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渔业水域资源养殖的工作计划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285102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渔业水域资源养殖的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渔业水域资源养殖的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渔业水域资源养殖的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关于渔业水域资源养殖的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渔业水域资源养殖的工作计划(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渔业水域资源养殖的工作计划 一、渔业资源条件及综合评价 (一)自然环境条件 1、地理概况 市位于我国内陆地理腹心地带中心,东邻陕西,南抵,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为山地型高原,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地形复杂,海拔一般在1000-2200米之间,最高海拔4187米,最低550米,最大高差3637米。总土地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9.3万人。全市辖1区8县。 2、气候条件 市跨亚热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类型,气候的垂直和水平分布均比较明显,南部河谷地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515,无霜期250280天,年降雨450900毫米。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天数220230天。年平

2、均气温812,无霜期180-240天,年降雨550-850毫米。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天数160-190天。 市内河谷地带气温、水温总体趋高,位居全省之首,大部分区域适宜温水性鱼类生长,南部三县一些区域还适宜热带鱼类生长。 (二)水和水域、沼泽资源 市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嘉陵江一级主要支流9条,二级支流900余条,三级支流2900多条。年径流(降水资源)量261亿立方米,占全省总径流量的44%。另外,除降水外,还有地表水(山泉、溪流水等)106亿立方米及一定数量的地下水。 市内现分布有各类水面和河滩、沼泽地27.6474万亩。可利用水面及河滩沼泽地9.2974万亩,占各类资源面积的34%。已利用水

3、面及河滩沼泽地2.1274万亩,占可利用资源面积的23%。各类水面、河滩、沼泽的具体类型分布是: 1、池塘总面积2324亩,占总水面面积的0.84%。 2、水库总水域面积2.82万亩,占总水面面积的10.2%。共有水库6座。均属山谷型水库。其中:碧口水库水域面积15000亩;黄江水库水域面积400亩;晚家峡水库水域面积800亩;红河水库水域面积1500亩;苗河水库水域面积500亩;白龙湖水域面积约1万亩。 3、湖泊面积2150亩,其中:洋汤天池202x亩,饮马池150亩。占总水面面积的0.78%。主要分布在洋汤天池。 4、塘坝800亩,占总水面面积的0.29%。共25座,分布于等县。 5、稻田

4、临时养殖水域面积3.2万亩,占总水面面积的11.6%。分布在泥阳、游龙、江洛、伏镇、银杏、城关等乡镇,角弓、石门、两水、城郊、东江、汉王等乡镇,城关、玉垒、碧口、中庙等乡镇,阳坝。 6、主河道水域面积7.2万亩,占总水面面积的26.0%。位于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青泥河、洛河等河流中下游。 7、河滩、沼泽面积13.9万亩,占 总水面面积50.3%。其中宜渔面积3万亩。白龙江河谷角弓段5000亩,石门段3000亩,两水段5000亩,城郊乡吉石坝段4000亩,东江段4000亩,汉王镇以下至外纳乡段2万亩。白龙江临江段6000亩,口头坝冉家坪段4000亩。 白水江流域河滩、沼泽202x亩。其中玉垒

5、段1000亩,肖家乡段500亩,中庙段500亩。 西汉水流域河滩沼泽53000亩。其中西和段3000亩,段2万亩,成、康两县交界段3万亩。 青泥河流域中下游河滩、沼泽5000亩,洛河流域中下游河滩、沼泽6000亩, 麻沿河流域河滩、沼泽3000亩 永宁河河滩、沼泽202x亩 两当河、杨店河流域河滩、沼泽4000亩 河碾坝至托河段河滩、沼泽1万亩。 我市水资源、河滩、沼泽资源较为丰富,但渔业利用程度低,除池塘外,水库、塘坝的利用规模小;湖泊、河滩、稻田的渔业利用尚在初始阶段。特别是等县尚有相当数量的地表和地下冷水资源,适宜鲑鳟鱼等其它冷水鱼类养殖开发。合理开发利用市内各类宜渔资源将有助于宜渔区经

