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食工原理干燥与空气调节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28065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2食工原理干燥与空气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2食工原理干燥与空气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2食工原理干燥与空气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12食工原理干燥与空气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食工原理干燥与空气调节(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干燥与空气调节总学时:6学时【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干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掌握干燥过程的计算。第一节 湿空气的性质【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了解:去湿的方法;干燥的分类理解: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变化过程掌握:湿空气的状态参数;湿空气性质图【课时】2学时【具体讲授内容】一、去湿的方法及干燥的分类(了解)1、去湿的方法去湿的方法有:机械去湿、物理化学去湿(吸附去湿)和热能去湿。2、干燥分类干燥定义:用热能使湿物料内液体气化,被干燥介质带走,使湿物料干燥的操作。 干燥的分类: (1)按操作压强分:常压干燥和真空干燥 常压干燥采用热空气或烟道气作为干燥介质,将汽化的水分带走

2、。真空干燥则用真空泵将水蒸汽抽吸除去。(2)按传热机理分: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等(还有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二、湿空气的状态参数(掌握)(一)水蒸气分压p水蒸汽的含量可用其分压进行表示。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湿空气的总压强pT与水蒸气分压p及干空气的分压pa有如下关系:pT=p+pa 以及p/pa=p/(pT-p)=nv/na nv湿空气中水蒸汽的物质的量na湿空气中干空气的物质的量(二)湿度H 定义:湿空气中水气质量与绝干空气质量之比。kg/kg绝干气k(三)相对湿度总压一定时,水气分压与同温下饱和蒸气压之比。(1)相对湿度为100%时,湿空气中的水汽已达到饱和,不能再容纳水蒸汽,就不能

3、作为干燥介质,称为饱和蒸汽压。相对湿度=0,绝对干空气。值越小,说明离饱和越远,容纳水蒸汽的能力越强。(1)代入湿度公式得:饱和空气的湿度为相对湿度是空气吸湿能力大小的标志。例: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为2.335kPa,总压为101.3kPa,求湿空气温度t=20时的相对湿度。若将湿空气加热到50,求此时的。 解:(1)t=2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ps=2.335kPa =p/ps100%=2.335/2.335100%=100% 即湿空气已被水蒸气饱和,不能再用作干燥介质。 (2)t=50时,ps=12.34kPa =p/ps100%=2.335/12.34100%=18.92% 当湿空气温度升

4、高后,值减小,又可用作干燥介质。(四)湿空气的比焓I定义:1kg绝干空气及其所带的水气的焓之和I= Ia+HIv=cpa(t-0)+Hcpv(t-0)+Hr0 =(1.01+1.88H)t+2490H(五)湿比热容CPH定义:1kg绝干空气及其所带的水气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比热容之和)cpa=1.01kJ/(kg.K) cpv=1.88kJ/(kg.K) CPH=1.01+1.88H kJ/(kg绝干气.K)(六)湿比体积vH定义:1kg绝干空气及其所带的水气体积之和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七)干球温度t和湿球温度twtw定义:大量的不饱和湿空气与少量的湿物料接触,传热、传质达平衡时湿物料

5、中水分的温度。 意义:湿空气的参数之一。传热达平衡时,空气传给水分的显热等于水分汽化所需的潜热:Q=aS(t-tw)=kH(Hs H)Srw讨论:(1)空气流速应大于5 m/s; (2)饱和湿空气:t=tw;不饱和湿空气:ttw; (3)空气水系统:a /kH=1.09 ;(八)绝热饱和温度tas 定义:用大量的水将空气绝热冷却至饱和时空气的温度。 意义:湿空气的参数之一。传热达平衡时,空气传给水分的显热等于水分汽化所需的潜热。以单位质量绝干气为基准的热量衡算为:讨论:(1)空气水系统:cPH=1.09,故tw=tas;对别的系统此关系不成立; (2) tw和ta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九)露点

6、td 定义:将湿空气等湿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等湿:将湿空气的湿度H和总压PT代入,可求得,再由水蒸汽表查出对应的饱和温度,即为湿空气的露点。对空气水系统,干球温度、绝热饱和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之间的关系为:不饱和湿空气:ttas=twtd饱和湿空气:t=tas=tw=td例题:已知湿空气的总压pT=1.013105Pa,相对湿度=60%,干球温度t=30,试求:(1)湿度H;(2)露点td;(3)将上述情况湿空气在预热器内加热到100时所需热量。已知湿空气的质量流量为100kg干空气/h。 解:由饱和水蒸汽表查得水在30时蒸汽压ps0=4242Pa (1)=0.6220.64242/(1.01

