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试题

上传人:ail****e1 文档编号:4512581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植物保护技术(7-9章)综合复习题制题:尚育锋第七章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一. 填空题:1棉蚜在我国除南地区可终年繁殖外,大多以 第一寄主、鼠李等木本枝条上及夏枯草等杂草根基越冬。2. 防治棉铃虫应在始防治,把棉铃虫消灭在以前。3棉铃虫在温度:C,相对湿度%,雨量分布均匀情况下发生严重。4. 防治棉铃虫采用 和 杀虫剂混用防效较为理想。5. 棉红蜘蛛在叶背吸食营养汁液,轻则 重则 状如。6. ?地老虎各地均以第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7. ?棉花枯萎病苗期症状主要有 、四种类型。8. 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和叶脉之间出现 斑块,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而主脉及附近叶肉仍保持绿色,呈或状。9. 剖

2、茎检查,棉花枯萎病的木质部变为 ;棉花黄萎病的木质部变为 。10. 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主要受 件的影响,一般在 寸发病较重,常诱发苗病流行。11. 棉铃病菌多以 占附在种子表面,或以 伏在种子内部越冬。二. 选择题:1 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是()A .棉蚜?B?棉铃虫C .棉红蜘蛛?地老虎2. 棉铃虫在昆虫分类上属于()A .膜翅目??.?鳞翅目C. 鞘翅目?双翅目3. 棉蚜在我国(除华南地区外)大多数越冬虫态是()A .卵????受精卵C.幼虫?老熟幼虫4. 防治棉花发棉蚜为害的较好措施是()A .化学防治?植物检疫C.农业防治法??物理防治法5. 棉花蕾铃期防治的主要害虫是()A. 地老虎?

3、?蝼姑C .棉铃虫??棉红蜘蛛6. 棉红蜘蛛发育适于低湿环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A . 35%一 55% ?20% 35%C. 60%一 85%?55%一 80%7. 地老虎的食性为()A.植食性?*杂食性C .多食性??腐食性8. 地老虎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各地区危害均严重的是()A .第一代?第二代C.第三代??第四代9. 对于高龄地老虎幼虫防治可采取的防治措施是()A .喷粉??.喷雾C.撒施毒饵??物理防治10. 棉田打药应采取发现一株打一圈,发现一点打一片的办法防治的是()A .棉蚜?地老虎C .棉红蜘蛛??棉铃虫11. 棉花枯萎病苗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黄色网纹型、紫红型、黄化型外,

4、症状还有()A.腐烂型??慢性型C .青枯型?白化型12. 棉花黄萎病发病高峰是()A .子叶期??.?苗期C .现蕾期??花铃期13. 剖茎检查黄萎病棉株,其木质部变为()A.淡褐色?深曷色C .墨绿色??青枯色14. 棉花枯、黄萎病初侵染来源多,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是()A .带菌种子??病残体C. 土壤?D?昆虫15. 棉花枯、黄萎病菌在土壤中的侵染是通过()A .根系??茎咅EC .病残体??叶片16. 下列呈现 花西瓜皮状”或 掌状的棉花病害是()A .棉花黄萎病??棉花枯萎病C .立枯病?红腐病17. 对于棉花枯、黄萎病的重病田采取的措施是()A .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C.化学防

5、治?.物理防治18. 北方棉区以立枯病和炭疽病为主,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A .红腐病?疫病C.黑斑病??猝倒病19. 拔起棉花病苗,茎基部以下皮层遗留土中仅剩尖细木质部的病害是()A .立枯病?炭疽病C .红腐病?角斑病20. 下列棉花病害,属于土传类病害的是()A .立枯病?炭疽病C.红腐病??猝倒病21. 棉花苗期病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气候条件??播种质量C.菌源数量??生育期22. 棉花苗期病害喷药适期是()A .齐苗前??.?齐苗后C.子叶期??现蕾期23. 引起棉花立枯病的病菌,无性繁殖时,产生()A .菌丝?分生抱子C .菌核??菌丝体24. 小地老虎是一种适于中温发

6、生的害虫,最适温度为()A . 16-22 C ? ?1 B-23 CC . 22-27C ? ?22-28C25 .地老虎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是()A .棉苗???杂草C .残线体??棉田26. 棉蚜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A . 1622T ?22 28CC. 2227C ?1D32C27. 下列属于蛀食害虫的是A .棉蚜?.棉铃虫?C .棉红蜘蛛? ?/小地老虎28. 下列不属于棉铃虫捕食性天敌的是()A .赤眼蜂??.?草蛉C .蜘蛛?瓢虫29. 棉铃虫危害棉花最严重的虫龄在()A .二龄?三龄C.四龄?五 六龄30. 对棉铃虫的防治好的措施是()A .农业防治???B植抗虫棉C.药剂

