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3单元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5026696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3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3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3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3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3单元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灾害无情人有情一、单元目标:1、培养学生面对灾害临危不惧,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养成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通过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多样性,知道自然灾害危害极大,学习灾害来临时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知识和方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3、具有初步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本单元总体思路:1、自然灾害是“天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无法抗拒的。2、了解自然灾害,学习防灾和自护,最大限度地降低它带来的损失和破坏性。3、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和人类的一些活动有关,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4、初步掌握避灾自护知识是顺应自然

2、;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学会生存的能力之一。 三、本单元教学建议:1.学习内容点面结合。“面”是对自然灾害的整体认识。“点”要与当地具体环境有机结合,例如人口密集的城区、农村、山区、水库附近等。要突出针对性。2.学习与演练结合。要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结合学习内容和地区的条件,进行一些简单易行的训练。例如:避震、避雷击、水灾逃离等。3.丰富学习资源,加强学生感性认知,提高学生的灾害意识。例如图片、照片、新闻报道和案例。4.注意科学性。四、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主题一: 生活中也有灾难一、学生情况分析:对于缺乏灾害知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的少年儿童来说,他们往往是脆弱者和无辜的受

3、害者。因此,在学校向他们进行灾害、事故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救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了解一些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也听说过一些灾害事件,甚至还亲身经历过某些灾害,但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离学生生活相对较远,加上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地域性,因此,对于什么是自然灾害,如何认识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哪些巨大的损失,学生并不是很了解。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了解一些常见、多发、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的常识;了解自然灾害巨大的破坏作用。知道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2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资料

4、的能力。 3认识自然灾害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不可抗拒性;感受它们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认识到对自然灾害防范意识的重要性。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 收集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音像等资料。(2)收集一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例。(3)制作课件。2. 学生准备:(1)收集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音像等资料。 (2) 调查自己家乡曾经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重点:1.了解自然灾害的多样性: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2.知道我国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了解本地区地理环境,尤其

5、结合本地区曾经发生的自然灾害,让学生感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2、 关于自然灾害的种类,因学生年龄和知识基础的局限,不需要他们按类了解或进行分类。3、 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需要图片、照片、视频资料丰富学习内容。4、关注现实生活,增加知识的鲜活性。三、过程:意图:通过直观、感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主要自然灾害。1、教学时,可让学生在课前自愿选择,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种自然灾害,分工协作搜集资料、图片、事例等。2、课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3、教师适时引导、分类。(1) 教师加入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加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了解。(2) 教师将学生交流的资料

6、整理分类: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4、讨论:我国都有哪些自然灾害呢?5、小结: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加之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减灾能力相对有限,使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影响广,损失大,我国是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6、总结:自然灾害是人类依存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四、板书设计:天有不测风云自然灾害的多样性: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7、。我国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第二课时一、重点:1.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广泛性与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危害的严重性。2.通过调查活动进一步了解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3.初步知道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二、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学生年龄特点,图片、照片等不可过于血腥和恐怖。2.调查活动的范围可以不局限在家乡,本地(实践)、国内、世界,但是时间最好界定,例如去年、最近两年等。三、过程:(教学过程可以灵活运用)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选取的事例,以及通过调查、体验、讨论等活动,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及不可抗拒性,提高对灾害的防范意识。活动一:意图

8、:选取了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唐山大地震和印度洋海啸两个自然灾害事例,让学生较全面的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观看“唐山大地震和印度洋海啸” 两个自然灾害事例的课件。2、讨论: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1)看到这些自然灾害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2)阅读书上提供的文字、图片信息,你能看出自然灾害有哪些特征吗?3、教师梳理:自然灾害的特征:广泛性与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危害的严重性。4、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较全面的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活动二:意图:选取了沙尘暴造成空气重度污染、冰雹砸坏丰收在即的西瓜这些学生亲身经历过或熟知的灾害,目的在于通过联系

9、学生的生活,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出示课件:沙尘暴造成空气重度污染、冰雹砸坏丰收在即的西瓜。2、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体验和感受?3、学生活动。(个人、小组均可)4、全班交流。(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活动三:意图:通过对学生家乡自然灾害情况的调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发学生对家乡自然灾害情况的关注。1、调查活动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资料。例如:(1)可以去政府机关、地震局、水利局等部门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情况。(2)可以访问一些经历过自然灾害的长辈,请他们谈谈感受。(3)可以上网、去图书馆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10、(4)还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等了解灾害信息。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调查表。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自然灾害呈增长趋势,灾害的损失也日趋严重。而在突发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面前,无知会酿成悲剧。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要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四、板书设计:自然灾害危害大特点:广泛性与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危害的严重性。主题二: 当灾难来临时一、学生情况分析: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都要超过上千亿元。每年自然灾害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 亡和经济财产损失。自然灾害看似离小学生日常生活很远,实际上,灾害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

