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5285061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费尔巴哈,在哲学的发展路径上留下光辉一笔的人物,他的思想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他承接黑格尔的学说,又为马克思的思想奠定了根基,他的作用不可估量。一直到现在,人们也在讨论他和马克思的关系,这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他很重要,没有他的学说的启发,马克思的思想也不会发展并且完善地很快。马克思继承了他的先进的思想,帮助自己在思想上完成提高,与此同时,马克思也发现了他的思想的不足之处,对此,他利用在此之前的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来进行批判,并且,扎根于当时的社会,扎根于人们之中,扎根于现实,提出了层次更高的哲学,完成了飞跃,形成为后人所敬仰

2、,激励后人不断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哲学发展过程中最灿烂的一朵“花”。【关键词】关系 思想 继承 批判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Feuerbachs philosophy on the Marxism philosophy【Abstract】Feuerbach, a person of leaving a glorious pen on the w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 his mind gives shine. He continues the Hegels theory, and lies a foundati

3、on for Marxs thought, his role is immeasurable. Until now, people also 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 and he, which is a timeless topic.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nd of Marx, his role is important, without the inspiration of his theory, Marxs ideas will not develop and improve soon.

4、Marx inherits his advanced thought, to help improve mind, meanwhile, Marx finds the shortage of his thought, so he takes advantage of great philosopher before this, to criticize, and also, rooting in the society, rooting in the people, and rooting in the reality, he puts forward the higher level of

5、philosophy, completes the leap, forms the admired for the later generations,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generations to learn Marxist philosophy. This is the most brilliant flow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Key words】Relation Thought Inherit Criticize目 录引言 1一、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的种种观点 1二、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思

6、想转变的重要作用 2(一)青年马克思的唯心主义思想 2(二)费尔巴哈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风向标 3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继承与发扬 4(一)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为马克思提供了批判唯心主义的武器 4(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5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6(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6(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 71. 辩证唯物主义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超越 72. 实践唯物主义对直观唯物主义的超越 73. 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唯心主义的超越 8结论 : 8参考文献 : 9致谢: 11引言在德国,黑格尔哲学是典

7、范,但是,费尔巴哈用自己的哲学公开反对它,对此进行批判。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它的作用是什么,一度成为颇有争议和深刻的课题。我们要在本课题下,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思辨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澄清费尔巴哈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从而得出,对于马克思来说,费尔巴哈哲学给了马克思可以批判的方法,在形成的过程中,它有重要的中介性作用的观点,来强化对费尔巴哈哲学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的认识,达到丰富和发展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的理论的目的。一、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的种种观点如果说黑格尔哲学是天空中最耀眼的光芒,它虽然可以照耀全天下,但是总会有阴影,那么费尔巴哈

8、哲学就是点亮阴影的星星之火,不断燎原,这把“火”面对着黑格尔哲学,毅然反对“强大的光芒”,宣扬自己的主义、自己的思想,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马克思。根据我所找到的资料总结,我发现对于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二者的关系,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在德国,当时一部分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就是费尔巴哈的哲学,它们是相等的关系,还有一些的社会民主党派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相加1;俄国的普列汉诺夫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的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的观点都是来源于费尔巴哈的哲学,都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自

9、然观 2;雷勇认为,不应该把二者的关系这么极端的看待,肯定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哲学形成的重大意义和称赞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超越不是矛盾的3等等。由此可见,关于二者的关系问题,争论一直不休,这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就像是恩格尔所说的,马克思继承了在他之前的黑格尔学说的优秀部分,从而也实现了对于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综合以往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和结合我自己认为的观点,对于这二者的关系,我也有自己一些浅薄的认识。首先,即使费尔巴哈哲学是不完善的,是存在缺陷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历史功绩。他处于当时的时代,在当时的物质环境下,提出了伟大的学说。通过学习费尔巴哈的学说,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思维和存在,他认

