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学案导学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5016824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滑轮学案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滑轮学案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滑轮学案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滑轮学案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学案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班级 姓名 序号 24 课题:滑轮及其应用(一) 课型:新授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滑轮;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及特点;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重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滑轮组的组装【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导法、实验法、组织讨论法。【学法指导】 归纳总结法、对比法。【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1、 定滑轮的特点是能够 ,但不能 ,其实质是 。2、 动滑轮的特点是可以 ,但不能 ,其实质是 。3、 为了既 又能 ,可以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成 。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和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

2、是总重的 。用公式表示 。2、课堂研讨(一)情景引入:展示滑轮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提出问题:滑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二)探究新知: 观察图甲乙滑轮有什么不同,哪个更省力呢?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小结: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 。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定滑轮和动滑轮?举例说明。1、定滑轮(1)根据课本图10-14做一做,写出你的结论: 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 ,但可以改变动力的 。(2)滑轮是杠杆的变形,请画出图1(b)、(c)中的两个力臂,由图可知:定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 杠杆。2、动滑轮(1)根据课本图10-16做一做

3、写出你的结论: 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2)请在图2(b)中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并画出两个力臂,由图可知:动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 杠杆。(三)滑轮组 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组成滑轮组,既可以 又可以 。(1)把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方案画在下面的方框里,并动手做一做。(2)按照课本图10-17所示的方式进行探究,把提起重物使用的拉力与物重相比较,再数一数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股。结论:使用滑轮组吊着重物时,在绳重和磨擦不计时:动滑轮和重物被几股绳子吊起, 。 除此以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3、课堂训练(1)夯实基础1、课

4、本练习15题。2、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3、如图将重物提高2m所用拉力F200N,则:(1)重物的重为450N,则动滑轮重 N, F移动的距离为 m。4、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8-4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A、B两图可知: ;比较B、C、D三图可知: 5、根据图5中的省力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法。(不计摩擦和滑轮重)6

5、、在图6中,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图8-4 精品.4、作业布置1、在下图中,A装置是_滑轮(选填“定”或“动”)使用它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滑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物重都是600 N,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绳子的拉力F甲为_N; F乙为_N.若将重物提高1 m,则甲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 m;乙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 m。3、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 4、认真分析下列各图,物体的重力都是20 N,(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当物体

6、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的大小分别是FA=_N,FB=_N,FC=_N.1题2题4题5.用下图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 )A小于200N B等于200N C大于200N D大于300N6、使用定滑轮沿不同方向将物体匀速拉起时,拉力分别为F1、F2、F3,如图所示,则三个力之间的关系是( ) AF1F2F3 BF1F2F3CF1F2F3 DF1F2F37、如图6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5题ABCD图6F3F1F2F46题8.用图5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9、如图所示一个站在地

7、面上的人用较小的力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1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绕法11、用滑轮组拉出陷人泥中的汽车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11题10题9题12、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110006006521501100903200160115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

8、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13、如下图所示装置,用两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重为60 N, 水平面与物 体间的摩擦力为20 N,不考虑其他摩擦,则F1=_N,F2=_N.14、如图所示,A物体质量为2kg,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为精品.2cm/s,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则拉力F为 N,A受地面的摩擦力为 N.13题图15题图14题15、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5 N,若不计动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动滑轮

9、与绳间摩擦,那么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大? 拉力F在2 s内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书写_班级 姓名 序号 25 课题:滑轮及其应用(二) 课型:新授 使用时间: 一、斜面:1、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供轮椅通行的斜坡;盘山公路等。2、斜面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如图,光滑的斜面(不计摩擦阻力时):若斜面长度为L高度为H,则拉力F= 。二、水平放置的滑轮及滑轮组:例1、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例2、如图,绳及滑轮重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若已知用F=30N的拉力可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那么,能求

10、的有关物体的物理量符号及大小是 。总结:三巩固练习:1、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斜面2如右图所示,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 A500N B250N C300N D800N3小李质量为50Kg,可以举起80 Kg的杠铃;小胖质量为70 Kg,可以举起60 Kg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两个都拉不起 D两个都拉起4.一辆汽车不

11、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 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5、如下图所示,滑轮重40N,G1=100牛,G2=500牛,若弹簧秤上的读数为F1,物体G2对地面的压力为F2,则弹簧秤上的读数为F1= ,物体G2对地面的压力为F= 。6、如下图所示,使用滑轮组匀速地提起重物,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 000牛,人体受到的重力为600牛,人对地板的压力是 N。7、物体甲重10N,物体乙重 6N,如图11所示两物体都静止。此时绳子的拉力是_N,

12、甲物体所受合力是_N,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为_N。8、如下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A的重力G=100 N,重物A上升速度为0.2 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50 N0.4 m/s B.50 N0.1 m/s C.200 N0.4 m/s D.200 N0.1 m/s9、如下图所示滑轮是_滑轮,若物体M重200牛,当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120牛,则拉力F N.(绳、滑轮重及摩擦不计)5题6题9题8题10、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

13、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11、 如图所示,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拉力F1、F2、F3的大小( )AF1=F2=F3 BF1F2F3CF1F3F2 DF3F1F2精品.12、程跃要提起重8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于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已知每个滑轮重20N,程跃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他最好选择图中_滑轮组来提起重物(选填“a”、 “b” 或“c”)。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13、如上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重力为50N,定滑轮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A218N B220N C210N D236N 书写_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