着,乱草似的堆在头上,可一双蓝色的眼睛却闪着无比坚毅的光芒。我忍不住探头望去他衣衫褴褛,安静地画着。那个夹子毛毛刺刺的,各种污垢黏在上面。可是他看起来那么神圣、安详。他和我像两个极端,唯一相同的只是我们都是各自世界里的多余罢了。嗯或许只有我吧。他每天都来画画,我也总是在这时伸出头探望。那些画好极了,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可是,今天他不仅带上他的夹子,还带来一只黑色的盒子,蓝色的眼中噙满了忧郁。他站在田畔上,展开画,看了一遍,又摸了一遍,静静将它

59、放回夹子中,哦,那算不上夹子,只是两块破旧的木板。他抬起右手,将黑色枪管抵在脑袋上,“砰”一声巨响,他倒下了。他鲜红的血汩汩地流着,我惊恐地瞪大眼睛。此刻,我仿佛又看见他一直微笑着、涂画着,那双蓝色的眼睛涌动着太阳般的光泽,艺术的火花像火一样燃烧着了他的生命。可是路过的人们说:“听说凡高死了。就是那个疯子,整天站在向日葵边画画的那个人,被生活逼迫得自杀了。”就在他为艺术而倾倒的那一刻,我在他的画夹中看见了我那个在夹缝中拼命生长的我,那个噙满泪水、向着阳光的我。【评点】本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大胆想象,把个人的思想巧妙地融入曲折的情节中,使得文章因独具创意而神采飞扬。本文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凡高的艺

60、术之路,生动展现了他不向世俗低头的坚毅个性和为了艺术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暗线是“我”(即向日葵)的精神成长,抓住其内心活动,塑造了一个自信自强、积极进取的艺术形象。不仅如此,本文还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让永不屈服的凡高与“在夹缝中拼命生长的我”融为一体,含蓄而隽永地表达了文章深刻的主旨。另外,本文语言内涵丰厚,充满诗意,收放自如,彰显了作者的写作功底。本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充满个性的思想与独特的创意,会让你的文章一鸣惊人!【佳作三】从此,我不再孤单隆冬的天气,阴冷昏暗,一如我此刻的心情。不知何时,天空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小雪,落在地面上,簌簌有声,仿佛有什么东西破碎了,在我心里。期末考试的成绩压得

61、我几乎窒息。我恼火,我无奈!我明明努力了,然而上帝用他的巨手轻轻一挥,我的努力便切换成了鄙夷的目光和嘲笑,且被最大化了,占据了整个心屏。明天就是我生日。年年如此,这早已成了定数。不同的是,今年早于它诞生的是我的考试成绩!我突然觉得我的生命里没有了春夏和秋,只剩下了这冷冷的冬。踱出家门,走进田野。这里的雪似乎比家里要小些,天色也比妈妈的眼神稍微亮些。我拣起一段枯枝,舞动如风,猛扫着空中的飞雪。雪花并不害怕,依旧打着旋,如蝴蝶般翩翩起舞,最终落在地面上。地面上已经是薄薄的一层,白白的,软软的,以至于我都不忍心再往前走,担心会破坏这洁白的世界。袖子的折痕里,飘然而至一个白色的天使。是雪么?轻轻拨弄,竟没有应手而化;再看,也不是常见的六角形。原来是一片鹅毛!一片小小的“另类”。在风中,它一次又一次地被举起,又一次次地被放下,无声无息,无怨无悔。“重力”、“失重”、“加速度”那些烦琐的东西闪入我的脑海。是的,它时起时落,它孤独无朋,它飘摇不定。但它似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