10、为这二者的关系,应该是存在先于思维而存在。这些观点的最大功绩就在于,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使唯物主义重新焕发出光芒,给马克思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其次,在当时,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它并非是超越世间,虚无缥缈的事物,我们所接触的大自然、社会等等,都是它的表现形式,而事物的变动、发展的过程,就是绝对精神自身。黑格尔的学说形成的比较早,马克思的思想较之形成的比较晚,费尔巴哈是他们二人的中间人物,连接着他们两个人的思想,马克思通过他的思想与黑格尔的思想分裂,放弃其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继续发展唯物主义。最后,马克思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吸取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而是将唯物主义的观点应用于各个

11、方面和领域,注重认识世界,而更注重改变世界。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没有探索出实践和辩证法的观点。马克思将唯物主义的观点应用于这两者,创造出了重要的理论。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费尔巴哈哲学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影响深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密切。二、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重要作用讨论完二者的关系,我们就要正式地探讨一下费尔巴哈哲学的作用了。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马克思的思想,出现了两次比较重大的转变,一个是从资产阶级立场变成了无产阶级立场,对于这个转变,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这是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黑格尔思想的影响下,认为社会的发展应该

12、是依靠哲学的批判,人们应该做好哲学的批判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马克思发现,做好哲学的批判未必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物质也很重要,发现了自己思想上的漏洞,并且还发现在社会中,所宣扬的平等根本就是“不平等”,市民只有法律形式上的平等,在实际生活领域根本就是不平等的,人们需要解放,同时,人们还受到剥削,生活艰难,马克思希望可以实现所有人的解放,彻底改造社会,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因此开始批判资产阶级社会,将方向定为无产阶级社会,立场变为无产阶级立场。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另一个转变,那就是从唯心主义立场转变为唯物主义立场。(一)青年马克思的唯心主义思想我们之前谈到过黑格尔哲学的重要作用,

13、那它的地位自然而然也是不可小觑的,由于黑格尔思想影响广泛,坚持它的人形成了黑格尔派,青年马克思,听过他们的讲座,这给马克思接触他们的学说提供了契机,马克思开始学习黑格尔的主张。黑格尔提出,世界上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实体,而这些也都是主体,它们是运动的。它们能够自己发展自己,并且认为,上帝也是实体,上帝是存在的。只有认为“上帝是永恒,上帝是世界的道德秩序,或上帝是爱等等”4,才能达到关于上帝即实体的绝对知识。之后,黑格尔认为意识是最简单直接的感性认识,哲学的真理是科学,意识从最初感性到最后绝对知识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对立面被联结在具有辩证关系的许多环节和阶段中,意识和存在具有越来越

14、多的统一性,直到被统一为真理的全部。黑格尔说:“在否定面前,不存在永恒永世不变的事物,也没有绝对神圣的东西。”5辩证的否定,它的实质是 “扬弃”。承扬事物的优秀部分,舍弃事物的缺点,这样才是全面的否定。这就是辩证否定观。至于他的伟大功绩,恩格斯写道:“他第一次将自然界和精神世界看为一个过程,并且试着在这个运动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内在关系。”6马克思被强大的黑格尔哲学所吸引,在自己的作品末尾处转向了黑格尔哲学,开始信仰黑格尔主义。马克思说:“我要去事实本身来寻求思想。”7马克思放弃了自己的浪漫的主观主义,把自己交给了“黑格尔主义”。然后,马克思参加黑格尔派,在这里讨论自己的观点。在此影响之下,马克

15、思所坚持的思想是唯心主义思想。莱茵报反对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独裁,该报触及政治问题,影响越来越广,引起了普鲁士政府的恐惧和反对,对报纸进行了攻击,报纸被查封,因此,马克思发表了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这篇文章,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封建独裁的政府反对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是出版自由不自由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并不大,他们对此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而农民的态度是反对封建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看法,认为应该赞成出版自由,这些声音的在当时虽然是微弱的,但是却是震撼的。马克思在知道莱茵报的政治立场的情况下,还是会选择为莱茵报写文章,我们就可以知道马克思是反对独裁专制的,同时,他坚定主张出版自由,因为,他认为

16、,自由是人的本性,这一点不容侵犯,以这个观点为基础,来批驳反对出版自由的观点。这是马克思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所以马克思在反对政府独裁的同时并没有找到来反对的利器。其实,在此之前我们所谈到的第一个转变中认为国家的发展靠的是哲学的批判也算是唯心主义思想的一个体现,这两个转变是相通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黑格尔哲学对于马克思思想的影响是深刻和重要的。(二)费尔巴哈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风向标刚刚之前我们谈到莱茵报因反对独裁专制的普鲁士政府而被封杀,其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克思开始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进而批判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比如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学到了很多。马克思认为哲学不应该