11、当灾难不可抗拒越发生时,小学生因为缺乏足够的经验,在遇到紧急措况时可能会惊慌失措,缺少恰当的方法、手段来应付危险情况。二、教学目标:1、懂得和学习灾害来临时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2、通过收集、交流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3、珍爱自己的生命,养成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面对灾害临危不惧,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 准备一些避难的知识、方法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 收集一些人们避难时正确与错误两方面真实的案例、故事。2. 学生准备(1)收集一些避难、自救的方法案

12、例。 (2) 准备模拟活动的道具。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重点:1.知道面对自然灾害,自护自救的第一步是不惊慌失措,这是成功救护自己的基础。2.通过遭遇突发性自然灾害成功获救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应该怎样做,从案例中去获取间接经验。二、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用事实说理。让事实告诉学生灾害来临时,临危不慌的结果化险为夷,惊慌失措招致小险大损失。用不同结果教育学生。2.事例要适合小学生。三、过程:活动一:意图:让学生了解面对突发的自然灾难,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惊慌失措,这是进行自救,减少损失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沉着、冷静,寻找自救、脱险的方式。1、教师出示正反事例,学生

13、观看。2、学生讨论正反事例。思考:看到这些事例,你有什么感受?3、学生汇报感受。4、教师适时提问并梳理。面对灾害:要保持清醒、冷静的态度临危不惧有坚强的意志活动二:意图:选取了印度洋海啸中一个真实的事例,引导学生遇到突发灾害时,在保持清醒不慌张的基础上,还要了解之一些应对灾害的方法。1、课前你收集到了那些自然灾害的事例,请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2、学生活动,交流信息。3、全班交流。4、教师适时出示印度洋海啸事例。5、学生讨论。6、学生谈感受。7、教师适时追问,引导学生思考。如:小佐薇被冲入大海后,惊慌失措大声哭喊,没有及时抓住沙发垫,会出现什么情况?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板书设计

14、:面对灾害保持清醒不惊慌临危不惧有坚强的意志第二课时一、重点:1.知道正确自救方法的重要性。2.学习正确的自我救护的方法。3.学习避震的方法4.懂得珍爱生命。二、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第二主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内容研究、探讨。(2)例如: 地震的躲避、疏散;(12秒室内避震、教室疏散)情景表演:登山遇雷雨、沙尘暴即将来临抓阄回答:判断、选择、找错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知识竞猜等(3)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探究在不同自然灾害中自救的措施和方法,并进行针对性的演习。要拓展教材内容。(4)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例如近年城区瞬间狂风的危害、农村雷击危害都有增长趋

15、势。(5)狂风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据统计北京地区每年大风日有30天左右。近几年由于高层建筑增多,常常带至空气流动不畅。在公层建筑林立的街道、商业区、居民社区,由于地形狭管效应,使风力倍增,形成一些人为“风口”,加上削夺广告牌、霓虹灯和其他装饰物安装不科学,也成为大风其潜在的安全隐患。预防风灾,不能大意。三、过程: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验等活动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和自护方法 ,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生存能力。活动一:(活动可以从新排列、组合)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正确的自救知识的重要性。1、出示事例,引导思考。(1)事例告诉我们什么?(2)你有什么想法?2、学生进行讨论。3、急需出示一些不

16、懂得正确的自救知识,导致惨痛教训的事例。4、引导学生思考。5、小结: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常识,学会正确的自救知识是躲避危险,保护自己的关键。活动二: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地震发生时的避难方法。1、提问:你知道地震吗,当地震发生时,如何避震呢?2、学生根据原有知识进行回答。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教材选取的四幅图片的内容。4、讨论遇到地震怎么办?5、教师归纳、总结。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所正确的避难方法,遇到地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震后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平房:楼房:6、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地震模拟演习。意图:让学生在模拟演习活动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在体验中巩固自救、互救的方法,在体验中提高自