7、防治??生物防治31. 下列害虫不属于昆虫的是()A .棉蚜?棉红蜘蛛C .棉铃虫??棉红铃虫32. 下列害虫对湿度要求最低的是()A .棉蚜?棉红蜘蛛C .棉铃虫??稻纵卷叶螟33. 下列害虫属于杂食性的是A .棉蚜?.棉铃虫C.小地老虎??棉红蜘蛛34. 下列害虫属于多食性的是()A .棉蚜?.棉铃虫C.小地老虎??棉红蜘蛛35. 防治地老虎,一般重点在()A .第一代?第二.代C .第三代?第三代后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咼温咼湿利于棉蚜的发生B. 由于棉蚜的抗药性,采用菊酯类和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混用可获得理想防效C. 棉红蜘蛛适于高湿环境,适宜的相对湿度是75%- 9

8、0%D. 撒施毒饵多用于防治小地老虎三龄前幼虫3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引起棉花立枯病的病菌,无性繁殖时产生分生抱子B .棉花炭疽病属于土传类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在土壤中扩展蔓延,反复侵染C.棉花黄萎病的发病趋势是首先从植株下部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D .棉花枯萎病比黄萎病发病稍晚38. ?适于低湿环境的棉花害虫是()。A、棉蚜B、棉铃虫 C、棉红铃虫D、棉红蜘蛛39. ?棉花黄萎病的发病高峰期是()。A、子叶期B、苗期C、现蕾期D、花铃期40. 下列哪种害虫属于同翅目蚜科()A地老虎B棉铃虫 C棉蚜 D棉红蜘蛛41、棉花苗期病害中子囊菌亚门的是()A棉花立枯病B棉花枯萎病C棉花红

9、腐病D棉花炭疽病42、高温高湿均不利于生长发育的是哪种害虫()A棉蚜B棉铃虫43、利用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棉铃虫尤其对A五、六龄幼虫B 一龄幼虫44、对黑光和杨柳树枝有趋性的昆虫是A黏虫B棉铃虫 C棉红蜘蛛C小地老虎()C三、四龄幼虫()D灰飞虱二龄幼虫45、棉蚜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是()A 22-2 8C B 18 23CC 16 22CD 2227 C()C高温高湿D 高温低湿A老熟幼虫B成虫D幼虫49、棉红蜘蛛在我国一年发生()2i 11A 10 120 代 B 12 20 代C 1215 代D 1218代50、棉花黄萎病发生流行的王要因索是()d 1 A盛花期的雨日天数 B品种抗病性 C生育

10、阶段D咼温咼湿51、大豆食心虫的产卵时间多在()A早晨B晚上C黄昏D中午52、豆荚螟的末龄幼虫体长为()A 9 10mmB 14 18mmC 1012mmD 89mm复翅目46、下列不利于蚜虫生长发育的温度A低温、低湿47、棉铃虫属于A缨翅目 B48、棉铃虫以(鞘翅目 DB 低温高湿()鳞翅目 C)在棉田蜕皮化蛹。53. 大豆主要病虫害中属于异皮科的是A蛀虫 B 小红虫 C54. 豆荚螟的幼虫共有()龄。A二龄 B 三龄 C55. 下列病害中属于马铃薯丫病原是(A棉花枯萎病 B大豆花叶病 C56. 大豆食心虫的农业防治不包括(A选用抗虫品种 B适当调整播期( )花叶病 D四龄)棉花炭疽病)C

11、灌溉灭虫大豆胞囊线虫病五龄大豆胞囊线虫D) 枯萎病 58.棉花病害中传播快、发病迟、现蕾后和花铃期危害大的病害是(57. 棉花病害中发病迟现蕾后和花铃期危害的病害是A黄萎病 B 红腐病 C 立枯病合理轮作A棉花立枯病 B棉花枯萎病C棉花炭疽病59.防治地老虎一般应以()为重点。A第四代B第三代C第一代D第三代60.对豆荚螟的发生为害程度有很大影响。()A温湿度B高温C湿度D温度三、多项选择1.下列属于棉花苗期害虫的有()。A立枯病 B 黄萎病C炭疽病D红腐病2.第一、二代棉红蜘蛛主要在小麦()。A豌豆 B 苜蓿 C 夏枯草 D 小旋花3.下列属于棉花寄生性天敌的是()。A赤眼蜂 B 瓢虫 C