17、从绝对的东西开始,应该思考现实问题,哲学要开始于事实。 8黑格尔哲学是神学的最后的避难所,因而必须被摧毁。马克思认为物质是先产生的,意识是后产生了,二者之间存在顺序。这一点彻底打破了黑格尔的思维是主词,存在是宾词,现实是观念的展开的观点,马克思开始转向现实去思考问题。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知道这个转变是非常重要的转变,属于地基式的转变,有了这个转变,马克思才能坚持唯物主义,找到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一直承认,在他之前的这两位人物,都对他产生了影响。没有这两位人物的影响,马克思的思想也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越来越完善。对于费尔巴哈,他的思想有先进的地方,但是,他没有辩证地看待黑格尔的思想,在这

18、里,马克思学会了批判。马克思习惯批判别人的思想观点来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对费尔巴哈的学说也进行了批判,我们会在后边有具体的论述。通过叙述,我们可以明白费尔巴哈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影响很大,它非常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思想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完善。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继承与发扬费尔巴哈哲学促进了马克思思想的转变,就像是我们刚刚谈到过的,费尔巴哈哲学有独特的积极作用,马克思继承了它的优秀部分和先进之处,不仅如此,还要将继承的内容继续发扬与完善,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发展。(一)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为马克思提供了批判唯心主义的武器在费尔巴哈的学说

19、中,最基本的观点就是,存在在先,思维在后。并且,对于自然界,他觉得它是确实存在的,它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物质。这个观点否定了以精神作为实体的唯心主义观点,然后,还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提供了唯物主义的基础。费尔巴哈不仅坚持物质的客观存在的观点,而且还坚持物质的规律性观点。他认为“根本不会有神来统治自然界,只能是靠自然自己的力量,自然的法则来发展”9,这里的“自然的法则”就是规律。自然界是现实的物质,物质是有规律或法则的,人可以把握规律。以上所述的观点,它们都是持唯物主义的立场。马克思吸取了它的内涵,并且继承和发扬,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哲学。在这个基础上,他认为,在哲学意义上,物质并不是抽象的,它就是客观实

20、在。与它对应存在的是意识,可以认识物质,并且意识也是具有很大作用的。他还认为,物质一直在做不停的运动,永不停止,但是有规律可循,人们要善于尊重和利用规律。马克思还继续发扬唯物主义自然观,将其应用于历史观,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二者的关系,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提出唯物史观。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先出现的是社会存在,然后,在之后出现的是社会意识,并且,社会意识有自己独特的作用。那么,在人类社会也有矛盾规律,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遵循这个规律,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马克思认为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它们忽略了物质的作用,这在很多方面都解释不通。同时,马克思还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思想,它忽视社会存在,忽视人民的作

21、用,因此具有片面性。综上所述,这一自然观对于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用此来批驳自己所反对的唯心主义思想的观点。(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费尔巴哈的伟大思想,一个是刚刚我们所说的自然观,那是他的基础,另一个就是人本学,这个可以算作是他的思想内核。在他看来,自然在时间上比人早,但是在地位上,它没有人高。他认为人起源于自然界,同时他还承认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认为“人虽然产生于自然界,但是,应该说,人是文化产品,是历史中的人。”10。他说:“关于人的本质来说,它只存在于社会集体中。”11在这个思想的影响之下,马克思的思想认为不管哪一个哲理都不能离开“人”,唯物论需要

22、“人”,实践观需要“人”,辩证法需要“人”,历史观同样需要“人”,人才是主体。那么,什么创造了人呢?马克思认为,是劳动。有伟大生命的人要或者,就得需要劳动。在劳动中,人们获得自己生活和生存的事物,来维持自己。在劳动中,人们又与别的人、别的事物有着许多关系,彼此离不开,这也是人的本质所在。不管在原始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哪怕是自然界,一个人离开集体,离开大家是很难生存的。所以,通过这些就能够发现,人作为事物,它很具体,它的本质、它的属性都是具体的。按照上边的表述,马克思将人作为各个哲理中的主体,并且还是社会的重要因素,所以,马克思高度重视人民的作用,这也是他的历史观的精华之处。一个国家的形成、发展

