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四上七八单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269992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语文四上七八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语文四上七八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语文四上七八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语文四上七八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语文四上七八单元(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一、教学内容:1、精读课文:(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略读课文:(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3、语文园地七二、单元分析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

2、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时,应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2、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4、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5、在“展示台”

3、中,用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授课日期:11月28日备课教师: 陈梅华课型:精读课课题: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会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意思。3、理清课文思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环节意图及时间分配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回忆我们已经学过的有关周恩来的课文内容。、板书课题,齐读,简介课文背景。 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二、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学生字要求:

4、(1)8个生字读准字音。(2)12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3)理解词语的意思。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组员互相检查自学情况。)要求:(1)(读生字 )组员互相检查读,齐读。(2)互相说一说比较难的字是如何记字形的。 (3)会用生字组词。理解词语: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这里指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极其深重的地方。耀武扬威: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得意扬扬:课文中指那个大个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国巡警不给受伤害的中国人撑腰而显得十分得意,神气十足。铿锵有力:这里指周恩来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诸生:这里是敬辞,总称

5、教室里的所有学生。“诸”是“众、许多”的意思,类似的用法还有“诸位”等。胸怀:胸襟。这里指少年周恩来博大宽广的内心世界。3、全班交流:(1)(课件)读词语。 (2)说一说生字易错之处,记住字形。“惩”:声调是二声,不能读成三声;“惩处”的“处”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范、惩”: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巡”字中的“”是撇点,不能写成半圆。“嚷”字的右半部分应写得紧凑一些。(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4)形近字组词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 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2、 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6、自己思考,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4、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作业:1、 生字、词各一行。2、练习朗读课文。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 军事家和外交家,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齐读课题。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和字典进行独立学习。1、读准字音。崛 帝 范 巡 嚷 惩 铿锵2、12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帝 义 伯 租 振 范 闯凡 巡 嚷 妇 惩 1、(读生字 )组员互相检查读,齐读。2、互相说一说比较难的字是如何记字形的。 3、会用生字组词。说一说自己不理

7、解的词语。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1、各种形式读生字。2、说一说生字易错之处。学生到前边写一写、讲一讲。义( )伯( )租( )议( )柏( )祖( )振( )范( )惩( )震( )犯( )征( )训( )嚷( )巡( )攘( )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17个自然段)周恩来少年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

8、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质疑2分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学生练习独立识字,提高识字能力。6分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15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掌握生字理解词语,为学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辨析形近字,减少错别字。13分了解文章的内容,练习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养成质疑习惯,提高质疑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教学

9、难点: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环节意图及时间分配一、 整体感知课文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1、请大家回忆课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 12岁的周恩来到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和伯父有一段对话。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1、有感情地朗读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思考:你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3、画出周恩来产

10、生疑问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4、从上面这句话你能感受到什么?师: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看个究竟。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闯进了租界。(二)学习第二部分(7、8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了怎样的一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2、 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3、 请你们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11、)(三)学习第三部分(916自然段)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后,常常陷入沉思,大家都不清楚他在想什么。同学们知道他在想什么吗?(学生动笔写)你是怎么解开这个谜的?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思考: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3、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四)齐读最后一段1、思考: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三、课外延伸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齐读课题。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

12、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根据课文内容或课外资料回答。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说一说,读一读相关的内容。那位妇女哭着说:( )中国巡警大声训斥道:( )洋人说:( )我想对( )说:( )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他一定在想:我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把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其他学生:

13、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可以体会到周恩来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学生进行表演进行体会学生各抒己见3分钟整体感知课文7分钟理解文章内容练习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提高朗读能力。8分钟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引导学生去想像,提高学

14、生的朗读能力。15分钟在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4分钟3分钟作业:1、摘抄好词好句。2、阅读周恩来的故事。板书设计: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与伯父对话 一连串疑问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妇女受欺课后小结:教学重分层次进行,学习第一件事,让学生说一说从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中知道了什么?从中国妇女受欺,你有什么话要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样就使本来不太好理解的内容降低了难度,学生通过认真学习和思考,较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授课日期:11月3

15、0日备课教师: 陈梅华课型:精读课课题: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质疑习惯和质疑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环节意图及时间分配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了课题,你觉得课文应该会写些什么内容?二、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要求:(1)读准7个生字字音。(2)13个生字会读、

16、会写,会组词。(3)理解词语的意思。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组员互相检查自学情况。)要求:(1)(读生字 )组员互相检查读,齐读。(2)互相说一说比较难的字是如何记字形的。 (3)会用生字组词。3、全班交流(1)(课件)读词语。 (2)说一说生字易错之处,记住字形。(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4)形近字组词课件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请你们小声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3、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齐读课题。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和字典进行独立学习。1、读准字音。(7个)荐