6、济全面协调发展。 (三)水体物理化学特征 市内水库、池塘、湖泊等水体年平均水温变幅13-16.5之间,最高水温22-26;地下水年平均水温1214,最高16,最低9。各类水体透明度变幅5800厘米。水体pH值8.18.3之间。溶解氧7.68.4毫克/升之间。离子总量0.230.32克/升。总碱度2.583.29毫克当量/升。总铁0.0160.026毫克/升。总磷0.010.03毫克/升。总氮0.50.8毫克/升。活性硅3.26.5毫克/升。氨氮0.0270.197毫克/升。硝态氮0.1650.490毫克/升。 市内各类水体化学物质含量适中,为调和型(各种离子比例处于均衡状态)水体,适宜发展淡水

7、渔业。 (四)渔业生物资源 1、鱼类及水生动物资源 全市现有鱼类种类62种,隶属5目11科,占全省资源的66%。其中土著类44种,隶属2目6科,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中华倒刺鱼巴、鲫、黄鳝、石爬鱼兆等;引进的鱼类及品种(不包括小型观赏鱼)18种,隶属4目6科,现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草鱼、鲢鱼、团头鲂、建鲤、彭泽鲫、高背鲫、鳗鱼等。珍稀土著水生动物有大鲵、鱿螈、山溪鲵、野生甲鱼等。 全市土著鱼类资源较丰富,一些种类产品外销势头旺,价格高,有较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引进品种大多为名优品种,养殖推广已上了一定规模,为渔业增产增效奠定了物质基础。 2、饵料生物资源 浮游生物中,藻类共有6门

8、80多属种,不同水体生物量变幅0.1206.080毫克/升,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幅0.00450.700毫克/升。 底栖动物共检测出60多种,主要为摇蚊幼虫和水生寡毛类,生物量0.105.75克/平方米。 水生维管束植物主要种类有:芦苇、香蒲、眼子菜、菹草、两栖蓼、浮萍、紫萍、满江红藻、金鱼藻、轮藻、莲等。 全市大部分水库、池塘均为中营养或中富营养水体,饵料生物量较高,为滤食性鱼类生长和鱼类增殖提供了物质基础。据省渔业资源调查组的测算:水库、湖泊等大水面天然鱼产量为1651.5公斤/亩,高于我省黄河流域(1417公斤/亩)和内陆河流域(727.3公斤/亩)。 二、水产养殖现状与问题 (一)水产养殖

9、基本情况 养鱼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其作为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历经二十年奋斗,全市水产品总产量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几十吨增长到年的1305吨,增长20多倍。各类宜渔资源利用程度逐步提高,总养殖面积2.1274万亩,池塘养殖面积95%(部分池塘因缺水无法放水养鱼),水库利用面积1.82万亩,占66%,塘坝利用面积300亩,占37.5%,河滩沼泽利用面积300亩,占宜渔面积1%。池塘养鱼单产达到350470公斤,网箱养鱼单产50公斤/立方米,年全市渔业产值1239.6万元(现价)。水产养殖生产者已达3000多人,养殖户户均收入3000元。 渔业生产方式已由水库放养发展到以池塘养殖为主体

10、,水库综合渔业(放苗散养、移植增殖、网箱养鱼)、塘坝养鱼、稻田养鱼、沼泽种藕放鱼牧鸭、温室养殖多种方式并举的格局。大部分池塘养殖已发展到精养水平,并逐步向集约化养殖方向发展。 渔业资源保护方面,申请建立的白龙江大鲵自然保护区,已得到省政府准建批复,保护区以碧口水库和碧峰沟为中心,保护面积13平方公里,保护的主要种类有大鲵、鱿螈、野生甲鱼、山溪鲵、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等土著鱼和其它水生动物60多种。 (二)渔场及鱼种场现状 市内现有渔场及鱼种场4处。鱼种场,池塘水面60亩,现以培育鱼种为主,年培育鱼种100多万尾,由养殖农户承包生产经营。 鱼种场池塘水面30亩,以孵化培育鱼种为主,年生产鱼种1

