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3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4981324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步步高】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3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步步高】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3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步步高】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3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新步步高】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3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步步高】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3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指_地区的地貌、_现象和景观。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_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化学过程如下:作用化学过程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淀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3.发育条件4类型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成因:桂林“山水”是桂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_、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2形成和发育条件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C玄武岩分布区

2、D片麻岩分布区(2)读“CaCO3CO2H2OCa(HCO3)2”化学方程式,简要说明石笋、石钟乳、石柱的形成原因。(3)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特征的著作是()A山海经 B水经注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4)该地形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_高原。(5)你所知道的如图中景观的两个著名旅游景点名称是:_。(6)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简述人类应如何趋利避害开发利用这种地形景观资源。考查点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2关于桂林山水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B气候炎热多雨,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C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淀积沉积地貌发育D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

3、量较高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绵延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据此完成35题。3下列是对桂林山水自然景观描述的是()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B“远看是山,近看是川”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D“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4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白云岩5桂林山水是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A大约3.25亿年前,桂林所在的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B桂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而湿润,尤以47月降水较多C地下水丰富,多地下暗河等D漓江谷地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方法技巧练桂林“山水”成因分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为该地区某

4、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2)根据甲图,判断该地区的突出地貌类型是_。促使该地貌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3)试述该地的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的作用。(4)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方法技巧“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为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代表,桂林“山水”的形成是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一、选择题1滇、黔、桂三省区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形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湿热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B该地区风景奇异秀丽,地形起伏和缓,但交通不便C本区修建公路、铁路均

5、需克服冻土这一困难D广西境内峰林、峰丛林立,地表破碎,人称“地无三尺平”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A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B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岩石的侵蚀和风化作用C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D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3如图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46题。4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A B C D5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A B C D6景观的

6、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集独特奇绝的溶洞与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被誉为世界岩溶圣地。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几种地形剖面图中,与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有相同地质作用的是()8下列著名风景区、名胜地中同属这类地貌的有()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云南路南石林 广西桂林山水A B C D题号12345678答案二、综合题9读下面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是_。(2)在四处景观中,属于石灰岩形成的景观是_。(3)石灰岩地区的景

7、观,由于处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流水_、_作用形成了_、_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答案知识清单石灰岩水文二氧化碳可溶性溶蚀力 峰林孤峰石钟乳石柱岩石圈基础达标练1(1)A(2)可溶性的石灰岩(CaCO3)遇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水后,石灰岩溶解,形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含有Ca(HCO3)2的水由溶洞洞顶渗出,由于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CO2逸出,CaCO3沉淀出来,形成石钟乳和石笋。(3)D(4)云贵(5)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宜兴溶洞等(任选两种)(6)充分合理利用其在旅游、仓储、疗养、生物培育等方面的资源价值;注意避免地基塌陷、环境污染、破坏性开发等超

8、越环境承载量的不良现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分布。第(1)题,从图中“某洞穴”景观的石笋、石柱、石钟乳就可得出,这种地貌为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只能在石灰岩分布的地区形成。第(2)题,该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二氧化碳的溶解和逸出,对石灰岩的溶蚀和淀积,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景观。第(3)题,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最早较全面地对该地形进行了描述。第(4)、(5)题,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即可得出。第(6)题,人类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遵循规律,则能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2B桂林地区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有利于地表水

9、和地下水的富集。但是由于空隙、裂隙发育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大量渗漏到地下,地表水并不丰富。3D4.B5.D“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徐霞客对桂林山水的形象描述。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山水的形成和发育还与气候、生物、水文等条件有关。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方法技巧练(1)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雨热同期。(2)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破碎,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3)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使地表水、地下水流动性强,利于对岩石的溶蚀和淀积。(4)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多岩溶洞穴,明

10、暗河相连,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低,地表水容易流失。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候特征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影响等知识,突出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归纳能力。第(1)题,分析过程如下:第(2)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为我国的云贵高原,再结合图例可知该地区碳酸盐岩广布,从而确定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第(3)题,湿热多雨的气候利于喀斯特地貌形成。第(4)题,可联系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地下河等进行分析。综合提升1A该地区由湿热的亚热带气候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显著;该地区地形崎岖,没有冻土发育;“地无三尺平”是指云贵高原。2A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

11、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3C太湖石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它受到含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被水溶蚀,这属于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4A5.D6.B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石林、峰林、石芽、峰丛、孤峰、残峰、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暗河、石钟乳、石笋、石柱,是在淀积作用下形成的。7D所示地形剖面图中,A项表示风力侵蚀地貌,B项为冰川侵蚀地貌,C项为流水侵蚀中的冲蚀地貌,而D项为流水侵蚀中的溶蚀地貌。8D路南石林、桂林山水都属于喀斯特地貌。9(1)C.三叠泉瀑布、D.漓江山水(2)D.漓江山水(3)溶蚀淀积溶洞石笋

12、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CaCO3H2OCO2解析本题组景观均为自然景观,又侧重于山水景观。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观光、考察,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主要景观有峰林、溶洞、天生桥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等)的长期溶解和冲刷侵蚀。其反应方程式为: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CaCO3H2OCO2。教材P69问题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石灰岩,属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溶蚀、淀积作用,从而形成峰林、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等千姿百态的岩溶地

13、貌。由于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丰富,气候温暖,植被茂盛,可溶性岩石纯度高,因此岩溶地貌发育得十分典型。教材P71活动1喀斯特地貌发育需要的基本条件:(1)可溶性岩石;(2)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桂林地区形成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原因是:这里的石灰岩分布广、厚度大、岩性纯、裂隙多,气候温暖,降水量大,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植被丰富。2来自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圈中的地表水、地下水对岩石圈中的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溶蚀作用形成了溶洞、地下河等,又为地下水提供了一个贮存空间。生物圈中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土壤中的有机酸含量较高,对岩石的溶蚀起促进作用。喀斯特地貌一方面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等的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成本;喀斯特地貌区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并出现石漠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