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综合模拟考试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5293164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年中考综合模拟考试语文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年中考综合模拟考试语文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年中考综合模拟考试语文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综合模拟考试语文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综合模拟考试语文卷附答案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编版中考全真模拟测试语 文 试 卷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蹒跚(shn) 嗤笑(ch) 确凿(zu) 强聒不舍(gu) B轩榭(xi) 牟取(mu) 藩篱(fn) 周道如砥(d) C涟漪(y) 嗔视(zhn) 憔悴(qio) 忍俊不禁(jn)D竦峙(zh) 窈窕(yo) 哂笑(shn) 度德量力(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商酌奋发 关连词因地制宜水乳交融B.松驰严峻莫须有泾渭分明贻笑大方C.辐射囊括顶梁柱骇人听闻苦心孤诣D.烦躁崩溃门外汉俗不可耐严惩不怠3.下

2、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5.下面作品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

3、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B本册学习的三篇“记”各有特点,桃花源记记人记事,小石潭记写景抒情,核舟记记物记人。C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D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抒发作者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柳宗元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E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2) 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海内存知己,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刚下命令时收到的效果是:_,_。(4)山川湖海,易引诗人之豪情。高大巍峨的泰山,激起杜甫“_,_”(望岳)这种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气概和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_,_”(观沧海)以吞吐日月的宏伟气象引发了曹操气壮山河的豪情。教育出(三)按要求答题(8分)材料一 近日,一篇题为请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网文列举了教材和字典中一些常见字的读音变化并引发争议。例如: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诗中本读xi,教科书注音却是xi;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诗中本

5、读j,教科书注音却是q;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野”诗歌中本读y,教科书注音却是y材料二 对此,很多专家、教师等表示不希望轻易更改。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表示:“因为问題复杂,说不清,需冷一冷再请专家来说明。”主管汉字读音审定的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称,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便于推广应用,也考虑了多数人的意见,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正式公布,对于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为准。至于新版教材和字典使用调整后的读音,可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了解得早,率先改革了。材料三 漫画(见下图)7.请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提炼出不少于一条信息。(4分) 8.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结合前两则材料就此现象给

6、出两点自己的评论。(4分) 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分)(一)学习是最好的养老近期,各地老年大学陆续开学,“一座难求”的火爆情况,让人深切感受到老年人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合肥,为了进入老年大学,有老人凌晨4点就在校门口排队等待;在济南,一所老年学校半天时间迎来近30名想要插班的银发学生;在武汉,某老年大学的热门课程名额一两个小时内就被一抢而空当下,学习正成为老年人们时尚的生活方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人生时期。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逐渐充盈,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不少老年人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带着“老

7、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气神,或走进老年大学,参加兴趣小组,学舞蹈、声乐、摄影,练英语、书法、瑜伽老年教育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丰富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方式。老年人通过学习,不仅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也向周围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衰老固然是不可逆的,而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才是对自己负责。的确,对不少老年人来说,接受老年教育,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逐步衰退,交际圈子有限,生活本就相对单调;再加上不少老人与子女分居两地,面对“通讯录里的儿女”,老年人也更易因缺少陪伴而产生孤独感。如今,一些老年人患上“手机依赖症”,各种养生骗局、传销骗局频频盯上老年人,某种程度上和老年人精神生

8、活空虚有关。老年人通过老年教育,以课会友,学习技能,不仅可以满足被陪伴的需要,也能充实自己的生活,再次挖掘自己的价值。“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尤其是在今天,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迭代越来越快,互联网蔓延到每一个角落,老年人如果不通过学习与社会接轨,就会慢慢“掉队”。时代阔步向前,不可避免会让老年人陷入一些难以适应的生活场景,对此,学习是有效的解决办法。老年人可以在不断地学习中,跟上时代脚步,体会到更多获得感。面对加速到来的老龄社会,老年人如何才能实现从物质层面的老有所养,到精神层面的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毫无疑问,学习,是让他们活得更有价值、更有

9、意义的秘诀,是为人生增添晚晴的最好养老。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的?(4分) 10.请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1.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前段时间,黑龙江鸡西一位老人因不会使用微信支付而与超市发生争执,其中虽有误会,但“羞辱我老头不会用微信啊”的质问,依然引人深思。面对这种情况,学习能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时代。 (二)我带母亲去看病 我带母亲去医院看病,要打针,吊四瓶点滴。打针的人真不少,注射室里几乎座无虚席。医生插好针头,就叫我和母亲到走廊去。走廊里贴墙放着两排椅子,我把药瓶挂在高处,让母亲坐在椅子