11、00万尾左右。 特种水产养殖场占地总面积35亩,其中池塘面积20亩,温室1600平方米,以养殖甲鱼、鳗鱼等名优特品种为主。 碧口渔场现有池塘水面20亩,以培育鱼种和饲养成鱼为主。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近年来对渔业的政策性投资力度明显减弱,养殖农户自身缺乏发展资金,渔业养殖基础条件差的状况难以彻底改善,大面积宜渔资源得不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二是养殖品种结构还有待调整优化,一些名优新特养殖品种的养殖比重仍然偏小,制约了养殖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三是苗种供给体系还不完善,大部分苗种繁育仍然依赖其它省份和地区,品种规格不能完全满足全市渔业生产的多层次需要;四是信息服务体系脆弱,缺乏必要的信息收集、处理

12、、发送手段,不能及时为养殖农户提供准确的渔业生产销售信息;五是缺乏功能比较齐全的试验示箱养鱼总体积达到5000立方米,河滩、沼泽利用面积达到2500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02x吨,水产品总产值达到202x万元,养殖农户户均收入4500元。 3、总体思路 突出一个带,抓好两个片,利用六个库,兼顾九个县(区)。突出一个带即重点抓好白龙江流域及白水江干流沿岸渔业,突出名特优产品种同时抓好生态养殖。抓好两个片即南部片、以发展冷水鱼类和其它特种水产品养殖为主;北部片以发展池塘、塘坝大宗鱼类养殖为主。利用六个库即充分利用碧口水库、翰坪嘴水库、红河水库、晚家峡水库等水库发展网箱养鱼、银鱼移值增殖、中上层鱼类

13、放养等水库综合渔业。兼顾九个县(区)即全市九县(区)都具有发展渔业的基本条件,宜各有侧重,共同发展。 (二)区域布局规划 1、养殖区域箱养鱼、池塘精养、集约化养殖、生态养殖。 白龙江流域发展池塘养鱼,近郊发展休闲渔业,充分利用白龙江流域河滩沼泽发展虾蟹养殖、藕鱼混作模式,在城郊姚寨沟、裕河等地发展冷水鱼类集约化养殖。以发展水库网箱养鱼,池塘、温室、温棚特种水产养殖为重点,在碧口(碧峰沟、碧口水库主库区)建立以保护大鲵为主的水生动物保护区。南部以资源保护和冷水鱼类养殖为重点,城郊和中部发展池塘养殖。 (2)北部渔业区 本区引进养殖的主要品种:草鱼、团头鲂、鲤鱼、鲫鱼、鲑鳟鱼类、黄鳝、大口鲶等品种

14、。 主要养殖类型有:水库放养和移植增殖、池塘精养、塘坝养殖、河滩沼泽藕鱼混作等生态养殖模式。 西汉水流域上中游以水库放养和移植增殖为主,同时发展城郊附近池塘养殖;成县、两当县以发展池塘养殖、山涧塘坝养殖、垂钓休闲渔业、河滩沼泽藕鱼混作为主。利用塘坝养殖冷水性鱼类。 (三)、保障措施 (1)市渔业主管部门重视对全市渔业开发的领导,协调。 (2)宣传国家渔业产业政策,利用渔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条件,通过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市内外单位和个人投资渔业;同时,发挥水产部门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和项目资金,加大对渔业的投入和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3)加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提高科技和管理人员业务素

15、质,强化服务职能,大力推广实用先进养殖技术,增大科技含量。 (4)完善水产苗种供给体系、病害防治体系、渔业水域监测体系、渔业信息服务体系等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5)稳定渔政员队伍,改善渔政执法手段,切实保护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环境,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扩展阅读乡镇渔业发展工作计划织造、船舶制造修理、渔具生产等一批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蟹虾经济”特色更加鲜明;河蟹、小龙虾、中华鳖、鳙鱼等特色品种的养殖规模逐年攀升;渔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水产品数量11个居全县前列;无公害水产品基地面积2202x亩,省级河蟹进出口基地1000

