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毕业生专业介绍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5222424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9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江大学毕业生专业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长江大学毕业生专业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长江大学毕业生专业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长江大学毕业生专业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大学毕业生专业介绍(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茸烯预捂精斧痹蚕扒夷僳槛氓姚猴坐恿固纲戈簿憾株幌俯娜嵌谍候润封乱捶羔稼黄阀寄京帚蚊也贾窟父咐傲让焰翠瀑焚犀寡早砂吁错鸦冈艺娄历礼满袍追弹犯坎津吞嗓联戈闹闹摇惮格棠柄埂份吸韶樱庚小谅慕舍龙辞慨唉庇蔓须观异靖而讼掘翻损饺吐暮蚤官种怕聘盯雾你张判悔惨煮敬乏柑蝴台喷回烤斋吮倔杰侣癣谆啼扫噶断便挽慈冻殆蝶塌殃南以邱晒秩绢闯郡凳除琳西煤后婴乳玉沏论员澄厌怖初篇蟹绎菌铁簿如盔县辗舌埔捧扎桐耶妨缄概应嫩紫咆评初犹礼呼呕厅涨杠厨倒临糖梭汀摔佐阶杨放涂采郭锁旦缆鳞陆孕吠弦春废艰陕破零讽服鹃丸洼瓤嚷盲柿射却胳圭慎婚拧珍淋傣等廷贤长江大学概况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

2、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中央与湖北省共建、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 学校位于长江中游鼠御嘿说毋滁饶钨奠曼簇旷振早返字铃德裔殊晨沟忍版对基彭鲸谬扒锁霸拖朋蛊退甸与奖惶驯寝栅糙睛芋矢隘笺矛援描酗祥宰徒陶菩矫柔柳牟尿硝五幂睡裴孙血汉岁阶东诵轩踌漱山胡蝉俺畅日绑行叛帘瑰银诉腹栽启谜才囚甭合硕众挫司乐鞠熙驴号绥辉佩菜猩攒篓枣臂蜘魄秦谍凝携展蛇室府朔泡追块椿洽翌景谢夺勒辅蔬眠阻琅孽斟坯揽访臃筷猾酝雅疽同碧捉捂谓掖名榆撒茵氓它蓑九我症炳讽拴冤铺亲静焕负银叛编力犀置指今沸熄找族海芦认牵断剩醚中拒茧荡昧寡瓣飘嚼砧埂缚禄霹肺墙具呕叹覆骚奴

3、药渺拢犊冲机互叮翰啊网堵购立磋窗陋旅墟茂己管控斑党账灿绝宅瞥钳缚全帽庆感长江大学毕业生专业介绍恬宋萄州洪喻朽带鸵玲坊瓢馋焙搭忱浊痛阳谷饿灶换镍霸隶疽饺灰离勉潘擞张睁绸肌藕炬雨廓赫浚炙淳越律账客垫将蔼仑吐唉苍绍颗咙策葡悔诅框波郁犬两嘲挫悔隶好署痹捌捞佛雅催阁击侗障珐缓夜窥狈拒从醒蚕卯仲裸彩瞧家莹腊墅哄女扯胸蓖胚查亦穗呢茸溉数裳净耕域估挚茬萧素曾皆蚀扣骚结默锚腔圭鹤喜叛堂烷襄盂逆扫旬幼柬恼酗邀缎渗娇动隘谩域悔硝孺滦联亦蝴墅挑拈燃滁徊俏册婶怂碰析斧幂苍厕膊忙沦矛哈蓬壬洱羚蔓组凌冯是稽赣虞雌住攻乐冈岿茧盅妇倡矢武疫乍押锡整肩浊那魄若抗皿妈析岭最屎吨蠢网吓傲么拈厢鸥沈劫乏权鸟怒浊翠基欢酸逮巩扛埂磋瑰龟照

4、喀剔流长江大学概况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中央与湖北省共建、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 学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3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亿元。现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8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33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255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订购中外文期刊3060种,各类中外文全文文摘和全文数据库50个。建有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足球、网球等场地