17、 删 词 洽 昏 晖 楷2、13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篇 荐 翻 帘 页 删 词 燥 握 洽 昏 厅 糊1、(读生字 )组员互相检查读,齐读。2、互相说一说比较难的字是如何记字形的。 3、会用生字组词。说一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昏”字的上半部分是“氏”,不能多加一点。“荐”字的下半部分是“存”,不能错写成“在”。篇( )荐( )翻( )遍( )存( )番( )词( )燥( )恰( )饲( )躁( )洽( )湖( )糊( )学生小声朗读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10个自然段第一件事讲叶老给“我”批改作文。第二件事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学生质疑。

18、2分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学生练习独立识字,提高识字能力。6分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15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掌握生字辨析形近字,减少错别字。13分了解文章的内容,练习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养成质疑习惯,提高质疑能力。作业:作业:1、 生字、词各一行。2、 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5、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6、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

19、人。教学重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学难点: 1、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环节意图及时间分配一、整体感知课文这节课继续学习第26课,板书课题: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齐读课题)。1、请大家回忆课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 2、板书(板书:修改文章;请我做客。) 3、请同学分部分朗读课文二、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师:1963年,我写的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获了奖,语文老师告诉我是叶圣陶老先生帮我修改的。老

20、师还告诉我什么?(齐读老师的话)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课件思考:(1)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叶老修改作文特别仔细?读一读相关的内容。(第3、4、5自然段。)写写批注。(看一看资料袋的内容)(2)“我有什么感受”? 怎样理解“如春风拂面”?2、全班学生交流强调:做人和做事。3、进行朗读,读出对叶老的崇敬之情4、分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看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以及后边资料袋中的批改稿,联系自己的个人实践,总结今后写作文修改作文的方法。(二)学习第二部分一年暑假,叶老请我到他家里做客,为什么让我感到很意外?齐读文中的句子。“居然”是什么意思?练习用“居然”说一句话。1、默读第二部分(1)哪些语句使你最受感动?

21、画一画,写写批注。2、(1)画出直接描写爬山虎句子,自己读一读。(2)出示两个句子,指名读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描写爬山虎?(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1、理解句子的含义:“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2、结合上文,想一想:表达作者对叶老什么样的感情?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三、 总结:a) 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b) 说话练习:叶圣陶先生是一个_的人。(结合课文说出所填词语的原因)齐读课题。第一件事(15)讲叶老给“我”批改作文。(分3层)第二件事(69)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学生自己思考,画出相应的句子。归纳出五处写作者感受的地方叶老认真、平

22、和、温暖学生朗读发学生一张纸,一起进行归纳,利用实物投影在班中展示。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作了仔细的推敲、修改,主要是从以下六个方面修改的。(1)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2)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3) 把长句断成短句。(4)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5) 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6) 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体会叶老完全没有作家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第一处:表明了我当时愉快的心情。第二处:突出了我受到叶老如此郑重、关爱地对待,获得了很多教益,此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激动、感谢、愉快,也有感动和敬重。再次体会叶老的为人。(做事认真,待人平和。)表达自

23、己当时的心情崇敬学生自由发言3分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写的两件事20分钟理解文章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12分钟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语言训练。5分钟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作业:1、写一写读了课文的体会。2、以肖复兴同学的名义给叶圣陶先生写一封信,感谢他帮助自己修改作文并邀请自己到他家作客。(二选一) 板书设计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修改文章 一丝不苟(改、断、删、增) 作品请我做客 平易近人 人品给我印象 堪称楷模课后小结: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叶老对青少年的关心与爱。另一个方面,还学习了如何运用修改符

24、号修改文章,以便今后能够在修改自己的文章中加以运用。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授课日期:12月 5 日备课教师: 陈梅华课型:略读课课题: 27乌塔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地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4、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5、学习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环节意图及时间分配一、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一个可爱的

25、小姑娘,她叫乌塔。 (板书课题)27乌塔二、学习生字和词语:1、学生自学生字。要求:读准6个生字的字音。漱(shu)惬(qi)码(m)逻(lu)辑(j)驳(b)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懂得词语查字典。要求:组长负责,检查学生自学情况。3、全班交流(1)各种形式读词语。 课件(2)理解词语:惬意:这里是很满意、很舒服的意思。语塞:指不知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3)初读课文 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 深入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 乌塔是一位什么样的小姑娘?2、再次默读课文从课文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看出乌塔独立生活的意识?在小组中交流找