16、0亩,水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及出口量大幅度提高。 (三)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 省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从无到有,增加到2家,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2家。全镇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达到63个。其中省级示区小区化建设改造,配套了先进的排灌设备,新建机泵站6座,总装机容量1340千瓦,维修机泵站3座,总投资共1400余万元。较为彻底的解决了渔业生产中的排灌问题。实施土方30余万方,改善了养殖区的基础性进出水渠建设3万米;设施渔业建设步伐加快,以上源水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工厂化育种养殖设,养殖面积达3.5万平方米。年产中华鳖苗种30万公斤,成为苏北地区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中华鳖育种基地。 二 、前景展望 (一

17、)有利条件 1、区位特色优。 地处洪泽湖西岸,泗洪县城东南,三面环水,地势低洼,是典型的内陆湿地地貌和气候。呈半岛状伸入洪泽湖中,生物种类多样性,种群优势明显,距离245省道30公里,距330省道10公里;距离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也只有120公里,大交通的建设为渔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物流通道。随着泗洪生态旅游度假区的设立,为我镇水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资源条件好。 湖区水域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内陆水域面积1.1万亩,湖泊养殖面积4.5万亩;盛产河蟹、中华鳖、小龙虾、青虾等名贵水产品;更有莲子、芡实、银鱼、白鱼、秀丽白虾和洪泽湖多种名优淡水鱼类等多种湖珍产品。水产技术人才资源较好,养殖经验

18、丰富,和省内许多高校及水产科研院所有着广泛和深层次的联系,可以为渔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市场需求旺。 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食物结构优化、收入水平上升;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化,将对优质水产品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将会持续增长,由于海洋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未来水产品消费的缺口主要依赖养殖产品补充,这对优质水产品养殖大镇的是重大利好;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不断催化渔业的高端高质化,将为优质 水产品的创造更好养殖生产和精深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4、发展空间大。 拥有洪泽湖浅水湖滩水域面积约15万亩。发展水产养殖的空间很大,加之周边地区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发展渔业的区间优势凸

19、显,加之渔业的生态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等的多功能性,赋予了渔业更多的发展内涵;对发展相对滞后的二三产业,提升的空间很大;随着渔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为渔业提供进一步拓展的潜力和机遇。 5、惠民政策多。 国家和我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强渔惠渔的力度将越来越大;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对“三农”的扶持不断加大,渔业政策支持体系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必将为现代渔业建设增添发展后劲。 (二)制约因素 1、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我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淮河上游,

20、安徽境内的排污对洪泽湖渔业水域污染加剧。渔业自然资源衰退的趋势得不到根本转变;洪泽湖固有的水位问题,和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渔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渔业生产经营成本呈上升趋势。 2、转变发展方 式的内生动力不强。 一些生产经营者满足于当前的经济效益,很难从经验型的传统渔业中转变过来,没有不变不行的忧患意识,对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缺乏紧迫性和主动性。渔业从业者文化程度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升,产业自身发展和调节能力亟待加强。 3、支撑渔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渔业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体系薄弱,池塘老化、病(灾)害多发,装备落后,服务功

21、能较弱、市场监管乏力、信息化水平低等。 三、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时期泗洪精神为动力,积极创建市级渔业现代园区。大力推进渔业经营产业化、产业基地化、基地规模化、规模标准化;组织合作化、服务社会化,以及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水面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更加注重渔业新技术承载和创新能力提升;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围绕旅游抓渔业,抓住渔业促旅游,注重发挥渔业的多功能性。全面提高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注重渔民增收。加快建设高效设施渔业、以质量品牌、科技兴渔和休闲观光渔业来拉动的特色旅游,推动渔业向更高

