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及填表说明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500779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及填表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及填表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及填表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及填表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及填表说明(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1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扣缴义务人名称: 扣缴义务人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序号姓名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件号码纳税人识别号是否为非居民个人所得项目本月(次)情况累计情况(工资、薪金)减按计税比例准予扣除的捐赠额税款计算备注收入额计算减除费用专项扣除其他扣除累计收入额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其他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预扣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减免税额已扣缴税额应补(退)税额收入费用免税收入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财产原值允许扣除的税费其他子女教育赡

2、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合 计 谨声明:本扣缴申报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扣缴义务人(签章): 年 月 日代理机构签章: 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经办人签字:经办人身份证件号码:受理人:受理税务机关(章):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填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预

3、扣预缴申报;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以及向纳税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二、申报期限扣缴义务人应当在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将已扣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本表。三、各栏次填写说明(一)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填写扣缴义务人代扣税款当月的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如:2019年3月20日发放工资时代扣的税款,税款所属期填写“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2.“扣缴义务人名称”:填写扣缴义务人的法

4、定名称全称。3.“扣缴义务人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扣缴义务人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二)表内各栏1.第2列“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2.第3列“身份证件类型”:填写纳税人有效的身份证件名称。中国公民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填写居民身份证;没有居民身份证的,填写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或护照等。3.第4列“身份证件号码”:填写纳税人有效身份证件上载明的证件号码。4.第5列“纳税人识别号”: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

5、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5.第6列“是否为非居民个人”:纳税人为非居民个人的填“是”,为居民个人的填“否”。不填默认为“否”。6.第7列“所得项目”:填写纳税人取得的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名称。同一纳税人取得多项或多次所得的,应分行填写。7.第821列“本月(次)情况”:填写扣缴义务人当月(次)支付给纳税人的所得,以及按规定各所得项目当月(次)可扣除的减除费用、专项扣除、其他扣除等。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按照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在该任职受雇单位截至当月可享受的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扣除总额,填写至“累计情况(工资薪金)”中第25

6、29列相应栏,本月情况中则无须填写。(1)“收入额计算”:包含“收入”“费用”“免税收入”。具体计算公式为:收入额=收入-费用-免税收入。第8列“收入”:填写当月(次)扣缴义务人支付给纳税人所得的总额。第9列“费用”:仅限支付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三项所得时填写,支付其他各项所得时无须填写本列。预扣预缴居民个人上述三项所得个人所得税时,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费用填写“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费用按收入的20%填写。扣缴非居民个人上述三项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时,费用按收入的20%填写。第10列“免税收入”:填写纳税人各所得项目收入总额中,包含的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金额。其中,

7、税法规定“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对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计的30%部分,填入本列。(2)第11列“减除费用”:仅限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填写。具体按税法规定的减除费用标准填写。如,2019年为5000元/月。(3)第1215列“专项扣除”:分别填写按规定允许扣除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金额。(4)第1621列“其他扣除”:分别填写按规定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8.第2230列“累计情况(工资、薪金)”:本栏仅适用于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的情形,工资、薪金所得以外的项目无须填写。具体各列,按照纳税年度内居民个人在该任职受雇单位截至当前月份累计情况填

8、报。(1)第22列“累计收入额”:填写本纳税年度截至当前月份,扣缴义务人支付给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的累计收入额。(2)第23列“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3)第24列“累计专项扣除”:填写本年度截至当前月份,按规定允许扣除的“三险一金”的累计金额。(4)第2529列“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分别填写截至当前月份,纳税人按规定可享受的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继续教育扣除的累计金额。大病医疗扣除由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时办理,此处无须填报。(5)第30列“累计其他扣除”:填写本年度截至当前月份,按规定允许扣除的年金(包括企业年金

9、、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及其他扣除项目的累计金额。9.第31列“减按计税比例”:填写按规定实行应纳税所得额减计税收优惠的减计比例。无减计规定的,可不填,系统默认为100%。如,某项税收政策实行减按6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则本列填60%。10.第32列“准予扣除的捐赠额”:是指按照税法及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额。11.第3339列“税款计算”:填写扣缴义务人当月扣缴个人所得税款的计算情况。(1)第33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填写累计收入额减除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其他扣除、准予扣除的捐赠额

10、后的余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填写收入额减去减除费用、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后的余额。居民个人或非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填写本月(次)收入额减除可以扣除的税费、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后的余额。居民个人或非居民个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填写本月(次)收入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后的余额。居民个人或非居民个人取得财产租赁所得,填写本月(次)收入额减除允许扣除的税费、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后的余额。居民个人或非居民个人取得财产转让所得,填写本月(次)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允许扣除的税费、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后的余额。其中,适用“减按计税比例”的所得项目,其应纳税所得额按

11、上述方法计算后乘以减按计税比例的金额填报。(2)第3435列“税率/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填写各所得项目按规定适用的税率(或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没有速算扣除数的,则不填。(3)第36列“应纳税额”: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预扣率)-速算扣除数。(4)第37列“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减免的税额。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填写本年度累计减免税额;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以外的所得或非居民个人取得各项所得,填写本月(次)减免税额。(5)第38列“已扣缴税额”:填写本年或本月(次)纳税人同一所得项目,已由扣缴义务人实际扣缴的税款金额。(6)第39列“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具体计算公式为: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减免税额-已扣缴税额。(三)其他栏次1.“声明”:需由扣缴义务人签字或签章。2.“经办人”:由办理扣缴申报的经办人签字,并填写经办人身份证件号码。3.“代理机构”:代理机构代为办理扣缴申报的,应当填写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并加盖代理机构签章。四、其他事项说明本表一式两份,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