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伺服系统(共17页)

上传人:b410****zcfj 文档编号:45084047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控伺服系统(共1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控伺服系统(共1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控伺服系统(共1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数控伺服系统(共1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伺服系统(共17页)(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 数控技术 专业班级: 职教机电082 姓 名: 刘志钊 学 号: 学 期:2011-2012上学期目 录一、 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41.1、课程设计题目41.2、课程设计要求4二、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4 2.1、西门子802C数控系统介绍 4 2.2、数控系统各部分的连接和接口7 2.3、参数设置 13三、 总结15四、 致谢16五、 参考文献17摘要本设计讲述了基于西门子802C数控铣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说明了传动部分的接口线路设计。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铣床除了能铣削平面、沟槽、齿轮、螺纹和花键轴之外,

2、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最早的铣床是美国人惠特尼于1818年创制的卧式铣床;为了铣削麻花钻头的螺旋槽,美国人布朗于1862年创制了第一台万能铣床,这事升降太铣床的雏形;1884年前后又出现了龙门铣床;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半自动铣床,工作台利用挡块可完成“进给-决速”或“决速-进给”的自动转换。1950年以后,铣床在控制系统发面发展很快,数字控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铣床的自动化程度。尤其70年代以后,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系统和自动换刀系统在铣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扩大了铣床的加工范围,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关键词: 西门子802C数控铣床, 电器原理图,

3、 数控铣床一、 课程设计目的了解各种电机调速的优缺点;理解铣床闭环进给的基本要求;掌握802C系统进给电气系统的接线;掌握802C系统变频器的接线。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1.1、课程设计题目数控铣床闭环进给系统电气设计1.2、课程设计要求设计基于SINUMERIK 802C的数控铣床进给系统。要求:熟悉SINUMERIK 802C的功能和电气安装,针对铣床数控化改造的要求,拟定进给系统的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进给系统的电气接线原理图,主要包括系统电源、伺服驱动装置、检测装置等与数控系统的电气接口线路设计,并根据设计方案确定进给系统的参数设置。二、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21、西门子802C数

4、控系统介绍2.1.1、西门子802C数控系统的基本功能西门子802C系统是西门子公司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一种经济型数控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并在中低端车床、铣床以及机床改造等领域有极其广泛的应用。802C系统可控制3个伺服电机进给轴和1个伺服主轴,采用集成式PLC,分离式小尺寸操作面板和机床控制面板;安装调试方便快捷、操作编程简单方便,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强的特点;是一种较先进的经济型CNC数控系统。802C数控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操作面板、机床面板、NC单元、输入输出模块等。NC单元是802C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上具备连接数控系统其它部件的各种接口,包括操作面板接口X9、进给轴/主轴驱动接

5、口X7、进给轴/主轴编码器接口X3X6、电子手轮接口X10等,如图1所示。进给轴/主轴驱动接口X7提供10V模拟驱动器接口,通常用于驱动1FK7交流伺服电机和1PH7交流主轴电机。802C系统提供16I/16O的DI/O模块,并可根据机床配置需求,最多可配置4个同种型号的模块。2.1.2、系统配置方案研究1、西门子802C数控系统配置802C数控系统配置和连接图如图1所示。图1数控系统配置和连接2、电柜设计及电源选用1、在设计电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电柜应有冷却或通风装置,在使用风扇时必须在进气窗口安装防尘过滤网;(2)电柜中的所有部件必须安装在无油漆的镀锌金属板上;(3)电柜的防护等级为

6、IP54;(4)接地应遵守国标GBT52261-2002IEC60204-1:2000“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5)电柜中布线时,交流电源线(如85VAC,220VAC,380VAC以及变频器到主轴电机的电缆)必须与24VDC电缆和信号线电缆分开走线;(6)系统直流稳压电源24VDC之前需接入隔离变压器(控制变压器380VAC一220VAC,JBK3400VA)。步进驱动85VAC必须采用独立的隔离变压器(驱动变压器380VAC 85VAC,JBK3系列)。两个变压器的初级不可以接入到380VAC的同一相。 (7)现场没有良好接地的情况下,控制变压器必须为浮地设计,但此时