10、上。在我们对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位农村妇女,年近四十,也可能只有二十多岁,因为她的脸黑黑的,皮肤也粗糙,很难估计年龄。女人不但脸黑,长得也不好看,尤其是嘴巴,牙齿太突,嘴唇太短,即使闭着嘴,也总有两颗牙齿露在外面。她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白白胖胖的。这么黑的母亲,竟能生下这么白的孩子,真是奇迹。孩子最多只有一岁,还没学会说话,但会哭会笑。这对母子的上面也挂着药瓶,药瓶连着管子,管子连着针头,针头插在小男孩的额角上。可能是小孩手上的血管不显眼,医生常在小孩的额头上针。我和母亲坐下一会儿,小男孩就哇哇直哭,还使劲挣扎。女人一边用手护着小孩头上的针管,一边把嘴凑近孩子的脸,叽叽咕咕地逗孩子玩。我正担心她

11、吓着孩子,那孩子却咯咯地笑了,还抬起小胖脚,兴奋地拍打椅子。也许在这个小孩子的眼里,母亲的叽叽咕咕,就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母亲唇短牙露的嘴脸,就是人间最美的容貌。小男孩一兴奋,就往母亲的怀里拱。女人撩起衣服,大大方方地给儿子喂奶。她喂着孩子喊:“医生,药水完了。”一个护士过来,给小孩换一瓶药水,忽然惊叫说:“不准在这里小便!”原来小家伙一边吃奶一边撒尿呢。女人毫不迟疑地一伸手,用手掌接住儿子的尿。护士把远处的痰盂踢过来,女人接满一手,倒到痰盂里。快下班时,母亲才滴完一瓶。我要回家给放学的女儿开门,就把母亲托付给护士,又叮嘱母亲:“有事你就喊医生,我尽量快点来。”等我重新回到医院时,对面那个乡下

12、妇女和她的孩子已经走了。我问母亲刚才有什么事吗。母亲说:“没什么事,就是上了一次厕所。”我问母亲是怎么上厕所的,母亲说:“对面那个小孩刚好滴完,那位大姐就一手抱孩子一手帮我提药瓶,陪我去厕所。”注射室和走廊里都有许多两手空空的人,没想到关键时候帮助母亲的,却是这位抱着孩子的女人。我问母亲知道她是哪里人。母亲说:“她是长坪人。”长坪是全县最偏僻的一个乡,在大山里。我又问:“她叫什么名字?”母亲说:“不知道,她没说。”女人坐过的椅子上,有一处湿漉漉的,那是从她的指缝和手掌边沿漏下的儿子的尿液。别的母亲,也是这样照顾儿女的吧?可惜我们长大后,很少记得母亲伸手接尿这种感人的动作了。12.文中划横线句子

13、应用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3分) 13.文中加点的字“接”和“踢”用得很传神,请你作简要的赏析。(3分) 14.结尾划波浪线的句子余味深长,通过你对全文的阅读,说说你对此句的理解。(3分) 15.二十年后,这个小男孩长大了,你认为他会如何对待他的母亲?(3分) 16.请你简要归纳一下这个农妇的性格特征。(最低两点)(2分) (三)名著阅读(9分)17.请你从下面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中,任选你最熟悉的一位,写出你对她的认识,要求正确概括其主要事迹和性格特点。(3分)长妈妈 虎妞 冬妮娅 18.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下联的提示,围绕晁天王叙述相

14、关故事情节。(2分)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19.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横线上填写你的阅读感受。(4分)阅读名著能启迪心灵。读傅雷家书能让我领悟到遇困难不气馁,要有国家民族荣辱感的人生道理;读鲁迅的朝花夕拾 ;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

15、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避也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22.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的,其观点是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二)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

16、“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注】刊落:削除,删去。衔:怨恨。渎:轻慢。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 监司大骇,延之校书( ) 益两使促之 ( )24.翻译下列句子。(3分) 悦不迎,岂有恙乎? 25.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7、 27.从修辞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分) 4、 作文(共60分)28. 二十年后的遇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答案与解析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蹒跚(shn) 嗤笑(ch) 确凿(zu) 强聒不舍(gu) B轩榭(xi) 牟取(mu) 藩篱(fn) 周道如砥(d) C涟漪(y) 嗔视(zhn) 憔悴(qio) 忍俊不禁(jn)D竦峙(zh) 窈窕(yo) 哂笑(sh

