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基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5387684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基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基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基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基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基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准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注重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注重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思路个人补充调整第

2、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出示学习总目标)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出示学习目标一: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准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1、学习要求: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1)自主学习。2)小组合作交流3)展示汇报。4)、欣赏评价出示学习目标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注重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出示学习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学生自主学习2)小组合作交流3)小组代表汇报4)其他同学点评补充。 3、出示学习要求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小女

3、孩当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学生自主学习2)小组合作交流3)小组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 4)其他同学点评补充。 4、组内练习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5、指名汇报朗读情况。6、其他同学评价,并提建议。7、全班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8、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不过,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第二课时 一、 复习1、齐读生词2、指名说对小女孩的印象二、 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 出示学习目标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注重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要

4、求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1)、学生自主学习2)小组合作交流。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3)小组汇报,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4)、评价二、围绕中心,提出疑问 师: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出示学习要求2: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1)学生自主学习2)在小组内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3) 小组代表汇报4)点评补充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 出示学习要求3: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把小女孩以前看到

5、过哪些美丽的东西画出来。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部分,练习朗读,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感受女孩虚幻的幸福。 1)学生自主学习2)小组合作交流。3)学生边汇报边板书:大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4)小组练习朗读,小组代表汇报。5)、其他同学点评。四、感情朗读,体会现实 师: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小组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 2)指名说五、总结写法与读法 出示学习目标三: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1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进这

6、个童话世界的。(有感情朗读、质疑思考、讨论交流、联想入境,都是品味读书的好方法。)2、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六、拓展延伸 1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题15、凡卡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

7、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 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教学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教学时间2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思路个

8、人补充调整第一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出示学习总目标)二、初学新课出示学习目标一:将课文读正确,学习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1、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 (1)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4、全班评议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出示学习目标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

9、。(3810111215自然段)。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2)小组交流。3)、指名介绍一下凡卡。(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4)全班评议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二、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出示学习目标三: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1、学习要求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

10、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1)自主学习。2)结合词句,小组交流思考。3)展示汇报。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

11、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评议2、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指名说)3、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全班齐读)4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三、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出示学习目标三: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

12、义。1、出示学习要求: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这是什么表达方法?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小组合作读一读,交流: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学生自学,思考(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汇报(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4)点评 2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 3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4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

13、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

14、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题16、鲁滨孙漂流记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

15、,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思路个人补充调整一、导入新课1(引导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课题)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出示学习总目标)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一: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1自主学习2小组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3、小组代表汇报 。4、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

16、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三、浅显探讨小说 出示学习目标二: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要求: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自主学习2)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第一点要求)4)师生评议(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17、 4、另一小组汇报:(第二点要求)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四、阅读精彩片段,感悟精神光辉 出示学习目标三: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1、自主读、画。2、小组交流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1)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2)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

18、,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一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 3)出示并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3、教师总结。四、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

19、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五、拓展延伸 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题17、汤

20、姆索亚历险记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思路个人补充调整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21、。2、简介马克吐温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一: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1、自主学习、思考2小组交流,3.小组展示汇报。(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如,半夜到墓地去试胆量,亲眼目睹凶杀案;三个人到杰克逊岛上过无拘无束地“海盗生活”;鬼屋寻宝;山洞迷路等。)4.欣赏评析。三、浅显探讨小说 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从趣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来进行交流。) 出示学习目标二: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

22、。 1、自主学习。2、与小组同学交流: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小组展示汇报,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4、欣赏评析四、阅读精彩片段出示学习目标三:快速浏览精彩片段,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学习要求:1、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对照,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2、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1)自主

23、学习2)小组交流3)展示汇报“学习要求1” (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汤姆、贝琪、哈克、道格拉斯拉斯寡妇、撒切尔法官、印江乔埃及镇上的人们。) 4)展示汇报“学习要求2”(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如,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五、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 1、细节描写传神: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

24、妈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2、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3、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4、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5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 六、拓展延伸 1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

25、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2要求: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题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26、教学重点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教学难点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思路个人补充调整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我们在本单元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两篇课文后你认为他们能够战胜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二、围绕“学会生存”,自由讨论交流1、出示学习目标一:由“学会生存”四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把自己遇到、听到

27、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说清楚。1)、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边听边作纪录,把别人说的好的例子简单记录下来,留作写作题材。2)师生互动,交流认识2、出示学习目标二:请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话题:我们可能遇到那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1)小组交流:讲述自己遇到的危险。2)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3)自由阅读综合复习中的智慧之花。4)全班汇报收获。3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4引导大家总结,应对危险的措施。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

28、处有电话,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与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钥匙放在固定位置。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不会游泳,不会救护,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三、引发思考2008年的5月份,我们国家的汶川地区发

29、生了大地震,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的话,你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哪些求生技能,想一想,你当是应该怎样做?你会怎样救助你身边的人?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上一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听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启示,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这一节课,我们尝试把自己经历过的或从别的渠

30、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写一写。二、重温故事,引发思路。学习目标三:有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1你最想写的是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匪浅。2、算怎样写?1) 同桌互说,2) 老师再点名让个别学生谈谈。3) 大家来评价。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3回顾本组课文学过的写作手法,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老师引导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侧面烘托等多种描写手段。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三、老师指导如何写读后感。1明确要求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自

31、己的读后感,但本次习作规定要围绕“学会生存”这个主题来写。2请想写读后感的同学谈谈打算怎样写?其他同学补充。3教师总结读后感,重在有感,从文中反映主题的地方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语言要真实自然,避免表决心式的感想。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 评改作文 出示学习目标: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1)自我修改2)组内交换评改作文。教师引

32、导围绕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二、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三、小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四、选出班里优秀的作文进行赏析。五、誊抄习作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题回顾拓展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教学重点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

33、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集体备课思路个人补充调整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 导入:(出示学习总目标)二、学习“交流平台”出示学习目标一: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教师明确:从四个方面交流: 1交流外国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说说读了什么名著,简介名著内容,交流读后感受,可以介绍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 这个部分是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书推介。) 2交流读中国名著和外国名著不同的感受。(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注意外国名著的语言特点,对不

34、同国家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3交流阅读外国名著和长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比如书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风俗习惯,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样做读书笔记。 (长篇名著可以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1)小组交流。2)各小组代表发言。3)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长篇名著可以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交流。4、教师引导:除了课本中提到的人物以外,你还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第

35、二课时 学习“日积月累”一、学习“日积月累”出示学习目标二: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1)自读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边读边试着理解句子,思考其含义。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3)背诵这些句子,进行小组的比赛。二、阅读趣味语文出示学习目标三: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1自读三个趣味语文故事,说说你对哪个最感兴趣,其中的文学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巧问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问号和感叹号变成语言吗?2)一个逗号说明了什么?3)文豪和蚊子中马克吐温的话巧妙在哪?2课外可以找更多名家的趣事或他们的作品来读。三、简要介绍几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四、再谈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谈心中的安徒生:人品、作品。五、鼓励学生读安徒生童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