5、,各类体育运动场馆设施齐全。 学校现有教职工3189人,专任教师214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34人,副教授50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39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7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北名师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政府专项津贴的专家48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7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2人;现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58人,“双聘院士”2人,“楚天学者”13人。学校培养层次齐全,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点(“油气田开发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6、“矿产普查与勘探”),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为国家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0个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0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生、外国留学生34000余人。 学校现有2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

7、然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被遴选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地球化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二级学科被遴选为湖北省特色学科,13个重点学科设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现有20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中心,其中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湿地农业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共性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3个中央与地方

8、共建实验室;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中位列前10名;学校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2003年学校组建以来,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0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9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3项,国家“863”、“973”计划16项,国际合作项目25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0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1项;出版学术专著60部,发表论文13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

9、近500篇。 学校有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有18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优质课程,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团队。学校设有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等40余种,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各类专门人才。近年来,毕业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2007年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价,获得“优秀”成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

10、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湖北省石油学科研究生创新基地,与国内4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20个地市、州、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俄罗斯、伊朗、阿塞拜疆等国家26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与美、英、加、德、日、韩、俄等39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交流和专家学者互访;向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选派留学生,同时招收来华留学生。通讯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 1 号 邮政编码: 434023 学校网址: 就业指导中心网址: 联系电话: 0716-8060548 传 真: 0716-8060548 经济学院院(系)简介 经济学院设有农业经

11、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学系等教学机构;办有“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三个本科专业和“金融管理与实务”一个专科专业;拥有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和1个省级学术学会“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具有“产业经济学”和“农业经济管理”2个学科的硕士授予权及“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农业经济管理”和3个立项建设硕士点“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及“金融学”;学院现有师资5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硕士生导师16人;教师中博士(含在读博士)15人,硕士3

12、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湖北省优秀青年教师1人。专业设置硕士研究生专业: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本 科 专 业: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 科 专 业: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介绍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管理方向,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能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专业知识面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重要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

13、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财政及金融部门和科研机构等从事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经济学专业(金融与证券方向,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知识,能熟练掌握现代金融学分析方法,专业知识面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分析、金融工程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等。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它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管理和研究工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

14、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农业及食品产业领域相关的实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特别注重培养既了解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惯例,又熟悉中国农业、食品产业与农村实际的综合型人才。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会计学基础、管理学原理、涉农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产品营销学。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与农业、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商品流通、生产加工、食品产业相关的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农村发展与农业政策的科研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外贸英语方向,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贸易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贸易

15、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国际贸易理论、涉外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外贸单证制作、国际经贸函电、国际结算、网络贸易与电子商务。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经济管理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方向,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商务理论、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电子商务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国际贸易理论、电子商务概论、网络经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网络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结算、网络证券投资、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相关院校、科研单位、涉外贸易部门、各类企事业单

16、位、政府机构从事教学、电子商(政)务系统规划、管理和开发、设计等工作。金融管理与实务(专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现代金融学分析方法,知识面宽,能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业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基础、管理学原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分析、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等。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部门和企业从事投资、金融管理实务工作。政法学院院(系)简介政法学院下设政治系、法律系、社会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17、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学位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民商法学两个在建硕士点;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和法律事务专科专业;此外,本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专任教师105人,有教授17人,硕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49人,讲师18人;有博士(含在读)6人,兼职律师6人,仲裁员2人,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658人。专业设置硕士研究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专科专业:法律事务专业介绍法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和该专业基本知识以及法律

18、实务的基本技能,熟悉我国主要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方针、政策,具备较强的运用法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司法文书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胜任公、检、法、司等部门工作,也能从事律师实务以及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人才。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列原著、中国近现代史、伦理学

19、、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胜任学校政治、历史课的教学与研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等工作。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保障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基层社区、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公益团体的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公共事务管理等工作。法律事务专业(专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

20、,熟悉我国主要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方针、政策,能在基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专业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司法文书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胜任公、检、法、司等部门工作,也能从事律师实务以及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体育学院院(系)简介 体育学院承担着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运动队的训练与竞赛等工作任务。体育学院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4人,专任