18、n) 度德量力(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形声字、难读易错字字音的辨识。A项,“确凿”中的“凿”属于易错字,应读“zo”。C项,“嗔视”中的“嗔”是难读字,应读“chn”;D项,“度德量力”的“度”是多音字,应读“du”; B项正确。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商酌奋发 关连词因地制宜水乳交融B.松驰严峻莫须有泾渭分明贻笑大方C.辐射囊括顶梁柱骇人听闻苦心孤诣D.烦躁崩溃门外汉俗不可耐严惩不怠【答案】C【解析】A 项,“关连词”应为“关联词”;B 项,“松驰”应为“松弛”;D 项“严惩不怠”应为“严惩不贷”,故答案为 C。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9、(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和运用常见成语的能力。A项,宽宏大量:形容人度量大。使用正确。B项,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使用正确。C项,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使用正确。D项,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它与“几轮艰难谈判”语义龃龉,不合语境。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

20、民间文化。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别病句的能力。B项,结构混乱,应删除“是可以预期的”;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把“议论”置于句首;D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结尾加“的故事”。5.下面作品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B本册学习的三篇“记”各有特点,桃花源记记人记事,小石潭记写景抒情,核舟记记物记人。C桃花源记借武

21、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D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抒发作者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柳宗元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E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答案】B【解析】B项,桃花源记写景记事。(3) 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刚下命令时收到的效果是:_,_。(4

22、)山川湖海,易引诗人之豪情。高大巍峨的泰山,激起杜甫“_,_”(望岳)这种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气概和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_,_”(观沧海)以吞吐日月的宏伟气象引发了曹操气壮山河的豪情。教育出【答案】(1)天涯若比邻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三)按要求答题(8分)材料一 近日,

23、一篇题为请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网文列举了教材和字典中一些常见字的读音变化并引发争议。例如: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诗中本读xi,教科书注音却是xi;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诗中本读j,教科书注音却是q;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野”诗歌中本读y,教科书注音却是y材料二 对此,很多专家、教师等表示不希望轻易更改。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表示:“因为问题复杂,说不清,需冷一冷再请专家来说明。”主管汉字读音审定的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称,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便于推广应用,也考虑了多数人的意见,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正式公布,对于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为

24、准。至于新版教材和字典使用调整后的读音,可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了解得早,率先改革了。材料三 漫画(见下图)7.请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提炼出不少于一条信息。(4分) 【答案】一篇网文列举了教科书古诗中的“斜”“骑”“野”等字音和字典中一些常见字的读音变化,并引发人们支持修改和反对改动的争议;(意思对即可。2分)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建议先冷一冷,等待专家解释说明;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改编后审音表尚未正式公布,目前应以原读音为准;教育部有关部门的主张与语文教科书现有更改的读音产生了冲突。(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解析】提炼与概括语段信息时可以关注语段的中心句,中心句往往是首句或尾句,如果没有明

25、显的中心句则需要考生自行整合文字提炼概括。本题材料一的中心句为首句,由此提炼概括即可。材料二涉及信息较多,故需要考生结合文字提炼概括。作答时注意题干要求,每则材料都要提炼出不少于一条信息。8.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结合前两则材料就此现象给出两点自己的评论。(4分) 【答案】画面内容示例:画面的主体内容是一个男子在认左手拿着的教科书(或:书)中古诗的字音。左边手举告示牌写着“骑”和其读音“q”,男子按字原本读音说:“我们念j。”他用手挠头,滴着汗,头边有问号,很疑惑,不知以哪个为准。评论:语文教科书和字典编写人员应该与教育部有关部门就字音尽快达成一致,统一规范用法,以方便人们学习和使用;

26、教育部应该就此问题给人们一个合理解释,而非推测性答复;语文教科书及字典编写人员应该对此反思,严谨编写,不能为改革而抢跑;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语文教科书、字典的监管,而不能只做事后补救;修改字音不能只为便于推广应用,还要遵循读音规律和文化底蕴,考虑大多数人意见;出现这种现象与语文教科书、字典编写人员,教育部和监管部门有关。【解析】介绍画面内容并据此现象进行评论要充分观察和理解图的构图要素,抓住图设计的巧妙之处,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图所示现象。材料三漫画由图和文字组成,图中的文字和人物为主要构图要素,故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漫画现象要由此入手。出现这种现象,责任无怪乎有教材、字典编写人员,教育部