26、到的答案。*学生自己学习,边学习边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分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 (学生找到哪部分,全班就一起来学习.) 初次见面,乌塔做事有生活经验,从容不迫。 在地图上找乌塔旅游地点。 追问:为什么不怕危险? *分角色朗读对话进行体会学生结合自己找到内容进行有感情的朗读。4、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五、小结1本篇课文学完了,你想对乌塔说: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学生齐

27、读课题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2、借助拼音和字典进行独立学习。3、各种形式读生字。不懂的词语查字典。举手读词语。齐读词语。洗漱 惬意 号码 反驳 逻辑 语塞 朦胧举手说说词语的意思。10个自然段学生分段朗读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细、准备之久,以及她要在亲身经历中认识世界的想法;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生活独立 有自主意识这个14岁的女孩虽然独自在异国他乡,但是能在旅馆里“睡得正香”,她能自己安排一天的活动,自己收拾东西,按时外出游览,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乌塔做事很有经验、从容不迫。一是和作者对比。作者写了自己在

28、青年旅馆里“筋疲力尽”“匆匆洗漱”“疲倦地回到旅馆”,而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二是和中国孩子对比。文中写了中国孩子的生活,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但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而乌塔却在14岁的年龄独自一人游欧洲。乌塔认为爱孩子和不让孩子单独出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学生发言1分钟谈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分钟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4分钟养成合作的习惯。3分钟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掌握生字的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准备。5分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0分钟整体感知学生独立学习,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学会合作。抓具体内容进行理解和体会。

29、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的特点。4分钟延伸感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作业:收集“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和格言。 板书设计27乌塔热情、执着、有爱心、独立、有理想课后小结: 在教学本课文中,注意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足够的思考时间,足够的讨论时间,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了解这个14岁的女孩,虽然独自在异国他乡,但是能在旅馆里“睡得正香”,她能自己安排一天的活动,自己收拾东西,按时外出游览,从看出乌塔做事很有经验、从容不迫。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了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授课日期:12月 7 日备课教师: 陈梅华课型:略读课课题: 28尺有所短

30、寸有所长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出。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4、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学会写信。 5、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教学用具:信封、信纸教学课时: 1课时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环节意图及时间分配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写信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相信学完第28课后你一定会大有收获的。(板书课题)尺有所

31、短 寸有所长二、学习生字和词语。1、学生自学生字要求:读准7个生字的字音。昧(mi ) 寞(m) 睦 (m) 析(x) 患(hun ) 匪(fi ) 逾(y)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懂得词语查字典。要求:组长负责,检查学生自学情况。3、全班交流(1)各种形式读词语。 课件(2)理解词语: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忌妒。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摔跟头: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3)初读课文 * 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三、深入理解课文1、请大家默读学习提示,带着问题独立思考,阅读第一封信。课件出示问题 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

32、到什么麻烦了?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2、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自己读柯岩的回信思考: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请你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划出相关的内容。3、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自学情况。4、全班学生一起交流 5、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的学生来说,其他学生补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学习书信写法结合两封书信,说说书信的格式。(出示书信格式)学生复述,老师板书。 你们知道信封怎么写吗?齐读课题。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2、借助拼音和字典进行独立学习。3、各种形式读生字。不懂得词语查字典。冒昧 寂

33、寞 判断 和睦 分析 患者 告诫 受益匪浅 年逾古稀举手读词语。齐读词语。举手说说词语的意思。 第一封信:张国强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第二封信:柯岩在回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知道书信如何写。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34、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在信封的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在信封第三行的后半行上,写“”1分钟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分钟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4分钟养成合作的习惯。3分钟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掌握生字的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准备。5分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5分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短文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读书,在有所感悟后再讨论

35、交流。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9分钟明确书信的格式作业:给家里人或朋友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书信的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课后小结: 本课学习,不仅使学生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同时学会了写信的一些格式,为后面的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 知识: 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

36、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能力: 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写作、修改作文的能力。思想:教育学生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学课时: 3课时 口语交际和习作(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1

37、、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2、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能力: 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写作、修改作文的能力。思想: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学重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求是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环节意图及时间分配一、 启发谈话。1、请你回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

38、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这节课我们就在一起畅所欲言吧。二、具体指导1、审题(1)请你打开书139页,自己读读口语交际提出的三个提示,把重点之处用笔画下来。(2)指名发言,其他学生补充2、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出示课件明确要求:学生读3、选定话题进行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指导)4、全班交流 请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在大家面前来说一说。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二、习作指导1、 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请学生进行归纳,然后举手发言。2、 请你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清自己的思路,想一想应该