17、我生存的能力。在进行模拟体验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导全班同学一起制定模拟游戏规则 , 包括一些模拟游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游戏活动时 , 每个人都要根据规则展开游戏活动。(2)在制定规则后 , 引导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进行模拟游戏前的准备。(3)在每个小组活动结束之后 , 其他小组的同学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活动三:连线活动意图:在引导学生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 , 让学 生懂得在自然灾害来临时 , 要学会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自救自护的 方法 , 另一方面 , 提高学笠面对灾害的自救、自护意识。1、教师出示图片。2、引导学生逐项讨论,然后将有关内容交流。3、小结:遭遇自然灾害时

18、,利用一切可用的物品进行自护自救。活动四:事例讨论意图:教育学生在遭遇灾害时,不仅是等待别人的救助,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意志、毅力和顽强精神拯救保护自己。1、教师出示事例。2、学生讨论: 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什么?他们是怎么获救的?3、小结: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一定要镇定,要充满信心,等待救助,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进行自救,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四、板书设计:自救自护有方法自救方法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自我救护的方法避震的方法主题三: 人间自有真情在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学校生活三年多了,他们或多或少耳闻目睹和经历了一些为灾区募捐的活动,具有一定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应将这些“活

19、”资源与教材提供的资料有机结合,“激活” 教材。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一致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的了解,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懂得自己有责任并应该帮助灾区人民。2、通过家人、自己对灾区人民的援助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初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慈善活动的意识,关爱人们,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 准备社会及国际援助灾区人们的图片、照片、事例、音像等资料。 (2) 准备灾区人们灾后自救的事例。(3) 了解学校、班级学生参加支援灾区的募捐活动的情况和典型事迹。2. 学生准备(1) 收集社会及国际援助灾区

20、人们的图片、照片、事例、音像等资料。(2) 准备灾区人们灾后自救的故事。(3) 调查自己家人对灾区提供援助的情况。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重点:1.来自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2.来自各地的支援3.国际间的援助4.体会:雪中送炭人们的互助5、我为灾区尽一份心二、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可采取对比的形式:新旧中国灾区人民生活的对比:旧中国:大灾后必大疫 新中国:大灾无大疫2、教师注意联系自己学校或地区举办的援助灾区的募捐活动。三、过程:活动一: 意图: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家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怀。1、教师: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当灾害发生后,灾区人民最需要什么

21、?2、学生讨论并回答。3、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4、提问:这些照片上的内容反映了什么?5、学生讨论并回答。6、看看人们是怎样做的,出示事例。7、看了事例,你有什么想法?8、小结:灾害发生后,国家政府对灾区人民送去了关怀,人们为灾区和受灾国家的人民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活动二:意图:让学生知道自己也有责任和义务,为灾区人民献出一点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1、提问:我们能做些什么呢?2、学生讨论回答。(为灾区献爱心)3、谈话:你们想看看自己是怎样做的吗?出事以前学生献爱心的录像资料片。4、说说你当时的想法?5、我们还可以怎样做?6、老师介绍:当地民政部门设立的长期募捐站的情况,

22、例如地点、需要募捐的物品、捐助的对象等。7、小结:要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人们必须要团结互助,相互支持。四、板书设计:人间自有真情在情系灾区雪中送炭我为灾区献爱心第二课时一、重点:灾区人民自力更生二、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从新闻或媒体报道中选择典型事例补充学习资源。三、过程:意图:通过图片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灾区人民为抗灾、重建家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让学生从两个方面体会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们与自然灾害奋斗的精神。1、教师出示图片资料。2、学生讨论:(1)自然灾害的危害。(2)人们与自然灾害奋斗的精神。3、谈谈此时的感想?4、小结:看来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人类也正是在与各种自

23、然灾害的抗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四、板书设计:灾后自救重建家园主题四: 灾难后的思考一、学生情况分析:千百年来,人类只知向大自然无休无止地索取,却不知珍爱、保护自然,人类的行为加剧了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小学生也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二、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人类的一些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2.了解人类为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进行的科学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果。3.学习生活中的防灾减灾的常识。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准备一些人类预报、预防、监控自然灾害发生的科技成果、资料、图片、地图等。(2)准备一些由于掌握了自然灾害常识而成功自救的典型

24、故事、事例。(3)调查和收集自己学校近期举办的相关活动的资料。2.学生准备(1)课前可做小调查,看看学校和住家附近有哪些应急避难场所,它的位置、环境和设施情况等。(2)课前收集防灾减灾方面的资料、图片等。(3)准备纸、水彩笔等工具 , 制作“家庭避震最佳位置平面图”。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重点:1.了解自古以来人们防灾减灾方面的设施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2.认识了解自然灾害,学会自然灾害中自救是十分重要的。二、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提示学生严重自然灾害发生前,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但这不是绝对的,而且这些现象也因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不是我们判断的科学依据,只