27、和监管部门,解决问题就是尽快达成统一,规范用法,形成现行标准。同时,作出负责性回应和反思。最后描述画面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和分析构图要素,如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分)(一)学习是最好的养老近期,各地老年大学陆续开学,“一座难求”的火爆情况,让人深切感受到老年人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合肥,为了进入老年大学,有老人凌晨4点就在校门口排队等待;在济南,一所老年学校半天时间迎来近30名想要插班的银发学生;在武汉,某老年大学的热门课程名额一两个小时内就被一抢而空当下,学习正成为老年人们时尚的生活方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

28、进步、有快乐的人生时期。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逐渐充盈,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不少老年人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带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气神,或走进老年大学,参加兴趣小组,学舞蹈、声乐、摄影,练英语、书法、瑜伽老年教育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丰富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方式。老年人通过学习,不仅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也向周围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衰老固然是不可逆的,而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才是对自己负责。的确,对不少老年人来说,接受老年教育,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逐步衰退,交际圈子有限,生活本就相对单调;再加上不少老人与子女分居两地,面对“通讯录里的儿女”

29、,老年人也更易因缺少陪伴而产生孤独感。如今,一些老年人患上“手机依赖症”,各种养生骗局、传销骗局频频盯上老年人,某种程度上和老年人精神生活空虚有关。老年人通过老年教育,以课会友,学习技能,不仅可以满足被陪伴的需要,也能充实自己的生活,再次挖掘自己的价值。“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尤其是在今天,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迭代越来越快,互联网蔓延到每一个角落,老年人如果不通过学习与社会接轨,就会慢慢“掉队”。时代阔步向前,不可避免会让老年人陷入一些难以适应的生活场景,对此,学习是有效的解决办法。老年人可以在不断地学习中,跟上时代脚步,体会到更多获得感。面

30、对加速到来的老龄社会,老年人如何才能实现从物质层面的老有所养,到精神层面的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毫无疑问,学习,是让他们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秘诀,是为人生增添晚晴的最好养老。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的?(4分) 【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习是最好的养老”。文章标题直接点明;结尾归纳总结得出或分论点概括归纳得出。【解析】议论文的论点往往隐藏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甚至标题中,提炼时除了把握文意,进行自己的判断外,还应注意上述地方。本题从文章的标题和最后一句即可得出或提炼出中心论点,同时顺理成章可知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得出第二问的答案。10.请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来%源

31、:#中国教育出版网 【答案】首先通过很多地方的老年人学习热情高的事实和现象引出论题。(1分)然后论证“学习可为老年人生活增添色彩,向周围传递积极的正能量”“学习可满足老年人被陪伴的需要,也能充实自己的生活,再次挖掘自身价值”“学习可使老年人跟上时代脚步,体会更多获得感”三个分论点。【解析】论证思路是作者的写作思路。解答时,首先要分析文章的层次,概括每一层的大意,然后在层次大意的基础上加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关联词。本题从本文的第段,第段,第段即可得出这三个方面。11.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前段时间,黑龙江鸡西一位

32、老人因不会使用微信支付而与超市发生争执,其中虽有误会,但“羞辱我老头不会用微信啊”的质问,依然引人深思。面对这种情况,学习能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时代。 【答案】这段材料应放在第段。从此论据可以看出,其举的事例与第段“老年人如果不通过学习与社会接轨,就会慢慢掉队”联系紧密,此外其论述了老年人不紧跟时代进行学习会在某些生活场景中与人发生纠纷,学习可以使老年人跟上时代脚步,可以证明第段的观点:学习可使老年人跟上时代脚步,体会更多获得感。【解析】分析所提供材料可以放在文中哪段充当论据时,应先分析所提供材料论证的论点,再分析所提供材料论证的论点与本文哪段论证的论点一致。本材料论述的是“老年人不紧跟时代进行

33、学习会在某些生活场景中与人发生纠纷,学习可以使老年人跟上时代脚步”,可以论证第段的论点,由此可得出答案。(二)我带母亲去看病 我带母亲去医院看病,要打针,吊四瓶点滴。打针的人真不少,注射室里几乎座无虚席。医生插好针头,就叫我和母亲到走廊去。走廊里贴墙放着两排椅子,我把药瓶挂在高处,让母亲坐在椅子上。在我们对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位农村妇女,年近四十,也可能只有二十多岁,因为她的脸黑黑的,皮肤也粗糙,很难估计年龄。女人不但脸黑,长得也不好看,尤其是嘴巴,牙齿太突,嘴唇太短,即使闭着嘴,也总有两颗牙齿露在外面。她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白白胖胖的。这么黑的母亲,竟能生下这么白的孩子,真是奇迹。孩子最多只有