7、3105-0.64242) =0.016kg水气/kg干空气 (2)psd=p=ps=0.64242=2545Pa 由饱和水蒸汽表查得其对应的温度td=21.4 (3)Q=LcH(t1-t0)=100(1.01+1.880.016)(100-30) =7280kJ/h=2.02kW 二、湿空气性质图(掌握)(一)空气湿度图湿焓图(H-I图)A. 等H线:为平行于纵轴的线,即垂直线。 B. 等I线:为与横轴成45的直线。 C. 等t线:由I=(1.01+1.88H)t+2490H 得: I=(1.88t+2490)H+1.01t 可见固定总压和温度后, H和t之间为直线关系,但直线的斜率(1.8

8、8t+2490)不是常数。由此可作出等温线。等温线是从纵轴出发,斜向右方的一组直线。温度越高,斜率越大。D. 等线 由固定总压,上式为 ps和H之间关系。而ps为温度的函数,由此可作出等线。等线是一组由坐标原点出发的曲线。E. 水气分压线:位于饱和线下方,在右侧读数。(二)湿度图的应用湿度图中任意一点均代表一个确定的湿空气状态,其温度、湿度、相对湿度、焓及水气分压等均为定值。1、已知一个确定的状态点,查取各项状态参数。 a焓I:沿等焓线与纵轴交于B点,对应的值即为A点的焓值。 b湿度H:沿等湿线与水平轴交于C点,对应的值即为A点的湿度; c干球温度:沿等温线与纵轴交于D点,对应的温度值即为A的

9、干球温度; d相对湿度:沿等j线找到对应的j值,即为A点的相对湿度; e水蒸气分压:沿等湿度线向下交水蒸气分压线,在图右侧纵轴上读; f湿球温度:沿等焓线向下与j=100%线相交F点,对应的温度即为A点的露点温度; g露点:沿等湿度线向下与j=100%线相交G点,对应的温度。 2、已知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三、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变化过程(理解)(一)间壁式加热和冷却过程1、间壁式加热和冷却如果空气的温度变化范围在露点以上,则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将始终保持不变,即为等湿过程。 2、间壁式冷却减温当进行至露点温度,空气即到达饱和状态,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在冷却壁面上凝结出来。随着冷却不断进

10、行,水分不断析出,温度则不断降低,但空气始终维持在饱和状态。(B点到C点运动)利用上述方法,可将凝结出来的水分除去,方法,C点加热到D点。(二)不同状态空气的混合过程设有状态不同的空气1和2,对应的干空气量为L1和L2,对应的状态为(H1,I1)和(H2,I2)。 此两空气混合后,其湿度Hm和焓Im可按物料衡算和焓衡算来求取:L1H1+L2H2=(L1+L2)Hm L1I1+L2I2=(L1+L2)Im (三)绝热冷却增湿过程 湿空气和水直接接触时,在水分传递的同时,还伴随着热量的传递。空气和水直接接触时,空气状态的变化可视为湿空气和饱和空气的不断混合过程。 绝热饱和过程的进行,其结果一方面表

11、现为空气的冷却,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空气的增湿,故称为绝热冷却增湿过程。(从A点不断向B点移动)第二节 干燥过程的衡算【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了解:非等焓干燥过程;废气循环干燥过程理解:等焓干燥过程掌握:湿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法;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课时】0.5学时【具体讲授内容】一、湿物料的形态和含水量表示 (一)湿物料的形态(了解)可按其外观形态的不同分为: (1)散粒状(2)晶体(3)块状(4)片状(5)条状(6)膏糊状 (7)粉末状(8)液态 按其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分为:(1)含水分的液体(2)含水分的固体 (二)湿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掌握)1. 湿基含水量w(即质量分数) 定义:水分在湿物料

12、中的质量分数2. 干基含水量X(即质量比) 定义:水分质量与绝干物料质量之比 X=w/(1-w) 或w=X/(1+X) 二、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掌握)(一)水分蒸发量W设湿物料进入干燥器的质量流量为G1,湿基含水量为w1,干基含水量为X1。离开干燥器时,物料质量流量为G2,湿基含水量为w2,干基含水量X2,而绝干物料的质量流量为Gc,则进行衡算:W=G1-G2=Gc(X1-X2)(二)干燥产品量G2 绝干物料量: Gc=G1(1-w1)=G2(1-w2)(三)空气消耗量L如书530页图所示:忽略损失,有:LH1+GcX1=LH2+GcX2干空气消耗量(每蒸发1kg水分消耗的干空气的量) 第三节