22、层次 发展。闯出一条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环境友好、经济繁荣的富有特点的渔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为“大湖湿地,水韵泗洪”画龙点睛,为泗洪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原则 (1)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有效集成和广泛应用,改造传统产业。 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推进项目承接和建设工作,做好项目的先导和引领作用。加速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渔业产业化发展。 (2)用现代渔业理念,统筹渔业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养殖品种结构 统筹镇域经济发展,统筹生态渔业、高效渔业、旅游渔业的关系,促进渔业经济发展方式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 (3)大

23、力推进“碳汇”渔业,实施环境友好型的渔业产业深度开发;积极配合以“渔文化”为主线的旅游开发。 树立低碳意识,发展低碳渔业、低碳渔区,加强节能减排的推进,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打造特色低碳旅游的名片。 (4)树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是渔业发展生命线的理念。 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打造“平安渔业”。 (三)发展目标 全镇渔业经济跃上新的台阶,产业结构进一 步优化,生产布局更趋合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技术与信息服务,防疫与水生动物测报等公益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群众生产性收入有较大提高

24、,市级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区基本形成。到20xx年,全镇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5万吨,年均增长6%;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5亿元,年均增长保持在10%以上,全镇所有养殖面积均达到高效渔业建设面积的标准。水产品出口量达到3000吨,水产品精深加工业要有新的突破,积极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2个,着力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渔业产品出口额达到2500万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 四、产业布局 (一)沿路优质河蟹示围水面。发挥水面和人力资源优势,优化水草和水生动物资源,稳定常规优质大宗河蟹品种,扩大以虾蟹为重点的出口创汇渔业;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建设“三品一标”基地和江苏省重点河蟹出口基地高效渔业基地。对 接洪

25、泽湖湿地的旅游辐射,实行小区化管理,规划河道和区域形状,培植水生植物观光带,和连家船旅游,优化养殖区的生态环境,多渠道发展休闲渔业。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水生资源保护,以ISO9000和HACCp标准进行管理,确保出口水产品的质量,保证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 (五)沿镇区设施渔业集聚区。 利用徐圩居委会和洪胜村的现有的设施渔业规模,和上源水产及楠景水产的技术资金等优势,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发展中华鳖,鳄龟、河魨等名贵高档水产品工厂化养殖,以及河蟹的预冷水暂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满足城市高端消费需求;创新休闲观光渔业发展模式,完善和配套建设休闲服务设施,打造成高起点高标准的集生产、科普培训、

26、餐饮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设施渔业基地。到“十二五”末,规模达到50000平方米。 (六)兴建苗种培育示渔船制造、休闲观光渔业、和生态高效、出口创汇为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区。 3、安全生产监测监管建设。 加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水产品质检和病害测报等监管体系建设,强化环境、投入品、产品的监测与监控预警,配置水产品快速检测设备,全面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二)产业化提升工程 1、水产品加工发展。 利用资源优势,拓展精深加工、淡水产品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加工规模,新培育省级以上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加强沿汴河渔网,渔船制造的整合,改造和产品的提升。 2、水产品市场建设。 重建螃蟹市场,大力发

27、展流通服务业,建立渔业生产、科技、市场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促进水产品流通。加强水产经纪人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进 行水产品市场现代化升级,完善市场信息分析、传递与服务网络。 3、渔业组织化水平建设。 积极优化重组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渔民参合率,规络,加强必备的推广服务手段,健全技术推广责任制度,建设水产技术推广服务基地,整合社会服务资源,规络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力争水产品质量安全稳中有进。(三)抓好美丽港湾建设,深化海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海洋环保规划。编制东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东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东莞市海岸带保护利用实施方案,为海洋生

28、态文明建设画好蓝图。改善海域海岸生态环境。督促落实虎门镇外环岛路休闲景观长廊、海洋科普知识展墙、太平水道疏浚清淤工程等美丽港湾建设工程,着力清理威远岛沿岸违法搭建物,初步建成威远岛美丽港湾。落实创建黄唇鱼省级自然保护区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黄唇鱼救护基地建设,购置一批基础设施和装备,继续完善鱼类种质资源库。完成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科考报告,积极准备黄唇鱼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材料。在保护区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做好误捕黄唇鱼资源的救护工作。加强黄唇鱼驯养繁育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攻关人工繁育难题,做好黄唇鱼公益宣传科普工作。强化海洋环境管控。建设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初步实现对重点海域环