25、能是提供参考,不可迷信“前兆”。2.侯凤地动仪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将教学参考中的构造图片拍成照片讲解,学生容易理解。三、过程:意图:人类面对自然灾害,从古至今一直在探索着防范和自护。活动一:1、教师出示图片:气象卫星、地震监测站、张衡发明的地动仪。2、学生欣赏图片并思考。(1)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说说它们的好处?3、教师引导:(1)现代科学技术气象卫星:它成为人类的“千里眼”,在天空时刻监测地球的气象变化,能够成功地预测一些气象性灾害。(出示教材事例:进一步说明气象卫星的重要作用。)(2)地震监测站:也是人类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设施。虽然人类目前还不能成功地预报每一次地震,但是在世界

26、各地都建立了地震监测网站,时时刻刻在监测着地壳的细微的“一举一动”。(3)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全球多少科学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在这些防灾减灾的工作岗位上。(4)东汉时期伟大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课件演示其工作原理,明确地动仪的作用。活动二:1、出示印度洋海啸中发生的真实事例。2、讨论感想。3、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然灾害,掌握它们发生时的一些规律和现象,这样才能更好地临危不惧,保护自己。大自然灾害发生前自然界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不是我们判断自然灾害发生的科学依据,它们常常因地区不同,反映出的现象也不尽相同。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误导人们,所以自然界的反常现象仅能起到参考的作用。四、板书设计:自然

27、灾害旱预防第二课时一、重点:1.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灾意识和落实具体的防灾措施。2.绘制家庭最佳避震位置。教师要指导学生分5个步骤完成:绘制自家住房的平面图复习家庭避震的知识在自家住房的平面图上标注避震的位置分组交流自己绘制的自家避震最佳位置平面图,听取意见。进行修改。请家长提意见。建议这个活动分两课时完成。二、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天津、山东、福建、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市进行发放问卷调查。16640份,访谈1176人。调查表明,我国初中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演习活动的次数最少。从城乡差别来看,县镇和农村学校预防灾害演习次数明显少于城市学校。在城市学校

28、中,教师能够经常采用一些安全演习、模拟情境训练等参与性和可操作性较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是整体来看,目前最常用的安全教育形式是指导学生阅读安全规则和读本、联系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安全问题等,反映出当前安全教育的形式以说教听读为主、实际演练较少的特点。这种教育形式使学生对安全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低于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安全教育在中小学尤其在县镇和农村学校效果不理想。三、过程:意图: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防灾意识和具体的防灾措施。1、课前调查防灾的方法及住家附近的临时避难场所。2、课上交流:(1)家庭防灾(2)住家附近的临时避难场所3、绘制家庭最佳避震位置。教师要指导学生分5个步骤完成:

29、绘制自家住房的平面图复习家庭避震的知识在自家住房的平面图上标注避震的位置分组交流自己绘制的自家避震最佳位置平面图,听取意见。进行修改。请家长提意见。建议这个活动分两课时完成。4、学生绘制平面图。5、学生交流、展示。6、作业:与父母共同制定一个家庭避震应急方案。四、板书设计:防灾减灾有办法绘制家庭最佳避震位置。教师要指导学生分5个步骤完成:绘制自家住房的平面图复习家庭避震的知识在自家住房的平面图上标注避震的位置分组交流自己绘制的自家避震最佳位置平面图,听取意见。进行修改。请家长提意见。建议这个活动分两课时完成。第三课时一、重点:1.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警告,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其中

30、的原因和答案。2.突出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正反两个方面的材料中分析,培养他们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适当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材没有从反面呈现问题,而是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从人们节水、雨水收集、草原的涵养、保护大气质量以及少用一次性用品的角度,启发学生认识人类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自己又应该怎样做。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学校有哪些环保措施。2.写学习体会,这是作为本单元学习后的一个总结和反思。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体会、有收获、能有感而发。三、过程:意图:让学生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不可抗拒的一面,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自然灾害也与人类的一些活动密切相关。1、出示人与自然和谐的图片:节水、雨水收集、草原的涵养、保护大气质量以及少用一次性用品。2、思考:人类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又应该怎样做?3、全班交流。4、写学习体会。5、学生小组交流。6、全班交流。7、小结:千百年来,人类只知向大自然无休无止地索取,却不知珍爱、保护自然,人类的行为加剧了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小学生也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四、板书设计:人与自然要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