7、任何与CNC控制器连接的外设(如PC等),其220VAC电源必须连接到控制变压器。2、24VDC电源选用CNC控制器采用24V直流供电,系统可在24V一15至J+20之间正常工作。直流电源的质量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所以在选择电源时,其输出波形应如图4所示。24V直流电作为低压电源必须具有可靠的电隔离特性(按照IEC204-1,条款64,PELV)。因此我们选用西门子配套的24V直流稳压电源。数字输入和输出所需的24VDC用独立的24V直流电源,而不能与CNC控制器共用同一个24VDC稳压电源。所有输入信号必须为电平信号,即“0”电平一3V5voc和“1”电平11V30VDC。悬空和高阻信号均

8、为“0”电平。22、数控系统各部分的连接及接口2.2.1、系统的接线SINUMERIK 802C base line控制器与伺服驱动电机的连接如图1所示。连接电缆必须使用屏蔽电缆。在系统一侧,电缆内屏蔽层必须与插头中的金属壳相连,为了使模拟量的指令值信号免受低频信号的干扰,驱动一侧的屏蔽不能接地。2.2.2、接口布置1、CNC部分(1)X1电源接口(DC24V):3芯螺钉端子块,用于连接24V负载电源。(2)X2 RS232接口(V24):9芯D型插座。(3)X3到X5测量系统接口(ENCODER):3个15芯D型插头,用于连接增量型编码器(RS422)(4)X6主轴接口(ENCODER):1

9、5芯D型插座,用于连接一个主轴式增量编码器。(5)X7驱动接口(AXIS):50芯D型插座,用于连接具有包括主轴在内最好4个模拟驱动的功率模块。(6)X10手轮接口(MPG):10芯插头,用于连接手轮。(7)X20数字输入(DI):10芯插头,用于连接NC-READY继电器。2、DI/O部分(1)X100到X105:10芯插头,用于连接数字输入。(2)X200到X201: 10芯插头,用于连接数字输出。3、调试开关S34、保险丝F1,外部设计可以是用户方便的更换。2.2.3、接口连接(1)进给驱动的连接(X7),采用50芯D型插座(针),插座X7引脚如表21所示。表21插座X7引脚(2)测量系

10、统的连接(X3X6),采用15芯D型插座,插座X3X6引脚如表22所示。表22 X3X6引脚信号名称 信号类型A,A_N A相信号 VO 电压输出(电源)B,B_N B相信号 I 5V输入(5V信号)Z,Z_N 零脉冲信号P5_MS 电源+5.2V(3)数字输出端的连接(X200X201),采用10芯接线端子,插座X200X201引脚如下表所示,表24.表2-4插座X200X201引脚信号说明DO0DO15 数字输出015,最大电流500mADO0/CW 数字输出0/单级主轴,顺时针方向,最大电流500mADO1/CCW 数字输出1/单级主轴,逆时针方向,最大电流500mA1P24,M 数字输

11、出07供电2P24, M 数字输出815供电(5)CNC电源,CNC所需的24VDC负载电源接到接线端子X1上。24V直流电作为低压电源必须具有可靠的电隔离特性。表25负载电源电气参数表26接线端子X1端子分配2.2.4、802C与SIMDDRIVE base line驱动器的连接(1)802C的进给驱动和主轴的连接接口X7,与SIMDDRIVE base line驱动器速度给定值接口X321/322以差分形式连接到该接口的端子56和端子14上,端子定义如表2-7所示。表27 端子定义(2)802C的测量系统连接接口X3X6,与SIMDDRIVE base line驱动器位置反馈值接口X391

12、/X392连接,X391/X392的引脚分配如表28所示。表28 X391/X392的引脚分配(3)802C的数字输入端接口X100X105的I 1.0、I 1.1端子,与SE1SE4接口连接。(4)802C的数字输出端接口X200X201的Q 1.0,Q 1.1端子,与SIMDDRIVE base line驱动器的使能接口X331/X332的端子633和端子65.1连接,脉冲使能和控制器使能分别通过接口X331和X332接入接入,X331/X332的端子定义如表29所示。端子名称功能类型电压(V)导线截面积633X331脉冲使能输入端+21-301.565.1X332控制器使能输入端+13-