12、草铃 D 蜘蛛4. 防治棉蚜的化学药剂主要有()。A毒死蜱乳油 B丙溴磷乳油C乙酰甲胺磷乳油D 辛硫磷乳油5. 棉红蜘蛛以雌性成虫开始吐丝群集于向阳处以(A枯枝落叶内 B 杂草根际6. 棉花枯萎病的发生流行与( A品种抗性 B 生育阶段7. 下列病中属于鳞翅目的有(A蝗虫 B大豆食心虫C 书皮缝)关系密切。C土壤温度).C小地老虎土壤缝中蛰伏雨量8. 影响大豆食心虫在田间发生时期和为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是(A耕作栽培措施 B 气象条件 C 大豆品种9. 下列病虫中属鳞翅目的有()。A蝗虫 B 大豆食心虫 C 小地老虎10. 大豆主要病害中利用赤眼峰灭卵的有(A荚蛀虫 B 豆板虫 C 蛀虫 DD 红

13、虫)。小红虫11. 花生根结线虫的病原线虫主要侵染花生地下部分的(A花 B 根 C 果柄 D 果12. 在我国一年发生一代的害虫有哪些()。A小麦吸桨虫 B 豆荚螟 C大豆食心虫D13. 影响花生锈病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有(A气候 B 栽培条件 C菌源数量D14. 花生青枯病菌有要在(豆荚螟、)土壤条件)。黏虫品种抗性)中越冬。DA、土壤 B 病残体 C 种子 花生根结线虫田间的传播主要靠( 农事传播B 雨水C 灌水花生青枯病在田间主要借助( 流水 B昆虫 C人畜 D15.A16.A17.稻草堆)。D 流水等传播曼延通过根部侵入伤口、 农具、花生根结线虫病害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A病荚果 B 病根

14、 C病土 D 病叶 四、简答题)等。1. 药剂防治棉蚜的具体措施有哪些?2. 结合棉红蜘蛛生活习性,简答怎样防治棉红蜘蛛?3. 棉花枯萎病在田间有哪两个发病高峰期?其苗期症状有哪些类型?4. 简述棉花枯萎病的发病规律。5. 地老虎是一类为害农作物的地下害虫,结合其生活习性简述主要防治措施6. 简述棉花黄萎病的症状特点?7. 简述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策略。8. 北方棉区危害棉苗较重的病害有哪三种?如何进行防治?9. 如何防治棉铃虫?五、论述题1. 这几年,不同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棉花枯、黄萎病,尤其是黄萎病更严重,结合当地不同的发病情况和农业生产实践,阐述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措施?(10分2.

15、棉花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可以受到多种病菌危害,我国各地因自然条件不同,苗期病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不尽相同,结合当地棉花苗期发病规律,阐述其防治措施。(10分)第八章,油料作物防治技术一,填空题1. 大豆食心虫成虫具有性。2. 大豆食心虫产卵具有性。3. 影响大豆食心虫的生长发育和田间消长的因素是4. 大豆食心虫以在 作茧越冬。5. 小红虫是的俗称。6. 为害大豆作物以蛹越冬的害虫是7.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初染来源是 _8. 碱性土壤适合大豆胞囊线虫 _9. 花生青枯病的病菌主要在 10. 影响花生锈病病害流行的因有二,单项选择题,1. 大豆食心虫的产卵时间多在(A早晨 B晚上 C 黄昏2.

16、大豆主要病虫害中属于异皮科的是A蛀虫 B 小红虫 C 花叶病3. 下列病害中属于马铃薯 Y病原是(A棉花枯萎病 B大豆花叶病 CO和。越冬,也可在中午()D 大豆胞囊线虫病)棉花炭疽病D大豆胞囊线虫4. 棉花病害中传播快、发病迟、现蕾后和花铃期危害大的病害是A棉花立枯病 B 棉花枯萎病 C棉花炭疽病5. 棉花病害中发病迟现蕾后和花铃期危害的病害是()A黄萎病 B 红腐病 C 立枯病 D三,多项选择题1 花生根结线虫病害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A病荚果 B 病根 C 病土 D枯萎病)等。 病叶和中越冬成为来年初浸染源。及品种抗性等。II2. 影响大豆食心虫在田间发生时期和为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是(A耕作