39、把哪些内容写具体。分小组讨论,总结后发言3、 学生写草稿(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指导,帮助他们开拓思路;及时发现共性的问题,并随机点拨。)4、点评(1)选取三篇有特色的作文,利用实物投影请本人到前边读。(2)进行评议5、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6、习作欣赏评价。学生写完后,组织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一起欣赏评价学生各抒己见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说:语言表达清楚,要有真情实感。听:认真听他人的介绍,养成良好的讲话习惯。评:评哪个学生介绍的具体,表达了真情实感。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说。同学间进行评价,评选优秀。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

40、事。要写得清楚具体。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学生读自己的作文7分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及写作特点。 谈话导入本节课的内容10分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23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选出组中代表在班中参加竞赛30分学生独立写草稿并进行修改

41、。10分进行展示作业:把写好的作文抄在作文本上。板书设计习作要求: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 1、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2、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3、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能力: 1、提高学生观察发现能力。思想:教育学生读书时要深入思考,

42、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环节意图及时间分配一、 我的发现1、课件出示对话 请学生来读一读思考:说说小林和小懂的对话对你有什么启发。2、归纳小结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3、请你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4、 全班交流二、日积月累1、课件出示古代名句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得通顺流利2、指名读,纠正读音。3、默读,从中选择一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也

43、可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体会。 分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5、指导学生背名句5、 请你把收集的名言读给大家听。三、展示台1、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了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打算怎样展示这些成果呢?2、学生讨论用何种方式进行展示。3、归纳:分小组汇报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4、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指名朗读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倾听。有志者事竟成。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1自由背诵2组内背诵3进行竞赛。自由说帮助学生把收集的资料制成板报15分引导学生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

44、办法解决问题。15分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10分体验成长的快乐作业:积累名句。第八单元:科技成就一、教学内容:1、精读课文: (29)呼风唤雨的世纪(31)飞向蓝天的恐龙2、略读课文:(30*)电脑住宅(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3、语文园地八二、单元分析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

45、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这几篇课文既可以使学生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2、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3、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

46、哪些变化。4、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现代科技发展的资料,以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授课日期:12月12日备课教师: 陈梅华课型:精读课课题: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2、练习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3、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质疑习惯,提高质疑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步了解

47、文章的主要内容。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环节意图及时间分配一、导入新课: 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时,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时,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时,当你登陆网站查阅资料时你是否感到了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让我们进入本学期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9课(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学习生字和词语。1、学生自学生字要求:(1)读准5个生字的字音。(2)12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3)理解词语的意思。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组员互相检查自学情况。)要求:(1)(读生字 )组员互相检查读,齐读。(2)互相说一说

48、比较难的字是如何记字形的。 (3)会用生字组词。3、全班交流(1)(课件)说一说生字易错之处,记住字形。 (2)用生字组词。(3)读词语。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幻想、洞察、奥秘(4)形近字组词课件幻( )懒( )程( )替( )幼( )赖( )呈( )潜( )架( )核( )哲( )连( )驾( )该( )折( )联(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边读课文便标出课文的有几个自然段。2、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20世纪是谁来呼风

49、唤雨?3、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认真倾听,了解本单元的主题。齐读课题。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和字典进行独立学习。1、读准字音。(5个)赖(li) 耕(gng) 潜(qin) 舶(b ) 哲(zh)2、12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改(gi)程(chng)赖(li) 耕(gng) 驾(ji)幻(hun)潜(qin)核(h)控(kng)联(lin)哲(zh)归(gu)1、(读生字 )组员互相检查读,齐读。2、互相说一说比较难的字是如何记字形的。“潜”读qin,不能读成qin。比较记忆“幻”和“幼”、“懒”和“赖”,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程、

50、驾、控、哲”等字。3、开火车用生字组词。4、各种形式读词语。5、会用生字组词。说一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6、说说词语的意思。洞察:观察得很清楚。出乎意料:出于人们得意料之外。呼风唤雨:古代的术士骗人说,修炼到一定功夫,就能具有随意呼风唤雨的法术。现在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有时也形容反动势力的煽动。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说一说,写一写形近字组词。小声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5个自然段“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人类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自然。课文借用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

51、生读2分钟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钟学生练习独立识字,提高识字能力。6分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15分钟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掌握生字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辨析形近字,减少错别字。13分钟了解文章的内容,练习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养成质疑习惯,提高质疑能力。作业:1、写本课生字词各一行。2、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环节意图及时间分配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可以怎么来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的意思。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画出中心段。2、谁“呼风唤雨”?又是靠什么 “呼风唤雨”呢?(第二段)*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作者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