29、境的自动监测。深化与环保、气象等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掌握入海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情况。开展沿海海域海平面变化预测及影响评估。推进东莞市海洋综合观测监测能力建设规划报批,谋划布局全市海洋综合观测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敏感海域的监控。(四)突出法治引领,强化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推动实施“两法衔接”。 加强与市委政法委、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沟通,将我局纳入“两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主动对接,建立“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并运行,为依法根治“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提供治本措施。加强综合执法。着力提高执法力量,全力开展“海盾201x”、“护渔201x”和海岛巡查专项执法行动,加强联合执法和突击检

30、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重点打击未批先填和未批先建等违法用海行为、违法倾废等破坏海洋环境行为、“电鱼”和“绝户网”等非法捕捞行为,着力清理涉渔“三无”船舶。关于市农林渔业发展计划 关于X市农林渔业发展计划关于20xx年-市农林渔业发展计划的函一、发展指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xx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种植业增长3,林业增长畜牧业、渔业基本持平。鲜活农产品出口额元,增长8。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2,其中蔬菜播种面积-万亩,增长-;水果产量-万吨,增长5;花卉产值-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生猪饲养量-万头,出栏量-万头,饲养量和出栏量均与上年持平;鸽子饲养量-万

31、只,增长3;活鸡饲养量-万只,增长3;-产奶量-0万吨,增长9;肉类总产量-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水产养殖面积-万亩,减少2;水产品产量-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二、重大政策我局在20xx年就制定了-都市农业发展方案,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农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方案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于国际化和城市化,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都市农业,包括建设安全型农业、园区型农业、生态型农业和科技型农业。方案已呈报市政府,市政府指示由市-局对方案提出意见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我局积极沟通、联系,争取-市农业发展方案尽早印发实施。三、重要工作20xx年,以

3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市委-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和部署,围绕-建设国际化城市,构建“和谐-”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发展水平为重点,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为支撑,加速农业市场化、企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步伐,加快实现农业的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积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海洋工作;做好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严格保护农业用地。(一)积极推进我市与-三角农业合作利用我市农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支持我市农业走出去,在-区域建立高科技企业基地和

33、专供-场销售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农产品相互认证制度,重点推动-两地公司在-市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等项目实施,不断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二)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案,深入开展“-工程”和“-放心工程”,以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为基础,以市场准入为手段,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抓好生产源头管理,推进农产品标识管理,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公布制度,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加快-发展,建设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

34、标,抓住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机遇,按照加强生态建设、保障生态安全、创建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通过实施生态风景林工程、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沿海红树林建设工程等,为城市创造景色优美、生态宜人的景观环境,加快建设森林城市。(四)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依法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使动植物疫病的疫情监测、预防免疫、检疫、封锁、隔离、扑杀和消毒等技术措施逐步走向制度化,提高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扑杀的技术水平和应对外来重大疫病快速反应能力。(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

35、体,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骨干企业为途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机制好、竞争力强、带动面广、出口创汇多、采用高新技术的农业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实力。(六)继续加强海洋与渔业工作强化海洋管理职能,积极实施海洋功能区划,优化海洋资源配置,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健康发展。严格依法用海管海,严厉查处非法围、填海等行为。加快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巩固陆地工厂化养殖,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发展远洋渔业。抓紧人工鱼礁整体立项、申报工作,加强对已建礁区的保护和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七)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形