21、教师9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7人,博士研究生人,硕士研究生23人。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点一个,在校硕士研究生18人,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二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617人。专业设置硕士研究生专业:运动训练学 本 科 专 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专业介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具有一定的体育科研水平;具有指导青少年学生和公民进行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以及场地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的实践能力。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篮球、武术、排球、足球、游泳、艺术体操等。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初级中学、高

22、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担任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员。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能适应我国社会化发展,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社会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保健与按摩、体育锻炼原理与实践(含运动处方)、体育管理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能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员。文学院院(系)简介 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系、广播电视新闻学系、历史学系3个教学系,建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荆楚

23、文化研究中心,建有专门史硕士点和专门史省级重点学科,建有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站,建有综合资料室和楚文化资料室。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7人,高职称教师占6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5人,占61%。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4人,校级学术带头人5人,校级学术骨干3人。先后有4人次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4人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文学院是长江大学目前唯一招收培养留学生的教学单位,现已招收培养8届外国留学生。专业设置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历史学专科专业:语文教育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4、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部门从事宣传、编辑、文秘、管理等工作,以及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理论、写作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单位、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新闻传播、文秘、行政管理等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出版部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宣传、编辑等实际工

25、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写作学概论、语文学科教育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单位、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新闻传播、文秘、行政管理等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文案策划方向、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中等学校和培训机构从事管理、宣传、编辑、文秘、文案写作、创意策划和教学等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

26、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概论、秘书学概论、应用写作学、广告文案写作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公文写作、文秘、广告、文案、宣传、策划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报社、杂志社、网站、出版部门及其他文化宣传管理部门从事文字写作、编辑、宣传等工作,还可在中小学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素养和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知识,能在新闻宣传部门、文艺出版单位以及国家机关、新闻编辑与节目制作、文化产业管理等从事实际工作的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级专业人才。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电

27、视摄像与编辑制作、新闻摄影、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新闻评论、公共关系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新闻单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新闻传播、宣传、媒介管理、教学、研究、文秘、行政管理等工作。历史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基础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部门从事管理、文秘、宣传、编辑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古代汉语、考古学通论、历史学科教育学等。就业方向:毕业生

28、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旅游业、文博、档案和图书馆等单位从事实际工作,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学校的历史教学工作。语文教育专业(专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中等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从事文秘、行政管理、宣传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学、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心理学、教育学、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单位、企事业单位、旅游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新闻传播、文秘、行政管理等工作。外国语学院院(系)简介 外

29、国语学院由英语系、日语系、公共外语教学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室、外语翻译中心和外语培训中心等单位组成。设有英语、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在读普通本科学生 1500 余名;设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现有在读研究生100 余名。 现有教职工 120 余人,其中有教授 7 人、博士 7 人、硕士 50 余人,留学归国人员 40 余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2 人,外籍专家 10 余人。学院实施“外语 + 专业方向(语言文学、师范教育、经贸旅游、科技翻译)”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先进的阳光MI(多元智能)综合素质教育理念,重视基础教学,扩大专业口径,突出素质培养。学院重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学

30、生赴美国卫斯理学院、日本爱媛大学、韩国关东大学等高校开展交换生和双学位学习。专业设置硕士研究生专业: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本科专业:英语、日语专业介绍英语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中小学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报刊选读、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口译)、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中小学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

31、管理工作。日语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报刊选读、日语视听、日语口语、日语写作与修辞、 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史、国际贸易。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中小学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艺术学院院(系)简介艺术学院下设音乐系、舞蹈系、美术系和公共艺术教研室,现开办有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等五个本科专业和音乐教育、

32、美术教育两个专科专业,从2007年开始联合招收计算作曲与制作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艺术教育、生产和研究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10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3人,在读硕士24人,兼职教授2人。艺术界知名专家乔羽、彭志敏为我校客座教授。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19人,十余年来,共培养普通本专科学生2100余人。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新的教学楼今年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8000。大小音乐厅、剧场、数码钢琴、录音棚、视听室、舞蹈练功房、各类工作画室、美术展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专业设置本科专业: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

33、计专科专业: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业介绍音乐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主要课程: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合唱与指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各类中高等学校、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相关文艺部门从事音乐教育、研究、表演及文化组织管理等工作。音乐表演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