17、栽培措施 B气象条件C大豆品种D 土壤条件3 影响花生锈病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有()。A气候B栽培条件C 菌源数量 D品种抗性4 .花生青枯病病菌主要在()中越冬。A、土壤 B 病残体 C种子 D稻草堆5 花生根结线虫田间的传播主要靠(A农事传播 B 雨水 C灌溉流水D 风6 .花生青枯病在田间主要借助()等传播曼延通过根部侵入伤口、A流水 B昆虫 C 人畜 D 农具、7. 下列属于棉花苗期害虫的有()。A立枯病B 黄萎病C炭疽病 D红腐病四,判断题1. 豆荚螟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作茧越冬,有时也可以以蛹越冬2 .大豆花叶病的症状是植株明显矮化,叶片皱缩并形成褪绿花叶、叶缘向下卷曲3. 对豆荚螟的

18、防治应在幼虫盛期或卵孵化盛期施药()4 .花生锈病的病害流行主要受气候、裁培条件、菌源数量及品种抗性的影响5 以叶片受害为主,地上所有部位都可受害,是花生锈病的典型症状6 .大豆胞囊线虫一但传入为害很大,也很难防治()7 .对大豆胞囊线虫来说一般气性良好的沙子和沙壤土,或干旱,贫嵴的土壤适于线虫的生长发育8. 般早春气候较高,少雨,病苗出现早且数量多,的利于蚜虫繁殖与活动,品种抗性强,花叶病就可能流行()9. 大豆花叶病的初侵染来源是带菌种子()10. 豆荚螟的成虫白天多栖息在豆株叶背,茎上或杂草间,夜间活动,对黑灯光趋性较弱()11. 大豆花叶病的病原的毒为大豆花叶病毒(SMV ),属马铃薯

19、 Y病毒组,病毒为线粒体状12 大豆胞囊线虫属异皮科,胞囊线虫属()13对大豆胞囊线虫来说,农业防治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措施()14 为害花生较重的有大黑齿爪鳃金龟,暗黑齿爪鳃金龟和铜绿异丽金龟()15. 大黑翅爪金龟一年完成一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16加强农业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防治措施是控制花生蛴螬为害的综合防治()17、花生锈病的病原物为花生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锈菌目()18. 花生锈病的病害流行主要受气候、裁培条件、菌源数量及品种抗性的影响()19 多雨、多雾、高温不利于花生锈病的流行()20 化生锈病是一毁灭性病害()五.简答题1. 简述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规律?2.

20、大豆胞囊线虫的为害有哪些?3. 豆荚螟防治方法4如何防治大豆食心虫?5如何防治花生青枯病?第九章杂粮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1玉米螟俗称 _属 _目科,是害虫.2玉米螟主要以危害玉米高粱.甘蔗棉花等作物是 害虫。3玉米螟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植物的及 越冬4玉米螟成虫伏出有性,喜食有趋向植物产卵的习性5玉米螟幼虫具有趋的习性,趋 趋 及 的习性6在玉米末期幼虫群集尚未转移前为 防治一米名的关键时期。7.玉米螟的发生数量与危害程度与天敌相关。8在玉米螟的农业防治中主要有,处理秸秆,压低虫口基数等防治措施。9. 玉米大斑病又名小斑病又名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上普遍发生的两种病害。10. 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危害也可

21、危害和 。11. 玉米大斑病发展期病斑呈色 状。12. 玉米小斑病在发病期病斑常叶片 。13. 玉米小斑病同的不同,所表现的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前者为后两种遇高湿高温条件可黄萎死亡,称为黄萎型。14. 在玉米小斑病的症状中和均属高度感染类型。15. 玉米大斑病菌无性世代同属亚门,大班病属 属,小斑病属 属。16. 玉米大小斑病菌均有明显的现象。17玉米大小斑病菌都以附着在或以菌丝潜伏在病残体中越冬。18. 玉米大小斑病的初侵染主要来源是 以靠传播引起侵染。19. 玉米大小斑病在条件下最适宜发病。20. 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以 为主,以和为中心。21. 高粱条螟属目科。主以幼虫蛀食寄主的为主

