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5247649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2010山东文综T25)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2、(2010江苏单科T25)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3、(2010江苏单科T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

2、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4、(2011广东文综)“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52012江苏卷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62012天津卷 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

3、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 B C D7. (2013 福建卷 34)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存在就是被

4、感知 人士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CD8. (2013 天津卷 7)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2010新课标文综T2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

5、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 B. C. D.2. (2010山东文综T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

6、观世界3、(2010广东文综T33)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C.认识具有“反复性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4、(2010广东文综T3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

7、理与价值的关系 D.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5、(2010浙江文综.T28)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 B. C. D.6、(2010浙江文综T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距离

8、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 B. C. D.7、(2010江苏单科T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8、(2010江苏单科T28)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9、(2010江苏单科T2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

9、鸟音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0、(2011福建文综)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 B. C. D.11、(2011新课标文综)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不同的认识主体

10、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真理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 B. C. D. 12、(2011新课标文综)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B. C. D.13、(2011江苏单科)荀子科说:“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

11、。”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4、(2011江苏单科)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15、(2011江苏单科)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

12、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16、(2011江苏单科)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 B C D17、(2011天津文综)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

13、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182012安徽卷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192012福建卷 图(a)、图(b)蕴涵的哲理有()图(a)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图(b)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图(a)、图(b)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图(a)、图(b)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 BC D202012江苏卷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

14、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 B C D212012江苏卷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222012江

15、苏卷 下图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232012浙江卷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C D242012安徽卷 “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下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

16、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2425题。252012北京卷 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A BC D262012广东卷 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A B C D272012天津卷 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

17、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A人的主观随意性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真理的条件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282012重庆卷 明朝医有百药言: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说明()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C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292012安徽卷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改造

18、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 B C D302012全国卷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 B C D312012福建卷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

19、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322012课标全国卷 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

20、发展规律A B C D332012课标全国卷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 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 B C D342012山东卷 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

21、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352012四川卷 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表达一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是可知的 2012四川卷 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事物不断出现,

22、“微时代”带来大变革。36根据上题材料,该游戏的成功开发体现了()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A BC D372012浙江卷 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A BC D382012重庆卷 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

23、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这说明()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 B C D39. (2013 重庆卷12)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A)A否认历史客观

24、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40.(2013 广东卷 35)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B)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41. (2013 全国卷II 20)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

25、;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C)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BCD42.(2013 山东卷 23)“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C)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D“

26、人类的心灵需要到理想甚于需要物质”43. (2013 四川卷 8)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C)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ABCD44.(2013 江苏单科 31)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 年的印刷术、1750 年的蒸汽机、1950 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 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C)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

27、践水平的限制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45. (2013 广东卷 31)毛泽东说:“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C)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真实更可靠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好主意”的前提条件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冥思苦索无助于“好办法”、“好主意”的产生 ABCD46. (2013 北京卷 26)图10漫画蕴含的哲理是(D)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47.(

28、2013 安徽卷 4)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BCD48.(2013 天津卷 8)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扇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B)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

29、的认识 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49. (2013 浙江卷 29)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D)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BCD50. (2013 海南单科 20)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

30、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A)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ABCD51、(2013 海南单科 22)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2002年塑料袋“百岁诞辰”之时,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现今,“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C)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ABC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