13、301.5如表29 X331/X332的端子定义(5)SIMDDRIVE base line驱动器的使能接口X331/X332的端子633和端子65.1,分别与使能端子排X141A的端子64和端子63连接,X141A的端子定义如表210所示。端子名称功能类型电压(V)导线截面积63X141A脉冲使能输入端+13-301.564X141A控制使能输入端+13-301.5如表210 X141A的端子定义(6)编码器与SIMDDRIVE base line驱动器的编码器(旋转变压器)接口X311/X312连接,X311/X312的引脚分配如表211所示。表211 X311/X312的引脚分配(7)S

14、IMDDRIVE base line驱动器的电子电源地接口X131,必须使用一根截面积4mm的接地线连接到数控系统的接地点。2.3、参数设置2.3.1、PLC参数设置当系统各部件连接完毕后,系统首次上电将出现的报警画面。此时必须调试PLC应用程序中的相关动作,如急停、硬限位等。SINUMERIK802S base line在出厂时已经预装了“SAMPLEPTP”集成PLC实例应用程序。通过设定PLC机床参数,可以对PLC实例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配置,以实现所需的控制功能。PLC相关参数设置如下:1、MDl4512 PLC机床参数设置MDl45120=FFH MDl45121=8FH MDl451

15、22=B3HMDl45123=OFH MDl45124=37H MDl45125=10HMDl45126=00H MDl45127=00H MDl451211=89HMDl451212=01H MDl451216=0CH MDl451217=00HMD1451218=00H2、MDl4510 PLC机床参数设置MDl451012=15 MDl451013=15 MDl451016=0MDl451017=0 MDl45lO20=4 MDl451021=100MDl451022=15 MDl451026=23 MDl451027=29MDl451030=27 MDl451031=252.3.2、机

16、床参数设置1、坐标轴参数设置30130X、Z=2 30240X、Z=3 34200X、Z=431020X、Z=1000 31400X、Z=1000 31030X=431030Z=6 3l050X=20 31050Z=2031060X=32 31060Z=24 32000X=120032000Z=2400 32010X=1200 32010Z=240032020X=1000 32020Z=1500 32260X、Z=48036200X=1350 36200Z=2700 31350X、Z=80002、进给轴动态特性参数设置35220X、Z=l 35230X、Z=O 32300X=0.732300Z

17、=143、参考点调试34000X、Z=l 34010X、Z=O 34020Z=1000 34020Z=2000 34040X=150 34040Z=30034050X、Z=0 34060X=10 34060Z=2034070X=50 34070Z=100 34080X、Z=-234100X=150 34100Z=9004、软限位与反向间隙补偿设置36100X=-30 36100Z=0 36110X=2003611OZ=1200 32450X、Z=05、旋转监控功能设置31100X=1600 31100Z=1200 31110X、Z=106、丝杠螺距误差补偿32700X、Z=07、主轴参数调试3

18、0130SP=1 30240SP=2 30200SP=130240SP=2 31020SP=1000 32260SP=170036200SP=2000 36300SP=30000 35010SP=08、显示机床数据设置206=3 207=3 208=3 210=3 216=3 217=3三、总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也是对学习的总结过程,更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802C系统电器原理图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机械工作原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对进给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有了切身的认识与体会,并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经验。进给系统的开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系统分析,

19、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调试的过程来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一项非常幸苦的工作,同时也是充满乐趣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要边学习边实践,遇到新的问题就不断探索和努力,即可是问题得到解决。在设计中深刻体会到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虽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很多的差异,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许多问题在课本上是这样的,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很多不一样,在经过多次分析修改后,才设计出达到进给要求的系统。四、致谢 在张强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和小组同学的积极讨论下,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尽管在本次设计中遇到了还跟多问题,如802C系统电气接口线路的设计,后来通过老师的讲解,最终掌握了这个问题。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效果,还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有了这个经验,对我们以后完善自己的不足很具有指导意义,另外,也会让我们更快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工作。五、参考书目1 数控原理与系统,汪木兰,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年2 数控机床系统设计,文怀兴,夏田,化学工业出本社,北京,2005年3 电气控制技术,夏田,陈婵娟,祁广利,化学工业出本社,北京,2007年4 机电一体化系课程设计指导书,尹志强,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年5 机床设计手册,李洪,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1999年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