36、成以蔬菜、花卉、水果、水产、畜牧等鲜活产品和优质高档品种为主的生产结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原则,农业生产有序进退,保大清小,对集中连片的农业用地建设农业园区。鼓励企业将企业总部、研发机构放在-,生产基地向外延伸。(八)严格保护农业用地要按照已确定的全市农业用地保护面积,具体落实地块并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保相对稳定。对占用农业用地要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和补偿制度,占用农业用地必须依法及时补偿。二五年三月日关于蜜蜂养殖的创业计划书 关于蜜蜂养殖的创业计划书: 20xxXX蜜蜂养殖 农村专业合作社 创 业 人: 创业项目:蜜蜂养殖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日 期: 目 录 第一部分

37、 摘要. 3 第二部分 产品介绍 . 4 第三部分 市场分析 . 6 第四部分 基础条件 . 7 第五部分 宣传及销售方式 . 9 第六部分 社会和经济效益 . 10 第六部分 风险分析 . 12 第七部分 环境影响评价 . 12 第八部分 结 论 . 13 第一部分 摘要 蜜蜂养殖业是现代化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蜜蜂养殖不但能够向社会提供丰富的蜜蜂产品,而且还能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尤其重要的是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能够大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效益。总的来说,蜜蜂养殖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38、。 创业项目计划: 欲建立建立一个多农户参与的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集饲养、蜜蜂产品销售、自然授粉知识宣传、环境保护、观光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科学、专业、规范的养殖技术,使得蜜蜂养殖规模、蜂农收入均能逐年持续增长,形成地区带头示范作用,不断吸纳其他农户加入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 ,以带动当地农民群众发展致富。采取多渠道营销模式,进一步扩大蜂蜜销售市场,逐步树立自我品牌,切实达到创业的目的和宗旨。 合作社概况: 合作社在我县工商管理局注册名称为20xxXX蜜蜂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万元,合作社法人代表为XXX,合作社成员分别为20xx20xxXXX。养殖地点重要依

39、托20xx镇加笼坪等山林地区,根据天气和蜜源情况,也会流动与XX乃至海南其他地区。经营范围为纯天然蜂蜜、纯天然蜂皇浆和蜂花粉等蜜蜂产品销售。 建设规模与计划: 本项目总投资约61.9万元,总共养殖蜜蜂400箱,年产值约44.5万元。计划到202x年,合作社再吸纳蜜蜂养殖户3名,养殖规模翻一番,达到800箱,合作社总产值达到100万元。 第二部分 产品介绍 蜜蜂养殖合作社主要经营产品为纯天然蜂蜜、蜂皇浆和蜂花粉。 纯天然蜂蜜: 蜂蜜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其主要功效如下: 一、饮

40、食功效 1、蜂蜜能改进血液的成分,推进心脑和血管功用,因而常常服用对于心血管患者很有好处; 2、蜂蜜对肝脏有维护效果,能推进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3、食用蜂蜜能迅速弥 补膂力,消除疲惫,增强对疾病的抵抗 4、蜂蜜还有灭菌的效果,常常食用蜂蜜,不仅对牙齿无影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灭菌消毒的效果; 5、蜂蜜能医治中度的肌肤损伤,特别是烫伤,将蜂蜜作为肌肤创伤敷料时,细菌无法成长; 6、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觉前口服1汤匙蜂蜜(加入1杯温开水内),能够加快进入梦乡速度; 7、蜂蜜还能够润肠通便(只要是天然老练的真实蜂蜜都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二、美容功效 1、蜂蜜黄瓜面膜(美白除皱)

41、 2、蜂蜜珍珠粉面膜 3、红酒蜂蜜面膜(美白滋养)注意:酒精过敏的人慎用! 4、洋槐花蜂蜜甘油面膜(美白补水) 5、蜂蜜番茄面膜(美白保湿) 6、蜂蜜柠檬面膜(防晒) 纯天然蜂皇浆: 营养学家认为,蜂王浆是一种可供人类直接服用的高活性成分的超级营养食品。经国内外多年科研和医学临床实践证明,蜂王浆对人类医疗、保健等具有奇特的功效。 1、改善营养、补充脑力; 2、提高人体免疫力; 3、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4、治疗贫血; 5、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 6、预防癌症; 7、蜂王浆是一种很好的美容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计划海洋与渔业局202x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以及中央

