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和心理技能训练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5390227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和心理技能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和心理技能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和心理技能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和心理技能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和心理技能训练(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宁波大学研究生期末考试答题纸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和心理技能训练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国内外运动心理技能与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现状和发展动向,归纳整理出普遍采用的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用不同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提出心理技能训练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运动心理训练的有益信息。 关键词:心理技能、技能训练、运动员一、心理技能的概念及研究进展(一)心理技能概念的界定一项研究显示,把青年男子棒球选手分别分配到为期6周的力量训练组或心理技能训练组中。结果分配到心理训练组的运动员进步显著,而且在训练结束后3个月里仍然能很好地保持所

2、学的技能(Grove,Norton,Van Raalte & Brewer,1999)任未多(2000)认为心理技能即运动员在竞技表现过程中(包括训练和比赛),所具有动员、调节和控制其内心活动及心理状态的能力1。石岩(2007)认为心理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是一种与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劳动、身心健康以及调节与提高人体身心潜能相关的,在人脑内部进行与形成的内部技能2。总的来说,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所进行的与运动动作相关的心理操作活动,也是运动员已经习得或者天生具备的能力和特质。这种能力能使他有可能或者更加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

3、运动员。(二)国内外心理技能的研究状况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理论基础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心智能力理论,Garfield(1984)与 Hall and Rodgers(1989)指出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状态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以便在激烈的比赛中可以更好的发挥竞技水平,并能够体现出很好的运动表现状态。同时,也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奠定了一定基础。美国奥林匹克训练基地的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将放松、集中注意力、表象、应激控制和自我谈话技术列为主要的心理技能(Gould,Tammen,Murphy & May,1989)。在加拿大奥运会运动训练计划中,心理技能训练包括:制定

4、比赛计划、制定训练目标、模拟联系、自信心、任务定向思维方式和积极的想象等(Orlick & Partington,1989)。苏因(Suinn,1990)在心理训练七步法中指出的七种心理技能,即放松、应付紧张、控制思维、自我调整、心理演练、集中注意力和控制能量3。美国高级教练员培训教材(马滕斯和邦普,1992)提出了一个五种与运动员操作表现有关的心理技能。它们是唤醒水平控制、应激控制、表象、集中注意、目标设置4。由 VenzlR和SchoriB(瑞士,1993)设计的人类潜能训练也很有影响力。人类潜能训练将训练分为3 部分:(1) 目标设置和动机训练;(2)自信心的激发技术和自我谈话;(3)集

5、中注意力和表象技术。旨在为运动员提供系统、操作性较强的个人心理技能训练指导5。中国射击队参加 26 届奥运会的心理技能训练和比赛的心理准备包括三个过程(刘淑慧,1997):1、结合技术训练进行放松、表象、注意控制心理基本功训练,形成心、技结合的合理射击程序;2、认知训练和积极思维训练;3、积极自我意向训练。中国击剑、皮划艇、帆船、帆板等项目运动员参加 26 届奥运会前的系统心理训练内容包括:自信心和目标设置技能、心理想象技能、应激控制和放松技能、注意力集中技能、心理能量控制训练(贝恩渤,1997;徐培,1997)。此外,对心理技能内容的研究中,有的学者通过量表评定法进行了研究。运动心理技能量表

6、(PSIS)是由马哈尼等人(Mahoney,1987)在1987年发展而成,用于测量与运动领域有关的多项心理技能。最初的版本包括 51 个条目,后修改为 45 个条目,要求被试做 5 级里克特式回答。该量表6个维度为:焦虑控制、集中注意、自信心、心理准备、动机和团队精神。该量表及有关资料已被翻译成中文(杨晓春,1992)6。Smith 等于 1995 年设计了运动应对技能量表,包括高峰体验、目标设置、心理准备、注意力、脱离焦虑、自信心、成就动机、可训练性等心理技能共 28 个项目, 主要用于评定运动员在应对逆境和极大压力下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Thomas 等于 1999 年研制了行为策略试验,

7、 包括自我暗示、情绪控制、目标设置、自动性、表象、激活、消极思维和放松等共 64 个项目, 其中 32 项与比赛情境有关、32 项与训练情境有关, 主要用于运动员在比赛环境下行为策略的选择和技能水平的测量。我国学者马祥房等于2008年提出,运动员的心理技能量表可分为应对、自信心、专注、动机等4个维度,经过信效度检验,该量表可以做为评定优秀运动员心理技能水平的测评工具7。表2一1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系统心理技能体系国家时间提出者心理技能内容备注美国1987Mahoney焦虑控制、集中注意、自信心、心理准备、动机和团队精神。运动心理技能量(PSIS)美国1989Gould,Tammen,Murphy

8、&May放松、集中注意力、表象、应激控制和自我谈话技术。美国奥林匹克训练基地加拿大1989Orlick & Partington制定比赛计划、制定训练目标、模拟联系、自信心、任务定向思维方式和积极的想象等。加拿大奥运会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美国1990Suinn放松、应付紧张、控制思维、自我调整、心理演练、集中注意力和控制能量。心理训练七步法美国1992Martens & Bangpe唤醒水平控制,应激控制、表象、集中注意、目标设置。教练员培训教材瑞士美国19931995Venzl&SchoriSmith目标设置和动机; 自信心的激发技术和自我谈话; 集中注意力和表象技术。高峰体验、目标设置、心理