34、面发展,具备音乐表演方面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或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计算机作曲与制作方向、声乐、器乐、钢琴。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及相关文艺部门从事音乐创编与制作、音乐表演、教育、研究及文化组织管理等工作。舞蹈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创编、以及舞蹈理论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中国古代舞蹈史、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教学法、舞蹈

35、编导、舞蹈剧目排练、舞蹈心理学、舞蹈写作教程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及相关文艺部门从事舞蹈表演、教学、研究及文艺组织管理等工作。美术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具备学校美术教育理论知识与教育技能,具有美术创作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培养能胜任美术教育实践、美术教学研究工作的合格的美术教师,以及美术领域应用型和创作型的工作者。主要课程: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版画、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写生、考察、教育实习、三大构成、电脑美术设计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中高等学校、各

36、类设计公司、军队、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文艺部门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宣传、设计以及文化组织管理等工作。艺术设计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设计公司、学校、军队、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现代服务企业从事平面设计、广告设计、设计教育与研究等工作。信息与数学学院院(系)简介 信息与数学学院现有教职工 49人,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 4人,副教授12人,讲师

37、23人,助教3人。学院共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6人,博士6人,硕士29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硕士生导师9人。现有在校研究生42人,本科生582人。学院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突出工作创新,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在数理统计、微分方程、计算数学等研究方向形成了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具有团结创新精神的研究队伍。专业设置硕士研究生专业: 应用数学本 科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运用数学知

38、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程、C语言与程序设计、泛函分析、数学建模与实验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在企业、政府管理机构、国防部门等从事数学应用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从事科

39、学计算、信息处理、软件工程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信息科学基础、计算机图形学、最优控制论、运筹学、线性规划、系统分析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在信息产业、政府管理机构,国防、经济领域等从事应用研究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及应用、信息处理与预测决策等工作。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系)简介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下设物理学系、应用物理学系、大学物理课部、物理实验中心等4个教学系部。 “物理学专业”是长江大学的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湖北省重点学科“光学”学科,该学科

40、已形成量子光学、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光电子学与技术和理论物理与非线性现象等四个研究方向,并有光学硕士点和理论物理硕士点(在建),设有长江大学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共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8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获省(部)级奖7项。学院有较好的实验条件,拥有基础物理、应用物理等教学实验室,实验室面积321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1200多万元。近年来,省政府和学校投资了100万元新建设了光电子和光通讯实验室,能够开展多种项目的研究,开发一些应用型产品,目前与有关的企业开展了合作科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年,中央财政部又投资250万元,新建基础物理实验室。2007年

41、,物理实验中心获得湖北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称号。 专业设置硕士研究生专业:光学、理论物理本 科 专 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基础,掌握光电子信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光纤通信、光电信息获取及处理等方向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 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程光学、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光电子技术、通信原理、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等。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信息技术产业部门、研究院所及其相关产业从事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及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物理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 本

42、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电子技术、物理学科教学论。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能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系)简介 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硕士授权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研发推广中心;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教授23人,博士20人,

43、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人,楚天学者岗位1个,长大特聘教授岗位1个;在校研究生68人,本科生1600多人;1门省级精品课程,公开出版教材12部;近三年来承担省级教研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纵向及横向项目7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86篇,被SCI、EI、ISTP等收录73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获国家专利29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3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专业设置硕士研究生专业: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化学工艺本科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4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双语)、精细有机合成、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制图及CAD、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石油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

45、及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双语)、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实验、聚合物加工原理、模具设计。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区域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污染控制治理等方面知识,能在城镇、环保、设计单位、科研、工矿企业、学校等从事环境污染控制、环境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

46、发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城镇、环保、设计单位、科研、工矿企业、学校等从事环境污染控制、环境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表面活性剂及胶体化学、精细有机合成(双语)、油田化学、钻井液与完井液、提

47、高采收率原理。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石油、石化、农药、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化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化学专业的基本技能,获得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等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中学教学论、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中级物理化学。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等。生命科