13、 干燥动力学【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理解:物料中的水分;干燥机理;干燥速率掌握:干燥时间计算【课时】1.5学时【具体讲授内容】一、物料中的水分(理解)(一)湿物料中的水分水分活度:湿物料中水的蒸汽压p与同温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ps之比。当物料的水分活度大于空气的相对湿度时,物料将失水,失水后水分活度将降低。反之,如果水分活度小于空气的相对湿度,物料将吸水,而且水分活度提高。达到平衡时,水分活动等于空气的相对湿度。(二)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当一定状态的空气与湿物料接触达到平衡后,物料中的含水量不再变化,这一含水量称为平衡水分或平衡湿度X*。物料水分中大于平衡水分的部分称为自由水分,即可以用干燥方法除

14、去的水分。平衡湿度只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结论:只有使湿物料与绝干空气接触,才能从理论上最后获得绝干物料。(三)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物料中水分与物料有如下三种结合方式:(1)化学结合(结晶水) (2)物化结合(吸附水、结构水) (3)机械结合(毛细管水、润湿水、孔隙水)根据水分除去的难易程度:将水分为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结合水分j=100%时的平衡水分; 非结合水分物料中超出结合水分的那部分水分。对于一定相对湿度的空气,物料有对应的平衡水分,平衡水分以上的水分为自由水分。例题:试求马铃薯在20和=60%的空气中的平衡湿含量。今有湿含量w1=79%(湿基)的马铃薯1t,问在上述介质中进行干燥可能除

15、去的最大水分含量是多少?不能除去的水分含量是多少? 解:(1)根据马铃薯的平衡水分曲线,在空气相对湿度为60%时平衡湿含量X*=0.15kg水分/kg干料 (2)干料量Gc=1000(1-0.79)=210kg/h 水分总量W=1000-210=790kg/h X1=0.79/(1-0.79)=3.76kg/水分/kg干料 可除去的水分 Gc(X1-X*)=210(3.76-0.15)=758kg/h (3)不能除去的水分790-758=32kg/h 二、干燥机理(理解)(一)干燥过程的传热和传质过程:作为干燥介质的热空气将热能传到物料表面,再由表面传到物料内部,这是两步传热过程。水分从物料内

16、部以液态或气态透过物料传递到表面,然后通过物料表面的气膜扩散到空气主体,这是两步传质过程。1、外部传热和传质 热空气在干燥器中通常处于湍流状态,外部传热和传质的阻力都集中在称为气膜的边界层中(厚度大约为10-4m的数量级),外部传热是对流传热,其热流密度为q=a(T-Ts) 外部传质是对流传质,其推动力为物料表面水蒸气分压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之差。2、内部传热和传质传热:固体物料内的传热是热传导。传质:物料内部的传质可以是下面几种机理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 (1)液态扩散一旦物料表面的含水量低于物料内部含水量,此含水量之差即作为传质推动力。(2)气态扩散当水的汽化面由物料表面逐渐移向内部,则由汽化

17、面到物料表面的传质属气态扩散,其推动力为汽化面与物料表面之间的水蒸气压差。 (3)毛细管流动多孔性物料具有复杂的网状结构,孔穴之间由截面不同的毛细管孔道沟通,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毛细管力可产生水分的毛细管流动,形成物料内的传质。(4)热流动物料表面的温度和物料内部温度差会产生水的化学势差,推动水的流动,称为热流动。在传导干燥中,热流动有利于水分由物料内部向表面传递。但在对流干燥和红外线干燥中,热流动的作用是相反的。(二)表面汽化控制和内部扩散控制1、表面汽化控制如果外部传质的速率小于内部传质速率,则水分能迅速到达物料表面,使表面保持充分润湿,此时的干燥主要由外部扩散传质所控制。 强化干燥的措施:增

18、加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提高空气的流速。2、内部扩散控制如果外部传质速率大于内部传质速率,则内部水分来不及扩散到物料表面供汽化,此时的干燥为内部扩散控制。 强化干燥的措施:增加物料的温度、减小物料的几何尺寸。 在同一物料的整个干燥过程中,一般前阶段为表面汽化控制,后阶段为内部扩散控制。三、干燥速率(理解)(一)干燥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单位干燥面积上的水分汽化量,用符号u表示,单位kg/(m2s)间歇操作时的水分汽化量,以区别于连续操作时的水分汽化量W。(二)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1)湿物料的性质与形状;(2)物料中的水分活度;(3)物料的温度;(4)干燥介质的温度和相对湿度;(5)干

19、燥介质的流速;(6)介质与物料的接触状况。(垂直于物料表面,速度最快)(三)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根据实验时条件不同,干燥分为:恒定干燥和变动干燥。恒定干燥指干燥过程中热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与物料接触情况和相对流速均保持不边。1、干燥曲线可以区分出: AB预热段,时间很短,一般忽略不计(A点表示湿物料初始水分X1,物料湿度;当物料在干燥器内与热空气接触后,表面温度由预热到。)BCXt 图上为直线,t 图上为水平线 (物料表面温度保持热空气的湿球温度,热空气传递给物料的显热等于水分自物料中汽化吸收的潜热)CD和DE曲线一直下降至物料含水量等于平衡含水量X*。2、干燥速率曲线在Xt 线上作各点的切