9、准备、注意力、脱离焦虑、自信心、成就动机、可训练性的心理技能等28 个项目。人类潜能训练运动应对技能量表中国中国美国中国1997199719992008 刘淑慧贝恩渤,徐培Thomas马祥房,余琴等放松、表象、注意、控制心理、认知和积极思维、积极自我意向。自信心和目标设置技能、心理想象技能、应激控制、放松、注意力集中技能、心理能量控制。自我暗示、情绪控制、目标设置、自动性、表象、激活、消极思维和放松等共 64 个项目。应对、自信心、专注、动机。中国射击队参加26届奥运会心理训练中国击剑、皮划艇、帆船、帆板等项目运动员参加26届奥运会心理训练行为策略试验心理技能量表因此,心理技能是一种可以通过不

10、断练习和训练而获得的能力, 是可以帮助运动员获得增强运动表现的技巧或策略的一种能力。心理技能训练则是获得心理技能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根据项目和比赛的需要获得多种心理技能,达到单一到多元的变化。二、心理技能训练及其研究状况(一)心理技能的概念心理技能训练(mental training)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二)有关心理技能训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965 年, 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标志着当代运动心理学的诞生。纵观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史, 运动心理学从诞生开

11、始就注重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运动心理学家更注重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员的人格发展、技能决定、运动责任、运动权利的研究,注重量化心理技能训练指标, 为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提供帮助和指导。关于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方式的研究已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性最强的领域之一。早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就有心理技能训练方面的研究,如 1892年Jastrow发现了肌肉的活动现象在表象过程中广泛存在,1929年Jacobson 将渐进放松技术运用于肌肉过度紧张的训练。20 世纪 80 年代后, 国外有关心理技能训练的方式几乎都聚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 注重对心理技能训练程

12、序和效果的研究,在研究中大量采用生物心理学领域的应用量表、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数学方法等进行分析8。Greenspan 等对 23 项有关心理训练效果的技能进行考察, 对 10 多项运动项目分别进行了表象、系统脱敏、应激接种等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进行分析, 认为通过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有显著影响9。日本的 Kozuma 于 1995 年提出了系统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 包括初、中、高 3 个阶段。初级阶段安排 30 项训练内容, 为期3-6 个月;中级阶段安排 12 项训练内容, 为期 6 个月;高级阶段只安排 4 项训练内容,时间不定。这种系统的集中训练方式有利于运动员循序渐进地接受心

13、理技能训练内容, 提高训练效果。我国学者肖开宁强调心理技能训练应全面、系统、长期、专门化和有方向。他将整个训练系统分为 4 个阶段, 分别是为期6 个月的基础训练阶段,从赛前 2 个月开始的赛前针对性训练阶段, 第 3 阶段以临场心理调节和咨询为主要内容,第4阶段为赛后心理恢复阶段10。最近几年,运动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技能指导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技能训练,来影响运动员的各种心理、生理以及大脑神经等方面出现的不良症状,比如在生理方面产生的皮肤温度、心率和脑电波等,还有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方面的变化。这些研究工作的展开是对前期运动心理技能研究的有效补偿和深化,

14、使得从技术上可以更加的科学化。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出现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心理技能训练方式,比如生物反馈技术等。第11届世界运动心理学大会上,运动心理训练的专题报告与实践结合得更为密切,主要涉及运动员退役、运动动机、运动激情、运动情绪、心理意志、运动流畅体验和“chocking”现象、认知与运动技术学习及团队凝聚力培养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目前国际体坛对运动心理学作用的重视程度。在第13届运动心理学大会上,一些传统的研究课题( 如情绪、动机、人格以及心理训练等)继续受到关注,但在研究思路与程序上更加注重契合竞技运动实践的需要11。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系统查阅19902014年25年来

15、中国知网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对90年代以来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图1)。统计表明,从1990-2014年中国知网共发表关于心理技能训练的学术论文218篇。从上图可以看出,1995年之前,国内对于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数量少,水平低,从1996年开始,国内关于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开始呈稳步上升趋势。这表明,随着体育科研水平的整体升高以及体育竞技水平日趋激烈,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因素,运动员和教练员也意识到心理因素在比赛和训练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1995年第十二届广岛亚运会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者们对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是2008年(4

16、2篇),这表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无疑是对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的一大突破。图表中不难发现,2004-2013年的近10年中,国内关于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增多并且数量较为稳定,表明国内逐渐认识到心理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并逐步重视对心理技能训练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三)心理技能训练的应用研究分析近年来, 对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目前, 国外普遍采用的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有: 放松训练、表象训练、目标设置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系统脱敏训练、模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 主要集中在行为矫正和认知调整两方面。目前, 研究者正利用现代科技设备的辅助训练, 进一步提高心理技能训练效果与