42、、省、市有关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围绕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部署,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服务水平,不断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扎实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创建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区和科技兴海示范区,努力实现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蓝色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主要目标: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长12%,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12%,渔业经济总产值增长10%,水产品产值增长8%,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一、加强海域综合管理,服务全市蓝色经济发展1.提高重点涉海项目服务水平。重点抓好董家口港、邮轮母港、丁字湾、凤凰岛旅游文化聚集区、西海岸中心区、水产品交易中

43、心及冷链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用海规划、用海指标、用海审批,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国家深海基地建设,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2.加强海域使用规划建设。搞好市海洋功能区划的修编工作。完成海洋重要资源勘探专项规划市滩涂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做好近海海洋重要资源勘探、调查及评价工作,为我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完善海岛规划,科学有序推进海岛开发和保护。3.强化海域使用综合管理。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对重大用海项目实行绿色专属审批通道,将局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10天,审批效率提高50%。加强重点海湾、海岸带、海域、湿地、海岛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严格控制海岸

44、线,落实市人大环胶州湾保护控制线划定与岸线整理规划方案及市政府相关工作责任分工,切实搞好环胶州湾岸线整理。6月份完成三浴重点岸线整治。二、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提高海洋生态水平4.积极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高胶州湾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水平。依据蓝色经济区规划和海洋保护区规划,加快推进各区市新海洋保护区选划。积极申报省、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做好海洋公益性专项项目申报等工作。5.加强各种海洋灾害的监测、预防、处置。加强海洋环保能力建设。推进海洋环境监测基础建设,启动仰口环境监测站建设。重点抓好浒苔处置工作,确保四月份前完成应

45、急处置工作方案、计量办法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及时开展浒苔监视监测和预警预报,根据浒苔发生发展态势做好应急处置,最大程度降低浒苔灾害影响。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渔业6.抓好渔业调结构、转方式。优化渔业产业布局,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重点培育1万立方米水体以上的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深入推进十大水产良种、十大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的“双十工程”,全市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85%。抓好池塘标准化改造园区建设,提升海参养殖池塘标准。扩大渔业增殖放流规模,不断深化渔业资源修复,全年放流优质水产苗种8亿单位,加快推进斋堂岛、石岭子等6处增殖性海洋牧场项目建设,抓好*湾公益性海洋牧场

46、建设试点。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水产品综合合格率达到99%以上。7.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实施远洋渔业发展工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力争落户*的远洋公司达到10家以上,争取新建船指标30艘,建成下水远洋渔船20艘,全市远洋渔船总数达到60艘以上。加快推进鲁海丰与印尼的远洋渔业合作,实现*远洋渔业质的发展。8.提高渔业生产安全水平。深化渔船专项整治,加强涉外渔船监管,抓好休渔期渔船管理。加快渔港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快渔业短信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组织安装第二批北斗卫星船载终端设备,提高岸基和船载导航通信设施装备水平。推进政策性渔业互保工作,提高渔民风险保障水平。四、加强海洋执法力度,提高依法

47、行政水平9.加强执法基础建设。重点抓好维权执法基地建设,力争9月底完工,12月全面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积极推进海监船的建设、交付、使用。10.加强海上执法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整治非法盗采海砂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盗采海砂违法行为。强化联合执法监督检查,依法维护休渔秩序。组织开展“海盾”“碧海”“护岛”“护渔”专项执法行动,加强专属经济区巡航及北纬35度线执法管理。严格查处非法围填海、占海等一切侵海行为。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机关建设上新台阶11、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办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读书班,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深化机关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有关实施办法,扎实推进“六治”活动,重点抓作风、抓效率、抓规范、抓制度、抓落实,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12.切实抓好机关管理。牢固树立“人性化服务、制度化管理”的机关管理理念,切实加强机关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改善办公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欢迎阅读关于渔业水域资源养殖的工作计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1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渔业工作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