22、进行危害也可危害 。22. 高粱条螟常发生代数因地区不同而异,主要以幼虫在,及其他作物茎秆或叶鞘上危害。二.选择题1.玉米大斑病又名()A.煤纹病 B.斑点病C.炭疽病2.高粱条螟属目科。(A.鞘翅目螟蛾科C.鳞翅目螟蛾科D.腐烂病)B.鳞翅目 小卷叶蛾科D.鞘翅目 夜蛾科3.玉米普遍发生的两种病害为()A.腐烂病 小斑病B.锈病炭疽病C.大班病 赤霉病 4玉米螟俗称()A.卷叶虫 B.红虫5.高粱条螟主要以(D.大班病 小斑病C.钻心虫D.小红虫)蛀食寄主危害。A.成虫 B.蛹 C.幼虫 D.若虫6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同属()D.担子菌丫门A.子囊菌亚门B.半知菌亚门C.鞭毛菌亚门7玉米两种病

23、斑都以()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冬。A.担孢子 B.菌核C.分生孢子D.孢囊壳8高粱条螟主要在寄主植物的()出越冬。A.茎秆内和叶鞘内B.心叶内和茎基部C.花蕾内和新叶内D.茎秆内和叶片内9玉米螟化学防治的适期为()A.幼虫期 B.卵孵高峰期 C.成虫期D.卵期10. 玉米螟是()性害虫。A.杂食性 B.肉食性 C.多食性 D.粪食性11. 玉米大班病和小斑病主要危害()A.叶片B.茎秆C.叶鞘D.心叶12. 玉米螟以()在寄主的秸秆穗轴等处越冬。A.蛹 B.若虫 C.幼虫D.老熟幼虫13.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病斑类型主要有()A. 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14. 玉米病害遇到高温高湿环境其周

24、围出现深绿色侵染区并萎蔫枯死的病害为()A.大斑病和纹枯病B.黑粉病和赤霉病C.大斑病和锈病D.大斑病和小斑病15. 高粱条螟以()后从叶鞘蛀入茎秆造成枯心。A.二龄 B.三龄C.四龄D.老熟幼虫16. 玉米大斑病和小班病在病株上出现分生孢子主要靠()传播进行侵染。A.带菌种子B.病残体C.菌丝体D.风和雨17.高粱条螟的防治适期为()A.卵期B.卵孵高峰期C.蛹期D.幼虫期18.高粱条螟的卵为()A.长方形B.纺锤形C.椭圆形D.圆形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的有()A.小地老虎B.玉米螟C.大螟D.黏虫2.玉米螟主要危害的植物有()A.玉米E.咼粱C.甘蔗D.棉花3 .下列害虫

25、的卵块为鱼鳞状的是( )A.玉米螟E.大螟C.二化螟D.三化螟4我国玉米病害主要有()A.玉米大斑病E.玉米小斑病C.纹枯病D.立枯病5.玉米大小斑病危害的部位是()A.叶片E.茎秆C.叶鞘D.包叶6.咼粱条螟越冬寄主有 ()A.咼粱E.玉米C.甘蔗D.小麦四,判断题1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世界性害虫()2 玉米的主要病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玉米螟,大螟和黏虫()3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的秸秆穗轴中越冬()4玉米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喜食碱性植物有趋向高大嫩绿植物产卵的习性()5玉米螟在心叶末期初孵幼虫群集在心叶表皮为害形成透明斑痕()6在玉米心叶末期幼虫没有转移前是施药防治的关键时期

26、()7玉米螟防治适期是卵孵高峰期()8玉米在穗期防治主要采取喷粉和喷雾防治()9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包叶.和茎秆()10斑病在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暗色水渍状小斑点成椭圆形中央为淡褐色()11斑病在潮湿的情况下,病斑表面着生灰色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12斑病菌分生孢子梗从病部气孔伸出,暗黑色,单生膝状稍有弯曲()13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都不具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14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都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病残体内越冬()15玉米病斑上长出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引起再浸染()16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最适合发病的条件是高温,多湿时晴时雨()1

27、7玉米病斑在玉米抽灌浆期是化学防治的关健时期()18高粱条螟卵初产时为乳白色变为深黄色,呈双行人字形排列()19高粱条螟以初孵幼虫群集在心叶上为害但不把心叶咬成排孔,而是咬食叶肉和中脉()20高粱对敌敌畏和敌百虫很敏感,但不引起药害()四. 简答题1简述玉米大斑病的症状?2如何对玉米螟进行防治?3简述玉米小斑病的症状?4简述玉米螟和高粱螟的为害异同?5如何对高粱螟进行防治?6如何防治玉米小斑病?五. 论述题某技术员调查玉米虫害时发现一种害虫,可以为害多种植物,但主要为害玉米,高粱,棉花等,使玉米整个植 株(除根部外)受害,被害心叶展开后呈排孔状,判断该病虫是什么害虫,并简述其生活习性?I r-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