20、线,得UX曲线。A-B-C,干燥速率从B-C基本保持恒定,称为恒速干燥阶段。从A-B为物料预热段,此阶段需时短,常常归并在恒速阶段。C-D-E:降速干燥阶段,C点为恒速与降速阶段的分界点,称为临界点。该点的干燥速率仍然等于恒速干燥速率uc。与该点对应的物料含水量Xc称为临界含水量。3、恒速干燥阶段 实际上是表面汽化控制的干燥阶段。对流干燥时,物料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 机理:表面气化控制(1)空气平行流过物料表面,当空气质量流速=0.78kg/(m2.s)时:(2)空气流动方向垂直于物料表面时,当空气质量流速=1.15.6 kg/(m2.s)时:(3)对于悬浮与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可按下式

21、估算:Nu=2+0.54Rer0.5 (4)流化干燥的表面传热系数,可按下式估算:Nu=410-3Re1.5 4、降速干燥阶段 干燥速度下降,物料表面温度上升,曲线可以呈各种形状,物料表面出现“干斑”。 机理:内部扩散控制 (四)临界含水量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的转折点称为临界点。它代表了表面汽化控制和内部扩散控制的转折点。临界点处物料的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量或临界湿含量。四、干燥时间计算(掌握)(一)恒速阶段的干燥时间或: 由物料衡算:,且u=uc为常数绝干物料量,因为是间歇操作,故有别于连续操作时的绝干物料质量流量。当=0,X=X1;=,X=Xc临界处的干燥速率可从干燥速率曲线查得,也可

22、用进行估算。例题:用盘架式干燥器作马铃薯的干燥实验。物料湿含量(湿基)在18min内从75%减至60%。料盘尺寸为600mm 900mm,装湿料4kg。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分别为82和38。空气平行流过料盘,速度为4m/s,只在盘子上表面进行干燥。根据以往经验表明,在这样的条件下,干燥处于恒速阶段。试计算干燥速率,并估算若干球温度降至65,湿球温度不变,空气流速增加到6m/s,干燥时间和干燥速率变化多少?解(1)求干料量,干基初湿含量X1,终湿含量X2=425/100=1kg X1=w1/(1-w1)=0.75/(1-0.75)=3.0kg/kg干料 X2=w2/(1-w2)=0.66/(1-0

23、.66)=1.94kg/kg干料(2)求干燥速率。先算出水分去除量、干燥面积、干燥时间W=Gc(X1-X2)=1(3.0-1.94)=1.06kg S=0.60.9=0.54m2 t=18min=0.3h 因处于恒速阶段,故: u=dW/Sdt=W/St=1.06/(0.540.3)=6.55kg/(m2.h) (3)干燥情况发生变化时,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也发生变化所以 u=0.85u=0.856.55=5.56kg/(m2.h) t=W/Su=1.06/(5.560.54)=0.353h=21.2min(二)降速阶段的干燥时间 将干燥速度曲线近似作为直线,设临界含水量为Xc,平衡含水量为X*

24、。(三)总干燥时间第四节 干燥设备【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了解:干燥器的分类;对流干燥器;传导干燥器和辐射干燥器;干燥器的选择【课时】学时【具体讲授内容】自学第五节 喷雾干燥【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了解:喷雾干燥的特点;喷雾干燥原理【课时】0.5学时【具体讲授内容】一、喷雾干燥的特点(了解) 喷雾干燥的优点: (1)干燥速率高;(2)物料本身不承受高温; (3)产品质量好;(4)生产过程简单; (5)产品纯度高; (6)生产控制方便。 另一方面,喷雾干燥也有其缺点: (1)热效率低;(2)设备庞大; (3)对分离设备要求高。二、喷雾干燥原理(了解)(一)喷雾干燥流程1-空气加热器 2-料泵 3-干燥塔 4-旋风分离器 5-成品罐 6-成品(二)喷雾干燥机理 物料水分的蒸发大体也可分为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由于被分散后的雾滴比较小,所以各阶段经历的时间都很短。 在恒速干燥阶段中,水分通过颗粒的扩散速率大于或等于蒸发速率。当水分通过颗粒的扩散速率不能再维持颗粒表面饱和时,扩散速率就会成为控制因素,从而进入降速阶段。 要提高干燥速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进风温度,温度越高,推动力越大;另一方面是进风速度,干燥介质和液滴的相对速度愈大,愈能提高传热和传质效果,蒸发的水分能迅速从颗粒周围带走,表面得到不断更新,有利于强化干燥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