23、和衰亡,都离不开人民,国家想不断发展壮大,就要依靠人民,站在人民利益的角度办事情,国家如果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人才辈出,为国效力,又怎会灭亡呢!国家是这样,历史也是这样,在历史中,人民是主体,也是他们推动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从这一点也预测了未来,一定会达到人民解放,人民幸福、自由发展的社会,人民的力量不可估量。补充一点,费尔巴哈认为,人是有思维的,这个思维,它的前提是感官,但是,通过这个感觉所获取的东西,这不是一般认识,除了运用感觉,最主要的是还要有理性认识。他还注意到了理性和思维的能动性。12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虽然存在缺陷,但是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马克思继承了他的基本观点,

24、在这个基础上,又继续发扬了这些观点,进行补充与完善。不管是费尔巴哈还是马克思,二人都促进了哲学的发展。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与超越费尔巴哈哲学是当时时代的产物,既有上面所谈到的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尤其是辩证否定观,对待费尔巴哈哲学采用“扬弃”的观点,不仅继承和发扬它的优秀部分和先进之处,而且批判它的糟粕部分和不足之处,进而超越。从而达到对费尔巴哈哲学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我们之前的内容涉及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两个人物,前者运用自己的思想批驳了后者的观点,但是没有吸收后者的优秀

25、方面,总体上没有解决片面性的问题。费尔巴哈,他认为自然界是不变的,不具有历史性。 13但是,这一点也是启迪马克思的观点,自然界既然存在,就不是本来存在的,是由发展而来,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继承了后者的辩证法,与前者的唯物主义相融合,从而全面正确地看待世界和问题,促进了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的批判还体现在人上,就像是我们所谈到的它关于人的那些观点,虽然有这些发现,但是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只是抽象的人,而马克思,他在这个观点上,探索出自己的正确思想。还有,费尔巴哈在提到人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将这些局限于生理学,把人与人的关系局限于“我”与“你”、男人与女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针

26、对这一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批判。由这些就可以发现,费尔巴哈,他在提出自己的学说的先进思想的同时,会因为当时的现实条件、当时的思维的限制,它会有不足,这也是马克思批判的对象,他从这些地方入手,改正这些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1. 辩证唯物主义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超越就像前面所提到的,费尔巴哈哲学总结出两个实体,一个是自然界,认为它是孤立静止地,一个是人,但是离开了人的本质属性来谈人的本质,认为自然界是真正的存在,这就否定了社会存在,费尔巴哈这些学说上的不足正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马克思却与费尔巴哈不同,他对于马克思影响很大,针对他的思想的缺陷,马克思早已经超过了

27、他。大自然和人们所处于的环境、社会,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事物,它们都是物质的,这是无可非议的结论,但是,它们都不是存在的,相反,它们的关系很密切。对于人们来说,在哪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呢?那就是在自然中,与此同时,自己的活动还在影响着自然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然界在发展,人类社会也在发展,那么,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呢?学习了马克思的思想,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矛盾,它就能够促成事物的发展变化,它就是动力。需要再简单说明一下,马克思看待事物都是相对应而看,事物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比如,有物质就会有意识,有思维就会有存在,有运动就会有静止等等,这是矛盾的一方面体现,正是在这个的指导

28、下,马克思能够全面和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这也是对于费尔巴哈的一个超越。费尔巴哈从自然界出发得出唯物主义的学说,但是对于自然界的作用评价过高,他只看到了自然界,其实,除了自然界还有社会存在,这是他忽视的一点,所以,马克思提倡要全面的看待问题,他也是这样实施的,发现了社会存在及其作用,不仅看到自然界,而且看到了社会历史,弥补了哲学史上的漏洞,促进哲学全面地发展。2. 实践唯物主义对直观唯物主义的超越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了他的思想的缺陷,最重要的就是直观性,这属于直观唯物主义的一种思想,让我们来分析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在对费尔巴哈的学说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他“没有把人所进行的