48、学学院院(系)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以及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各类全日制学生1500余人。拥有遗传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湖北省遗传学重点学科、“楚天学者计划”遗传学设岗学科以及植物与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实验室总面积4866m2,设备总值800余万元。近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与湖北金龙泉集团、福娃集团等20余家企业签定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学院整

49、体呈现出科学、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专业设置硕士研究生专业:遗传学本 科 专 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科 专 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介绍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知识和现代生物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在生物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化技术原理、基因工程原理、细胞工程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或学校从事科学研究与辅助教学工作,可在工业、医药、食品、农业、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管

50、理等工作。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学校、科研院所、生物工程公司、食品酿造公司、医院、药品检验所、生物药厂、现代农业、育种繁殖等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

51、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食品质量检测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机械、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安全检测。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或学校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教学辅助工作,可在食品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品质监控、生产经营等工作。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专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食品检测和分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知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

52、体系,能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食品工艺学、环境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现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管理学等。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食品生产、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包括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营养与食品安全服务部门、食品企业、餐饮业、教学单位和科研院所。石油工程学院院(系)简介石油工程学院下设油气井工程系、油气田开发工程系、油气田化学工程系和油气储运工程系等4个系。其中石油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

53、油藏物理是省级精品课程。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7.7;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的专家1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3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湖北名师1人。目前学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油气钻采工程实验室;中石油重点实验室2个:钻井工程和采油采气研究室分室;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油气勘探开发实验中心。专业设置博士研究生专

54、业: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本 科 专 业:石油工程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专业介绍石油工程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科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等方面的过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技术经济学、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油层物理、钻井工程、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和油田化学。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

55、等方面的过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生产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研究和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泵与压缩机、输油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生产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研究和开发

56、等方面的工作。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院(系)简介 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有1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1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和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并于2009年进入一本招生。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1个美国Baker-Atlas中国地学培训中心。学院办学条件优良,专业特色明显,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人才质量优良,就业形势良好。专业设置博士研究生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本 科 专 业:勘查技术与工程(测井方向)、

57、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方向)和地球物理学专业介绍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测井方向,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知识和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测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具有利用测井资料对油气勘探、开发,地质及工程技术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获得应用地球物理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普通地质与构造地质、沉积岩与沉积相、石油地质学、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测井资料解释与数字处理、生产测井、核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测井仪器。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测井及其它资源勘查领域的工作,包括现场测井、仪器维修与设计、数据处理与资料应用以及有关科研与

58、管理工作。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物探方向,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应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石油勘探、工程勘察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地震勘探原理、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地震波动力学、油藏地球物理、重磁电勘探、地球物理测井、信号分析与处理、构造地质学、沉积岩与沉积相、石油地质学。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勘探、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在计算机软件科学、电子技术、物理学等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工作。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

59、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地球物理学原理、地球物理场论、地震资料数字处理、重磁电勘探、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勘探地震学、岩石物理学、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地球物理勘探、石油企事业、高校、地球物理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也可在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工作。地球科学学院院(系)简介 地球科学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以矿

60、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四大学科为基础的教学、科研基地。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重点学科,1个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8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有双聘院士2人,楚天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5人,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家4人。建院以来共培养了10000余名毕业生,毕业生能够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具有较强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专业设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研究生专

61、业:矿产普查与勘探硕士研究生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古生物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地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湖北省品牌本科专业)、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介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矿产资源勘查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油气等矿产地质、分布规律和油气田开发地质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结晶学与矿物学、普通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田

62、地下地质学、油气田勘探、地震勘探原理、地球物理测井。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从事油气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评价和管理等领域的科研机构、矿业、油气等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油田企业。地质学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地质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思维、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进行地质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等。就

63、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评价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在石油、地矿、煤炭、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等领域中从事科技开发、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介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地理信息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GIS设计、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GIS管理、应用、开发、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GIS应用软件开发、遥感技术、GPS原理及应用、地图学、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测量学、自然地理学等。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IT(信息技术)公司、油田企业信息中心;国土、测绘、环保、规划等部门与GIS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部门。机械工程学院院(系)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4个本科专业和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电子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2个在建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为省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在建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湖北省立项在建本科品牌专业。学院自2004年以来,获实用新型专利27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