17、方法的研究12。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统计表明(图2),自80年代以来,国内对于表象训练、放松训练、反馈训练等上述8中心理技能训练的应用研究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对于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其中,2004年之前,学者们对于反馈训练方法的研究最多,研究集中在体操、篮球、射击、排球等项目。2004年以来的10年中,表象训练的应用研究快速增加,应用广泛。对于表象训练的应用研究大都集中在难美性(健美操、体操、武术)、隔网对抗性(网球、排球、乒乓球)、同场对抗性(篮球、足球)等项目,除此之外,表象训练在跳高、铅球、跨栏等田径项目中应用的研究较多。系统脱敏训练的应用研究最少,说明国内对于系统

18、脱敏训练的应用和研究极为缺乏,系统脱敏训练仍未广泛运用于实际的训练和教学中。(篇数)(年份)图2:心理技能训练方法随时间变化的研究状况分析(篇数)(项群)图3:心理技能训练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应用研究表2: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适用的心理训练方法快速力量型速度型耐力型表现准确型表现难美型隔网对抗型同场对抗型格斗对抗型表象训练表象训练模拟训练反馈训练表象训练表象训练表象训练注意训练反馈训练反馈训练目标设置训练表象训练反馈训练目标设置训练反馈训练表象训练目标设置训练放松训练反馈训练注意训练注意训练注意训练目标训练、注意训练放松训练、反馈训练根据我国学者田麦久(1983)的项群训练理论,将运动技术分为:快

19、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表现准确性、表现难美性、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格斗对抗性等8个项群。统计数据表明,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所适用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有所差别(图3),表象训练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对于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表现难美性、隔网对抗性以及同场对抗性的运动项目都普遍适用;格斗对抗性项目的训练,可采用采用注意集中训练;耐力型的运动项目可采用目标设置训练以及模拟训练;表现准确性的运动项目可采用反馈训练和表象训练。因此,教练员和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选择2-3个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进行训练(表2)。三、结论(一)心理训练已经普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它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教

20、育和训练手段在各个领域发挥起巨大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也会随着各种形势的变化不断的深入下去,它和技术、战术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在实际训练中应将三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提高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目的。(二)表象训练可以加强大脑的运动记忆,进一步完善和巩固运动技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运动技能。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中,运用运动表象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和巩固网球动作技术,运动表象训练与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只进行单一的身体练习的常规教学方法收效更大、效果更好。表象训练可以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学生可以看到自

21、己的成绩与不足,再通过表象训练分析、讨论,找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三)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心理状态,使其达到最佳的竞技水平。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在心理技能训练的科学化、训练程序性知识的运用、跟踪训练和个案训练相结合、突破只以运动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的参数、在训练效果的保持和迁移方面下功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心理训练的应用已不仅仅是运动员,而已推广到许多领域之中,如飞行员、消防人员、汽车驾驶员以及各类表演人员等。心理训练能够帮助这些特殊人群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他们许多国家已经在中小学里把心理训练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的心理技能,使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同时,使青少年从

22、小就开始接受心理方面的教育和通过心理技能训练,增强他们的心理能力,为这些青少年未来即将在各个领域担当起社会重任做好身心准备。四、建议(一)更加注重心理技能训练在运动实践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心理技能训练将在更多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训练与比赛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项目的运动员都将配备专职的心理教练;同时,心理技能训练也将被广泛应用于特殊专业人才以及卓越人才的培养上。(二)心理技能训练与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更好地融合。目前,心理技能训练在运动训练中被人为地与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分离的情况还比较明显。未来这种情况会有很大改观,心理技能训练与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会有机整合。心理技能训练专家将全面参与运动员训

23、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三)运动员个性化心理技能训练被广泛应用。许多高水平运动员都有自己的心理教练,他们帮助运动员制订心理技能训练方案,并组织实施与监督检查。心理技能训练专家为他们提供编制好的个性化的系统软件。这样,运动员可以方便地在平时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进行心理技能训练。总之,需要正确的认识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技能必须被学习,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并融入到日常的训练机制中去。参考文献1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469,285-306. 2石岩,体育运动心理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社,2007,3:182-186.3Robert Singer,S

24、port psyehology research in the world:new achievement and developing tendencies,Keynot,speech at Beijing Asian Games Scientific Congress,1990.4滕斯,心理技能训练指南教练员运动员使用手册M.王惠民等编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5Venzl R,Schori B. Psychoregulation and selbstnanagement im SchweizerSport:Das Human Potential training HPT,Pro

25、ceedings of the 8th European Congress of sport Psychology . Koln M.Germany:AcademiasanktAugustin,1993.6Mahoney M J, Gabriel T J, Perkins T S. Psychological skill and excep-tional athletic performanceJ. The Sport Psychologist,1987,45(1) :181-199.7马祥房,余琴,肖红.我国优秀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的初步编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39-428陈作松,陈红.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3(3):80.9Greenspan M J, Feltz D F.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with athletes in competitive situations.10肖开宁. 全面系统专门化心理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体育科学,1986,2:56-5911迟立忠,张力为. 当代运动心理学进展: 竞技心理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49-55.12张力为. 现代运动心理学研究综述J. 心理学报,1995,14(4):386-39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