29、活动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14 总而言之,费尔巴哈尽管坚持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但是他并没有从实践出发去思考问题,导致他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直观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一切认识来源于实践,而且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运用,并且还用实践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这样就超越了上面所说的不足,也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实质。他还直观地看待自然界。认为自然界与人也不发生任何的作用。马克思认为,他之所以会有以上所说的“直观”的观点,是因为他抛弃了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这一方面,优于费尔巴哈。马克思认为,对于哲学,它的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实践性,作用很大,在实践中,人们才会得到认识,人与自然界,这两者是彼此相融的,而只有在实践

30、中,才能彼此相融。因此,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实践的地位是很高的,这确保了他的思想的正确性和全面性,这也是他克服费尔巴哈缺陷的亮点所在。他还直观地看待人类社会,他认识不到人类历史是有物质前提的。这就和我们之前所说的,费尔巴哈只看到了自然界,而没有看到社会存在相同,什么是社会存在呢?马克思的思想理论认为,我们所接触的经济、政治等,都可以是社会存在,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处于最基本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生活要依靠这些物质。对于人类社会,它的不断向前发展,不仅需要人民的力量,还需要内在矛盾,这个动力来促进。马克思一直在探索这个矛盾,在这一点上,超过了在此之前的学说。3. 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唯心主义的超

31、越对于费尔巴哈的思想,马克思指出,它也不是完全的唯物主义,他本人在历史观上,走向了唯心的方向。他没有把握住实践,也就无法正确认识到人的地位,在历史观上也就自然是唯心的了。这也就是说,他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从而落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他虽然坚持唯物主义,但是并没有将此用于历史观上,未找到真正正确的学说,很可惜。马克思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出发,他学习哲学,并不只是单纯地学习,他与当时的市民走在一起,与他们共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知道了市民所处的情况,知道他们想要的生活,知道他们所受到的剥削。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的经济学也在形成和发展中,这更使他明白人们的力量和要求权利的理所应当,高度肯定

32、人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然后,马克思将唯物主义的学说应用于历史观上,并且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处于实践的立场上,就能够正确地分析唯物史观,分析其中的原理和观点。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与社会关系有关,是它们的总和。”15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高度重视和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认为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同时,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我们要从事的任何事都要遵循这个规律,从这个规律出发,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结论:费尔巴哈哲学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点,是衔接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费尔巴哈哲学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就在于帮

33、助马克思完成了哲学思想上的转变,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批判,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再次举起了“唯物主义”的大旗,重新塑造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消极作用就在于,尽管费尔巴哈提出了人本主义的观点,然而把人看作是抽象的人,具有直观性,这也在一个侧面上启发马克思探究出真正的的“人”,从而促进无产阶级事业的发展。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哲学的精华之处进行继承和发扬,对于糟粕之处进行批判和超越,以此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和要求。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重大作用,拥有着重要地位

34、的费尔巴哈哲学,加强对它们二者的关系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论,促进其在当代的发展。参考文献:1 张友群.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哲学本质-以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为视点J.江海学刊,2010,6:2112 谢娟.辩证看待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183 雷勇.人本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_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关系辩证J.前沿,2009,7:37,414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5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

35、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576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一版一印.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237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158 英麦克莱伦著,王珍译.卡尔马克思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49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荣震华、李金山等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4110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荣震华、李金山等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4711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荣震华、李金山等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

36、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8512 西方哲学史编写组.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3313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荣震华、李金山等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14 陈新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915 陈新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0致谢:论文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漫长和辛苦的过程,由选题到正式写作,我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兵老师非常支持我的论文写作,仔细地查看我的论文,耐心地指导我来更改,对于我的论文有缺陷的地方,老师为我提出很多种方案,让我自己来选择适合的方案更改。在我论文无法进展,遇到瓶颈的时候,老师也是一直在宽容我,鼓励我,谢谢老师的陪伴,老师辛苦了,学生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虽然我们选择的题目不同,但是他们将自己写作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告诉了我,指导欧文如何去写论文,在我遇到困难、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耐心帮助我,为我讲解问题,并且还时时刻刻叮嘱我写论文,告诉我不可松懈,这样,我克服了懒散,战胜了困难,完成了论文写作。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