34、一岁,还没学会说话,但会哭会笑。这对母子的上面也挂着药瓶,药瓶连着管子,管子连着针头,针头插在小男孩的额角上。可能是小孩手上的血管不显眼,医生常在小孩的额头上针。我和母亲坐下一会儿,小男孩就哇哇直哭,还使劲挣扎。女人一边用手护着小孩头上的针管,一边把嘴凑近孩子的脸,叽叽咕咕地逗孩子玩。我正担心她吓着孩子,那孩子却咯咯地笑了,还抬起小胖脚,兴奋地拍打椅子。也许在这个小孩子的眼里,母亲的叽叽咕咕,就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母亲唇短牙露的嘴脸,就是人间最美的容貌。小男孩一兴奋,就往母亲的怀里拱。女人撩起衣服,大大方方地给儿子喂奶。她喂着孩子喊:“医生,药水完了。”一个护士过来,给小孩换一瓶药水,忽然惊叫

35、说:“不准在这里小便!”原来小家伙一边吃奶一边撒尿呢。女人毫不迟疑地一伸手,用手掌接住儿子的尿。护士把远处的痰盂踢过来,女人接满一手,倒到痰盂里。快下班时,母亲才滴完一瓶。我要回家给放学的女儿开门,就把母亲托付给护士,又叮嘱母亲:“有事你就喊医生,我尽量快点来。”等我重新回到医院时,对面那个乡下妇女和她的孩子已经走了。我问母亲刚才有什么事吗。母亲说:“没什么事,就是上了一次厕所。”我问母亲是怎么上厕所的,母亲说:“对面那个小孩刚好滴完,那位大姐就一手抱孩子一手帮我提药瓶,陪我去厕所。”注射室和走廊里都有许多两手空空的人,没想到关键时候帮助母亲的,却是这位抱着孩子的女人。我问母亲知道她是哪里人。

36、母亲说:“她是长坪人。”长坪是全县最偏僻的一个乡,在大山里。我又问:“她叫什么名字?”母亲说:“不知道,她没说。”女人坐过的椅子上,有一处湿漉漉的,那是从她的指缝和手掌边沿漏下的儿子的尿液。别的母亲,也是这样照顾儿女的吧?可惜我们长大后,很少记得母亲伸手接尿这种感人的动作了。12.文中划横线句子应用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3分) 【答案】肖像描写 表达效果:为后文妇女为孩子接尿和帮我母亲提药瓶做铺垫,突出妇女美好的心灵。【解析】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是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13.文中加点的字“接”和“踢”用得很传神,请

37、你作简要的赏析。(3分) 【答案】“接”传神地写出母亲对儿子的爱;“踢”写出护士职业道德的沦丧,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农妇伟大。(意同即可)【解析】(1)把握基本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上下文,结合词句原意,从词性、词的感情色彩、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揣摩词句的含义。(2) 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14.结尾划波浪线的句子余味深长,通过你对全文的阅读,说说你对此句的理解。(3分) 【答案】一、父母付出很多,得到的回报却很少。二、对许多人不会感恩感到深深遗憾,警醒人们要学会报答父母。【解析】考查句子赏析能力。(1)把握基本原则。词不离句句

38、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上下文,结合词句原意,从词性、词的感情色彩、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揣摩词句的含义。(2)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15.二十年后,这个小男孩长大了,你认为他会如何对待他的母亲?(3分) 【答案】想想合理即可(主要围绕孝敬,如果以“虐待”而谈不给分)【解析】开放性题,根据所写内容来推测。16.请你简要归纳一下这个农妇的性格特征。(最低两点)(2分) 【答案】朴实 乐于助人、关爱孩子等等【解析】(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里、神态)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

39、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三)名著阅读(9分)17.请你从下面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中,任选你最熟悉的一位,写出你对她的认识,要求正确概括其主要事迹和性格特点。(3分)长妈妈 虎妞 冬妮娅 【答案】示例:鲁迅朝花夕拾(或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虽爱唠叨,身份低微,但却竭尽所能为迅哥儿买来了山海经,是一个善良、真诚,热爱、关心孩子的女性形象。老舍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是一个大胆泼辣而性格又有点扭曲的女性形象。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冬妮娅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把小说牛虻介绍给保尔看,启发了他的思想,在保尔身处困境时,给予他温暖,是一个纯洁善良、热情温柔的女性形象。【解析】考查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平时阅读多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